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画书论

出版时间:2009-3-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日)松居直  页数:235  译者:郭雯霞,徐小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选译自松居直先生的三本著作:《图画书是什么》(1973年)、《走进图画书的森林》(1995年)、《我的图画书论》(1981年)。选择的篇目与先生已在中国出版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一书并不重复。

作者简介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同年进福音馆书店任编辑。1968年升任社长,1985年辞去社长职务就任会长至今。日本出版学会会员、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理事、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历任1969年、1

书籍目录

一  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  当孩子们开始厌恶书的时候  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  孩子们阅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  当孩子们独自看图画书时  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  对图画书的否定观点  自制图画书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二  图画书的选择和分享  通过儿童看图画书  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故事与插图(1)  故事与插图(2)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1)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2)  图画书作品研究·试论《睡美人》  图画书的分享方式三  图画书的意象和语言  最初的语言体验  图画书和语言  意象和语言  传说故事的劝善惩恶  两种幻想世界  听与读  对书和语言的反思四  图画书的历史和传统  英国——传统与创造  德国——独特的民族性  印度——永恒的叙事诗世界  法国——可借鉴的图画书制作  捷克斯洛伐克——自然与生活  美国——新古典主义  丹麦——北欧海盗的活力  意大利——异想天开的“构造”  荷兰——像郁金香一样五  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在森林里》——一个日常看不到的世界  《小蓝和小黄》——我是谁?  《小房子》——画面中的美国气息  《月光男孩》——非同寻常  《活了100万次的猫》——超越生与死  《驴小弟变石头》——信任、希望、爱六  图画书的编辑和出版  谈谈我的图画书编辑经验  日本的图画书出版  与孩子们牵手的世界  两条起跑线  日本图画书的历程跋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 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当孩子们开始厌恶书的时候当你读完一本小说,正沉浸在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满足中时,有一位非常热情的朋友打来电话,刨根问底地询问你的读后感受,这时你会怎么样?如果只是偶然被询问一次,也许你会礼貌地回答对方,或者你刚好很想和别人共享读后的感动,你也会很高兴地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状况反复出现,你一定会感到厌烦。最后的结果是,即使你正在读书,但一想到读完以后会有很多问题等着你,你读书的兴致就会一扫而空。有些妈妈就和这位热情的朋友一样,每读完一本书,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孩子提一些问题。虽然她们给孩子读图画书是件好事。这本图画书有意思吗?什么地方最有意思?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这本图画书都讲了些什么呢?老爷爷怎么了?老奶奶说什么了?大灰狼刚开始干了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最后呢?一共有多少只羊啊?小猪又有多少只呢?大灰狼和小猪加起来一共有多少?知道为什么小红帽会被大灰狼吃掉了吗?对别人好一定会有好处的,你也要和小朋友们好好相处哦……这样的问题写多少张稿纸也不够用。在这里我仅举了上面一些例子,你看了也一定会觉得好笑吧。但是,你有没有在不由自主中向孩子提过类似的问题呢?是不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图画书对孩子的最大效果?通常孩子们被称作是“提问大王”,实际上很多妈妈们也是很厉害的“提问大王”。当读完一本图画书后,提问已经变成习惯时,孩子们会怎么想呢?听妈妈读图画书,对孩子来讲本应该是件非常快乐的事。但是一想到听完后妈妈会提问题,孩子们便会在听故事的途中想象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妈妈们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定类型的),并为回答这些问题做准备。一会儿妈妈肯定会问哪里有意思,得记住这个地方,这是第三只小猪,这是第七只羊等等。像这样,孩子们是不可能高高兴兴地听完故事的。本来觉得故事很有趣,快要沉醉在故事中,进入故事的世界了,孩子们却要不由自主地自己刹车,为听完故事后可能被提的问题做准备。当再次快要进人故事的时候,突然又会想起听完后妈妈可能会提的问题。在这种心神不定的状态下孩子们听完故事,然后迫不得已地接受妈妈的读后指导。长期如此,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自然卉始厌烦听妈妈读图画书故事,开始讨厌图画书。对孩子们来说,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习题集。谓你想象一下每读完一本书后要迫不得已地说感想时的那种厌倦感。其实孩子们也有相同的感觉。妈妈自己厌烦的事,孩子们同样也厌烦。不停顿地一直念下去,是我们为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在大多数的场合下,特意提一些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大人们的自我满足。当然,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与孩子对话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注意自然才对。当你读完一本很有趣的小说,有时会特别想和人交流,而有时则很想默默地仔细玩味读后的感动。我认为读书不在于阅读的过程,最重要的应该是读完之后的那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宝贵而充实的,当我们与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时,也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打开图画书的封面,从听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个瞬间开始,孩子们就渐渐进人了故事的世界,踏上了故事世界的旅途。即使故事结束,孩子们依然会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令自己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可就是在这段珍贵的时间里,大人们却无情地用各种问题践踏着孩子们的幻想世界。请问,能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念图画书给孩子们听呢?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下面是一个负责四岁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的经历。这位老师热心于研究儿童文学以及图画书,自己也非常喜欢各种故事。在班上,这位老师会一边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一边读图画书或各种故事给孩子们听,她就是这样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着。有一次,这位老师试图为孩子们讲《一寸法师》的故事。虽然觉得故事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但老师想看看孩子们一次能够理解多少内容。某天早上,当孩子们聚集在保育室后,老师开始讲:“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一寸法师》。”就在这时,一个男孩子突然发问:“老师!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这个孩子把“一寸法师”误解为“一寸帽子”了(在日语当中,“帽子”与“法师”的发音相同)。对四岁的孩子来说,他无法理解“一寸法师”这个词语实际上是由“一寸”和“法师”组成的。在四岁孩子的生活当中是很少会遇到“一寸”以及“法师”这两个词汇的。但那个男孩还是努力地想要找到理解的突破口,于是在“一寸法师”中找到了自己知道的单词,这就是“帽子”。我想大概在那一瞬间,男孩的脑海中一定闪过了帽子的形象。然而,既然是“一寸帽子”,那必定是顶很特别的帽子。所以孩子会发问:“老师!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老师愣住了。因为“一寸法师”变成“一寸帽子”的话,这个故事就没法讲下去了。帽子不可能出生,也不可能乘坐木碗做的船。老师注视着全班29个孩子,感到有些孩子好像理解了“一寸法师”这个词语的意思,有些孩子则正在迷茫当中猜测“一寸法师”到底是什么?所以当他们听到“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帽子啊!”就这样,班里的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寸法师派和一寸帽子派。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讲故事的话,会怎么样呢?这位老师认为如果强行将故事讲下去的话,好好一堂故事课会变得乱七八糟。帽子派的孩子们深信“一寸法师”就是帽子,随着故事的进展,他们会越听越糊涂,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故事的日时候,如果想象不出故事的世界,那么听者就会失去对故事的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帽子派的孩子们会因为在听故事的途中不明白故事的内容,而对听故事失去兴趣。失去兴趣的这些孩子会开始开小差,做小动作。然后孩子们会开始吵闹,课堂也会被弄得乱七八糟。“孩子们想象不出‘一寸法师’,在他们的脑海里无法形成形象,这可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想到这里,为了将“一寸法师”形象化,老师决定借助图画书这一手段。让四岁的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去想象“一寸法师”。老师急忙拿来一寸法师的图画书,一边给孩子们看,一边开始讲故事。这一次,孩子们在想象一寸法师的故事世界的时候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形象——插图。孩子们看着插图,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并在心中描绘着老爷爷、老奶奶以及小小的一寸法师的形象。当形象中断时,下一幅插图又会给孩子们带来线索,帮助孩子们继续进入故事的世界中。如果插图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故事的内容,那么在孩子们心中形成的形象也会栩栩如生,让孩子们快乐,产生现实感。虽然图画书的插图不像电影或电视画面那样会动,但是插图一旦进入并且扎根在孩子们想象的世界,孩子们心中的一寸法师就会活动起来。图画书中的插图为孩子们想象故事人物形象提供了机会与线索,而令插图活跃起来的正是孩子们的想象力。这天早上幼儿园的故事课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完全喜欢上了一寸法师。从那以后即使不看图画书,孩子们也会很高兴地听一寸法师的故事。再也没有孩子提“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这样的问题了,因为图画书上清清楚楚地画着一寸法师到底有多小。孩子们阅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孩子们是怎样对图画书产生兴趣,又是怎样阅读图画书的呢?因为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有时会问自己的孩子:“哪本书有意思呀?”这时候,三个孩子会各自说出书名,或是干脆直接从书架上抽出那本图画书给我看。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告诉我图画书的大致内容。和孩子们的这些交流,对我了解图画书与儿童的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有一天,我突然又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像往常一样问孩子们。这一次,三个人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有小牛出来的那本图画书!”当时三个孩子分别读小学四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我心怀疑问地自言自语道:“家里有这本书吗?”只要是家里所藏的图画书,无论国内国外,我都看过,我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自信。但是关于小牛的图画书,却一点都没有印象。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怎么不知道这本书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了我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它好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但我还是大致明白了故事内容。有一个小男孩,从老爷爷那里得到了两头小牛。每当恶人欺负小男孩的时候,小牛们总是会来救男孩。小牛们帮助男孩砍树、割麦子,还帮助男孩把麦子磨成面粉,总之两头小牛帮助小男孩做了很多事。故事的最后,小牛们打败并赶走了恶人。听完孩子们的叙述,我想起这是俄罗斯附近一个国家的民间传说故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我居然忘记了这本图画书。“是外国的图画书吧?”我问孩子们。“对!”孩子们一边回答我,一边从书架上抽出书来给我看,“这本!就是这本!怎么样?有小牛吧?”看着孩子们递给我的图画书,我不禁叫出声来:“原来是这本啊!”对这本书我是有印象的,这是匈牙利出版社寄给我的一本书。

后记

翻译这本书,源于从事着面向儿童的工作,源于在日本留学时曾被优美的图画书吸引,源于自己童心依然以及对儿童图画书的喜爱。在参加红泥巴读书俱乐部举办的图画书推广活动中,我遇到我的同事王林博士之后,他真正领我走进了图画书这个精彩的世界。借着喜欢图画书的机缘,我接受了翻译松居直先生著作的建议。在学习着图画书界前辈们业已取得的硕果的基础上,带着一种不安和美好的愿望,我走进了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世界。先生的文章,就像他本人给我的印象:善良、真挚、亲切、自然、朴实、宽厚,正是在这种充满爱心的朴素中渗透着先生对图画书最本质的理解和主张。我们也就在感性的、鲜活的生活世界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图画书与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学习着如何真正地理解和关爱儿童的心灵和生命,如何真正地帮助一个个天使般生命的成长。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走进了先生的心灵世界中,超越了翻译形式本身,是在与先生进行对话。在与先生点点滴滴的、细腻而丰富、令人快乐和感动的对话中,感受着先生对儿童成长、人的生命、人类幸福的热爱和人文关怀:对真善美执着追求和践行的人格魅力,以及对事物敏锐而深刻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同时,我也再次经历和玩昧了从儿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力图让优秀的图画书成为儿童的心灵伙伴,也将成为此生我努力去做的一件要事。本书选译白先生的三本著作:《图画书是什么》(1973年)、《走进图画书的森林》(1995年)、《我的图画书论》(1981年)。选择的篇目与先生已在中国出版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一书并不重复。

编辑推荐

《我的图画书论》最真实的图画书,阅读感受最丰富的图画书创作经验。走进日本图画书之父。父母亲子阅读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手册,图画书热爱者最具经典性的理论宝典,一代图画书大师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图画书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该书处处体现着松居直先生对儿童的爱心,对图画书发展的奉献。读了该书,懂了怎样看图画书。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看。
  •   如果你想做一位真正懂孩子的家长,如果你想知道图画书的魅力何在,就坐下来,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读这本书吧……
  •   每个喜欢图画书的人必须了解的一位伟大的出版家,很好的一本书!
  •   还没看完,对了解图画书有一定帮助~
  •   现在正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图画书看,正好这里推荐了很多,不错
  •   松居直的书,强烈推荐
  •   对于没有经验的妈妈,学习如何亲子阅读,里面也有些童书推荐,很好
  •   适合细细读
  •   挑书好帮手
  •   太有用了,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   刚开始看,字有点小,
  •   等了很久的一本好书。
  •   正版,包装很好,内容还没看,纸张是淡淡的黄色,眼睛看着很舒服,很满意
  •   产品包装地很好 谢谢卖家!
  •   刚收到 ,还没看,应该不错
  •   还可以,读者要有借鉴性的吸收 自己的判断力
  •   虽然松居直在图画书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这本书有点老了,而且以讲日本的图画书发展为主。对图画书的某些看法未必适用,大家还是应该保留一些自己的意见。
  •   内容还可以,方法也不错,比我预想还差一点儿
  •   很不错的一本书。无论是普通读者、儿童文学爱好者、父母、专业研究人员,都能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先生行文平易近人,教导谆谆。看着就如沐春风。
  •   突然对绘本感兴趣,一个朋友介绍了这本理论书,果然不错,刚拿到手,看了八九页,很有用,要不是上班一天就能看完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字有点小,纸张稍薄,我觉得和图画书有关的书籍纸张都应该有那种让人喜欢的质感。
  •   内容好,易懂,有启发
  •   有推荐世界著名绘本。
  •   老师让我们看的,感觉很不错!
  •   能学到很多!家长、教师都可以看看!
  •   松居直先生给我的印象就是执着、细致、一丝不苟。这本书正是他本人的写照。充满了他对图画书的执着,对儿童阅读的不断追寻与探索。它做到了从一个孩子的父母角度来写这本书,所以看起来比其他教育性的理论书会容易多。总之,很喜欢,不管是内容、装帧还有排版,绝对是一流
  •   字太小,很好的一本书弄得挺小家子气的,真替松居直先生不值.而且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书不知为什么总那么贵!
  •   买书之前先浏览过此书的电子版了再买本纸质的理由就不用细说了要是字号再大点就完美了不知《幸福的种子》的字是否也这么小
  •     书中大量的翻译过来的人名独树一帜,在此补充部分原名,方便检索作者其他作品。
      
      四 图画书的历史和传统
      
      P136.137
      沃尔特·克莱恩--Walter Crane
      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J.Caldecott
      凯特·格林纳威--Kate.Greenaway
      李斯里·布鲁克--Leslie Brooke
      比阿特里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
      海伦·班达曼--Helen Bannerman
      怀德史密斯--Brian Wildsmith
      查尔斯·奇宾--Charles Keeping
      
      P138.139
      梅贝尔·乔治--Mabel George
      
      P140.141
      雅诺什--Janosch
      
      P144.145
      伊里·特伦卡--Jiri Trnka
      约瑟夫·拉达--Josef Lada
      
      P146.147
      里夫和劳森--Munro Leaf / Robert Lawson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
      
      P148.149
      艾根·马蒂斯--Egon Mathiesen
      
      P152.153
      婉达·盖格--Wanda Gag
      
      
      缺者待查找 后续补充
  •     
      很早就知道了这本书,好多图画书的评论中都提到了松局直的大名,前几天在网上看到,马上下定单,买了。带着热情打开书,很认真地看,还给孩子读了几段,松居直的确很了不起,为图画书贡献了一生,对图画书分析得细致入微,不过越看越觉得没什么意思。毕竟书出版得时间比较久了,和彭懿的《图画书》相比,感觉差距一个时代,我还是喜欢读建立在经典之上的,现在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不一定能够成为经典,但是却是我们能够读到的比经典更好的书。
      
      
  •     就是看了这样一本书,更坚定了我要做好儿童媒体的信念,这件事情太有意义,会影响的人很多。要真诚地去做。
  •     研究图画书的大陆学人,资料有限。所以如果有机会读到此书,必要放下身心,安静研读,我是读了三遍才读出其中滋味的人。
      千万不要以为此书太简单,要重视松居直先生的不太系统的理论。
      相信你耐心读下去,收获必丰。
  •     出自:公益小书房武汉站论坛
      整理者:77
       期待已久的报告会终于到来了,松居直先生在王林博士和唐亚明先生(此行特约翻译)陪同下走上讲台。台下的我们怀着无比仰慕的心情准备聆听这位被誉为昌本“图画书之父”的大师的报告。
       大师的开场白非常风趣,是引用的据说是欧洲人的一段名言:现在出版社出的书有一半是卖不出去的;卖出去的书中有一半是没有被人读过的;被人读的一半书中有一半是无法全部理解的;能被理解的书中有一半是被误解的。这句话一语中的地说出了出版事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业,同时也说明了对书而言最重要的是读者,再好的书如果没有人去读,出版社也是无法成立和生存的。
       大师强调说:有好读者的地方一定有好书,而培养好读者就是要从大人给孩子读书做起。图画书就是孩子开始读书的出发点,通过阅读图画书让孩子充分体验读书本身的乐趣,并深深地进入到书的世界之中。会认再多的字也不能说明会读书了,认字、读画是会读书的技术性阶段,只有更深层次地进入语言世界,才能体会到作家的情感、想法、想象力,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言是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很多宝贵的、重要的东西比如:时间、爱情、心情、心理、善恶、谎言都是眼睛看不见的,但它们变成语言后会让我们体会到很多东西,而读书的力量就在于是通过读书来体会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如果语言的力量不从婴儿、从耳朵开始培养,长大后就不能体验到语言的力量。
       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一个人从睁开眼睛到睡觉都离不开语言(比如有的人还说梦话:))、每个人本身从头到脚就是一种语言。语言是支撑我们的人生、组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说从婴儿开始积累语言很重要,婴儿从出生最先关注的就是母亲的声音(这点已经医学实验证明),他们能听懂妈妈的声音,听出各种表情,因此在妈妈的怀抱中听妈妈唱童谣、读童书是人类特别重要的事,也是童年最美的回忆!
       孩子在听、看、摸中成长,孩子的五官感应也是语言,这些都会在读书时会联想到这些体验,而且会越来越丰富。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讲丰富的语言,培养这种语言的感觉;和孩子的每一种玩法也是一种语言,书是很重要的,而玩也是很重要的,孩子要会读书也要会玩:)
       书中的语言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之上的,虽然会有所不同,是因为作家都是语言的专家,是把日常语言精选后写成了艺术性的书的语言,而这些艺术性的语言用父母的声音来传达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给孩子念诗、读图画书等,孩子通过优美的声音和语言去体验书中的境界。
       先生再三强调了他自己的编辑方针: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当然也不反对孩子自己读),而是让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和力量!
       说到这里先生回忆起自己三岁时妈妈抱着他在被窝给他读书的情景(虽然先生笑言总是妈妈讲着讲着先睡着了并发出鼾声),这已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八十一岁的他至今能记忆犹新。这个感人的经历让在场所有人都非常感动。接着先生说起给自己的孩子从一岁开始到十岁一直坚持给他们读书的回忆,这些会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为他们读书的人就是他们的身边,而且是只对他们一个人读书,这是一个孩子最幸福的时间。父母给孩子读书是能留在他们心中一辈子的美好回忆。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所以一定要从小读图画书给孩子听。
       先生在谈到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时说:只需要用简单的、普通的读法,反映书中的文字就可以了,这些语言孩子会记住的,虽然当时有的听不懂,但随着年龄长大慢慢会知道它的意思。(有的妈妈问如果碰到一些词语感觉拗口或生硬是否需要用其他词语进行解释时,先生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应该考虑要不要换书了:))在挑选儿童书时,我们首先就是要去读,用自己的耳朵去听,是否是适合孩子的美好的语言。
       同时,先生明确指出了图画书的本质:图画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手翻动。人类文化是用手创造的,所以教育孩子从小用手翻书是很重要的,书是语言文化,又是用手的文化,通过不同速度(快和慢)、不同方向(正和反)翻阅书本,就如同是在导演这本图画书,是主动的参与。而现在市场流行的一些动画片就不需要孩子用手,所以它起不到图画书的作用,孩子看动画片只是一种被动的观看而已。所以说图画书和动画片、漫画相比是本质不同的文化。
       这时,先生拿出一本〈大家都大便〉的图画书,这是世界各国孩子都喜欢的一本科学图画书,它不是直接去教孩子一些所谓理论的东西,而是通过书教给他们这些生活中的乐趣,从而得到对知识的兴趣。给孩子读的书是要让孩子从书中得多少乐趣,这是最重要的入口,孩子会对书产生很大的兴趣。
       图画书有两个语言世界,一个是文字,另一个是比文字更重要的语言----图画。图画书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语言,画画就是把语言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大人读图画书是“看”画,而孩子则是“读”画,虽然他们不识字,但是能读懂画!只有将文字和图画很好的结合起来,图画书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孩子也会从中获得力量和快乐。
       好的图画书是用画的语言来讲故事,如果不用眼睛去看图只能得到一半的乐趣。在挑选图画书时不要先读文字,而应先读画,能感觉到画表达出的意思才是好的图画书;其次是读文字,但绝不能默读,可以从声音中感觉文字的好坏,而且要直接读给予孩子听,观察他们的表情,就能立刻知道书的好坏来(这个功夫需要修练:)),小孩子比大人更懂图画书,出版图画书就是孩子教给我们的。
       先生说写得好的文章一定要能用眼睛看得见!另外,引进版的书翻译要好,这直接取决于译者自身母语文化修养的的好坏,一定要将原版中的的接受到自己母语中,再用对孩子的语言译出才是好的翻译,孩子才容易接受。先生举例说美国的图画书《三只羊嘎啦嘎啦》在日本印数就比美国还要多,就是因为日语的翻译非常出色和成功!
       孩子通过大人反复给他们读书,会记住书中的语言,有时候一句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语言”,并慢慢会运用这些吃下去的语言,从婴儿 就开始给孩子读书,2-4岁是体验语言力量最佳年龄,这个时候他们读书过的语言就会自己说出来。给孩子读书不是教育,是在反复读书中形成孩子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得到读书的乐趣,这是所有孩子都有的潜质,只是我们大人没有注意到。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反复让父母给他读他喜欢的某一本书,孩子很高兴,大人也应该觉得很幸福:)
       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认字而读书,肯定是失败的,这样会不能完全地进入故事中,所以父母给孩子读书不能有功利性目的。给予小学生读书也是一样,要尽量避免去说明、解释和讲解,只要全心全意的读书就够了,孩子能体验到读书和语言的乐趣。并不否认读书的教育性,而是强调孩子读书的心情要相通,快乐和兴趣是最重要的。
       图画书不仅是属于作家的,而是要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时先生拿出一本《古里和古拉》的图画书,是日本最畅销和最长销的一本书,几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但如果问大家作者是谁?大部分人都不会记得;而问到是谁给你们读书这本书呢?回答中最多的是自己的妈妈,也有爸爸、幼儿园老师,图书馆员等。所有人都记得谁给予自己读书,这是最有价值的,孩子一定一辈子都忘不了!图画书是连接人的感情和心情的东西,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给予他读书时的表情。有很多父亲比母亲而言较少给予孩子读书,但我做到了,是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大人给我读书时我非常高兴,所以我也要给我的孩子去读书。
       先生又表示父母从小就喜欢的作品一定会要读给孩子读,用我们自己的表情和声音读给他们听,孩子会了解和感觉出你的喜爱,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等他长大了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读书,一代传一代。
       比如《彼得的兔子》1902年出版的,很受各国儿童的喜爱和欢迎已超过百年了,可以说现在已有5代人喜爱同一本书了。这本书一直用的是最古老的英语文字,但百年来通过父母充满激情的声音传递给予孩子们,会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这里再次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也再次证明了图画书一定是要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先生简单地讲了一些图画书的细节问题,比如图画书的形状,有长的、方的、大的、小的等等,他强调书的形状一定要适合故事本身,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故事符合的形状,他拿出《苏和的白马》这本书为例,这是他编辑的一本超过原有开本大小的书,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360度的地平线(大草原的景象)。当时书店的书架都没有这么大的能放下这本书的,他坚持出版书不是为了迎合书架的,反而是书架应为书量身定做,结果,书店为此书专门更换了适合摆放的大书架:)
       先生一直强调每一本图画书都是经过作家精心思考的,图画书是造型的艺术。以荷兰人迪克.布鲁纳《米菲》故事系列为例,这是一只小兔子的正面形象,眼睛与孩子的眼睛直接对视,构图非常严谨地选择,讲究水平垂直的中心对称,因为荷兰是一个没有高山的国家,基本上是水平的大地,图画书中也深刻的包涵了作者所在国家的社会背景、文化、哲学等元素,孩子是通过体验而不是理论来接受每一本图画书,关键在于图画中的线条会不会讲故事?真正讲故事的不是色彩,所以要慎选,色彩有时候会冲淡故事情节、感情,图画书的关键三点就是形状、线条和构图,而且构图的连续性、变化性都很重要。这点是动画片所做不到的,也是图画书和动画片最大的本质区别。图画书好坏还可以从图画本身是否有细节讲故事,比如看似无意的留白等等,中日绘画作品松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留白的手法,是蕴藏很多很深含义的。有很多优秀的图画书如《100万只猫》、《大森林之中》等都是大人和孩子非常喜欢的,有很多成人书中没有的乐趣,我们都能通过阅读图画书中获得。
       先生特意让唐亚明先生读周恩来总理在参观敦煌时留下的一段话:敦煌很多精美绝伦的壁画不就是古代的连环画吗?为什么现在的作家不在给孩子们的作品里运用。我们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定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要站在传统文化遗产上面向未来!
      图画书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自己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图画书有其他书中没有的乐趣,读图画书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图画书不是教材,它带给孩子的应当只有喜悦和快乐!读孩子喜欢的图画书给予他们听,也许书中的深刻的东西你不进行讲解孩子一时无法理解,但这些内容是会留在孩子的心里的,而且是很难消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很多。
       最后,先生为我们提出了最基础也是最高的要求:为孩子创造从图画书中得到乐趣的阅读环境,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为他做个好的书架吧:)
       (不好意思,回来几天,断断续续挤时间整理打出来这份现场笔记,不知道有没有错别字噢;,也许还有点乱,请大家见谅!)
  •   感觉这本书的翻译明显逊于《幸福的种子》,不过选文更全面。
  •   图画书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自己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图画书有其他书中没有的乐趣,读图画书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图画书不是教材,它带给孩子的应当只有喜悦和快乐!读孩子喜欢的图画书给予他们听,也许书中的深刻的东西你不进行讲解孩子一时无法理解,但这些内容是会留在孩子的心里的,而且是很难消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很多。
  •   希望我们的孩子多些给予他们童话般世界的图画书,更希望这些书能带原汁原味地带给我们的孩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