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北方文艺  作者:程思远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书中还记录了程老归国后参观、游览的点点滴滴。

作者简介

  程思远(1908-2005),广西宾阳人,政治活动家。罗马大学研究生毕业,政治学博士国。曾担任国民党中常委。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逐步成为桂系的核心人物。他先后担任李宗仁、白崇禧的秘书,捭阖纵横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参与筹划了反蒋、助李宗人竞选“副总统”、逼蒋下野、与共产党和谈等重大历史事件。在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10年间,受李宗仁委派先后五次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后两赴欧洲牵线搭桥,为李宗仁回归大陆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又与李宗仁一起,从海外归来。改革开放以后,程老先生担当多个重要职务,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中华海外联宜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书籍目录

无法忘却的记忆
青春在风云际会中
我与周公二三事
我在香港从事第三势力活动的前前后后
忆石泓
悼女儿林黛
重游广西睹巨变
人物春秋
李宗仁篇
李宗仁与报纸
台儿庄大捷回忆
争取李宗仁回国
我为李宗仁归来五上北京
两广之行(一)
两广之行(二)
郭德洁女士助李宗仁归来始末
郭德洁女士之死
白崇禧篇
白崇禧与蒋介石
白崇禧在武汉
往事钩沉
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的经过
王公度之死——广西“第二次清党”
内幕
桂系与桂林文化城
附录
附录一 在李宗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附录二 在台儿庄大战五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落成典礼开幕式上的讲话
附录三 《我与李宗仁》序
附录四 《武昌首义总指挥吴兆麟上将纪念集》序
附录五 《曹聚仁先生纪念集》
附录六 《八桂俊杰丛书》序

章节摘录

  青春在风云际会中  我出身贫寒,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二十三岁时,就到李宗仁幕下,担任秘书工作,并参与政治机密,我之所以有此机遇,固由于当时风云际会,也因为我从小饱经风霜的艰苦生活锻炼,屡遭挫折、久历坎坷、矢志不渝的精神,养成了履险如夷、坚忍不拔的性格。我能有今日,是经过了勤奋学习和长期艰苦奋斗的历程。  家境贫寒半耕半读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我出生于广西宾阳县大桥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程式德是残疾人,不良于行,不能干农活,改业木工为乡人修理家具、干零活谋生;母亲曾氏是个文盲,生育子女五人。我是长子,另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姐一个妹。虽营养不良、体弱多病,但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从七岁起,我便挑起家庭重担,半耕半读,农忙时掌犁耙,耕耘家里亩多水旱田,农闲时则到邻村深井巷念私塾,从《三字经》到《孟子》等,顺道还叫卖点小商品。后来到宾阳县城读高等小学。一九二一年因粤军入桂讨伐陆荣廷而辍学。一年后入黄村师范读了两年,便在本村马潭小学教了两年书。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一技之长写得好字  我并无他长,只是写得一笔好字。从十岁起,便替两岸、太山两村乡亲写春联,包办村里一切红白喜事,因此颇受乡里所重视,称为可以培植之人才。  我有一个嗜好,便是喜爱看书,嗜书如命,我曾从深井村的表哥龙奇秀那里借来了《幼学琼林》、隋唐小说,孜孜不倦地阅读,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为了适应乡亲所需,开始学习应用文,如讣告、祭文、喜联之类,怎样择词选句,平时总留心琢磨思考,默记一些成语,以期在下笔时写得更快更好。  考得司书从军北伐  一九二六年九月,宾阳县城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补充第二团出了告示,要招考四名司书,我便去报名应试。揭榜时,被取为第一名,我被分派到第一营第四连工作。不久,即从广西出发,前往湘鄂,实际上,那时李宗仁所率的第七军主力,已经打到武昌城下了。我那时年仅十八岁,走出农村,初见世面。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八年,我所属的这个连换了三个连长。我的职务从文书上士升司务长。这个差事很辛苦,在大江南北作战时,一面要为连队找宿营地,一面要为连队采购给养,此外,还要为上级写报告和抄录上级发下来的通报和命令,一身数职。在一九二七年“龙潭战役”中,我瘦得几乎蛮了形。  一年三升叹为奇遇  一九二九年秋到一九三○年,在这一年中,我变换了三次工作,每变换一次,都晋升一级,最后调到李宗仁那里工作,推其缘故,仅长于写八行书而已(在旧中国,给人写应酬信,号称“八行”)。  一九二九年夏,李宗仁从高峰跌到低谷,他从“蒋桂战争”中失败,逃到越南,蒋介石叫李明瑞(1896—1931,广西北流人,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师长。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广西绥靖司令。1930年参加领导龙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总指挥,河西部队总指挥,红七军军长。1931年4月率红七军进入中央根据地,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斗。1931年10月,在江西于都被“左”倾冒险主义者错杀。)回广西收拾桂局,我所属的团队也随李明瑞回到南宁。有一天,我从报上看到李明瑞新任的广西编遣分区特派员办事处,招考书记,我又报名考上了,于是跟李明瑞办事,但我并见不到李,只同我的军事处长钟毅打交道。是年十月末,李明瑞又反蒋,只两星期就失败了。后来李退到百色,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参加了百色起义,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于是我便失业了。幸而得了一位同事的介绍去桂平制弹厂当秘书,厂长赖瑞麟公私函件,悉以委之。时因李明瑞离开南宁,广西将领一致欢迎李宗仁从海外回桂复职,李白任护党救国军第八路总司令,黄绍竑(1895—1966,广西容县人,字季宽。新桂系早期重要首领之一。曾任讨陆(荣廷)军总指挥、广西省政府主席兼任桂军军长、国民党政府内务部部长、浙江省和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建国后,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为副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一切从头做起。总部军械处初建,处长陈桂拿一份报告给李宗仁批阅,时适白崇禧在旁边,看了这份报告,不禁皱起眉头,摸着他的光头对陈桂说:怎么不设法调一个文理精通的人到你们军械处来处理文书工作?陈一气之下,就立刻把我从桂平制弹厂调到军械处当处员,不久当科长。因陈看到我替赖瑞麟写给他的信件,十分欣赏,从此,我进入了李宗仁的总司令部。这是我走向权力边缘的第一步。  入小组织参与机密  一九三一年夏,在久经酝酿之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相约一致反蒋,掀起了蒋、冯、阎的中原大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煎所仅见。  中原大战爆发前夕,李宗仁同冯、阎约定,广西倾巢出兵湘鄂,与冯、阎会师武汉,六月八日白崇禧便占领了岳阳,张发奎(1895~1980,广东省始兴县人。1923年任粤军独立团长时,曾参加平定陈炯明叛乱。北伐战争时期,先后任师长、军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部队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49年辞去国民党政府委任的职务,长期居住香港,1980年病逝。)也进抵平江,预计进军武汉,在指顾间,不料黄绍竑贻误戎机,所率后队未能依期赶上,而为粤军所乘,抢先攻下了衡阳。致广西部队被切为两截。后来李宗仁回师挽救战局,在洪桥为粤军战败,桂、张军损失惨重。战后追究责任,黄绍竑引咎辞职,黄并电蒋介石要求“和平息争”,随后赴南京接受蒋介石安排工作。  ……

编辑推荐

  对于显赫有名的人物,只有知道了大量的详尽细节之后,才能判断他究竟是不是的确像他表面上看来那么伟岸。  《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带你亲历历史,讲述历史,深度了解真实的百年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回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民国时期,程思远是“新桂系”要角,曾任国民党中常委等职,与各方人物多有交往。“文革”结束不久,程思远尽管还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他想方设法和台湾各界好友恢复联系,自费接待台湾来客。这在当时是有政治风险的,有人劝程思远要小心从事,但程思远心情很紧迫,觉得已经耽误了十几年的时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程思远热情接待、广泛接触了台湾各个阶层的诸多来客,倾听他们的意见,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换对祖国统一的看法。尽管和岛内一些老朋友及其子女政见不同,但程思远仍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常常伏案疾书,在信中晓以大义,希望他们参与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业中来。多年来,程思远通过深入调研、周详考虑,就对台工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程思远把祖国统一视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即使在病榻上,都特别关心报上有关台湾局势的报道。
  •   亲历历史,深度了解真实的百年中国,国共合作。
  •   百年中国 回忆满满 这本书很写实
  •   程思远是一位人才。他出身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却做出了大事业,实令人钦佩。他的《我的回忆录》语言朴实、通俗,可信度高,读之令人折服。
  •   整本书从旁观幕僚的角度近距离观察了桂系崛起与落寞。。。但与此同时我觉得程先生有迎合执政者的嫌疑而导致一些段落有失偏颇。。。。
  •   书很二手的 而且送来都没有包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