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程思远 页数:3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本书记述了程思远先生大半生的亲身经历,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性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程思远(1908-2005),广西宾阳人,政治活动家。罗马大学研究生毕业,政治学博士国。曾担任国民党中常委。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逐步成为桂系的核心人物。他先后担任李宗仁、白崇禧的秘书,捭阖纵横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参与筹划了反蒋、助李宗人竞选“副总统”、逼蒋下野、与共产党和谈等重大历史事件。在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10年间,受李宗仁委派先后五次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后两赴欧洲牵线搭桥,为李宗仁回归大陆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又与李宗仁一起,从海外归来。改革开放以后,程老先生担当多个重要职务,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中华海外联宜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激荡的一年
一、北伐后的局势
二、编遣会议上的勾心斗角
三、武汉事变
四、变生肘腋,白崇禧全军被夺
五、李济深被扣
六、蒋介石下令讨伐李宗仁、白崇禧
七、武汉不战而失
八、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广西
九、李济深劝李宗仁、白崇禧出洋
十、黄绍竑、白崇禧冒险攻粤
十一、黄绍竑、白崇禧亡命海外
第二章 李宗仁在流亡中再起反蒋
一、“护党救国”的反蒋战争
二、李宗仁重主广西
三、桂、张(发奎)军攻粤失败
四、桂南、桂北、桂东南几场混战
五、李宗仁响应阎、冯,出兵会师中原
六、桂、张军在衡阳大败
七、黄绍竑通电主和,桂、滇军角逐桂南
八、黄绍竑入京,受蒋介石任命
第三章 从非常会议到蒋、汪合作
一、蒋介石扣留胡汉民
二、两广组府反蒋
三、两广军政人事重新调整
四、“九一八”事变后,宁粤间的和平酝酿
五、上海和议及广州四全大会的波澜
六、蒋介石下野后的两广局势
七、蒋、汪合作,四军离桂
第四章 两广五年割据
一、革命同志会的改组
二、建立新民团制度
三、两广不愿附和福建人民政府
四、乐群社的诞生
五、“同志会”的再改组
六、程思远的罗马之行
七、“两广事变”的真相
八、蒋、桂终告妥协
第五章 抗战前后
一、杨虎城谈西安事变
二、程思远由欧返国
三、王公度案内幕
四、白崇禧谈淞沪会战
五、蒋介石为什么要守南京
六、德使陶德曼的调停活动
七、蒋介石处决韩复榘
第六章 从台儿庄大捷到昆仑关之役
一、军事委员会的改组
二、台儿庄大捷
三、武昌东湖李宗仁和周恩来会晤
四、武汉保卫战
五、桂林文化城的气象
六、桂南会战
七、白崇禧被降级
第七章 雾都岁月
一、程思远任职重庆
二、对蒋经国的回顾
三、从三青团一大到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
四、国民党军队在平汉南线、湘桂线一溃千里
五、湘桂大撤退
六、六全大会波澜
七、李济深的动态
八、收复广西
第八章 历史的转折
一、战后受降措施
二、整编军队和改组军事机构
三、二中全会中的派系斗争
四、从三青团庐山二全大会到党团合并
五、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六、国民大会的风暴
七、白崇禧的外调
八、李宗仁上台后的和谈及其失败
九、李宗仁出亡美国
第九章 白崇禧的结局与第三势力
一、“华中剿总”白崇禧的结局
二、第三势力穷途末路
第十章 李宗仁与蒋介石决裂的经过
一、另谋出处,李宗仁赴美治病
二、美国国务院召开对华政策会议
三、李宗仁介入国共争斗的夹缝中
第十一章 程思远四赴京华
一、李宗仁主张恢复国共和谈
二、群贤云集紫光阁
三、程思远转达“四可”原则
第十二章 翩然归来
一、李宗仁对华府发出呼吁
二、回国途中,李宗仁险遭毒手
三、李宗仁回归受到热烈欢迎
四、李宗仁在机场发表《声明》
五、毛泽东给程思远起别字
六、建国以来,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
第十三章 一场浩劫开始了
一、两广之行与郭德洁病逝
二、听刘少奇传达“文革”情况
三、红卫兵展开激烈行动
四、李宗仁被送到三〇一医院保护起来
五、老成凋谢,李宗仁等相继辞世
章节摘录
七、武汉不战而失 李宗仁自西征讨唐到武汉以后,他标榜了“鄂人治鄂”的方针,重用胡宗铎、陶钧两人,胡、陶两军依靠禁烟、榷运的收入,他们的官佐过着花天酒地的腐化生活,而第七军官兵收入菲薄,生活艰苦,适成鲜明的对比。该军师长李明瑞、李朝芳、尹承纲曾向军长夏威诉苦,要求向胡、陶算账。夏威不以为然,他说:“这笔账不能算,要算也要等到德公(李宗仁)回来再说。”谁知时不我与,内部危机终于爆发了。 蒋介石早知第七军将领与胡、陶不和,曾派他的高参周伯甘(周伯甘即周明,云南人,曾为香港《周末报》负责人。)到武汉向李明瑞策反。李对周说:“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我要同表哥俞作柏商量后才能决定。”周回到南京复命,当时参与此项密谋的杨永泰卒通过梁五凤找到俞作柏。俞作柏在北伐兴师时,把他的旅长职务交给李明瑞担任,自己留在后方当南宁军校校长与广西省政府农工厅长。“四一二”事变后离桂去香港隐居。至是到南京见蒋,得到了一笔巨款,就潜往汉口,在武汉第一纱厂董事长李荐廷家中与李明瑞密晤,事乃决定。后来李又邀杨腾辉共同行动。李荐廷一九五。年在香港对我说:“当时我也参加他们的密谋,当初只以为好玩,谁知道会闹出这样的大乱子来呢?” 李明瑞奉命代理第三路司令后,即密约已经联络好的团长以上人员到汉口“太平洋饭店”会面,相约一到前线,即采取行动,反对胡、陶。李明瑞那时还没有提出反对李、白的口号,所以没有人提出异议。三月二十八日晚李明瑞率所部五旅沿平汉线赴黄陂、祁家溪一带布防。 三月三十日,蒋在九江下总攻击令,只是虚张声势,前线并无接触。四月二日,海军上溯到刘家庙,随同海军前进的俞作柏与李明瑞取得了联系。当晚,李明瑞指挥他的本旅三团,李朝芳旅的梁重熙团,尹承纲旅的庞汉祯团以及杨腾辉旅三团在黄陂秘密集结,立即以急行军速度向西北移动,走了一个整夜,次日凌晨即到达平汉线上的花园、孝感一带。起初只张贴一些反对胡、陶的标语,及移驻安陆,就公然张贴布告,反对李、白,拥护中央了。 四月三日上午,胡、陶、夏在出发去黄陂途中闻变,惊慌失措,立即下令全部退向荆州、沙市、宜昌,从三日晚起开始退却,到四日晚后卫部队也撤离武汉。叶琪部由武昌南撤,集结武长路,叶知事无可为,遂于五日离去。这样一来,蒋介石遂不费一枪一弹,唾手而得武汉。四月五日,蒋到了汉口,派钱大钧(1893—1982,江苏无锡人,字慕尹。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卫队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航空委员会主任、陆军部政务次长兼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市市长、淞沪警备司令、西南战区副司令。1950年去台湾。)、俞作柏到部队表扬李明瑞、杨腾辉。 胡宗铎等到了鄂西,李宗仁、白崇禧原望他们能够率部经由湘西回到广西,但到四月十五日,胡、陶、夏三人竟通过孔庚联系向蒋投降,他们从沙市联名电蒋说:“个人进退实无问题,但使数万久战部属有托,则感赐多矣!”二十一日胡、陶离军出国前,派人送五万元给夏威,说是蒋给他出洋的,夏遂搭英国兵舰径去香港。 四月七日蒋起用张发奎为第一路追击司令,派朱绍良为第二路追击司令。并令胡、陶、夏等投诚部队在荆沙附近集合,旋即由张、朱等部把他们追围缴械。原第七军二师师长李朝芳不忍广西官兵作无谓的牺性,五月二十七日,率领他的两团以及尹承纲师的两团在沙市向张发奎献枪投诚,八桂子弟,多为张所收容。北伐后期,李宗仁所统率的第四集团军就这样冰消云散了。 八、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广西 白崇禧在北宁线上的李品仙、廖磊两军被唐生智夺去后,蒋介石原令唐生智将白崇禧逮捕解往南京究办。白所以能够幸免,完全是得自廖磊对李品仙的仗义力争,恰巧当时从唐山到天津沿线都是由廖磊的第三十六军驻守,所以廖就亲自护送白到天津,于三月二十一目搭一艘英商太古公司的轮船南下香港。 不料白崇禧的行踪被南京侦悉了,蒋即密令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俟该轮驶近吴淞口外时,派兵登轮搜查,务将白崇禧抓住。不料蒋这一措置,被熊式辉一个亲信通知上海市长张定瑶。张立即经由第四集团军驻沪办事处处长俞星槎转报那时还在法租界“融园”居住的李宗仁。李听后吓了一跳,立召王季文问计,王说:“许汝为(即许崇智,1886—1966,广东番禹人,字汝为。二次革命时被推举为福建讨袁(世凯)军总司令。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长。1925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41年底日本侵略香港被俘。不久获释去澳门。建国后,居住香港,曾被蒋介石聘为国民党“总统府”资政。)可能有办法。” 王季文受李宗仁之托去访许崇智,告以白崇禧处境危险,盼许设法营救。许慨然自任,即往访日本驻沪总领事,请发一急电给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宇都宫,恳其采取一切可能办法救白出险。许与宇都原是日本士官同学,后者接电即通知天津日清公司派一快轮追上太古公司的轮船,说明原委,将白崇禧接过日轮,径把他送去香港。白是时始知面临险境,也吓得大惊失色。 ……
编辑推荐
对于显赫有名的人物,只有知道了大量的详尽细节之后,才能判断他究竟是不是的确像他表面上看来那么伟岸。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带你亲历历史,讲述历史,深度了解真实的百年中国。全书共十三章节,内容包括激荡的一年,李宗仁在流亡中再起反蒋,从非常会议到蒋、汪合作,两广五年割据,抗战前后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