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提尔·巴斯蒂安 页数:182 译者:张迪
Tag标签:无
前言
马丁与我的儿子亚历山大同岁。他们6岁的那年夏天,有一次马丁来找亚历山大玩。晚上五点左右的时候,马丁的妈妈来接他回家。马丁的妈妈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略显内向的年轻女性。我对她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大略地知道,她是一名职业女性,她的收入维持了家里的大部分开销。而马丁很长时间以来都不愿意回家。那天我带着他走出儿童游戏室,爬上楼梯,送他到家门口,一路上他的情绪特别低落。其实,马丁和我家亚历山大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平时的来往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当他们一起搭积木、玩模型的时候,他俩就会完全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中陪伴他们的只有那些积木和形状各异的模型。要将他们从游戏的世界中拉出来,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在家门口,我和马丁的妈妈聊了一会儿,马丁和亚历山大马上就都要去小学报名了,所以我们自然有话题可聊。马丁的情绪还是一直很差,不停地闹着小别扭,这让马丁的妈妈有些尴尬。她用手臂环着马丁的肩膀,但马丁却立即对这个亲呢的动作表现出了极大的排斥,他高高地撅着嘴巴,猛地一脚踢向了妈妈的小腿。随后还一直重复这个动作,并且还越来越快。马丁一直没有停下来,甚至连我都制止不了他。“现在立刻给我住手,不准再踢你的妈妈了!”最后我不得不大声吼道。
内容概要
一种影响深远的变化正在进行——成为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又有什么是我们必须改变的?以往我们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观念已经过时……许多父母都想做“好”父母,想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个在外人眼中和谐美满的家庭,背后的真相却是,孩子成了家里的“小暴君”,父母则沦落为无助弱势的“傀儡”和“奴隶”。孩子们总是想试探,父母的容忍底线在哪里,他们的捣蛋行为可以过分到什么程度。如果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父母一味纵容宽恕,对孩子不加以管束,孩子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很可怕,因为孩子可能缺少必要的坚韧品质,甚至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出现偏差。
作者简介
提尔·巴斯蒂安,德国医学博士、出版家、作家。1949年出生于慕尼黑,《当代心理》杂志的撰稿人。著有多本关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专业书籍。曾结合自身经验为人们进行心理治疗和培训。现居住在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区。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以前的状况:太多没有原则的妥协第二章 为什么孩子终究还是需要父母第三章 存在辈分之间的战争吗?第四章 父母:孩子带来的恐惧第五章 孩子:不得不爱父母第六章 不是玩伴,而是父母第七章 孩子最好的朋友后记
章节摘录
家长们这种内疚的心理十分常见,但是引起他们内疚的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因为他们忙于工作。除却耗去父母们大多数时间的工作之外,可以造成他们内疚的原因还有很多,而这些原因,一部分是父母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因素,比如现今社会对父母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当我们越是有计划地刻意地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事情往往越是会有出人意料的发展;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达到预定要求和标准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羞愧甚至难过。如果“摩登完美父母”有一个行为标准的话,如果这些标准以文字形式被固定下来的话(还有哪个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可以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受到这些标准的影响),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将会在无形中被提得越来越高。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些父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感到沮丧,因为这些标准并不能使他们一直完全满意。“重新考虑该如何对待孩子,及时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永远都不会嫌迟,并且也永远都不会多余。”在德国,曾经有一本流传甚广的有关儿童教育的专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同于当时流俗的一些作品,只凭借热门话题吸引看客前来购买,相反,书中叙述的内容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作者甚至还首次提出了某些观点:“你们的孩子从来都不是天使,但是你们却可以成为越来越出色的父母,可以做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①这句话富含了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隐藏在这句话后的信息也很明了:做父母的永远都别想休息或怠惰,为了成为完美的父母,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持续不断地努力。当他们的修为达到和上帝一样的水准时,让人满意的结果才有可能出现,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近似为零。
后记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激励天下的父母。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相信每位为人父母者都将有勇气成为“坏”父母(刚开始听起来有些似非而是)并且是在孩子也同意的情况下。“正确的道理人人会说,但是人人又都在做错误的事情。”威廉·布什(Wimelm Busch)在自己的作品《虔诚的海伦娜》中这样写道。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将有些事情倒过来才对:真正错误的事情是放弃了那些正确的。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不要一直想着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我想告诉所有的父母,很多被公认为好的做法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及时地摒弃它们,否则它们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不要不假思索地去满足孩子提出的每一个愿望,不要刻意地去扫清他们成长之路上的每一个障碍,不要一直试图成为最能理解他们的朋友,不要总是无条件地支持他们所有的举动。我想劝说所有的父母,不要总是将自己的孩子当做小公主或者小王子一样地对待,不要总是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一切,不要一直将他们看成是最弱势、无助的群体,并因此无限度地给他们提供支持和援助。事实证明,父母无限度的宽容和慈爱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好的对立面还是好。”的确如此,凡事都有度,过度了,就会物极必反。
编辑推荐
《好孩子需要"坏"父母》:疼爱不等于溺爱父母不是孩子的“奴隶”颠覆中国的教子理念整治家庭“小暴君”疼爱不等于溺爱,家教需要“坏”父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