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李天靖、 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013-04出版) 作者:李天靖 编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几年来,李天靖对禅诗似发生了特殊的兴趣,三年前与张海宁主编了《水中之月——中国现代禅诗精选》以后,感到意犹未尽,又与严志明、石生主编了《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一书,把禅诗的视野从中国现代又扩展到了国外的一些现代诗人身上。如英国的雪莱、奥地利的里尔克、西班牙的西亚·洛尔迦、阿根廷的蒙·路·博尔赫斯、波兰的维斯瓦娃·辛波斯卡、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德国的顾彬、日本的森井香衣以及美国的加里·斯耐德、罗伯特·勃莱、狄金森等,都被其相中而加选评。 关于中国的禅诗之说,我在《水中之月》一书的序文中已有论及,此不赘述。西方虽然没有禅诗一说,但它们对宇宙万物、世界万象同样充满好奇心与神秘感,对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也有着他们的认知与独特感受。早在19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的诗中便对自然有着极为出色的描写,后者甚至描写超自然的事物,多有神秘色彩。即使到了西方象征派、现代派诗人的崛起,在他们的诗与诗论中,有时也会涉及一些与中国禅诗、妙悟相类似的现象与问题。如里尔克在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就说:“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法国象征诗人保尔·瓦雷里在诗论中也有涉及,并对陶渊明、王维那些描写自然、富有禅意的诗产生过浓厚的兴趣;而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庞德对中国陶渊明等人的诗也特别喜爱。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禅诗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与西方现代诗仍有着许多微妙而又不可言喻的相通关系。而李天靖与严志明等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此拓展。 不仅如此,中国当今不少诗人也写有一些寓有禅意的诗,此书也加遴选,并分无常、贝叶、菩提、莲花、浅水、草木、水音、花影、云天九个门类,逐首加以“品鉴”,时有“链接”。“品鉴”一如以往,均有感而发,深入浅出,或长或短,不面面俱到,然多与“禅”相关,启发入意者甚深。 这是李天靖等编选的关于中外现代诗的第五本诗选了,每本各有特点与亮点,故每本又都成书市关注之热点,相信此书亦然。 是为序。
内容概要
李天靖、严志明主编的《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对所选各诗的品鉴,是一次次进人语言文本的历险,旨在揭示意象背后或心象的秘密;或从一个角度切人,以细读与概述结合的简评方式。诗无达诂,这也是读现代诗,特别是读这些现代禅诗的无限乐趣。《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对诸诗的品鉴只限于个人的一种读法,仅供读者参考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
李天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某杂志编审、上海作家协会《上海诗人》首席编辑。诗歌入选《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五十年选》《风吹无疆——十年精品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一百余本选集。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芒种》《写作》等诗歌奖2010年获《中国作家》评论一等奖、诗歌一等奖。出版诗集《等待之虚》《李天靖短诗选——中英对照》《秘密》等多部以及《森林中的一棵树——李天靖随笔、访谈、评论集》等。主编、编著《一千只膜拜的蝴蝶》《我与光一起生活》等8本(合作)。 严志明,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浦东文学》副主编兼理事长。于《人民日报》《星星》《诗歌月刊》《绿风》《上海文学》《萌芽》《上海诗人》《作家》《莽原》《文学报》等报纸杂志发表1000余首诗,著有诗集《飘曳的琴音》《挂在树上的歌》《岁月河里的流音》《时光的碎片》与散文集《多味散记》。石生,本名李阳,1979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慎水乡,客居上海。少年时代开始诗歌写作,诗风质朴、厚重。2001年始在上海与安徽诗人小鱼儿一起创建诗歌报网站。现任诗歌报网站常务副站长、《诗歌报》月刊副主编、《中国网络诗歌年鉴》执行主编。曾参与主办六届诗歌报金秋诗会,主持召开三届中国网络诗歌研讨会,对网络诗歌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出版有诗集《石生诗选(1999-2009)》《故国吟》。
书籍目录
序:禅诗与现代无常灰的重量无常画中人他们说我藏有刀印度飞蛾正午毒中亚西亚的月亮傍晚令人吃惊忆1988.8.22夜半与诗魔磨镜台抵掌论诗种过了荷的塘就叫荷塘贝叶贝叶经卷开始就在我们身边想象大鸟天籁晨木鱼浴佛节有泪森林公墓无非妙道说法正西方向菩提灯灵隐寺的佛如是说心境:月夜冰之一瞥黎明时分的诗蝶变净土沙滩上的光芒考试月亮城(节选)昨晚莫高窟卧佛礼赞祁连日出莲花母亲,厨房莲花莲之光身份雪夜另一个黎明寺庙我在菩提伽耶躬身下跪庄严之年那些人佛浅水南方垂钓者(之一)冬日的诗意垂钓新雪一粒沙看世界这么近那些不起眼的露水闪光的夜低处白马古寺草木要造就一片草原密隐居青檀树下荒草镜树烧那枯死的小枝枯草光洞草是什么心情水音流动京都四月的小雨想透了如纺锤形般的水音在破山寺禅院寺寺庙西湖西湖之鸟六朝古都距离花影玫瑰花心花影走着情思樱之约别后花信听先生弹琴云天不为什么大海上的柠檬伏牛山寻青牛不遇四月与沉寂云天含着雨水棉田上的云朵我爱黄昏的梵音内在的空间3月3日夜,春雷只要说,你愿意“花钵”绽放的奇葩(后记)
章节摘录
沙滩上的光芒 江离 春日的沙滩上,一片交织的 光芒在流动 有时它会流动在屋顶 高过屋顶的树叶,和醒来的某个早晨 那是因为,在我内心也有 一片光芒:一种平静的愉悦,像轻语 呢喃着:这么多,又这么少 这么少,又这么多 像一阵风,吹拂过簇拥、繁茂的 植物园—— 但愿我们也是其中的一种—— 并带着爱意一直生活下去 这使得我们接近于 那片闪烁的沙粒,以及沙粒中安息的众神 品鉴: 万物通灵,沙滩上流动的光芒给人带来内心的平静、愉悦的呢喃;它如风一样吹拂着植物园里的花木,人也如斯充盈着爱意。自然的万物一体,沙粒中安息着众神,亦芥子纳须弥。 二花一天堂,充满了禅味。 链接: 1662年的雪 江离 1662年的雪落了下来 这是冬天,在我拥有的小小孤寂里 有一盆火在跳跃 从我的窗口看到的夜晚 单一而简朴 并且每一个都会是双倍的 多么熟悉啊,帕斯卡尔 我就是那个死去已久而今天 抖落了轻雪来造访我的人 品鉴: 首句令人惊愕,时间倏然回到了1662年的那场雪。 “单一而简朴/并且每一个都会是双倍的”,一种诗意的形而上的呈现,诸如“人是一棵思想的芦苇”的箴言,此刻衍生出更多令人沉思的意义,熟悉的帕斯卡尔,如同看见了自己。“我就是那个死去已久而今天/抖落了轻雪来造访我的人”,显得吊诡。 这个世界,一个有思想的人,倘若会与这个世界的“他者”神交时,我就是帕斯卡尔的一个“他者”,又是我自己。 考试 叶辉 我和我女儿走在路上 她告诉我,有一道题目的答案 是五点三个人 但她告诉我没见过有零头的人 她指着路边的乞丐问: 是他吗,还是那个在轮椅上 晒太阳的老爷爷 我告诉她:你看到那个石头了吗 它每天看着你 还有旁边的那棵树,它从遥远的山谷中 走来 它树叶中的那个黑鸟 我不知道它叫什么,但说不定 曾衔走过某个人的灵魂 这时,我们看到人行道上 走着一个我曾爱过的美丽女人 我说:以及,可能 还有她 远处傍晚的钟声响了 一辆客车 从我们身边无声地驶过 傍晚的客车,似乎总是满载着幸福 品鉴: 一道女儿考父亲的题。对此,父女有不同的“观见”。乍一看,这答案的确有悖常理。女儿甚至发挥了想象,指路边两个“带余数的”人,一是乞丐;二是老爷爷,生命无多了。为破女儿的“妄见”,父亲就近举了石头、树、黑鸟、女人,以及傍晚的驰过的客车等,随意为说,不知能否初除其迷心,令女儿生一双慧眼,获般若的明澈? 月亮城(节选) [美国]肯尼思·瑞克斯洛斯王恩衷译 佛手里拿着几片 秋叶,问阿难 这些是否 所有的红叶。 阿难答道,这是 秋天,叶子 在他们身旁纷纷飘落, 多得无法数清。 佛说 “我给你 一把真理。此外, 还有成千上万的 真理,多得 无法数清。” 品鉴: 阿难尊者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与大叶迦侍奉左右。此诗像叙述佛与阿难的一段公案。从秋叶说及真理,给阿难开示:秋叶者万物一法身,亦如万法一心。 诗人肯尼思·瑞克斯洛斯在早年的旅游中,西部荒莽的自然景象使他得到极大的震动,其诗富于悬宕和节奏感,应和着大自然的景观;后期的创作更多地化入东方文化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撇开辩说方式而日趋“呈示的直接性”,并使人从中感到了禅的意味。链接: 另一个春天 [美国]肯尼思·瑞克斯洛斯叶维廉译 小小树林里 一所小屋 寂然无声,惟远远 孔雀的鸣,更远狗的吠 和越过头顶的 一行乌鸦的啼声 品鉴: 独居在树林的一所小屋,听孔雀、犬吠和乌鸦的啼声,由远而至更远的,以及由切近的低而高的越过头顶一行远去的乌鸦啼声,像沿袭中国古典诗歌,走入“蝉噪林愈静,乌鸣山更幽”的意境。山林的幽静,自然天籁纵深的立体感,在诗人内心构成了“另一个春天”美妙和鸣的交响。 昨晚 汉江 昨晚,他是个梦游者 但必须依赖~根树枝的姿势 决定鞋尖的朝向 城市比思考更沉重,星光下 蝙蝠不断为黑暗变焦 他想获取温暖,一伸手 抓住一块冰凉的月色 仿佛被禅意雕塑、开光 他渐渐变得透明,土质的肋骨 支撑着一座废墟 而飘飞的云是深秋的风衣 遁着诗的韵律和夜鸟的叫声 终于找到一架梯子 他开始一脚平一脚仄 爬向黎明的窗口…… 品鉴: 一开始就有一种梦境的意味,且用极妙的比喻,“必须依赖一根树枝的姿势/决定鞋尖的朝向”,一个梦游者寻找他的出路,是一种荒诞,也是反讽。梦游者还遭遇黑暗,不能如蝙蝠不断为黑暗变焦,困顿是可想而知的。禅作为一种拯救,近乎乌托邦,但毕竟还是找到了“爬向黎明的窗口”。此诗的意象变化,诡异莫测。 莫高窟卧佛礼赞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中,有巨型石 雕卧佛,其枕右臂而卧,垂睫而睡。 夏智定 你长眠人间,逾千年了, 香甜一如往昔,果真孕永恒之睡意。 禅灯都熄,梵呗早飞逝梦魂之外, 金花和金幅也飘远,飘向另一重天地。 何以最美丽最深沉的是一种睡? 长卧在意境中、长卧在宇宙内…… 如见千百万颗心,在睡姿中升腾、变化, 色和空,色色和空空,都不死! 方从须弥山觅诗而归? 乃自微尘国讲经后即睡? 又幻化在眼前的洞窟深处, 你的真身,一定躲在(华严经)中某一页。 美术家和诗人们,爱站在你脚下久久, 洞窟外起风了,沙海苍茫凄迷…… 此时,我们与长睡之卧佛同一人生, 很静的思想,如悠悠时光一般,有种大美! 品鉴: 也许佛太累了,他睡去了。见了在诗中再现敦煌洞窟的这位卧佛,你对于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永远追求内心的善德——长眠的卧佛之美的无与伦比,淡泊与伟大,而令人生出崇敬、膜拜之心。诗人又将卧佛放在寥廓的宇宙背景下来写卧佛之涅槃的安于寂寞和黑暗,却给众人点亮般若的心灯,“千百万颗心,在睡姿中升腾、变化,/色和空,色色和空空,都不死!”佛所追求的大乘精神与世长存,“如是灭度(大解脱)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古罗马思想家玛克斯·奥勒留说:“你做每一件事,逐步停下来问自己:‘死亡是不可怕的,为了不能做一件事?’”P56-63
后记
“花钵”绽放的奇葩 《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是继2009年《水中之月——中国现代禅诗精选》出版之后的又一本禅诗精选,它是自中国新诗百年来的第一个选本。 它的视野是世界性的,开阔而明澈。 禅,不可说,是顿悟、明心见性,或日直指人心,这是禅的魅力所在。 禅被语言“绑架”而成为禅诗,成为不可言说之言说,实际上是一种悖谬的存在,其本身就构成了反讽的意味,从这个双重的意义上说,它天然的先锋和现代性,毋庸置疑。维特根斯坦也曾说:“有时,你看见思想就像一个天文学家看见星星在很远的距离之外。假如我写了一个好句子……那么,它就是一个过错。” 本选本以无常、贝叶、菩提、莲花、浅水、草木、水音、花影、云天等九个标题精选了近百位诗人约140余首中外现代禅诗,从中可以看到中外现代禅诗的迥异之处。中国诗人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探索,展示了诗人责任的担当与心灵的悲悯、丰富与深邃;外国诗人则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神秘及一些不可知的事物,并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洁身自好。他们在语言表现上的呕心沥血的努力,以求其精准、睿智而至形而上的极致,令人击节赞叹! 禅宗是中土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也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血脉,精深博大。禅的精神之不朽,是从佛学里走出来的非凡的智慧。禅和诗的打成一片,全系于一心。智颉日:“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曾写过一首《诗篇》(袁可嘉译): 就像猫 爬过 果酱柜 的顶部 小心地 先伸出 右煎脚 接着后脚 伸下去 到空空的 花钵的 洞穴中 像猫一般伸出前脚与后脚,极为敏锐探“到空空的/花钵的/洞穴中”,试想,从这个“空空的花钵的洞穴中”能探到什么——从无限丰富性的幽冥的空的非有,探到非非有,这就是威廉斯所说的“诗篇”——这个人类艺术绽放的奇葩,这个诗心抑或禅心。中外现代诗人中也不乏习禅持修者,但所见的禅诗甚少,可谓凤毛麟角。倘若发现一首禅诗力作,如获至宝。可见编选这样的一个中外现代禅诗的精选本,何其艰难! 另外,本书对所选各诗的品鉴,是一次次进人语言文本的历险,旨在揭示意象背后或心象的秘密;或从一个角度切人,以细读与概述结合的简评方式。诗无达诂,这也是读现代诗,特别是读这些现代禅诗的无限乐趣。此选本对诸诗的品鉴只限于个人的一种读法,仅供读者参考的一把钥匙。 最后,感谢与我合作的主编严志明、副主编石生先生对诗歌的热爱与赤诚。衷心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主任编辑徐如麒先生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 李天靖于华师大 2012.9.20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庄子梦蝶以寄托有分与无分,有分即是个体的互异,无分则是万物的一体,其实庄子是说:万物各有面貌,有分是现象,是佛陀眼中的不变。故我认为,凡作禅诗者或论禅诗者都不能不具备这种心理因素。 ——诗人洛夫(加拿大) “以禅入诗”“以禅喻诗”滥觞于六朝,至唐宋而极盛,源远流长。诗人李天靖等在这几乎被浮躁和虚妄覆盖的现世中,努力去探究那些直达内心深处的神秘感悟,找到物我如一的妙谛微言。这样的努力确实值得称道。所以,我们应该以赞许的眼光,看待这种对于诗学传统的坚持。 一一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语文研究所所长 李锋 《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有两个闪光点,一是分类,如无常、贝叶、菩提……;二是所选诗歌之精细考究。此两点不仅令我惊艳,我相信读者一旦开卷,也注定会被吸引。 ——诗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柏桦 诗意是人类精神或情感的花色,禅意是生命或存在的思考结晶。花色光艳照人,结晶纯洁剔透。二者的结合成就了这本诗集特别的美。它是身陷红尘中人一泓心灵的清泉。 ——散文家、诗评家 席星荃 顿悟的心性与禅意的心印,在人与自然的开合中化神化诗。禅诗是悟是思,禅诗也是条情丝,它牵着你我,也牵着天地万物。我们悦读这本选本,是手牵着那条丝的两头,走入境界…… ——文艺评论家、诗人 王学海 古今中外,很多诗人在与禅的邂逅中豁然开朗,并焕发出异样的清净之光,分娩出与生俱来、形影未离的澈见本性的原生的诗,让诗人从此找到自己,也让人走上回家的道路……此书选评兼佳,很有诗学的意义与文化价值。 ——诗人、原《新诗界》主编 李岱松
编辑推荐
李天靖、严志明主编的《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以无常、贝叶、菩提、莲花、浅水、草木、水音、花影、云天等九个标题精选了近百位诗人140余首中外现代禅诗,从中可以看到中外现代禅诗的迥异之处。中国诗人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探索,展示了诗人责任的当担与心灵的悲悯、丰富与深邃;外国诗人则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神秘及一些不可知的事物,并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洁身自好。他们在语言表现上一样呕心沥血的努力,以求其空灵、睿智而至形而上的极致,令人击节赞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