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厉晓东 页数:147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西方美术史中,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跨越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到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凡是涉及到人物的造型,严谨的解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造型艺术解剖学已然成为现实主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在艺术院校里花费几年的时间去研究解剖学、人体、透视法和全部素描技法,掌握扎实的技巧和全面的素描基础,从而轻而易举地画出任何一种姿势或动作,懂得怎样表现运动中的人体,还有身上的全部肌肉以及筋腱。掌握好这些技能之后,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艺术创作。关于艺用解剖这个课题,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门基础学科,必然涉及该学科的知识总量以及如何将知识分解、细化、导入的具体方法。解剖学囊括了众多的诸如骨骼肌肉等学术名词,骨骼肌肉的具体形状及其作用等等,知识点细化到了每个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琐碎且又不好掌握,因此,对于学习方法的寻找比罗列复杂的解剖要点更为有效。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学习研究,皆是遵循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的,而研究的宗旨是科学与精确。从肖像画扩展到包含手的半身像再到人体绘画,就是从局部研究扩展到整个人体研究的这样一个过程。像我们进入美院造型专业的学生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最初学习解剖是强记繁多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大致能够画出静止的正、背面的骨骼肌肉位置:而当肌体位置略微移动,或者角度变化的时候,即使面对着模特儿写生,手头上的资料纵然再多也不能够透过皮肤将肌肉的穿插关系画得准确。的确,人体解剖不像一个静止的头骨那样简单,形体随着运动产生变化,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形状,随之出现的是各种透视角度下变化的肌肉穿插关系。难道我们不能从这些丰富的变化当中理清思路,掌握其变化的内在规律吗7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造型艺术解剖学正走向无限细致,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体只是表面的皮肤组织,透过皮肤便是表层肌肉、深层肌肉,最后是骨骼。从单纯的学科研究角度来讲,弄清这些复杂的肌肉关系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我们可以另辟蹊径,通过“结构”、“体”的概念将复杂变为简单,将肌肉以“形状”加以理解,将肌肉的组合以“形状的咬合”来代替。如此一来,人的前臂成了四方体和圆柱体的咬合,躯干成了倒梯形和立方体的咬合,复杂的由自然形状组合而成的肌体变成了相对简约的几何形体穿插,理解起来就容易和直接一些。认识很多较为复杂的形体都可以通过这种基础的结构方式,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遵循从简单的几何体到复杂的结构体块造型的途径,不断深入地进行认识,这样才能在实际的造型过程当中把握好归纳与细节的关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这样的手段多加练习,就可以较为熟练地默画出处于运动状态中不同的人体形状。此时,再将解剖知识细化,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大家会觉得,曾经变化繁复的人体此时变得条理清晰,有章可循了。本书中的解剖教学图由米·谢·科佩金、尼·尼·列宾、佐治·伯里曼、荷加斯、巴莫斯、卑斯特罗天、科洛廖夫与编者所作。
内容概要
本书分六个章节,较全面地讲解了解剖学中囊括的众多骨骼肌肉等学术名词,骨骼肌肉的具体形状及其作用等等。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寻找从简单几何体到复杂结构体块造型的途径,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的造型过程当中把握归纳与细节的关系,将解剖知识细化,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丰富的优秀作品赏析图例增强学习的可读性与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厉晓东,1979年4月生于山东,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2005-2007年公派至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获绘画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展览并获奖,其中包括《寐系列——灵感的产生》、《成年的孩子系列之二》、《成年的孩子系列之四》等作品,多件作品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等,出版有《厉晓东素描集》。苗青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班,作品获山东青年美展优秀奖,作品刊登于多部书籍刊物中。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人体全身结构 人体运动时的体块理解 重心第二章 躯干结构 躯干的骨骼 躯干的肌肉第三章 上肢结构 锁骨与肩胛骨 大臂、小臂的骨骼 大臂肌肉 小臂肌群 手部骨骼 手部的肌肉和肌腱第四章 下肢结构 腿部骨骼 腿部肌肉 足部骨骼 足部肌肉和肌腱 足部的运动第五章 头部结构 颈部的肌肉 头骨 面部的肌肉 面部五官的构造与外形特征第六章 作品赏析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艺用人体解剖学》:艺用人体解剖,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课,本教材涉及该学科的知识总量以及如何将知识分解、细化、导入的具体方法等诸多问题,是依据高等艺术院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编写而成的教科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