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2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胡敏,马学强 页数:3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大体论文,明以后的社会,仍与宋代相似。在政治上,没有特殊的阶级分别。在社会上,全国公民受到政府同一法律的保护。在经济上,仍在一个有宽度的平衡性的制约制度下,不让过贫与过富之尖锐对立化。 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他虽然起于草泽,亦颇能了解政治、所定的学校、科举、赋役之法,皆为清代所沿袭,行之凡六百年。卫所之制,后来虽不能无弊,然推原其立法之始,亦确是一种很完整的制度,能不烦民力而造成多而且强的军队。所以明朝开国的规模,并不能算不弘远。只可惜他私心太重。废宰相,使朝无重臣,至后世,权遂入于阉宦之手。重任公侯伯的子孙,开军政府败之端。他用刑本来严酷,又立锦衣卫,使司侦辑事务,至后世,东厂、西厂、内厂遂纷纷而起。这都不能不归咎于诒谋之不臧。其封建诸子于各地,则直接引起了靖难之变。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和元朝的覆灭,中国从少数民族统治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一个贫苦的农民,后来成为造反的将军,建立了明朝,他不仅控制了全部汉族地区,而且向西南地区扩展了自己的势力。明初诸帝努力奋斗,常用恐怖手段使官员们循规蹈矩,以努力建立其个人对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帝国的控制。尽管统治者极为专制,但争相跻身官僚集团的竞争程度,还是很快达到并超过了宋朝的水平。在长江下游地区,文人文化很有活力,那里的城市化程度很高,出版业也在飞速发展。这个地区繁荣原因之一是贸易发展,这包括沿海的对外贸易。尽管明朝统治者对商业没有什么兴趣,并且试图把对外贸易纳入朝贡体制之内,但明政府却无法使中国置身于飞速发展的国际贸易体系之外,这是因为国外对中国丝绸和瓷器具有旺盛的需求。其结果是,白银流入,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贷币化,而且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有助于解释17世纪的社会秩序。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专家导言 明史专家谈其对明代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本书导读示意图前言 1368年至1644年 强盛与危机:一个令人扼腕的王朝从和尚到元帅朱升献策鄱阳湖水战围攻张士诚传奇谋士刘伯温明太祖开国为人仁厚的马皇后凤阳乞丐朱元璋诛杀功臣胡惟庸案蓝党大狱锦衣卫封王建藩建文帝被迫退位燕王“靖难”“灭十族”与“瓜蔓抄”成祖削藩夏原吉江南治水三保太监下西洋迁都北京成祖五次北征解缙遇害唐赛儿起义高煦叛乱科举取士况钟治苏仁宣之治“三杨”铺政宦官王振专权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北京保卫战南宫复辟“要留清白在人间”曹、石乱政传奉官天下只知汪太监弘治中兴程敏政泄露试卷案武宗与“八虎”刘瑾浊乱朝政刘六、刘七起义江彬用事宸濠之乱王阳明创立“心学”大礼议事件世宗崇信道教奸臣严嵩庚戌之变俺答封贡……聚焦:1368年至1644年的中国1368年至1644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人物索引典故索引关键词索引
章节摘录
请读片断 “灭十族”与“瓜蔓抄” 方孝孺志向高远 在建文帝的君臣中,方孝孺是一位重要人物。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双目炯炯有神。长大后师从宋濂,文才出众,渐渐有了名气,每写一篇文章,海内争相传诵。但方孝孺自己却不以文章为重,而是时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朱元璋曾召见过他,当场就对太子说:“此庄士,当老其才。”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受到重用,历任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和文学博士,主修《太祖实录》,朝廷诏书、檄文大都出自他的手,他还参与朝廷决策,建文帝削藩及后来与燕军作战,他在其中提了不少建议。 燕王朱棣举兵南下时,他的主要谋士僧道衍曾对朱棣说:“南方有个方孝孺很有学问,城下之日,他必定不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断绝了。”朱棣点头答应。 宁死不屈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朱棣记着僧道衍的话,没有马上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几天后,朱棣接受百官劝进,准备即位。由于朱棣即位的情况特殊,今后能否受到朝廷上下及国人的拥戴,一份诏书至关重要。朱棣左思右想,觉得要草拟好这份诏书,非方孝孺莫属。 方孝孺被带上朝廷,当即放声痛哭。朱棣从皇座上走下来劝慰道:“先生不要再苦自己了,我是想效法周公辅成王。”方孝孺问:“成王现在何处?”朱棣答:“他已自焚身死。” 方孝孺再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解释道:“国家需要年长的人来治理。”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耐着性子说:“这是我们家里的事,先生不必操心。” 朱棣示意左右把纸笔拿给方孝孺,请他草拟诏书。方孝孺投笔于地,边哭边骂:“死就死,诏书坚决不写。”朱棣大声说:“你要求死,难道就不顾及九族吗?”方孝孺硬生生地回答道:“就是灭十族,又能把我怎样!” 朱棣勃然大怒,令卫士用刀割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两耳,然后,关进监狱。同时下令逮捕他的亲属朋友及门生,每逮一人,都送给方孝孺看,方孝孺始终不屈服。朱棣无奈,最后将方孝孺处磔刑,将其分尸,并“灭十族”,即亲戚九族以外,加门生朋友等也全部斩杀。 方孝孺慷慨赴死,临刑前作绝命诗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遇难时年仅四十八岁。 方孝孺宁死不屈,身遭极刑,而前后株连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余人,流放边疆的更是不计其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五卷本,一千五百余则经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三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现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