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文艺  作者:易中天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许多民族都有曾经的辉煌,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但,我们该说些什么,又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要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人,就是孔子。

内容概要

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个人,就是孔子。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涉及秦诸子第一人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以及我们今天能够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继承点什么。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术、心理学、人类学、历史等多种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新译国语读本》、《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书生意气》、“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等作品。

书籍目录

卷首语第一章  实话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学而优则仕  三  君子固穷  四  头号教书匠  五  谁是好学生  六  伤心事与玩笑话第二章  儒墨之争  一  儒与侠  二  孔子的药方  三  墨子的药方  四  两位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再评价第三章  儒道之争  一  隐士哲学家  二  从杨朱到老庄  三  无为之谜  四  道之谜  五  老庄之别  六  儒道再评价第四章  儒法之争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谋士的哲学  三  横行霸道  四  两面三刀  五  人性是个问题  六  儒法再评价第五章  前因后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为本  三  好大一个家  四  命运呼叫转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第六章  继往开来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与杨朱  三  老子与庄子  四  再说法家  五  爱的呼唤  六  正义与自强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实话孔子一 夫子何人要说孔子,得先知道他是什么人。孔子是什么人?拿这问题问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说是“圣人”。孔圣人嘛,谁不知道?孟子就说得更明确,孔子是“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这话什么意思?鲁迅先生说除了翻译为“摩登圣人”,没有别的法子(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照我看来,如果搁到现在,大约也可以叫“文化超男”。当然“摩登圣人”也好,“文化超男”也罢,都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的原意,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孟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善于处世。孟子说,孔夫子的处世之道,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得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得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决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孟子这话可以讨论。孔子的选择,恐怕没那么自如,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这一点,读完本章就会明白。同样,圣人这个头衔,孔子也十有八九不会认同。孔子自己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只不过去世以后,管不着了,只能由着别人说。但倘若知道孟子称他“圣之时者”,则多半会怀疑是不是讽刺。孔子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吾犹人也”,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至少原本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或者七十四岁(算法不同)。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宋为商之后,鲁为周之后。孔子身上,有两种文化的交融。移民到鲁国的孔家,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不过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逼出来的圣人。这样说,有证据吗?有。据《论语·子罕》,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夫子圣者与),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何其多能也)?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的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姓端沐,名赐,子贡是他的字。端沐,也有写成“端木”的;子贡,也有写成“子赣”的。这些写法都对,不算硬伤。子贡是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此人的特点,是头脑灵光,能说会道。无论办外交,还是做生意,都得心应手。他和颜回、子路一样,是孔子最重要的学生。子贡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28次),仅次于子路(42次),排第二(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21次)。孔子的许多名言,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对子贡说的;孔子学说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也是子贡总结出来的。如果他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话就没资格说。

后记

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武王伐纣开基业,周公摄政德治国。亲疏嫡庶次第封,乐统和同礼辨别。未料君恩五世泽,风雨如磐神州裂。兄弟相逢弯弓月,郊原遍洒男儿血。纷纷诸子来献策,老子冷峻孟子热。墨护草根杨爱身,孔慕商周庄梦蝶。荀卿解蔽终难结,天下滔滔人恻恻。始皇一剑定乾坤,商韩简在帝王侧。汉武尊儒罢百家,唐宗宋祖继相接。金殿不闻仗马鸣,但见童生头飞雪。半部论语任忽悠,兵临城下签条约。狼烟滚滚国门开,先生却姓赛与德。痛定思痛问前哲,正道沧桑谁省得?海能为大在兼容,百花杀尽非春色。洗心再读诸子书,千丝万缕从头说。重整山河待轻装,历史当翻新一页。注:(1)武王伐纣开基业:武王领导的革命战争及其胜利,不但意味着一个政权替代了另一个政权,更意味着一种文化替代了另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替代了另一种制度。中华文化的基础,其实主要是周人奠定的。(2)周公摄政德治国:周公的施政纲领,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治国”。(3)亲疏嫡庶次第封,乐统和同礼辨别:周公创立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封建、礼乐的“三位一体”。宗法制分亲疏嫡庶,封建制行封土建国,礼乐制讲乐统和同,礼辨异别。(4)未料君恩五世泽:《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5)礼坏乐崩天下裂:《论语》云“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6)兄弟相逢弯弓月,郊原遍洒男儿血: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7)纷纷诸子来献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系因解决当时问题而起。以上均请参看本书第五章。(8)老子冷峻孟子热:老子尚无为,冷静理智;孟子讲仁义,古道热肠。(9)墨护草根杨护身:墨户关心劳动人民,杨朱维护个人权益。(10)孔梦周公庄梦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谓之“吾从周”;庄子主张真实自由的生活,谓之“逍遥游”。(11)苟卿解蔽终难结:《荀子》一书有《解蔽》、《非十二子》等篇,意欲终结百家争鸣。(12)天下滔滔人恻恻:《论语》云“滔滔者大下皆是也,谁与易之”。(13)始皇一剑定乾坤,商韩简在帝王侧:秦兼天下,系实行商鞅、韩非之主张,后又以法家学说为国家意识形态。(14)汉武尊儒罢百家,唐宗宋祖继相接:此述汉武帝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及隋唐后之科举制,从此百家争鸣不复存在矣!(15)金殿不闻仗马鸣,但见童生头飞雪:《新唐书·李林甫传》云“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16)半部论语任忽悠,兵临城下签条约:历代统治阶级鼓吹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自欺欺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则无可欺矣。(17)重整山河待轻装,历史当翻新一页: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认识到只有科学、民主与法治,才是强国之道;也认识到只有海纳百川,多样统一,才是和谐之道。在此前提下重读先秦诸子,将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参看本书第六章。易中天 2008年11月28日

编辑推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珍藏本)》为易中天新书。与以往“百家讲坛”图书不同的是,以往都是根据电视节目整理成书,而这次易中天是先写好书稿、然后根据书稿改编成电视节目的,所以书稿的内容更加丰富,很多精彩论没有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珍藏本)》稿分为六章,共28万字,28幅插图。新书将出版普通版和珍藏版两个版本,文字则保持了易中天作品风趣幽默、可读性强、能使人反复阅读的一贯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3条)

 
 

  •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孔子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本书分为六章,内容涉及秦诸子第一人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以及我们今天能够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继承点什么。
  •   作者写作思路清晰。阅读卷首语,我们知道:孔子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用通俗的语言,条理清晰的思路,把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一步一步对比,层层剥离,对前因后果、继往开来篇章思考总结,思索问题的线路清晰可见,有理有据,说服力极强。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易中天用他的博学和深入研究,生动为我们描述一些浅显的道理,学术问题也不枯燥乏味。好书。
  •   易中天先生以他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文笔,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给后人以启发,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文化的必读之书。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   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所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原稿,但书在后期整理后,比讲坛内容更丰富,更有条理,还有不少精彩之处。
  •   易中天先生的作品,一如他的讲作,语言浅显,风趣幽默,且经常以当代流行语或白话,形象地解释、比喻难懂的古汉语。本书介绍了先秦儒、道、墨、法等诸家学说及其相互间的争锋,读读本书,基本可窥先秦诸子学说之概貌,值得一阅。本书印刷装祯质量也属上乘,推荐。
  •   这些天看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非常深刻,长知识,每每有深刻哲理之句。又非常幽默。就买这本书,细细品味。这本书基本和百家讲坛上讲的大致相同,在讲坛上临场发挥的没有,少了一些乐趣。但不伤基本东西。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著 收藏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著 收藏版)
  •   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犹如一颗流星——火花四溅,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所处的时间短比较短暂,但是其思想深刻程度是决断不能忽视的。特别是儒家、法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世影响巨大,不关是在思想界、哲学界、文学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易中天先生在这本书中非常详细、深刻、风趣的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内涵及哲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一本书。也希望对这段历史和思想不清楚的朋友们,读读这本书吧!
  •   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百家》(收藏版)质量上乘,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这本书是易中天先生消化经典的代表作品。给满分。
  •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综合了其他学者和自己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看法,适合对诸子百家思想不太了解的朋友。本书更像是一本综述,对书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者朋友可以再参阅相关专著。
  •   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文明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易中天这本非常详尽,提供了一种视角吧。还有,就是印刷太精美了,几乎全彩页啊!
  •   非常喜欢易中天,更喜欢先秦诸子百家,喜欢这书。
  •   写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各大家都有涉及,写的很详细,语言生动幽默。能快速的了解各个大家的思想以及影响。
  •   很早以前就读过易先生的相关著作,见《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收藏版特价活动,自然收藏。
  •   先秦百家争鸣是何等的和平盛世,易中天独到的见解让人赏心悦目!
  •   易中天作品风趣幽默、可读性强、能使人反复阅读的一贯特点。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收藏本哦。
  •   此书是依据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演讲时的文字辑录,写的还是不错的,虽说这本书是09年1月出版的,但有内涵的书籍是不会随时光的流动而贬值的,这是眼下一些快餐文化所不能比的。收到书随手翻看了一下,纸张很厚实,印刷质量也不错,中间附带一些蛮有意思的插图,不愧是收藏版本的。值此优惠价果断购买,闲来无事时翻看也别有一番风味。
  •   看了易中天先生的《百家讲坛》的讲课,超喜欢,所以买这本书回来重温,先秦文化很迷人,已经是第二次阅读中,超赞!
  •   看到前面有不少不懂先秦哲学的人在胡说,不知他们是嫉妒呢还是真愚昧。其实先秦哲学本来就是十分简单通俗的,假如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就会发现其实诸子的书都很通俗易懂,因为他们要宣传普及自己的思想,而很多国君的智商都不高,所以他们的书都以对话或者故事的形式出现。没有一个会像现在的一些读书人掉书袋,还满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很了不起。本来就简单的东西却被很多后人搞复杂了。现在读了易老师的书,很多以前读过却体会不深的语句还有零乱的思想都窜起来了,深受启发。还有,只有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国学热,才能普及国学,国学才有可能复兴,而不是只有极少数人躲在书房里之乎者也就可以复兴国学的。我想先秦的先贤们一定希望看到前者而不是后者。最后说一句“大道至简”。
  •   买这本书是因为看过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的讲课,很喜欢,买书看了以后,感觉读书是一种更高的享受。同时,因为有读过相关的古籍,读的时候心里很舒服的,而且书中也提到很多的好书,扩大了知识面,不愁没有好书读了。
  •   读先秦诸子百家,深感古人的精专,以及现代人的浅薄,不知是否今人大多没有了信仰,没有了道德观念,悲哀啊
  •   听了百家讲坛,才来买的,喜欢易中天。反复听不过瘾,买来看看。
  •   吼吼,买到了心爱的书。正版的不错,内容不错。喜欢看易中天的百家讲坛,那就支持一下咯.1
  •   易中天先生是百家讲坛的一个教师,但是相信读者看完这部书后,对易中天的功底、学术建树会有新的认识。断断续续买了多本易中天的书,基本上没怎么后悔,基本上物有所值。更重要的,易中天有很多的思考,并且娓娓道来,看得懂。
  •   易中天老师以幽默和视角独特著称,希望这次也一如以往。
  •   书写的挺好玩的,先了解一下先秦诸子,再去读论语之类更有感触。只不过书好重啊。。。
  •   能把先秦诸子一次过如此集中而且相对准确地讲好,不容易,易老师做到了,堪称大师之作。虽有一些小瑕疵,不过瑕不掩瑜,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   虽然这部书块头很重,但真的挺值得阅读的,至少从之前的表面了解,到现在稍微深入了些,对先秦诸子不再像隔着一层雾了。
  •   易先生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讲述将我带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争时代,很有获益。
  •   假如想了解先秦诸子,又不知从何入手,请看这本书。
  •   易中天的书,您懂的!一贯的幽默,一贯的博识,一贯的引人入胜,一贯的欲罢不能。
  •   通俗易懂 可以更快地了解诸子百家
  •   原来只知道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只知道温良恭俭让;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激烈辩论过,让易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给我们娓娓道来,蛮好!
  •   易中天老师以他标志性的通俗语言介绍了各家思想,以及他的评价。他的语言非常有逻辑性,又幽默风趣,值得一看。
  •   一如既往是易中天老师那种幽默的文风,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有很深的知识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知识大爆炸,令人振奋与向往!可惜,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摧毁,我们可以看到的史料已经少得可怜了!感谢易中天教授帮助我们理清四大家的关系。强烈推荐!
  •   买吧,这本书值的收藏,易中天写的书值得看。
  •   不错的书,结合电视节目看印象深刻。现在的人需要学习一些这些传统的精华。通俗易懂,非常切合普通人的一本书。
  •   易中天老师的书还是很好看的,这本书学术性比较强
  •   珍藏版的编排不错,字体很好,非常喜欢。很钦佩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他的文学功底
  •   喜欢易中天老师的书,该书更是值得拥有,整本书充满了浓浓的古典情趣,设计非常精美,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   不错,纸质很好,内容没仔细看,相信易中天的书
  •   易中天是个多产教授,不评价内容,书的印刷装帧都很漂亮,半价购得,可以收藏一本。
  •   之前去听易中天的讲座,有易教授亲笔签名的,原价。后来在当当上搜到有,打了6折左右,感觉还是蛮划算的,毕竟有没有签名,书的内容是一样的,只要书的印刷质量好就行。支持当当继续把打折进行到底。
  •   易中天老师的书买了一些,读起来感觉比很多现在写手的东西都要高出一大截。这本书是在搞活动时帮朋友买的,精装正版超值!
  •   精致啊,易中天老师写的棒啊,书面很精美,挺大,厚的
  •   虽说没看视频,但这本书已把诸子讲的很透彻了
  •   易中天的正版书,值得购买与收藏!强烈推荐!
  •   易中天老师是我喜欢的老师,他的书我也喜欢看
  •   想读读易中天的书
  •   价格太给力啦!易中天教授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
  •   看过易中天的的视频还不够,再买一套书随时翻阅,是必须的,书与视频配合更完美。易老师课讲得好!
  •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易中天先生的书,尤其是品三国和汉代风云人物,以后我会经常关注并拜读先生的书籍。
  •   书本各方面非常好。支持易中天。
  •   比较喜欢易中天老师的风格
  •   从易中天的视角来看待有点别样色彩的春秋
  •   喜欢易中天老师的文章,分析独到精辟!了解了不一样的社会,感悟良多!
  •   也许我们还记得这些经典,但我们又能记得多少,易中天教授以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总结了这一宝贵遗产的来龙去脉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   老易与时俱进,解读诸子就用流行语
  •   这本书浅显易懂,风趣幽默,是易先生一贯的风格。让我了解到了百家的起始原因,和各家学说的自身利弊!如果问我对我有什么启发,我好像答不上来,呵呵,这个和个人的理解可能有关!
  •   这本排版、用纸和印刷质量好。儒墨道争辩,思想活跃的黄金时代。
  •   以前看过部分这个的《百家讲坛》,这次乘六月风暴低价买本收藏。
  •   书很好,而且很厚,内容丰富,纸张质量很好,摸起来感觉很舒服,让人有点惊喜的是页面居然是淡蓝色的,看起来很柔和,确实是典藏版的质量。唯一的不足就是书有点点小损,不过一点都不影响~~真的很好!!
  •   我当年买的是普通版本,没有抢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没想到在当当上满足了这意想不到的惊喜,真让人感动。
  •   内容全面,分析到位、透彻,有独特见解,是当代人了解先秦文化的好书。
  •   这段时间在看孔子方面的书,这本是很好的背景知识。
  •   以前看电视讲座 很动人 很享受 所以买本书想再细细品读
  •   恩,和我预期的一样,还是那么有深度,还是那么全面,让人思维开阔不少。缺点是,这版本的书在我看到大约2/3的时候,书的装订出来裂了,让我惋惜不已啊!
  •   语言、观点犀利,是本好书!要是去掉书中的浅蓝色背景,直接白底,再来个精装版,就更好了。
  •   知道易老师的,本书一如既往的好。幽默风趣的故事中阐述了很多的生活、事业、人生哲理
  •   道理深入浅出,用词简单易懂,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先秦思想的入门书籍
  •   先秦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单听是不够的,一定要能随时查到才好.值得收藏.易先生的好多见解非常独到,致敬!
  •   看了之后才发现我所了解的孔子其实不是孔子而是圣化的孔子,我所了解的老子也不是老子,是神化的老子。。。
  •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完了首先纸质非常好,其次内容也很吸引人
  •   书很不错,是收藏版,买完就涨价了,呵呵。
  •   从未有一本书能够分析的如此深厚,国学好书。
  •   这本书很不错,首先,质量很好,装帧设计很满意。印刷质量很好。文章的可读性强。很不错。总之,很喜欢。
  •   收藏版。打折买的,不贵。
  •   这收藏版果然很好,不错不错很喜欢~
  •   值得一读,买来送人的
  •   古代人的智慧无穷啊~~~可以给我们好多借鉴。
  •   好书,纸张不错 ,看着不累,现场感,交流感强
  •   内容有趣,生动,易老师有幽默,在活泼中讲知识
  •   打两折买的,好书!
  •   好书是好书!但是这本书只适合看确实不适合收藏!
  •   书好 送快 品高 量足 版正 字晰
  •   本书内容真不错,引经据典讲述了很多平常了解不到的知识。作者尊重历史。
  •   易先生的文风向来喜欢,里面的插图也很有趣。当时的价格买来现在看来也是超值的。纸张很好,设计很好,内容很好。
  •   真的特别实惠,里面是彩版的,书看上去很有厚重感,内容自然是很好的。正好赶上打大折,赶紧收了。
  •   书不错,深入浅出。先看的电子书,然后才买的。
  •   语言流畅通俗,很是风趣。
  •   老易的书很幽默,有味道
  •   很不错,性价比没的说!
  •   还没开始读,儿子说有时间要慢慢看
  •   很大,真心很好啊!还以为很小的说
  •   刚刚翻了翻,从作者的视角能很快的了解这段历史和文化,以及对当代的影响.
  •   写得比较通俗吧,内容还可以,适合普及常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