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立宏/摄影,皮皮、刘禹/文 页数:1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
作者简介
刘立宏,1958年生于沈阳。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摄影系主任,辽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立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了大量摄影作品及论文,并于2006年出版了中国摄影家丛书系列《刘立宏》作品集。作品多次参加各种摄影展和摄影节,如作品《城中•摇曳》参加了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作品《工业城市•花园》参加了韩中现代美术交流展;还策划多场学生作品展,如2004年策划了《向上•向下》学生作品展,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其作品《神话观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城中•摇曳》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刘立宏是一位把摄影与自己的生活有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摄影家。几乎从不离开沈阳这座中国东北大工业城市的刘立宏,把他所有的视觉兴趣都集中于街头。他的兴趣既不限于对象,也不为固定的技术习惯所限制,他耐心地在城市街头闲逛,随身带着照相机,随时随地捕捉触动他的景象。在这些照片中,人们既可以看到沈阳这座北方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氛围,也可以领略城市本身令人出乎想象的惊奇“创造”。刘立宏堆砌出的黑白灰的视像世界深具东方审美的空灵特质,在他的影像中完全感受不到摄影这种西方科技侵入时带来的对客体“机械化的精准和清晰的复制”这种纪实美学观,还原“现实世界”在他这里被改写为呈现“自我的心绪”。摄影成为表达他内心世界最顺畅的通道和最有力的工具。因此,传统的摄影规则对他并不形成束缚,正如他自己所述,“他迷恋的是生命自定的概念而不是摄影所赋予的概念”。“无论作为摄影,还是作为艺术,照片都是从个体,即从人性的角度来体验和观看的结果。”
章节摘录
剩余的将是什么? 刘立宏 无论摄影观念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摄影的两个本质将永存:摄影的记忆功能;摄影记录的影像不可重复。 作为摄影师,我愿意把这里作为出发点。 于是,那些不动声色隐藏在周围的事情,便逐渐唤起了我的意识和兴趣。它们曾经是被我和其他人忽略的,它们随时随地出现,也随时随地隐匿,有时,重新呈现时带着全新的信息,哪怕只改变了几个像素点。 这种发现和判断建立了我和摄影最初的联系,它们让我看着日常生活时,产生特别的悸动——有惊喜,有无奈;有浮华,亦有简单;有香艳,更有平淡……之后是记录这些“悸动”的影像。 对拍摄和作品来说,这是重要的主观准备。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准备了很久,但觉得值得。现在回头看,在可见的日常生活记录中,逐渐出现了一条明晰的与此平行的内在的轨迹。它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似乎也很偏得地完成了一个精神情感层面的“记录”。 除了记录,摄影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面对时间性也有自身的特质。它除了可以记录瞬间之外,介入人的主观“强制”后,它能将不相关联的瞬间,影像聚合,使某些意想不到的潜在涵义升华,或者产生全新的含义。如果说,胶片收藏了诸多失落的瞬间和状态,那么,通过摄影师的收藏,被记录的现象(或者说现实)便转化为想象。这些拍下的时间片段,很像振动的琴弦,眼睛看到振动本身,听到的却是由振动发出的声音,理解的又是声音中包含的情感和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