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聂劲权 著 页数:168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数码摄影的大潮不期而至的时候,我们究竟有多少心理准备?当我们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按下数码相机快门的时候,又能享受数码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乐趣?或者说,从入门到进阶,从爱好到发烧,哪一条路才是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任何艺术的创造都没有捷径,但是都存在着最佳的选择和最好的可能,因此,作为在高校从事了数十年摄影教育的工作者,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教码摄影基础》,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作为“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中的一本,作者在其中注入了多少心血,明眼人一看便知。尤其是在如今数码技术书籍铺天盖地的市场,要写出一本实用而独具个性的教材,的确不太容易。但是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从当代摄影的大空间人手,详细剖析了教码摄影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让这本冠名以“基础”的教材,有了更为鲜明的特点。首先,作者让我们认识摄影,从一定的高度把握“摄影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摄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一种说话的工具,是一门观察的艺术,是一门“看”的学问,又是一种选择的艺术以及一种记忆的载体……懂得这些,当你在按下快门的这一瞬间,你的起点就一定比别人高出许多,从而真正体验到摄影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进而提高视觉的敏锐感觉和艺术表达的思维意识。随后的篇章进入基础篇,以非常个性化的语言讲述了数码摄影最为关键的难点,为一张好照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便于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查阅。而在摄影表现篇中,作者为一张好照片的成功,提供了许多的解决方案,从构图、影调等等到后期调整,有选择地介绍登堂入室的路径。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一张好照片的评价标准,作者不惜笔墨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展开自己的论述,让我们对照片的审美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这是一般的摄影教材中所难见到的。在最后的实战篇中,作者跳出一般的教材范例,从实际使用的角度考虑,一方面鼓励大家打破迷信,用小数码相机也能拍摄出好照片;另一方面则将世界优秀摄影家的作品作为示例。让初学者也能一览世界摄影的千峰万壑,从而提高眼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尽管作者很谦虚地说:本书没有神秘而高深莫测的所谓技术与艺术表现用语,只是用了朴实而直接的讲叙方式帮助读者认识、理解并掌握摄影这门艺术。但是从整体经营布局到实际指导效果来看,本书确实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数码摄影的初学者还是发烧友,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你可以从第一章开始,循序渐进学习和掌握数码摄影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可以放在枕边,凭借兴趣随手翻阅,或者在遇到实战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查阅,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的确,诚如作者所说:有很多世界级摄影大师和很多我们身边的优秀摄影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艺术教育。他们只是自己培养观察力和理解力,从而获得了艺术与视觉的辨识能力而在摄影的领域里有所建树。因此只要作一些视觉感觉的训练和懂得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任何人都是能拍出好照片来的,不仅未必比专业摄影师的作品逊色,而且也都有成为优秀摄影师的可能。《数码摄影基础》就是为你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结合大学摄影教学与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立足于数码摄影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简单的认识摄影入手,侧重摄影思维的引导,兼顾数码摄影技术的讲解,注重内容的实用价值,集技巧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教学思维新颖,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数码摄影技术语言的同时,深刻认识和理解摄影的艺术语言;以图例形式讲解摄影创作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引导初学者不走弯路,范例作品更多的选用和解读世界经典与当代名作,增加可读性与可赏性;介绍部分摄影师或非专业摄影者在某一层面创作的成功案例,以增强读者的信心;介绍部分著名摄影师的创作与观念,以供初学者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聂劲权,1973年生,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摄影专业。长期担任并主持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有:摄影艺术与技术基础,摄影的构图与用光、摄影创作、影像的造型表现语言、人像摄影、广告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认识摄影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摄影到底是什么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一种说话的工具 一门观察的艺术,一门“看”的学问 一种选择的艺术 一种记忆的载体 2.做一个有思想的摄影者 3.人眼与照相机有何区别第二章 基础篇 第一节 认识数码照相机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2.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3.CCD与CMOS为何物 4.噪音与坏点 第二节 影像的技术控制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20学时) 1.认识镜头 对影像焦距的控制 控制达到影像传感器的光量 控制影像的范围 景深的控制 2.了解快门速度 3.互易律 4.使影像更清晰 5.什么是18%灰 6.区域曝光的应用 7.测光是怎样完成的 8.曝光标尺的使用 9.根据直方图检查照片的曝光情况 10.高反差条件下的曝光 11.曝光过度或不足的影响 第三节 数码照相机的功能与实践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白平衡选择与控制 2.实用感光度(ISO)的应用 3.照片格式的应用 4.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 本章作业要求第三章 影像表现篇第四章 摄影实战篇(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8学时)附录 著名摄影师的创作与观念作业要求注释与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在本书的付梓之际,我要感谢为本书提供热心帮助的摄影前辈和同仁。他们不仅都是中国摄影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艺品与人品俱佳的摄影人,他们的学识与品格让我敬佩。在撰写的过程中他们为本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还无偿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佳作,这不仅是我的荣幸、本书的荣幸,也将是阅读本书读者的荣幸。他们是:侯贺良先生、谷永威先生,王小慧女士、林路先生、李楠先生、邱志杰先生、刘宽新先生、江浩先生、张百成先生、宁舟浩先生、宋朝先生、刘智海先生等。有了他们的赐稿,使这本基础教程有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其次要感谢我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作品使本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是刘伟光、薛燕、唐贝贝、刘磊、许剑、范一飞、刘丽、刘艳波、许肖利、郭辉、陈茂辉、矫超、程友花……我还要感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姚宏翔先生和赵春园女土,因为他们的热心与敬业,才使本书得以和广大摄影朋友见面。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选择了大量国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作为范例。他们有的是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有的甚至是不知姓名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都让我敬仰和尊敬。由于客观原因,我未能和这些作者取得联系,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另外,所有指导和启发过我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在此一并致谢!
编辑推荐
《数码摄影基础》: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是对当代艺术教育进行的一次新的思考。它的新不仅体现在书的内容与形式上,更体现在设计思维、教学观念上。学以致用是丛书编写的根本宗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