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上)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余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曾经从事过5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曾获国外多种文学奖。现定居北京。

章节摘录

书摘  《兄弟》原文摘选   李兰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李光头和宋钢哭喊着,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爸爸死了。李兰的身体站立在那里像是被遗忘了,在这中午阳光灿烂的时刻,李兰的眼睛里一片黑暗,她仿佛突然瞎了聋了,一时间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到。李兰虽生犹死站立了十多分钟,眼睛逐渐明亮起来,两个孩子的哭喊也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看清楚了我们刘镇的汽车站,看清楚了行走的男人和女人,看清楚了李光头和宋钢,她的两个孩子满脸的眼泪和鼻涕,拉扯着她的衣服,对她哭叫:“爸爸死了。”   李兰低头看看了地上的旅行袋,她弯腰去提旅行袋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地,让拉扯着她的李光头和宋钢也跌倒了。李兰把两个孩子扶了起来,她的手撑住旅行袋站了起来,当她再次去提旅行袋的时候,她再次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这时候的李兰浑身颤抖起来,李光头和宋钢害怕地看着她,伸手摇晃着她的身体,一声声地叫着:“妈妈,妈妈……”   李兰扶着两个孩子的肩膀站了起来,她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然后提起了旅行袋,艰难地向前走去。中午的阳光让她晕眩,让她走得摇摇晃晃,在走过车站前的空地时,宋凡平的血迹仍然在那里,暗红的泥土上还有十几只被踩死的苍蝇,宋钢伸手指着地上的血迹对李兰说:“爸爸就是死在这里的。”   本来两个孩子已经不哭了,宋钢说完这话以后又哇哇哭上了,李光头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李兰的旅行袋再次掉到了地上,她低头看着地上已经发黑的血迹,又抬头看看四周,看看两个孩子,她的目光在含满泪水的眼睛里飘忽不定。然后她跪了下去,拉开旅行袋,从里面取出了一件衣服铺在地上。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苍蝇捡起来扔掉,双手捧起暗红的泥土放在衣服上,又仔细地将没有染上血的泥土一粒一粒地捡出来,再捧起那些暗红的泥土放入衣服。她一直跪在那里,她将所有染血的泥土都捧到衣服上以后,仍然跪在那里,她的手在地上的泥土里拨弄着,像是在沙子里寻找金子似的,继续在泥土里寻找着宋凡平的血迹。   她在那里跪了很长时间,很多人围在她的四周,看着她和议论着她。有些人认识她,有些人不认识她,有些人说起了宋凡平,说到了宋凡平是如何被人活活打死的。他们说的这些,李光头和宋钢都不知道,他们说着木棍是如何打在宋凡平的头上,脚是如何蹬在宋凡平的胸口,最后说到折断的木棍是如何插进宋凡平的身体……他们每说一句,李光头和宋钢都要尖厉地哭上一声。李兰也听到了这些话,她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哆嗦着,有几次她抬起头来了,她看了看说话的人又低下了头,继续去寻找宋凡平的血迹。后来点心店的苏妈走过来了,她高声骂着那些说话的人,她说:“别说啦!别当着人家老婆孩子的面说这些,你们这些人啊,简直不是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余华特别强调自己在这部小说中追求叙述的强度,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示细节,“有一些狄更斯的味道”,余华说。他还举例说,李光头和宋钢去车站等妈妈的细节,他写了几千字,如果依照以前的写法几句话就够了。他说:“小说在叙述上,选择了正面强攻、不退缩、不绕开、不用聪明的办法。”记者发现,与以往作品的残酷惨烈相比,这部小说写了很多温馨、美好的家庭生活,余华表示,自己没有丢掉最擅长的残酷描写,但是在这部小说里残酷的经历与温暖的家庭情感交错进行。  他说:“因为外在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家庭生活就显得格外温馨。”余华表示,没有家庭的温情和忠诚来调和,他自己甚至都没法写下去。  谈到《兄弟》,余华多次表示,对新作的水准很有信心,他认为是比《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作品,而且确实有了新变化,希望读者能够接受10年之后的他。余华新长篇《兄弟》问世     十年磨一剑,自诩比《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更丰富饱满。      自称有“狄更斯”小说的味道,余华新作《兄弟》残酷与温馨并存。      ■内容揭秘      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昨日,记者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获悉,余华将推出他十年来首部长篇小说《兄弟》的上部。余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作比以往的作品更加追求叙述的强度,有一些“狄更斯”小说的味道,他希望读者能够接受10年之后的余华。      余华介绍说,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这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据他透露,在写作这部长篇时找到了当年写作《许三观卖血记》时的失控感,从起初构思的10万字左右,写成了现在的40多万字。      他特别强调自己在这部小说中追求叙述的强度,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示细节,“有一些狄更斯的味道”,余华说。他还举例说,李光头和宋钢去车站等妈妈的细节,他写了几千字,如果依照以前的写法几句话就够了。他说:“小说在叙述上,选择了正面强攻、不退缩、不绕开、不用聪明的办法。”记者发现,与以往作品的残酷惨烈相比,这部小说写了很多温馨、美好的家庭生活,余华表示,自己没有丢掉最擅长的残酷描写,但是在这部小说里残酷的经历与温暖的家庭情感交错进行。      他说:“因为外在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家庭生活就显得格外温馨。”余华表示,没有家庭的温情和忠诚来调和,他自己甚至都没法写下去。      谈到《兄弟》,余华多次表示,对新作的水准很有信心,他认为是比《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作品,而且确实有了新变化,希望读者能够接受10年之后的他。据悉,《兄弟》的下部最晚明年年初会与读者见面。    转自:新京报     

编辑推荐

十年磨一剑,余华回来了。十年,对于一个作家,这不仅仅只是个时间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一种难言名状的含辛茹苦!阔别文坛多年后,在读者的千呼万唤声中,今天,余华终于携其最新力作长篇小说《兄弟》重返文坛,遥忆当年,身为先锋派的领军人物,余华一扫文坛寂寞,为读者带来一系列的精品小说,被广大读者尤为推崇的《活着》至今仍震撼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那种对苦难的惨酷描写直达灵魂深处,余华创造了小说史上的一个高峰。九十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很少有出《活着》左右者,很多读者都是流着泪、痛苦压抑地看完《活着》。由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同名电影在也国际电影界屡获大奖。在接受《新京报》专访中,余华坦言了这十年来的创作历程,作家特别强调了新作《兄弟》的故事叙述强度及其突出细节描写的手法,相比于前期作品,《兄弟》少了几许压抑,多了几丝温馨!余华自称这部作品写作风格有“狄更斯”小说的味道,残酷与温馨并存。  继《许三观卖血记》发表10年之后,余华终于携其最新的长篇小说《兄弟》回来了。在后记中,余华坦言: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40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作者余华介绍,其实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一部10万字的长篇小说来恢复自己写小说的能力,结果仅上部就写了18万字,下部已经写了20多万字。对善于控制节奏的余华来说,这次的写作似乎有些“反常”。余华坦陈,“写《兄弟》我失控了。因为我们的现实和历史左右了我的写作”。《兄弟》下半部将在明年年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兄弟(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很久没认真读书了,尤其是很久没认真读象《兄弟》这样洋洋洒洒50万字的长篇了。自己也挺奇怪的,最近阅读的习惯又莫名其妙的恢复了。原来,当对生活感觉乏味时,阅读才是最好的拯救方式。在读《兄弟》之前,弟弟告诉我:小茜说这个书上册好看,下册不怎样。我没太在意他的说法,对于书籍,我比较信任我自己的审美情趣。因为余华的作品一贯给我沉重的感觉,所以在读完了挑选出的其他几本书之后很久,我才终于拿起这本书。看了一百来页,一直在说一个叫李光头的少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的前因后果,粗俗的市井气、委琐的话题,让我不断怀疑小茜的审美和余华的写作才华。我对弟弟说:这个书没什么看头啊。就又放了几天,晚上实在无聊,又拿起来读,却渐渐读出点味道了,关于偷窥的话题渐渐淡去,真正的故事上演了,一个以文革为背景的故事,在浓重的市井气息中徐徐展开,以喜剧的面目讲述真正的悲剧,把中国五六十年代发生的那场浩劫演绎得啼笑皆非,看得人隐隐生疼。越发喜欢起这个故事了。边读还边感叹,原来生活就是这么一出貌似喜剧的悲剧,敏感的人自然疼痛,麻木的人自然喜悦。看完上册,迫不及待的看起了下册。下册并不象弟弟一早说的那样让我感觉失望,在看过上册的悲剧之后,再看兄弟俩在人生路上分道扬镳、各自起伏的命运,尤其是看李光头的离奇发迹,让人体会到了曲折起伏的阅读快意,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这个历史大背景,忽然就觉得这本书简...直可以称得上近年来的文学巨著了,以小人物的命运揭示大背景,新事物和新观念的不断发生,让人感觉出命运的不可预见和荒诞离奇。在下册的300页之前,我对弟弟说:小茜的评论也不怎样,我觉得下册写得非常之好, 与上册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我甚至把这个书和我看过的《抒情年华》、《中国一九五七》并称为关于文革题材的三大奇书,以各自不同的特点,展示了文革的悲剧性和命运的沉重。弟弟嘲笑我说:一会说不好看,一会说好看,你读书怎么这么多变。其实不是我读书的感受多变,而是余华的写作高度不平稳,故事的连缀性起伏太大。在下册的300页之后,我突然对这个书失望了,全书的高潮在李光头发迹之后突然消失了,从选美的故事开始,就越发让人觉得俗套了。也许余华太想完整的展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但却越来越把握不住了,于是浮于表象,夸张怪异,以五光十色的事物来敷衍读者的眼睛了。看完整本书,我丧失了对书的整体感受的判断。就故事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可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真是瑕疵不少,让人遗憾。倘若他及早收笔,及早煞尾,也许对这本书的感觉还要好很多,后面关于林红开妓院、童铁匠嫖娼、王冰棍和余拔牙抵制日货、李光头想遨游太空这些情节的描述犹如狗尾续貂,让人失望不已。在网络上读到一段评论,十分合我此时的感受:“读完《兄弟》上册已是半夜三更,竟然有些期待,联想起余华受到的“围攻”,顿时打算“见义勇为”,准备读完小说撰文为他辩护。一觉醒来,拿起《兄弟》下册,读着读着终于倒戈,动起“投井下石”的念头。尤其读到宋钢去做丰胸手术的时候,惨不忍睹,不是情节悲惨,而是小说不忍卒读。几乎要弃置不顾,只是考虑到一个评论者的“职业道德”,才把整部小说读完。” 阅读更多 ›
  •      看完全本,客观地说,本想列为"非常喜欢",无奈下部确实难以同上部之惊心动魄相比,即便是与作者原来的大部分作品相比,也算不上更优秀,只好列入"喜欢"。   余华是我非常喜欢的大陆作家,其对人性的了解是极为深刻的。且不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入雷贯耳的作品,就以本书上部而论,其故事叙述之精到,语言拿捏之炉火纯青莫不让我欣喜若狂,欲罢不能。但最能打动我的,确是书中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从而体现出的复杂的人性。各个或高贵,或卑劣,或平凡,或狡诈的人性。可以说,全本的精华就在于此。至于厚厚的下部,就好比一部精彩的电影,由于卖座,非得拍上的续集,不看也罢。
  •   上部是悲剧。下部是闹剧。唯一的联系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主线及作者绝对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语调...一部惨到撕心裂肺,一部燥到乌烟瘴气...上下部的反差是为了什么?本该在小说中后部分出现的高潮就是无高潮,代之以狂躁颓废滑稽又不知所谓...荒唐的时代讲述荒唐的故事,这是两部小说。
  •   因为余华的作品喜欢上他,继续给他捧场,一如既往幽默而带有土里土气的色情调侃,但作品一如既往地迷人。
  •   我个人感觉上部比下部好,也比其他作品好!感觉《活着》太悲苦了。亚马逊发货很快,满意!
  •   垃圾的代表,少看为妙!
  •   上下两部请看上部就可以了,下部是这书的败笔.
  •   个人感觉上不写的更优秀一些
  •   半夜两点,以泪流满面结束此书的最后一页阅读。然后在接下来的若干天内,都在回想这本书中的若干细节。
  •   很好~~宋凡平太伟大了~~看的我都掉眼泪了~~
  •   两天看完,语言诙谐,但还是心里会有一些忧桑,正在看下部,很想知道结果,不错的书
  •   余华的小说百看不厌,每次看都有新收获。
  •   至交,因为国防生的身份要去不对了,其所谓的报国,所谓的暂时的不自由为了更大的自由。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
  •   还没看 应该不错 老师推荐 是关于文革的 之前在当当找不到 淘宝的又不划算 终于在亚马逊买到了 快递很好
  •   那个年代的感觉还是有的
  •   书看了 里面有不少错别字,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
  •   同学用我账号买的,还不错,配送很快
  •   笑中有泪,余华的书总是从苦涩的生活中看到幽默。人物描写非常生动。
  •   帮朋友买的 朋友说还可以 那就给四颗星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