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黄子平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边缘批评文丛”主要收集中国学人在海外的文学批评文字与文化研究成果。“文丛”作者大都原是国内知名评论家,近二十年来到海外游学。由于身份、对象和语言的缘故,他们在海外学院里从事有关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基本属于“边缘学科”。然而,当他们在海外获得学位取得教知识分子能像真正的流亡者那样具有边缘性。但对于“边缘批评文丛”的作者们来说,“边缘”与其说是自觉追求,不如说是某种不得不面对的现象学术处境。“边缘”所标示的,不是与中心僵硬对立的空间位置,而是批评者在中心与中心的夹缝间的游走穿梭。“边缘”作者挪用种种来历混杂的理论策略,调整组织自己的文本经验,应对扑面而来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黄子平,1949年11月生于广东梅县。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和中文系讲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芝加哥社会心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过访问研究。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边缘阅读》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一 经典化与“重大题材”二 “应写”、“可写”与“不可写”三 再浪漫化第二章 “革命历史小说”:时间与叙述一 进化史观二 从胜利走向胜利三 人物关系的时间化四 革命的循环五 时间观的改变第三章 革命·性·长篇小说一 话语空间的切割、划分与连接二 政治/言情、英雄/男女三 在“社会全景”中写“性”说“欲”四 “客观冷静”的叙述五 革命叙事的“圣洁化”第四章 革命·土匪·英雄传奇一 黑话/红话二 诲盗/诲道三 “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四 “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五 反出江湖六 英雄传奇第五章 “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一 “空白”与“宗教修辞”二 空间:道观佛堂和圣地三 身体:脱胎换骨四 苦难:报仇报冤和报恩五 “革命”和“历史神话”第六章 《故事新编》:时间与叙述一 “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二 “叙事时间”和“所叙时间”三 叙述以反抗“绝望”四 放在“引号”中的叙述五 “油滑”:从消极到积极六 故事新读第七章 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第八章 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第九章 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重读中篇小说《小鲍庄》第十章 灰阑中的叙述附录 千古艰难唯一死——读几部写老舍、傅雷之死的小说汪曾祺的意义演戏或者无所为与“他人”共舞后记沪版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横跨一个半世纪的中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个案中最宏大、最复杂的社会变动。这段时间的中国革命包含了政治学理论中所有类型的“革命”——千禧年式的农民叛乱(太平天国),无政府式的暴动(义和拳),政变(西安事变和林彪事件),军事叛变(北洋军阀时期),国共内战(1945—1949),自上而下发动的全国性动乱(“文化大革命”)。其中同时伴随着极其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文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这种竞争至今仍在台湾海峡两岸以及海外许多华人社区以各种不同形式持续着。 本书不打算研究这些革命,而只是研究对这些革命的“讲述”。更具体地说,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小说”形式对这些历史变动所作的叙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小说”被卷入革命之中,担负起“新一国之民”(梁启超)或“改造国民性”(鲁迅)的重任;另一方面,“小说形式”本身也在这漫长的一个世纪里发生着不容忽视的“革命”。革命深刻地改变 了我们想象、虚构和叙述历史与现实的方式。“小说”有时直接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部分(“齿轮和螺丝钉”、“旗帜和炸弹”),有时,却于边缘处记下了正统“大历史”必定遗漏的苦难、挣扎与悲欢。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建立、维护与颠覆,同样成为本世纪中国历史最令人眩惑的奇观。因此,文学形式与革命、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书想一再加以探讨的课题。其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的“言情小说”与“英雄传奇”两种样式,以及欧俄传入的“写实主义”长篇小说样式,在这种互动中的衍变最为耐人寻味。 “革命历史小说”是我对中国大陆1950至1970年代生产的一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它们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以此维系当代国人的大希望与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中的主体意识。这些作品的印数极大,而且通常都被迅速改编为电影、话剧、舞剧、歌剧、戏曲、连环图画,乃至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人物形象、情节、对白台词无不家喻户晓,深入日常语言之中。对“革命历史”的虚构叙述俨然形成了一套弥漫性基奠性的“话语”,亟欲令任何溢出的或另类的叙述方式变得非法或不可能。然而,正如我在本书中讨论到的,此类作品本身也仍然包含着无法消泯的异质性,使得“经典化”也成为永远需要继续“进行到底”的无尽过程。持续不断的清洗、修改、增饰,恰恰反证了讲述和阅读“革命历史”的另类可能性的(潜)存在。 本书的主要部分即在于试图重新解读这批“革命历史小说”。解读意味着不再把这些文本视为单纯信奉的“经典”,而是回到历史深处去揭示它们的生产机制和意义架构,去暴露现存文本中被遗忘、被遮掩、被涂饰的历史多元复杂性。如果历史不仅仅意味着已经消逝的“过去”,也意味着经由讲述而呈现眼前、仍然刺痛人心的“现在”,解读便具有释放我们对当前的关切、对未来的焦虑的功能。因此,本书不想为读者提供又一种固化了的文本意义,却亟愿意展示作者——作为基本上由“革命历史小说”滋养了因而也拘限了其阅读想象力的一代人中的一员——寻求新的解读可能性的艰难过程。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