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性别与文化

出版时间:2000-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孙康宜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耶鲁:性别与文化》包含了作者在耶鲁大学主教文学近二十年里的即兴随笔、文化评论和学术杂文。内容涉及耶鲁生活的见闻及思考、耶鲁和哈佛的比较、牛头犬的象征意义、住宿学院的生活风味、耶鲁在中国的献身活动等。

作者简介

孙康宜,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耶鲁大学东 亚语文系暨研究所主任。著有英文学术专著多种,此外还有不少中文著作,包括《耶鲁潜学 集》、《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辑 我看耶鲁耶鲁与哈佛耶鲁在中国解读耶鲁:创校三百年回顾书的演出我所知道的住宿“学院”从零开始的“女人桌”狗的“人文”化墓园诗情“我是凯特迷”我最难忘的耶鲁学生第二辑:性别与文化龙应台的“不安”和她的“上海男人”“知难行易”或者“知易行难”?女性、女性主义和唐璜症候於梨华笔下的性骚扰“政治正确性”的不正确言论混血化裔的寻根文化新的选择——我看今日美国女权主义海德格的情人汉娜·阿伦特今日喜剧时代的爱情观——廿五岁天才型作家巴顿解构浪漫幻象第三辑:随笔·沉思篇·极短篇施蛰存对付灾难的人生态度酒乡月谷忆伦敦女诗人的窗口恋物癖情结:以诗代言在“爱”字交会我的祸从口出情感的遗迹渴望端阳悲情爱在何处遣悲怀为父亲的书写的“序”剪草第四辑:教学与学术论文

媒体关注与评论

  自序 孙康宜  本书的缘起有其“近因”也有其“远因”。近因是:本书的写作,从最初的命题、文章的取舍到各篇的结集,全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先法先生一手给“逼”出来的。还记得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陈先法先生从上海打来的电话。陈先生希望我能就耶鲁大学和美国文化、学院情况为题,写一本散文兼评论集,作为他正在构想的“名校文化丛录”的一部分。他说交稿时间为半年以后。我当时向他说,我会考虑,但因教学责任太重,加上学术论文稿债太多,大概很难办到。  然而,不知怎的,当天夜晚一直难以成眠。我在想,自己多年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术研究上,现在何不利用机会“逼”自己写出更多的散文来,何况耶鲁大学正是自己将近二十年来最为熟悉的地方。几年前在那本《耶鲁潜学集》的拙作里,自己确曾花过工夫写了一些围绕着耶鲁生活的随笔散文,然而书中对耶鲁的“直接”描述并不多,也很少涉及耶鲁的校史或流传的轶事等。在那本书里,与其说耶鲁是着墨的重点,还不如说它仅代表一个空间,一个供我驰骋想象的空间。现在我终于有一种书写“耶鲁”的欲望,我想重读耶鲁的传统,想用散文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于是,我立刻接受了陈先法先生建议的写作计划。我很感激陈先生加给我的“压力”;如果不是他的催促,我绝不会停下脚步来阅读许多有关耶鲁校史的材料。这些文字记载,作为广大文化记忆的资源,给了我强烈的历史背景,使找无论在知性或感性的沉思中都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归属感。多年来我一直向往的就是这种拥抱历史的回归意识;可以说,这个久藏内心的向往也正是撰写此书的“远因”。  耶鲁的魅力所在,也许正是它的历史传统。作为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学校,它一方面在新文化中寻求自我调整和变化,却同时也极力保存着长期岁月的漫长积累。在美国大学中,耶鲁一直以传授古典课程而闻名。不管它多么重视现代潮流的发展(许多文学批评的新风潮总是先由法国吹向耶鲁,再由耶鲁传向美国各学院),但它绝不会忽视原有的古典传统。所以,在耶鲁学习和任教,你往往会有很深的思旧情怀。  到耶鲁任教以来,我一直以研究中国古典诗学为己任。然而在跨学科逐渐变得复杂的今日,我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自然是跨学科的。一般说来,我们这群有志于传播古典文学知识的人其实是站在现代与传统界线上的边缘人——对于我们,传统或是现代、古典或是俗文学、古代东方或是现代西方,其间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起来了。换言之,何谓传统何谓现代,已经变得无甚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现代的批评眼光来“重读”古典文学——不论是东方的或是西方的、不论是男性的或是女性的。因此之故,我在本书中也收入了一些自己在耶鲁执教以来所写的学术论文。  另一个侧重点则是“性别”与文化。近年来在美国大令院校中,性别研究早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这种文化倾向也自然改变了研究学问的方法论。例如,耶鲁的“性别研究”手册声明其宗旨为“通过新的研究材料来努力批判现有的历史、理论、文学,并企图建立新的研究模式和概念”。所谓“批判”就是批判传统的性别偏见;所谓“建立”就是重建两性平等的价值观。在这一方面,我也做了不少研究,所以就把有关的文字也收在这个集子里。总的来说,收在这里的篇章大多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心史”。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耶鲁性别与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