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  作者:李一  页数:3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主要讲了:美术批评学是美术学中的一个分支。美术学所研究的内容已经很古老。但是,美术学作为一个正式学科的提出,还不到十年的时间。…美学是对理论形态美术的统称,其中诸多理论也有待深入研究。中国美术批评史的研究,作为美术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能回避且应该作出深入系统探讨的课题。从国内美术研究状况看,就美术批评研究与美术创作研究相比,就批评史与各门类专史相比,尚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书籍目录

前言
一、批评与批评史
二、中国美术批评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章 孕育和产生(先秦两汉)
第一节 绘画理论体系的孕育
一、先秦诸子对绘画的认识
二、两汉哲人论画
第二节 工艺、建筑、雕塑理论的孕育
一、工艺造物原则的提出
二、建筑理论的萌芽
三、最初的雕刻理论
第三节 书法批评的率先自觉
一、由字学到书法
二、崔瑗对草书的褒扬
三、赵壹对草书的非难
四、蔡邕与书论
第二章 范式的建构(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范式建构的文化契机
一、时代动荡与艺术观念的自觉
二、玄学对艺理的敦促
三、人物品藻之影响
四、创作对理论的推动
第二节 书法批评框架的初步形成
一、由书势到书意
二、由书评到书品
第三节 绘画理论体系的建构
一、传神论的确立
二、山水画论的形成
三、六法体系的确立
四、谢赫与姚最的分歧
第三章 走向成熟(隋唐五代)
第一节 成熟的标志
一、理论形态的多样化
二、批评视野的拓展
三、史学批评意识的强化
四、法则的深入探索
第二节 书法楷模的建立
一、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历史建树
第三节 绘画理论的成熟
一、初、盛唐对“顾、陆、张”的再评价
……
第四章 发展中的转折(宋代)
第五章 文人批评的发展(元代)
第六章 步入繁荣(明代)
第七章 集代绘画批评的发展脉络
主要参考书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三、人物品藻之影响美术品评框架的建构是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最显著的成就,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又与当时盛行的人物品藻之风密切相关。如果说玄学对传统哲学的重新阐释促进了美术理论体系的确立,那么,人物品藻则是美术品评的直接来源。无论是谢赫的《画品》,还是庾肩吾的《书品》,都是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产物、由品人到品艺的过程,实际也是美术品评框架的建构过程。人物品评可以追溯到东汉甚至先秦。孔子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论语·季氏》)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将人的才能和道德修养境界分成三个层次,实际已开后世品人之先。到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指出,李广之弟“为人在中下”,又在《书·古今人名表》中把人物分成“三品九格”,品人的体例已初成。汉末魏初,人物品评开始受到重视。“清议”成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并出现了郭泰、许劭、许靖等人物品评专家,士人迈向政界经常取决于这些品评专家的评论品题,曹操未得势前,也请许劭品题。及至曹魏父子立“九品中正制”,集结统治队伍,品评人物之风日盛。不过在品评原则上有了一些变化,由原来的偏重道德变为“唯才是举”。这一变化对后来的美术品评影响很大,“唯才”标准本身直指人的“智、识、性、能”,“举才”的社会功利所带来的“重才情性貌”之时尚,实际上很快变化成了一种社会认可的对人的判断,使“重人”的审美准则得以确立。为了将品评人物的方法标准体系化、规范化,曹魏集团中的刘邵撰写了《人物志》,将“仁、义、礼、智、信”的“智”称为“德之帅也”,非常重视“智”的作用,他说:“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八观第九》)这种说法与儒家学派有些区别,儒家学派也讲“智”,但将“智”放在“德”的后边,先是“德”,后是“智”,道德的地位高于才智。孔子不忽视才智,但他认为德行较之于才能是更根本的。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以道德作为衡量人物的第一标准,如果德行上站不住脚,纵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也个足观。而刘邵则认为首要的是智慧才能,这就从儒家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转向了强调人的智慧才能的重要性。到了两晋时期,土族中极为讲求名士风度,人物品评又发展为对人的神识风采的鉴赏。即品评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在修养、举止容貌方面。在曹魏时期,人物品评还是出于政治目的,刘邵的《人物志》出于为曹氏政治集团集结人才的需要。西晋以后的人物品评则不再停留在上层政治军事结构的范畴中,而是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不停留在人才的“致用”上,而是转为对名士风度的审美评价,将“致用”后面的神识风采、才情性貌作为品评的重点。这一特点在南朝宋代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中充分表现了出来。如评王微“温润协和”,评桓温:“高爽迈出”,评孙绰:“清蔚闲令”,评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评王恭“濯濯如春月柳”,评骠骑王武子“隽爽有风姿”,评裴叔则“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日: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评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着眼点均是对名士们神识风采的评价。在这里,伦理道德已不见踪影,人物的宦海沉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人的美感、韵致。《世说新语》所记载的所谓“潘岳之貌”、“看杀卫玢”的故事,未免有些夸张,仍却体现了崇尚人物风采的社会风尚。当审美评价成为人物品评的主要方面后,由人物品评迈向艺术品评就成为自然之势。在《世说新语》这部人物品藻著述中,已涉及美术品评。《言语》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日: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是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李一先生的书值得珍藏
  •   有错印,有几页的字都头过去了,影响阅读,不知道是不是盗版。书的内容还是很棒啦,所以还是勉勉强强看算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