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前言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 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 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  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  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 —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杂文。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  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的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这是我最近的体会,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动机。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久而久之,对中国人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前些时见到个外国人,他说:听说你们中国人都在说“不”?这简直是把我们都当傻子看待。我很不客气地答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认识的中国人都说“不”,但我不认识这样的人。这倒不是唬外国人,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  伦理(尤其是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在于它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我在这个领域里有话要说,首先就是:我要反对愚蠢。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戌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做愚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为成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可以写装傻的文章,不只是可以,我是写过的——“文革”里谁没写过批判稿呢?但装傻是要不得的,装开了头就不好收拾,只好装到底,最后弄假成真。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某人“文革”里装傻写批判稿,原本是想搞点小好处,谁知一不小心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到了这一步,就只好装下去了,真傻犯错误处理还能轻些呀。  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但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发现,是萧伯纳告诉我的。在他的《匹克梅梁》里,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尔先生。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在我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我才会写这本书。  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待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往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 在萧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1997年5月20日

内容概要

  《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所首次编辑出版的。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让我们跟着本书去看看吧!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97年,四十五岁,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5月,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0月《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0月,《沉默的大多数》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知识分子的不幸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积极的结论跳出手掌心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论战与道德道德保护主义及其他我看文化热文化之争“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极端体验洋鬼子与辜鸿铭我看国学智慧与国学理想国与哲人王救世情结与白日梦百姓·洋人·官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人性的逆转弗洛伊德和受虐狂有关天圆地方优越感种种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肚子里的战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椰子树与平等思想和害臊体验生活

章节摘录

  沉默的大多数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是前苏联的大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写自己的音乐,一声也不吭。后来忽然口授了一厚本回忆录,并在每一页上都签了名,然后他就死掉了。据我所知,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自己在沉默中的感受。阅读那本书时,我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当然,当时我在沉默中。把这本书借给一个话语圈子里的朋友去看,他却得不到任何的乐趣,还说这本书格调低下,气氛阴暗。那本书里有一段讲到了前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见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顺便说一句,前苏联人盖过一些宿舍式的房子,有公用的卫生间、盥洗室和厨房,这就给吐痰提供了方便。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像萧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大音乐家,戴着夹鼻眼镜,留着山羊胡子,吐起痰来一定多有不便。

编辑推荐

  王小波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小说家,但是他的杂文和随笔写得更好,就像他的杂文集上的一段话所描述的那样——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有读过的人真的是错过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沉默的大多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两天前,读完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是自己第一次读王小波的第一本书,读了开头的几篇,便喜欢上了,接着买下了他其它的全部作品。
       他一直以小说家自称,而且能体会到他对自己的小品文是不太放在心上的。但从看来,我更喜欢他的杂文和随笔。也可能和自己不够深刻有关,遇到了这么个另类的又深刻的家伙,需要成长才能领会他的小说吧。
       喜欢他蔑视权威的思维和表达,这和他的经历和教育有关,经历是下乡知青的经历,教育是西方的教育。如何看待权威 ?该是参照的目标 ,也该是奋起超越的对象。而且,权威也有“保质期”,这是科学的态度。
       可能有人会说,王小波是狂妄和无知的,面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却要唱出异样的调调。我要说,他是坦诚和思考的人。他不傻,该说的话都会说,即使是最扭曲人性的时间和空间里,他也适应过来了。但在这可以充分自由的年代里,开口前还要考虑先站队的话,分明是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啊!我也喜欢罗素的这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一统之下,最幸福的是谁呢 ?
       相对于自然和宇宙,人类是狂妄和无知的,这是每个人共有的一个特质。具体说谁,不说谁,意义不大。但,能否坦诚和思考,却是因人而异的。种种原因,思考但不坦诚的人,或坦诚但不思考的人,比比皆是。面对权威,我们往往不思考,面对权势,又往往不坦诚。坦诚又思考的人,夹在时代里备受煎熬,他们是真正的良心。但往往都是后来人对他们致敬和安抚,同时代的人都
      忙,忙着打击呢。如此,怎么能不得心脏病?
       李银河说,“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 说的有道理。
  •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接触到王小波的文章(主要是杂文),感觉很好,而后来读到的《爱你就像爱生命》,算是这种良好感觉到达一个顶峰吧。然后就没有再没有看下去了。但是两年过去了,王的文章细节已不记得,但是其中某些片段仍然在脑海中熠熠闪现。
      我对文学作品有个态度,就是把它当作一个点心,不宜吃多,所以尽管喜欢读书,但对文学方面的作品还是仔细挑选的。文学作品之中,尤其喜欢杂文,篇幅不长,句斟字酌,布局精巧,仅三言两语便把道理说清楚了。王的杂文之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这点深得我心啊!),反倒像交谈,意思表达清晰即止,有时还幽你一默。最敬佩的便是王小波那些看法背后的个人价值观。我记得王小波最喜欢引用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生活的本源。”这应该也是他对待生活、社会以及人生的态度吧。繁杂的社会,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所以首先以一个承认其存在的心态来对待之,反倒能在之后做一个理性、清晰的判断和分析。所以读王小波的文章时总会有心平气和去看待他所说的事情和看法,之后便能平静地思考。
      这篇评论不能算是对《沉默的大多数》的评论,而只是说说对王小波的杂文的个人看法而已。
      现在回味起来也特别怀念。
  •      我欣赏王小波,王小波欣赏卡尔维诺,我对卡尔维诺却欣赏不来。这就叫做non-transferability。
      
       p.s. 讨厌数学!数学一生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