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喜儒 页数:366
前言
乱世中的枭雄曹操 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还是首先推出屯田制稳定国家政权基础的杰出政治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史上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痛改前非步入仕途 曹操的父亲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小时候十分聪明,据说他过目不忘,无师自通,但学习却不刻苦,经常趁学堂先生不备,私自溜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习武练箭。一次,曹操又带着几个小伙伴外出打猎,途中他被人骂作“宦门遗丑”,这一骂使他的自尊心受挫,从此,他再也不去驾鹰牵犬,而是关起房门来博览群书。 在众多书籍中,曹操喜欢读《诗经》《离骚》,但最爱读的却是兵法。他对诸家兵法,特别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不仅熟知能背,而且摘录了其中大量的神策妙计,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汇集成册,题名为《兵法书要》。 曹操19岁时,被家乡人推举为孝廉;20岁时,任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治安。曹操到任后,就有不凡之举。他叫人造了十余根五色棒,有犯令者,皆用五色棒打死。一次,他依法打死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在京城引起轰动。无奈官场黑暗,他被当权者从京师挤走。不久,曹操又入征为议郎,当了参议一类的冗官。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急忙调集大军镇压。曹操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积极参与,被任命为骑都尉,在颍川与起义军交战。因为镇压起义军有功,被提拔为济南相(相当于郡太守)。后来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当了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成为皇帝核心武装的将校之一。 雄才大略统一北方 189年,汉灵帝去世,东汉政局更加混乱。这时,割据凉州的军阀董卓趁乱带兵入京,以武力废少帝,立9岁的皇子刘协做了皇帝,即汉献帝。他又自封为相国,将权臣袁绍逼出洛阳,独自把持朝政,并纵容官兵洗劫洛阳。 曹操亲历变乱,目睹董卓之害,十分不满。他逃出洛阳,东走陈留,散家财,招兵将,积极参加了当时关东各地军阀联合反董的斗争。191年,曹操因镇压河北农民起义军有功,被袁绍推举为东郡太守,取得了一块地盘。第二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刺史刘岱战败被杀,兖州官员忙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用残酷手段,逼降黄巾军三十余万人,并从男女百姓百余万人中挑选精壮者组成“青州兵”。自此,曹操既据有兖州,又有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遂大施智谋,与群雄角逐。 曹操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他占据兖州时,由于长期战乱严重破坏了这里的农业生产,人民不死即逃,造成粮食紧缺,军队给养困难。曹操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屯田,既解决了军粮问题,也安定了社会。此外,曹操唯才是举,善于用人,对于文人谋士能够以礼相待,量才而用。他的重要谋士苟或、许攸、郭嘉等都是慕名而来的。 在军事上,曹操很讲究策略。起初,他拉拢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避免与之过早交锋,而先攻击其他较弱的势力。196年,汉献帝东逃洛阳,曹操接受谋士的建议,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得势使曹操更加雄心勃勃,他相继击败盘踞南阳的张绣、占据徐州的吕布后,于200年在官渡大败袁绍。此后,曹操继续南征北战,终于在207年平定了关中,进入陇右,完全统一了北方。 平定北方是曹操事业发展的顶点,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雄心是乘胜进军南方,统一全中国。208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下,直指荆州,结果在赤壁一战中大败,他统一中国的希望成了泡影。 不懈创作文采飞扬 曹操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外定武功”的同时,还在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他特别爱好文学,在率军征战的三十余年里,手不释卷,登高必赋,创作出《观沧海》《蒿里行》等许多优秀诗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 开创“贞观之治”的英主李世民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缔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封建社会治国的理想和标准。 苦练本领助父建唐 李世民出身于陕西的一个贵族家庭,李氏家族是当地的贵族集团之一,其父李渊历任刺史、太守以及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重要职务。 李世民从小就开始习艺练武。他善于骑马,喜欢射箭,且机智果敢,胆识过人。李世民还熟读兵书,经常引用《孙子兵法》里的话和父亲讨论排兵布阵的策略。由于李世民年轻有谋,所以结交和网罗了不少英雄豪杰。 李渊对这个出色的儿子非常喜爱。615年,隋炀帝巡查北方要塞时,遭突厥始毕可汗几十万骑兵袭击,被围困在雁门,18岁的李世民就在这时应募入伍。在这次解围战中,李世民初露过人的军事才华。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发动兵变,公开举起了反隋的旗帜。兵变胜利后,李渊即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同年11月,李世民南下霍邑,围困河东,攻克了长安。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建立了唐王朝,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赫赫战功夺得帝位 唐朝的建立并不等于全国的统一,事实上当时正是各派军事势力分裂与混战的高峰期。李渊在称帝之后就不便于亲征了,而太子李建成也要在长安辅佐父亲处理政务,这样,平定各方势力、统一全国便成了李世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十来岁的李世民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前后用了十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统一任务。李世民的统一战争包括三部分,一是平定薛举父子,二是击溃刘武周,三是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 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一套谋略,后人对此进行了总结:坚壁挫锐;准确利用骑兵,在敌后反击;勇追穷寇;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等。另外,李世民作战时身先士卒,休战时与将士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他的这一举动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取得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为他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626年4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帝位。执政以后,他很快调整了中央集团和政府机构的用人制度,组成了以自己为首的最高决策集团,开始了对唐朝为时23年的统治。 文治武功贞观之治 李世民即位后,对太子李建成的僚属采取了宽大的政策,一些重要谋臣如魏徵、王硅等还得到了重用,这样就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为他下一步政策的实施营造出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李世民对官僚机构进行改革,注重选拔人才,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这使得他的周围人才辈出,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善于听取下臣的不同意见,从谏如流。谏臣中最突出的是魏徵,他常常与李世民当面争执,李世民也能耐心接受。魏徵死后,李世民十分悲痛,说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世民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民为本,采取轻徭薄赋、去奢省费的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让大家衣食有余。他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贞观年间,经济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他还主张以宽仁治天下,要谨慎地执法,并减轻了刑律。 为了唐朝江山稳固,李世民不但自己手不释卷地读书学习,而且要求官吏也要认真读书,讨论研究治国的学问。为此他开设了弘文馆,要求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和皇亲国戚等高层贵族子弟入弘文馆接受教育。他发展科举制度,削弱旧时门阀的影响。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最终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内容概要
陈喜儒先生在中国作协外事部门工作了二十八年,其专长于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对亚洲非洲各国的作家,也多有接触,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是有心人,注意观察和资料积累,也很勤奋,本书的写作,直接来自他与外国作家接触的感受。喜儒又是个性独特、妙趣横生的学者。因此本书无论对外国作家作品的研究者,还是对普通的、爱好文学的读者,都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陈喜儒,1946年生于吉林省乾安县,1968年毕业于大连外语学院日语专业。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业余创作、研究译介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创作有散文集《异国家书》、《心灵的桥梁》、《东走西看》、《关东杂煮》、《樱花点缀的记忆》等。翻译日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花葬》、《泥流地带》、《流浪王妃》、《雪娘》、《皇后泪》、《李香兰之谜》、《千曲川速写》等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散文二百余篇,主编《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名著精选》五卷、《立松和平文集》三卷、《日中战后关系史》、闲趣丛书《烟酒瘾》等。1984年加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翻译,亚非处副处长、处长、副主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现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序远方的期待 高贵典雅的绅士 叙利亚作协主席阿里先生 老莫一家 埃及作家哈姆鲁什 黎那德·哈提卜博士 诗人伊昂·佛罗拉 斯巴鲁克先生 约旦作协主席穆罕默德·阿巴迪 文学是一面窗子 黑姑娘尤利沙 青年作家萨瓦尔 巴沙尔博士 戏剧家霍利亚·格尔贝亚 哈桑·哈米德 阿沙约夫谈库切 再访纪伯伦故乡我们是兄弟 银行家的文学情缘 我们是兄弟 诗人埃扎兹·拉希姆 任性的凯什瓦·纳依德 孤独的穆尼尔 阿卜杜拉的笑声 酒鬼马立克 高高的苹果树 访巴基斯坦文学院 安纳德的名片 将军作家 物理学博士曼古特拉 巴拉昌德兰的魅力 谢里帕和他的妻子 蒙古诗人奇拉扎布 酒仙甘阿查布 红衣诗人 阮家的聊斋情结 小说家陈光典 欢迎你们常来 杜英英的中国情结 吴庆梭君华人作家速描 学者、作家陈舜臣——附录:巴金和陈舜臣 泰华作协会长司马攻 梦莉的梦 “白令海”新解 怀念曾天 诗人拉空蓬 敦煌月色 骆明的期望 考证窝窝头 阅读袁霓 明芳的追求 诗人心跃 菲律宾诗人江一涯和云鹤日本作家零距离 怀念尾崎秀树 水上勉的风采 我的酒友井上光晴 中岛健藏故居 野问宏:坐拥书城胸怀天下 井上靖先生 遥远的过井乔 大江健三郎的世界 入江曜子的良知和勇气 黑井千次的微笑 秋山骏先生 ——附录:关于日本纯文学的通信 寻找大冈信 立松和平的魅力 洼岛诚一郎的小说与画 坂上弘:现在的日本文学是快餐 “歧视语言”的风波 浅田次郎的雄心 庖丁佐川光晴 中上纪速描心灵的彩虹 佐藤大姐 岸阳子一家 石上韶与巴金的《随想录》 关根谦和《南京血祭》 南云智的忧郁 饭冢容教授访谈录 古川万太郎和《日中战后关系史》(中文版序) 小熊旭的戒指 来去匆匆的翻译家 君岛久子的童心 箱根的回忆后记
章节摘录
我也许与阿里先生夫妇有缘。 1983年他们第一次来中国访问时,我就接待过他们,去年秋天,他们第四次来访,我又是全程陪同。更巧的是,这次贸然借的阿文翻译与十九年前竟然是同一个人——外国语大学的齐明敏女士,当年的研究生,现今的博士、教授。邂逅和巧遇,使我喜出望外。 匆匆岁月,在他们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阿里先生还是那样健谈幽默,风度翩翩。夫人还是那样高贵典雅,光彩照人。阿里先生是剧作家,夫人娜兹米是儿童文学家,她的代表作是《牧羊人和毒蛇》。他们是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也是肝胆相照的朋友,经常探讨或争论一些问题。阿里先生这次闪电般来访,是为写一本有关中国的书而补充一些材料,同时与有关出版社商谈,计划在中国翻译出版一百部阿拉伯优秀文学作品,扩大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文学交流。 一路上,阿里先生不断慨叹中国的巨大变化,他说:“我第一次来时,作家们说得最多的是对文革的批判,伤痕文学。那时很少看到情侣,人们穿的衣服基本上是一个颜色,汽车还很少,满街是自行车。第二次来时,作家们开始谈中国的新时期,思想很活跃,外国汽车多起来,人们的表情更加明朗。……这次来,北京、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已经不认识了,简直是一个个全新的城市。人们的表情自信而安详,服装五彩缤纷,尤其是年轻人的装饰,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一样。高楼大厦,密如树林。商店里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手机、电脑、网吧、外国广告随处可见。北京、上海的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预示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十年来,阿里先生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开展中叙作家的交流和合作,多次在叙利亚作协的季刊《外国文学》上推出中国文学专辑。前几年我到叙利亚访问时,在中叙作家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叙利亚作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主持会议的阿里先生笑着说,这个问题不用问中国朋友,我可以代替回答。他言简意赅,准确而生动,赢得了中国作家热烈的笑声和掌声。 在这次旅行中,他随身带着笔记本、照相机、摄像机,轮番使用,晚上则把所见所闻所想输入电脑。不管在飞机上、汽车里、餐桌上,还是游览中,他随时随地都在工作。他不像一位功成名就的大作家,而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的勤奋和认真,使我感动,赞叹,钦佩,自叹弗如。难怪他这样精力充沛,创作力旺盛,因为他有一颗孩子般天真的心。 餐桌上,他们用起手中的筷子来娴熟灵巧,几乎与中国人一样,可以轻松地挟起花生米和青豆。他们不仅喜欢中餐,而且有很高的欣赏水平,有独特的感受。阿里先生说:“来到中国,我没有任何距离感和陌生感,所以我拒绝刀叉,坚持用筷子。我热爱中国,觉得到中国来,只有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用筷子,吃中餐,沉浸在中国氛围中,才能吃出中餐的底蕴,更好地了解中国。当然用惯了刀又,拿筷子是一种挑战,一种体验,但也是我们对中国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筷子比刀叉历史悠久,科学,卫生方便,不怕酸碱,是一大发明……” 不熟悉他的人,听到他对筷子对中餐的议论,可能会把他当作研究中国烹调的学者、美食家,很难想到他是叙利亚作家协会主席,著名的戏剧家、评论家。 远在中学时代,他就喜爱文学,迷恋戏剧,用诗歌和散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考大学时,他被大马士革大学理科录取,但他想学戏剧,于是转到开罗戏剧学院。1964年,他二十四岁,发表了第一个话剧《夜里来客》,在全国巡演,后又被拍成电影。剧中描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姑娘怀孕后事情败露,小伙子却不能娶她,姑娘死于非命,后来小伙子与亲戚家的姑娘结婚,但这个姑娘有自己的情人,并不爱他。他感到对不起死去的姑娘,也对不起妻子,在双重痛苦中,他叫妻子去找她心上人,而他在自责中过着痛苦孤独的生活。这部戏深受欢迎,反响热烈,奠定了他戏剧家的地位。他二十六岁时,到法国巴黎戏剧研究院留学,回国后,当导演、叙利亚剧院经理、戏剧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助理,从1977年开始任叙利亚作家协会主席。他已出版戏剧集、诗集、戏剧评论集、小说集、游记集、阿拉伯文化评论集、时政评论集等二十五本书,在叙利亚及阿拉伯世界有广泛影响。 他说:“写作是我的生活方式,是我对现实的挑战,也是我改变命运、解放自己、表达爱国感情的手段。作家应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关注人们的幸福、痛苦、前途和命运,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培养人们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作家的责任和义务。历史和现实都在呼唤我拿起笔,我必须义无反顾地写下去,必须向人民表明我的立场、观点和感情,否则我会爆炸,我的灵魂无法得到安宁……” 2003年1月12日
编辑推荐
《中国魅力:外国作家在中国》编选了八十余位外国或海外华人作家的印象记。有的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的写于近几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写作家的性格、为人,有的写作家的文学成就、对中国的感情。 作者陈喜儒先生在中国作协外事部门工作了二十八年,其专长于中日文化交流方面,《中国魅力:外国作家在中国》的写作,直接来自他与外国作家接触的感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