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励  页数:5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面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书籍目录

新版序言  董鼎山新版絮语(十年感怀)  周励一、魅力依旧的纽约和我二、曾经沧海难为水三、西去九色鹿四、致谢篇代序(原版)  周励第一章 纽约商场风云第二章 童年第三章 少女的初恋第四章 北大荒的小屋——于廉,你在哪里?第五章 留学美国——遇到一个蓝眼睛的欧洲小伙子第六章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章节摘录

  我正一边收拾一边想着,贝妮丝走了进来,这几天她没有给我好脸色看,她也许以为我要偷走她的男人,她在我的行李边溜达了一圈,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地咕哝了一句:“我和麦克都知道,中国女人的胸部像飞机场。”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当着我的面污辱中国人,她已经不止一次说这话了。因此这时我猛地掀开我的粉红色的睡衣。露出两个乳房,对她大声喊叫:“你看看!你看看!是不是飞机场?……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厂  贝妮丝被我的举动震呆了,一时愣在那里讲不出一句话来,她也许是第一次看到中国女人有这么雪白耀眼、美好丰满的乳房!  麦克也许是听到了客厅的喊声随即推门进来,我迅速放下  睡衣,对贝妮丝说了声:“对不起,我要睡觉了。”然后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狮子玉章,上面用中英文刻着贝妮丝的名字,我知道她最喜欢这个,我递给她,拥抱着她的双肩。  “贝妮丝,谢谢你!……你不知道我是永远那么感谢你,我明天走了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不要难过……”  我紧紧地拥抱着她,一股泪水涌入我的眼眶。命运总是这样,你越是舍不得离开的人,你就越是必须马上离开。      书摘1  F经商的艺术  有不少人问我:“你一个女子,在美国和中国都没有任何背景,怎么会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打开庞大的销售网?”也有人问:“不少和中国做生意的人都吃了亏,血本无归,你是怎么成功的?”  1985年我来美国自费留学,身边只有40美元,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短短四年,我的公司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所转出的信用证和由我公司客户直接开出的信用证,已达到几千万美元。我已经有了纺织、工艺、轻工等二十多家大规模美国进口商的固定销售网。有一次,我带国内一个外贸访美小组参观了曼哈顿的近十家著名商店:“Macy’s”、“Lord & Taylor”、“S0ks Eifth”、“Bloomingdale’s”等等。每家百货公司中都有经我开拓、推销的商品。当看到这些中国出产的商品标上昂贵的价格,摆设在装潢考究的名牌橱窗中,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喜悦、安慰和自豪!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事业家,曾经作为洛克菲勒导师的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中说,他很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他的专业技术所决定,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经商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技巧,如同自信心一样,常常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赋。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给我一块大理石,把多余的去掉。”专业知识——包括在美国研究生院学习的商业管理、销售学——即是一块大理石,而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则是艺术家的手,能否雕出精湛的艺术品全决定于此。  小学二年级,我戴上了红领巾,当上了少先队中队文体委员。那时,十岁左右的我,经常组织班级的和年级的各种文艺演出,组织校外街道的学雷锋活动,当主持大会的小主席,在营火晚会上当报幕员,任少先队合唱团演出的小指挥……尔后稍大些,我又沉浸在各种中外文学名著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以后是《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卫·科波菲尔》、《悲惨世界》、《九三年》……大量的阅读扩大了我的眼界和思维,正如大量的学生活动赋予我与日俱增的组织才能一样。如今,我仍然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就能组织他的伙伴,就能如饥似渴地阅读人类的精神财富,那么命运将注定他是个具有领袖素质的人。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领袖,也并不是人人都想当领袖,然而,领袖素质的具备,对于一个人前途和命运,快乐和幸福,都是极为重要的。我至今仍然感谢我的祖国,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样的童年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以金钱物质为上帝的社会,许多美国孩子的童年是以丰富的物质生活与孤独的精神生活相伴随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生于斯长于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在大公司里只能充当秘书、跑腿角色,拿着低廉的年薪;而我只来美国数年,就能与总裁对话,独树一帜的原因之一。江饭店召开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成立大会,由上海市副市长到会致词,各界要人都将出席祝贺。眼看他对我这么信任,又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我何不跟他闯一番呢?对将来写作也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啊!于是我答应了:“好!我去找报社和外贸局商量一下。”就这样,我在编出了第一期《经济新闻报》文艺版后,被正式调到《经济日报》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担任副总经理。办公处暂时设在上海宾馆,我马不停蹄地奔忙于中心初建的各项工作中,同时一面小心地寻找机会,为我将来赴美留学作准备。不久,我在上海宾馆找到了一对来华旅游的慈善的美国夫妇,他们成了我的担保人和好朋友。  4月份,正值春暖花开时节,韦梁给了我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只有一句话:“到深圳去看看,有什么事情好做?”我登上了去广州的班机,到白天鹅宾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赶到深圳。正像同年8月我到了美国,举目无亲、孤独一人一样,我到了深圳也是目无熟人。只见高楼林立,公路上穿梭而行着各种进口车辆,到处是高音喇叭播放的流行歌曲。我想起韦梁讲的一句话:“中心的现时主要任务,一是吸引外国投资,盖一座上海国际经济信息大厦——带酒店和国际会议厅,一定要是上海最高建筑。第二件事,是与深圳建立横向联系。不能小看深圳,要想办法把深圳变成我们生存的经济命脉。”这两件事,盖大厦由韦梁去办。开拓深圳由我去办。而我不久前还穿着白大褂,在医务室给人抹红药水呢!  我在深圳市中心跳下了车,摸了一下口袋中用来开拓深圳的“武器”:一叠自己的名片,一张中心的现金支票和一叠空白介绍信。凭这名片和介绍信,我可以求见高层次的人物;有了钱,我可以挥手叫计程车,用最短的时间去办最多的事。我马上决定:去深圳市政府,要求见深圳市长。我自己填写了介绍信,很快见到了市长秘书,他告诉我:“很抱歉,市长出国了。”然后他又说,“我可以把您介绍给副市长。”可是一打听,副市长因生病,没  有来上班。“那么,到副市长家去吧。”我说。市长秘书问:“事情很急么?…‘很急!”而这时我在脑子中飞快地编织一件属十万火急的事由,以便进一步说服这位市长秘书。可是他已经笑容满面地拨上了副市长住处的电话,并且很快告诉了我:“副市长!司意见你,我们派车送你去。”  坐上深圳市政府黑色的“奔驰”轿车,我心中阵阵焦急,和副市长谈什么?怎么谈?既然我是《经济日报》信息中心派来的副总经理,那么就得谈经济,谈信息。那么搞一个大规模的活动呢?比方讲,搞一个深圳、上海的经济信息交流会呢?对!就是这个方案:把深圳所有的大公司、大企业代表请到上海去,与上海的大公司、大企业面对面地交流信息、来料加工、做生意……“奔驰”车疾驶着,我已在脑子中拟好了几个提纲,不几分钟,轿车停在一片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面积广阔的花园前。远远望去,一幢幢别致的白色小洋房和橘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司机告诉我:市领导人都住在这里。到副市长家门前下了车,我抬眼一望:奶白色洋房外面是一圈雕花铁栏杆,大理石的拱门旁有两个小喷泉,水从驾着喷泉的小天使雕像嘴中汩汩奔出。洋房外面停着一部紫红色的轿车,从洋房落地玻璃窗的帷幔后,传来一阵阵钢琴声。我想,这哪是深圳?这哪是中国?这明明是西欧,一派西洋生活方式!我按了门铃,钢琴声停住了,一个女孩跑到阳台上问:“你找谁?”“找副市长。”女孩向屋内叫着:“爸爸,有人来找你。”  在客厅中,副市长看了我的名片,让我坐下,我立即把刚才在轿车中拟好的几条设想讲给他听。“我在深圳时间不多,我打算召集各大公司的总经理开一个会,请副市长支持。”“你刚才谈方案很好,上海是几百年工业传统的城市,与深圳应当有纵横的密切联系。不过,你打算搞的那项交流活动,要有个章程和具体规划,那么我们市面上里就比较好向下面说话了。”我立即说:“我明天就交给您章程和规划。”“好吧!我和工业贸易部部长讲一下,明天你去找他,他会协助你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于1992年由北京出版社初次出版时,我并未予以太多注意,我以为这类小说的主要对象是向往美国的中国青年男女,而我已到了不看小说只读历史与传记的地步。老年来.临,时光有限,读书时间弥足珍贵。可是不久我就听到这本书在国内引起轰动,不仅万人争阅,登上畅销书榜首,更被国内知名评论家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崭新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亦有人将书中的诗情梦意、恢宏气势及其深沉厚重的社会历史内容比拟为“中国的《飘》”。  不久后,我在纽约的社交活动中认识了周励,她的特殊气质更使我对她的作品欲一睹为快,她送我一本。我读后不但惊讶她充盈的激情和文采,更惊叹她在事业上的气魄和倔强坚韧的个性。《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十年中,《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已十次重版印刷,正规渠道发行40余万册,与各种“非正规”印刷相加总数超过160万册,在国内可称为家喻户晓,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现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作者的故乡再作新版发行,我很高兴。周励请我替她写篇序言,我一时不知如何动笔。我惟一的反应是对她的羡企。二十多年来,我在国内外已出书二十余种,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她一奉书的销数,有时我怪自己为何不走写小说之路,不过我们生活背景不同。最近有几家出版社要我写回忆录,但我已无耐心和时间去整理、撰写几十年的浩瀚回忆。按我的年龄,是比周励的父亲还要大三岁。周励对我讲,八十年代她出国之前,就读了我的《天下真小》,我开玩笑地回她:“现在的青年出国,不会读《天下真小》,恐怕都要读你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了。”我想这恐怕不是笑话,而是事实。《曼》书充满的就是一位曾在北大荒吃过苦的美丽女子来到外国后横冲直撞拼打天下的传奇性故事。严格说来,周励不是职业作家,而是职业妇女。她的经历确实可为当今有志在国际打天下的青年借鉴。  因为同住曼哈顿,又同样喜欢纽约这座充满生气与魅力的城市,我与周励成了熟识的好友。周励说我的瑞典太太和她的德国先生都具有某种“东方风韵”,即东方家庭价值观。我们同  样爱好旅游世界和欣赏芭蕾。她对意大利、古希腊、法国和俄国的人文史、艺术史抱有极大兴趣。我们不仅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见面,她有时亦开奔驰车到东19街我家大楼将我载上,或去东  60街邻公园大道她的府上聊天谈文学,或去64街ChinaFun共享午餐。几年前,我在上海电影文艺沙龙邀参加了周励与她的一群年青朋友的聚会。在那个五光十色的上海之夜,她对我说:站在花园饭店门口,正面对着老锦江,背后是迪生,前面是流光溢彩的淮海路和国泰电影院……这是她儿时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地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在异地的中国女子感怀十年的沧海桑田,回忆身在国外所经历的艰辛万苦,从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而直上的精神。周励的自传性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以来,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公认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雕刻了一代人的心灵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99年我读大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在那个纯情和对美国充满向往的年代,这本书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的。一段时间周励几乎是我的偶像。PS:那一年我还遇到她在上海签名售书。
      时过境迁,回头看这本书虽然在给我当年那份感觉,但还是特别值得推荐给年轻人,努力奋斗,青春无悔~
  •     但实在很疑惑,一个不能了解并理解美国价值观念的作者如何能写出一本真正反映这个国家的书?这样的书又能给希望借此书了解美国的读者怎样的感受,亦或是误解?
      
      作者一开篇就高屋建瓴的指出自己的不解:“为什么那些脖子上挂满金饰物,面似高傲,上帝又赐予一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容貌的青年女性,生于斯,长于斯,然而在美国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只能争到一个给别人当秘书、收听电话,或者当售货员,替人跑腿等等廉价的‘打工饭碗’”“这些白皮肤蓝眼睛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几乎从一出生就讲着一口发音纯正的美国英语,他们已经具备了上帝所赋予的种种优点,可是为什么反而生活得这么累,精神压力这么大?”
      
      而作者自己,“一个在1985年夏天闯入美国自费留学的异乡女子,虽然举目无亲,曾给美国人的家庭做过保姆,在中国餐馆端过盘子,却能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使那些天使般的美国姑娘羡慕不已的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上千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我在曼哈顿中央公园边上拥有自己的寓所,并可以无忧无虑地去欧洲度假。当我在瑞士,在托尔斯泰写了《琉森》的湖畔大饭店里,还打电话给纽约第五大道的总裁们,指挥调度着在我和我的先生麦克度假期间仍源源不断地从太平洋远航而来的集装箱……”
        
      什么是美国?什么是美国梦?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非要让别人羡慕。不少国人喜欢以收入、社会地位论英雄——比如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但如果在这个国家摸爬滚打过却以这种观点看待美国,就未免显得可笑了。
      
      曾经读到过一位即使用作者眼光评价也是成功人士的美国人对纽约的描述,当谈到纽约魅力何在时,他说纽约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梦想。这种梦想可能是和作者一样的事业有成、纵横商界,也可能是实现童年梦想,当总统、当科学家、当警察、当护林员。美国的魅力在于你可以从普通人身上看到梦想,看到敬业精神,看到自尊自信,看到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平等。就好像酒店的门童不会因为感到自己工作的卑贱,他对待客人永远是礼貌的,这不过是他的工作——不要忘记,人人生而平等;也比如常春藤的毕业生一样可以在演艺界游刃有余,没有人会去感慨“为什么干这一行?而且可能干一辈子”。
      
      提到演艺界,忍不住想说说爱德华·诺顿和马特·达蒙。一个是耶鲁历史系毕业生,一个主动从哈佛退学,都投身到了演艺界,不知道作者对他们的选择会做何评价?可以想见如果按照作者的思路,他们都应该在毕业后进入商界、政界,最后像作者一样在瑞士给第五大道的总裁们谈生意,而不是经常性的被狗仔队跟踪、感情生活受到自己亲友之外许多毫不相干的人的关注。
      
      “胜者必然是强者”,既然作者能够从一文不名的异乡女子,到在纽约中央公园边上拥有自己的寓所,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如果你理解不了别人的观念,请不要随便觉得他卑贱。
  •      九十年代初期,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也是在这时,那些在八十年代早先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和国人,以自己在海外异域真实的心灵感悟和人身经历,开始书写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比较有名的就是那部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北京人在纽约》。
       我记得当时我小学可能还没毕业,但也和大人们一样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机中,那如此近在只尺,又远在天涯的美国。
       当时《北京人在纽约》可以说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不知道还有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知道这本书是在一个次阅读另外一本华人文学作品时看到的,当时我就记下了这本书名,以后我很留心的寻找,偶然一次机会我买到了这本书,同时也知道了这本书的作者:周励。
       这本书在2007年初以看过了,并写了篇书评,但一次不小心的修改时被删了!我又没有备份!今天我又拿起笔把它在从新写一遍。
       周励,美籍华人,商人兼作家,50年代初生于上海的一个军人家庭,经历了文革的岁月,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田、上大学、当医生。1978年返沪任外贸公司医生。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留学,1986年与美国麦克·伏赫勒博士结婚并开始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该书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和中国百年畅销书之一。
       该书自发表以来,已销售160多万册,并获“时代风云奖”和“十月文学奖”。
       纽约的《世界日报》载文,2000年,北京文艺界及新闻界人士评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10部文学作品,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与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及贾平凹、余华、莫言、陈忠实、余秋雨等人的作品共同当选,她且为唯一的女性作家。目前担任美国埃克设计集团、布克契尔、WWD、艾尔萨隆等公司的买方代理。
       首先我要说这是本好书!属于那种看完后能让人掩卷叹嘘的书。
       我看的是2003年的新版。但我读完后,总觉的书中作者:周励的一些行为,和我所想像中的杰出的海外华人形像有些差距。实在是让人感觉,瑜不掩瑕,不吐不快。
       以下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感受。
       当她和自己的美国丈夫恩爱的结合后,成为了一个美国人,便开始了对美国不惜余力的赞美!特别是在书文最后的拉斯维加斯讲演。不错,我不否认美国强大与进步文明的一面,美国有很多的东西对我也很有吸引力比如汽车。可我读完后总觉的怪怪的。还有最后一点,书中有很多处对美国黑人的描写,基本都是以丑,坏,脏,乱,为主。这里作者引文指证,以存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例,从黑人市长吸毒被抓,自己和丈夫在纽约被抢劫,到纽约公园里黑人轮奸白人妇女,高潮处更是中国画家在哈林区被黑人警察欺负被黑人混混枪杀,虽然我相信作者的出发点是以为自己同胞鸣不平!可是我读后,总有种感觉作者是一个美国华人?还是一个比美国人还美国人,比白人还白人的中国人?!书中从头到尾对白人和美国的描写,我感觉几乎到了赞美与歌颂的地步!只是苍白的写了几句作者本人也爱看黑人题材的文学作品《根》,和知道科林 鲍威尔。我很难想像是不是在美国白人是国人的真朋友?白人真的如此完美吗?还是白人如此真的完美无瑕?本来我想在这里写几个有关白人对国人和黑人,被类似坏黑人欺负的真实事件,但又想这样可能会给人以一种‘愤青’而非读者的感觉。所以,放弃了。还是留给大家靠自己的双眼与大脑去认知吧!
       做为一本海外华人文学题材的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确实是本很好书,可以说是本很经典的海外文学题材,记录一个出生于新中国50年代的女性坎磕而奋斗的一段人生。也可以说是一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总结与描写的作品,作为一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尽管该书有我所说的几点过于主观主处,但它还是很值得我们阅读,希望大家能瑕不掩玉的看待这本书,但对其的分析与认知可以瑜不掩瑕,不要太过于自己的主观去看待一个国家,民族,种族,与一个人。
  •     刚开始看的时候不是很喜欢,有一度都想罢手了,不是很喜欢作者对待一些流言的抨击和态度,总感觉这不像是一个拥有经历过很多磨难这该有的胸怀... 不错书的内容和作者渊博的文学知识值得钦佩,通过此时也让我了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美国的华人求学者的生活状态和思想,也可以说是励志书,但是不是通常意义上我所理解的励志书籍,个人倒是觉得就像一个长者在你面前讲述自己的经历和面对挫折时候的挣扎,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     爱裴阳,不过是爱高贵爱情的幻影,不知她的这让人向往的爱情是不是有了很多的虚幻。不过这是爱情的范本,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
      
      喜欢她敢闯敢拼的性格,做女人应该怎样做,她就做的很好!
  •   我们对美国梦,或者说很多人对美国梦的理解就是很多钱,住大房子,随便出入红灯区.
    但话说回来,谁又能说个真正的美国梦呢?
    北京人在纽约里那句话:我来美国就是图个日子好过些而以.
    当一个人实现了这些东西,也许他/她很低俗,但谁又能说他是个失败者呢?当然你可以瞧不起或鄙视他,可这只能证明他活的比你好.
    说:如果你理解不了别人的观念,请不要随便觉得他卑贱.
    不如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对美国梦的理解.一百个美国人有一百个美国梦.
    本人只在和楼主交流思想,并无恶意.得罪之处,海涵.
  •   这是我的评论的第一条回复,很高兴有人和我讨论问题的感觉,谢谢你!
    ls为什么会觉得我会认为那样的美国梦不好呢……
    刚刚标记了一部很久以前看过的电影,中文名字是《性书大亨》。电影里Edward Norton饰演的律师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I don't like what Larry Flynt does, but what I do like is the fact that I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you and I can make that decision for ourselves.”同意。而且电影借男主人公之口阐述了一种观点:人民有低俗的权利。我也同意。
    P.S. 我没觉得你的回复有恶意啊……只要是认真讨论我都欢迎啊O(∩_∩)O
  •   那本书我还没看过,可能也看不懂.
    可能是我误解了作者吧.
    一个低俗的人不见得是个坏人,一个坏人不见得一定是个低俗的人.
    说实话,我刚看你的书评感觉有点跑题,很像是某本解读美国之类的书,我也了书评,你可以去看看.
  •   看楼主的回复,想起一句话: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留学在外,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   楼主说的很对!
  •   LZ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很不喜欢周女士那种自恃上层精英的态度;她90年代初回国打名誉官司,从头到位对他人包括对自己的律师颐指气使毫无尊重可言,这样的性格,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是文革遗毒而非美国教育造成。
  •   没想到这篇多年前因不吐不快而作的评论现在仍然能收到回复,谢谢楼上各位。
    正巧最近看到了一些关于日本华族的资料,看到了一种和美国迥然不同的上流社会和精英的概念。但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不管这种上流社会和精英的概念是怎样的,都绝不是此书作者理解的这种。
    PS 不知道各位对日本这个国家有怎样的看法,我一直觉得这个国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而不是一味为历史问题恼火。
  •   惭愧的很,对于日本华族,我的些微了解主要来自于多年前阅读的《菊与刀》,印象中是一张庞大而关系错综复杂的家族网,甚至涵盖了末代朝鲜王族...还望LZ分享下这方面的资料~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个敏感话题,可不敢轻易谈论时政;少数能理性看待的人如不声明反日的大前提就会被斥为装13党美分党日奴党,国内网民这种普遍的反智主义倾向,当真妙不可言。
    不是很能欣赏现代日式美学,但古早的东洋风味还是颇吸引人的,风流典雅的贵族风范与刚强悲烈的武者信条,私以为平安朝时期与明治初期是日本社会最为璀璨的两段时光。
  •   我26,《北京人在纽约》热播的时候还小,也跟着向往些什么。现在未留学常出国,在国内身边看多了习惯外国面孔,觉得地区与国家间种族民族习惯差异虽然有,可生活经历迥异更会使得他她品行大不同,我丝毫没有世界大同的眼光,但绝对不可站在高位上一览众山小一样地去评判某一群人或某一国人,好坏之分不是你所判别。
    总得来说,此书可以一读,就当是些评论,主观东西太多,所以不值得推荐大家。
    正如我所见不过是皮毛,认识外国朋友越多,越发现自己的缺乏,可学的东西实在浩瀚,没人是天使,更没人是魔鬼。
  •   @ 宇文寒山:资料的话只能说声抱歉了……大多是从网上各处搜集来的,准确性不好说,很多细节的真实性也没有旁证,就不拿出来丢人了,还望谅解。对朝鲜李家不太了解,能搜到的琉球王室的资料比较多。
    正视日本将是中国在复兴道路上需要越过的一道障碍。
    对平安时代最深刻的印象是色彩斑斓的服装——拜各种版本的源氏物语所赐——以及贵族只有三十几岁的平均寿命,很不搭调的两条,笑~
    对明治初期没什么了解,只记得在日本史读到过一串串反应各领域飞速发展的令人惊讶的数字。
  •   @阿饼君: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背景有差异都没什么,人性永远是共通的。像此书作者这样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哪里也不会受到欢迎。
    大概正应了那句名言,知道的越多,就觉得自己越无知~
  •   我更愿意相信2013年的周励,再回来过来看这本书,定会有不同的思考。1992年的她意气风发,这样的思考并无错误。 :)
  •   这种作者,只能说她太“香蕉”了
  •   是的,特别是最后几章,看的让人感觉她极力要漂白自己.
  •   这种书在美国出版八成是要被少数族裔抵制的,更可悲的她自己就是少数族裔的一员。
  •   可看介绍看好像不是啊?销售挺好吗?
    公正的说,作者书中对那个时代中国的一些描写还是有震撼力的,也许也只有海外文学才能写出来,让我们值得去反思,说她漂白自己,从另一个角度讲,每个人都有爱与恨的理由,因人而异吧!
    她好像又出了本续,我买了但还没读.先放放.
  •   我从网上看的电子版的,看了开头就删了……
    爱恨是因人而异,但我说的抵制问题不是随便说说的。
    我真大有点奇怪,作者在美国待了若干年怎么会以那样的观点看待美国,非常奇怪。
    如果说九十年代初大家对国外了解的不多,这本书卖得好也不奇怪,但2003年了居然还会重印我就有点不理解了……
  •   首先我觉的你该把整本书全看完在说,真的,无论你夸还是骂总要把一切弄明白吧.
    这本是1991-92年出版吧,那时的出国留学人员,你指望他们能去损美国吗?当时出去就不回来,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在加上那时的美国可说是正在鼎盛时期.还有作者她在国内岁月的所见所闻她能不夸赞吗? 但是书中他去美国的方式却不太光明,但也没人在意.说道重印这没什么,只要有钱这还叫事.
    你把本书读完,也许也能找到些答案.
    对不起,刚才不小心删错贴了.
  •   谢谢你的提醒,如果时间多,我会去读的。
  •   我是在图书馆看的92年北京出版社的版本,不知道03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有些什么新的内容。我看完,并没有感到作者在极力的漂白自己,事实上一直都有中国情结。
    书中一共六章,只有三章内容在介绍在美国的情况。第一章,纽约商场风云;第五章,留学美国;第六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其余三章回忆自己在国内的成长经历。
    作者以自己的视角介绍了在美国的情况,对美国的一切描述都很中肯,事实上没有赞美美国的场合。里面也介绍了上流社会的一些情况,里面既有友善的富人,也有恶劣的富豪。她评论都只是她所接触到的人,每推广到全体美国人,是你这个读者想多了吧。她只赞美了她的白人丈夫,哪有吹捧全体白人啊?她还谈到了卢刚事件,这是最沉重的一个事件。
    我感觉你只看完第一章,就写下了整篇评论。当然,我只是揣测。因为你的评论里的东西只包含了第一章的内容。
  •   03版加了一些作者现在的评论不多.因为只在第一章有感受很多.其它的也看了,比如作者的童年下乡插队和在美国上学时的经历.
      书吗/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的感受.
  •   99年我读大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在那个纯情和对美国充满向往的年代,这本书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的。一段时间周励几乎是我的偶像。PS:那一年我还遇到她在上海签名售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