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文艺 作者:易中天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许多民族都有曾经的辉煌,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但,我们该说些什么,又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要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人,就是孔子。
内容概要
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个人,就是孔子。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涉及秦诸子第一人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以及我们今天能够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继承点什么。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术、心理学、人类学、历史等多种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新译国语读本》、《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书生意气》、“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等作品。
书籍目录
卷首语第一章 实话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学而优则仕 三 君子固穷 四 头号教书匠 五 谁是好学生 六 伤心事与玩笑话第二章 儒墨之争 一 儒与侠 二 孔子的药方 三 墨子的药方 四 两位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再评价第三章 儒道之争 一 隐士哲学家 二 从杨朱到老庄 三 无为之谜 四 道之谜 五 老庄之别 六 儒道再评价第四章 儒法之争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谋士的哲学 三 横行霸道 四 两面三刀 五 人性是个问题 六 儒法再评价第五章 前因后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为本 三 好大一个家 四 命运呼叫转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第六章 继往开来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与杨朱 三 老子与庄子 四 再说法家 五 爱的呼唤 六 正义与自强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实话孔子一 夫子何人要说孔子,得先知道他是什么人。孔子是什么人?拿这问题问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说是“圣人”。孔圣人嘛,谁不知道?孟子就说得更明确,孔子是“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这话什么意思?鲁迅先生说除了翻译为“摩登圣人”,没有别的法子(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照我看来,如果搁到现在,大约也可以叫“文化超男”。当然“摩登圣人”也好,“文化超男”也罢,都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的原意,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孟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善于处世。孟子说,孔夫子的处世之道,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得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得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决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孟子这话可以讨论。孔子的选择,恐怕没那么自如,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这一点,读完本章就会明白。同样,圣人这个头衔,孔子也十有八九不会认同。孔子自己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只不过去世以后,管不着了,只能由着别人说。但倘若知道孟子称他“圣之时者”,则多半会怀疑是不是讽刺。孔子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吾犹人也”,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至少原本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或者七十四岁(算法不同)。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宋为商之后,鲁为周之后。孔子身上,有两种文化的交融。移民到鲁国的孔家,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不过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逼出来的圣人。这样说,有证据吗?有。据《论语·子罕》,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夫子圣者与),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何其多能也)?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的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姓端沐,名赐,子贡是他的字。端沐,也有写成“端木”的;子贡,也有写成“子赣”的。这些写法都对,不算硬伤。子贡是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此人的特点,是头脑灵光,能说会道。无论办外交,还是做生意,都得心应手。他和颜回、子路一样,是孔子最重要的学生。子贡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28次),仅次于子路(42次),排第二(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21次)。孔子的许多名言,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对子贡说的;孔子学说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也是子贡总结出来的。如果他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话就没资格说。
后记
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武王伐纣开基业,周公摄政德治国。亲疏嫡庶次第封,乐统和同礼辨别。未料君恩五世泽,风雨如磐神州裂。兄弟相逢弯弓月,郊原遍洒男儿血。纷纷诸子来献策,老子冷峻孟子热。墨护草根杨爱身,孔慕商周庄梦蝶。荀卿解蔽终难结,天下滔滔人恻恻。始皇一剑定乾坤,商韩简在帝王侧。汉武尊儒罢百家,唐宗宋祖继相接。金殿不闻仗马鸣,但见童生头飞雪。半部论语任忽悠,兵临城下签条约。狼烟滚滚国门开,先生却姓赛与德。痛定思痛问前哲,正道沧桑谁省得?海能为大在兼容,百花杀尽非春色。洗心再读诸子书,千丝万缕从头说。重整山河待轻装,历史当翻新一页。注:(1)武王伐纣开基业:武王领导的革命战争及其胜利,不但意味着一个政权替代了另一个政权,更意味着一种文化替代了另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替代了另一种制度。中华文化的基础,其实主要是周人奠定的。(2)周公摄政德治国:周公的施政纲领,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治国”。(3)亲疏嫡庶次第封,乐统和同礼辨别:周公创立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封建、礼乐的“三位一体”。宗法制分亲疏嫡庶,封建制行封土建国,礼乐制讲乐统和同,礼辨异别。(4)未料君恩五世泽:《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5)礼坏乐崩天下裂:《论语》云“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6)兄弟相逢弯弓月,郊原遍洒男儿血: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7)纷纷诸子来献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系因解决当时问题而起。以上均请参看本书第五章。(8)老子冷峻孟子热:老子尚无为,冷静理智;孟子讲仁义,古道热肠。(9)墨护草根杨护身:墨户关心劳动人民,杨朱维护个人权益。(10)孔梦周公庄梦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谓之“吾从周”;庄子主张真实自由的生活,谓之“逍遥游”。(11)苟卿解蔽终难结:《荀子》一书有《解蔽》、《非十二子》等篇,意欲终结百家争鸣。(12)天下滔滔人恻恻:《论语》云“滔滔者大下皆是也,谁与易之”。(13)始皇一剑定乾坤,商韩简在帝王侧:秦兼天下,系实行商鞅、韩非之主张,后又以法家学说为国家意识形态。(14)汉武尊儒罢百家,唐宗宋祖继相接:此述汉武帝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及隋唐后之科举制,从此百家争鸣不复存在矣!(15)金殿不闻仗马鸣,但见童生头飞雪:《新唐书·李林甫传》云“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16)半部论语任忽悠,兵临城下签条约:历代统治阶级鼓吹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自欺欺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则无可欺矣。(17)重整山河待轻装,历史当翻新一页: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认识到只有科学、民主与法治,才是强国之道;也认识到只有海纳百川,多样统一,才是和谐之道。在此前提下重读先秦诸子,将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参看本书第六章。易中天 2008年11月28日
编辑推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珍藏本)》为易中天新书。与以往“百家讲坛”图书不同的是,以往都是根据电视节目整理成书,而这次易中天是先写好书稿、然后根据书稿改编成电视节目的,所以书稿的内容更加丰富,很多精彩论没有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珍藏本)》稿分为六章,共28万字,28幅插图。新书将出版普通版和珍藏版两个版本,文字则保持了易中天作品风趣幽默、可读性强、能使人反复阅读的一贯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