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励 页数:5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面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书籍目录
新版序言 董鼎山新版絮语(十年感怀) 周励一、魅力依旧的纽约和我二、曾经沧海难为水三、西去九色鹿四、致谢篇代序(原版) 周励第一章 纽约商场风云第二章 童年第三章 少女的初恋第四章 北大荒的小屋——于廉,你在哪里?第五章 留学美国——遇到一个蓝眼睛的欧洲小伙子第六章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章节摘录
我正一边收拾一边想着,贝妮丝走了进来,这几天她没有给我好脸色看,她也许以为我要偷走她的男人,她在我的行李边溜达了一圈,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地咕哝了一句:“我和麦克都知道,中国女人的胸部像飞机场。”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当着我的面污辱中国人,她已经不止一次说这话了。因此这时我猛地掀开我的粉红色的睡衣。露出两个乳房,对她大声喊叫:“你看看!你看看!是不是飞机场?……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厂 贝妮丝被我的举动震呆了,一时愣在那里讲不出一句话来,她也许是第一次看到中国女人有这么雪白耀眼、美好丰满的乳房! 麦克也许是听到了客厅的喊声随即推门进来,我迅速放下 睡衣,对贝妮丝说了声:“对不起,我要睡觉了。”然后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狮子玉章,上面用中英文刻着贝妮丝的名字,我知道她最喜欢这个,我递给她,拥抱着她的双肩。 “贝妮丝,谢谢你!……你不知道我是永远那么感谢你,我明天走了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不要难过……” 我紧紧地拥抱着她,一股泪水涌入我的眼眶。命运总是这样,你越是舍不得离开的人,你就越是必须马上离开。 书摘1 F经商的艺术 有不少人问我:“你一个女子,在美国和中国都没有任何背景,怎么会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打开庞大的销售网?”也有人问:“不少和中国做生意的人都吃了亏,血本无归,你是怎么成功的?” 1985年我来美国自费留学,身边只有40美元,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短短四年,我的公司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所转出的信用证和由我公司客户直接开出的信用证,已达到几千万美元。我已经有了纺织、工艺、轻工等二十多家大规模美国进口商的固定销售网。有一次,我带国内一个外贸访美小组参观了曼哈顿的近十家著名商店:“Macy’s”、“Lord & Taylor”、“S0ks Eifth”、“Bloomingdale’s”等等。每家百货公司中都有经我开拓、推销的商品。当看到这些中国出产的商品标上昂贵的价格,摆设在装潢考究的名牌橱窗中,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喜悦、安慰和自豪!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事业家,曾经作为洛克菲勒导师的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中说,他很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他的专业技术所决定,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经商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技巧,如同自信心一样,常常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赋。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给我一块大理石,把多余的去掉。”专业知识——包括在美国研究生院学习的商业管理、销售学——即是一块大理石,而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则是艺术家的手,能否雕出精湛的艺术品全决定于此。 小学二年级,我戴上了红领巾,当上了少先队中队文体委员。那时,十岁左右的我,经常组织班级的和年级的各种文艺演出,组织校外街道的学雷锋活动,当主持大会的小主席,在营火晚会上当报幕员,任少先队合唱团演出的小指挥……尔后稍大些,我又沉浸在各种中外文学名著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以后是《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卫·科波菲尔》、《悲惨世界》、《九三年》……大量的阅读扩大了我的眼界和思维,正如大量的学生活动赋予我与日俱增的组织才能一样。如今,我仍然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就能组织他的伙伴,就能如饥似渴地阅读人类的精神财富,那么命运将注定他是个具有领袖素质的人。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领袖,也并不是人人都想当领袖,然而,领袖素质的具备,对于一个人前途和命运,快乐和幸福,都是极为重要的。我至今仍然感谢我的祖国,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样的童年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以金钱物质为上帝的社会,许多美国孩子的童年是以丰富的物质生活与孤独的精神生活相伴随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生于斯长于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在大公司里只能充当秘书、跑腿角色,拿着低廉的年薪;而我只来美国数年,就能与总裁对话,独树一帜的原因之一。江饭店召开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成立大会,由上海市副市长到会致词,各界要人都将出席祝贺。眼看他对我这么信任,又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我何不跟他闯一番呢?对将来写作也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啊!于是我答应了:“好!我去找报社和外贸局商量一下。”就这样,我在编出了第一期《经济新闻报》文艺版后,被正式调到《经济日报》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担任副总经理。办公处暂时设在上海宾馆,我马不停蹄地奔忙于中心初建的各项工作中,同时一面小心地寻找机会,为我将来赴美留学作准备。不久,我在上海宾馆找到了一对来华旅游的慈善的美国夫妇,他们成了我的担保人和好朋友。 4月份,正值春暖花开时节,韦梁给了我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只有一句话:“到深圳去看看,有什么事情好做?”我登上了去广州的班机,到白天鹅宾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赶到深圳。正像同年8月我到了美国,举目无亲、孤独一人一样,我到了深圳也是目无熟人。只见高楼林立,公路上穿梭而行着各种进口车辆,到处是高音喇叭播放的流行歌曲。我想起韦梁讲的一句话:“中心的现时主要任务,一是吸引外国投资,盖一座上海国际经济信息大厦——带酒店和国际会议厅,一定要是上海最高建筑。第二件事,是与深圳建立横向联系。不能小看深圳,要想办法把深圳变成我们生存的经济命脉。”这两件事,盖大厦由韦梁去办。开拓深圳由我去办。而我不久前还穿着白大褂,在医务室给人抹红药水呢! 我在深圳市中心跳下了车,摸了一下口袋中用来开拓深圳的“武器”:一叠自己的名片,一张中心的现金支票和一叠空白介绍信。凭这名片和介绍信,我可以求见高层次的人物;有了钱,我可以挥手叫计程车,用最短的时间去办最多的事。我马上决定:去深圳市政府,要求见深圳市长。我自己填写了介绍信,很快见到了市长秘书,他告诉我:“很抱歉,市长出国了。”然后他又说,“我可以把您介绍给副市长。”可是一打听,副市长因生病,没 有来上班。“那么,到副市长家去吧。”我说。市长秘书问:“事情很急么?…‘很急!”而这时我在脑子中飞快地编织一件属十万火急的事由,以便进一步说服这位市长秘书。可是他已经笑容满面地拨上了副市长住处的电话,并且很快告诉了我:“副市长!司意见你,我们派车送你去。” 坐上深圳市政府黑色的“奔驰”轿车,我心中阵阵焦急,和副市长谈什么?怎么谈?既然我是《经济日报》信息中心派来的副总经理,那么就得谈经济,谈信息。那么搞一个大规模的活动呢?比方讲,搞一个深圳、上海的经济信息交流会呢?对!就是这个方案:把深圳所有的大公司、大企业代表请到上海去,与上海的大公司、大企业面对面地交流信息、来料加工、做生意……“奔驰”车疾驶着,我已在脑子中拟好了几个提纲,不几分钟,轿车停在一片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面积广阔的花园前。远远望去,一幢幢别致的白色小洋房和橘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司机告诉我:市领导人都住在这里。到副市长家门前下了车,我抬眼一望:奶白色洋房外面是一圈雕花铁栏杆,大理石的拱门旁有两个小喷泉,水从驾着喷泉的小天使雕像嘴中汩汩奔出。洋房外面停着一部紫红色的轿车,从洋房落地玻璃窗的帷幔后,传来一阵阵钢琴声。我想,这哪是深圳?这哪是中国?这明明是西欧,一派西洋生活方式!我按了门铃,钢琴声停住了,一个女孩跑到阳台上问:“你找谁?”“找副市长。”女孩向屋内叫着:“爸爸,有人来找你。” 在客厅中,副市长看了我的名片,让我坐下,我立即把刚才在轿车中拟好的几条设想讲给他听。“我在深圳时间不多,我打算召集各大公司的总经理开一个会,请副市长支持。”“你刚才谈方案很好,上海是几百年工业传统的城市,与深圳应当有纵横的密切联系。不过,你打算搞的那项交流活动,要有个章程和具体规划,那么我们市面上里就比较好向下面说话了。”我立即说:“我明天就交给您章程和规划。”“好吧!我和工业贸易部部长讲一下,明天你去找他,他会协助你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于1992年由北京出版社初次出版时,我并未予以太多注意,我以为这类小说的主要对象是向往美国的中国青年男女,而我已到了不看小说只读历史与传记的地步。老年来.临,时光有限,读书时间弥足珍贵。可是不久我就听到这本书在国内引起轰动,不仅万人争阅,登上畅销书榜首,更被国内知名评论家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崭新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亦有人将书中的诗情梦意、恢宏气势及其深沉厚重的社会历史内容比拟为“中国的《飘》”。 不久后,我在纽约的社交活动中认识了周励,她的特殊气质更使我对她的作品欲一睹为快,她送我一本。我读后不但惊讶她充盈的激情和文采,更惊叹她在事业上的气魄和倔强坚韧的个性。《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十年中,《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已十次重版印刷,正规渠道发行40余万册,与各种“非正规”印刷相加总数超过160万册,在国内可称为家喻户晓,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现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作者的故乡再作新版发行,我很高兴。周励请我替她写篇序言,我一时不知如何动笔。我惟一的反应是对她的羡企。二十多年来,我在国内外已出书二十余种,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她一奉书的销数,有时我怪自己为何不走写小说之路,不过我们生活背景不同。最近有几家出版社要我写回忆录,但我已无耐心和时间去整理、撰写几十年的浩瀚回忆。按我的年龄,是比周励的父亲还要大三岁。周励对我讲,八十年代她出国之前,就读了我的《天下真小》,我开玩笑地回她:“现在的青年出国,不会读《天下真小》,恐怕都要读你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了。”我想这恐怕不是笑话,而是事实。《曼》书充满的就是一位曾在北大荒吃过苦的美丽女子来到外国后横冲直撞拼打天下的传奇性故事。严格说来,周励不是职业作家,而是职业妇女。她的经历确实可为当今有志在国际打天下的青年借鉴。 因为同住曼哈顿,又同样喜欢纽约这座充满生气与魅力的城市,我与周励成了熟识的好友。周励说我的瑞典太太和她的德国先生都具有某种“东方风韵”,即东方家庭价值观。我们同 样爱好旅游世界和欣赏芭蕾。她对意大利、古希腊、法国和俄国的人文史、艺术史抱有极大兴趣。我们不仅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见面,她有时亦开奔驰车到东19街我家大楼将我载上,或去东 60街邻公园大道她的府上聊天谈文学,或去64街ChinaFun共享午餐。几年前,我在上海电影文艺沙龙邀参加了周励与她的一群年青朋友的聚会。在那个五光十色的上海之夜,她对我说:站在花园饭店门口,正面对着老锦江,背后是迪生,前面是流光溢彩的淮海路和国泰电影院……这是她儿时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地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在异地的中国女子感怀十年的沧海桑田,回忆身在国外所经历的艰辛万苦,从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而直上的精神。周励的自传性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以来,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公认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雕刻了一代人的心灵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