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教程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辽宁美术  作者:吴嘉诠  页数:120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我们把美术院校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当做当代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时,就不难发现,美术教育如果也能呈现或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话,则非要“约束”和“开放”并行不可。所谓约束,指的是从经典出发再造经典,而不是一味地兼收并蓄:开放,则意味着学习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眼界和姿态。这看似矛盾的两面,其实一起推动着我们的美术教育向着良性和深入演化发展。这里,我们所说的美术教育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技能的承袭和创造,这可以说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二,则是建立在美学意义上对所谓艺术人生的把握和度量,在学习艺术的规律性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解放,在思维解放的同时求得空前的创造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往往以前者为主,这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将技能性课程进行系统化、当代化的转换;另一方面需要将艺术思维、设计理念等这些由“虚”而“实”体现艺术教育的精髓的东西,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和艺术体验之中。  在本套丛书实施以前,出于对美术教育和学生负责的考虑,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从中发现,那些内容简单、资料匮乏的图书与少量新颖但专业却难成系统的图书共同占据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教师在同一个专业所上的同一门课中,所选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由于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通过书面教材得以彻底贯彻,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学生的审美和艺术观还没有成熟,再加上缺少统一的专业教材引导,上述情况就很难避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坚持遵循中国传统基础教育与内涵和训练好扎实绘画(当然也包括设计摄影)基本功的同时,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借鉴科学的并且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对专业学科深入而精微的研究态度,辽宁美术出版社会同全国各院校组织专家学者和富有教学经验的精英教师联合编撰出版了《21世纪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教材是无度当中的“度”,也是各位专家长年艺术实践和教学经验所凝聚而成的“闪光点”,从这个“点”出发,相信受益者可以到达他们想要抵达的地方。规范性、专业性、前瞻性的教材能起到指路的作用,能使使用者不浪费精力,直取所需要的艺术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教材在国内还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内容概要

  当我们把美术院校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当做当代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时,就不难发现,美术教育如果也能呈现或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话,则非要“约束”和“开放”并行不可。所谓约束,指的是从经典出发再造经典,而不是一味地兼收并蓄:开放,则意味着学习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眼界和姿态。这看似矛盾的两面,其实一起推动着我们的美术教育向着良性和深入演化发展。这里,我们所说的美术教育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技能的承袭和创造,这可以说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二,则是建立在美学意义上对所谓艺术人生的把握和度量,在学习艺术的规律性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解放,在思维解放的同时求得空前的创造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往往以前者为主,这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将技能性课程进行系统化、当代化的转换;另一方面需要将艺术思维、设计理念等这些由“虚”而“实”体现艺术教育的精髓的东西,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和艺术体验之中。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漆画概述第一节 历史的启示第二节 现状与思考第三节 未来在发展第二章 漆画材料与工具第一节 材料第二节 工具第三章 漆画技法第一节 髹漆第二节 镶嵌第三节 罩明第四节 莳绘第五节 彩绘第六节 变涂第七节 堆漆第八节 金银法第九节 刮刻第十节 雕填第十一节 其他绘画形式的借鉴与应用第四章 漆画绘制程序第一节 底层绘制程序第二节 中层绘制程序第三节 总体控制程序第四节 上层绘制程序第五节 完成绘制程序第六节 漆画绘制程序实例,第五章 漆画创作第一节 创作的构思第二节 创作的构图第六章 漆画作品赏析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漆画概述  中国漆画,年轻而又古老。  说它古老,是从历史渊源的归属来说的。当代中国漆画是由漆艺发展而来的,它的源头归属于古老的漆艺。传统漆器装饰艺术是漆画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漆画、漆器有着一脉相承发展变化的轨迹。由此探讨漆画渊源,就可追溯到远古,好几千年以前的远古,所以从广义上我们说漆画是古老的。第一节历史的启示  中国漆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它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到发展的原始动因就是创新。创新是漆画发展的生命线。  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漆器是1 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掘出来的木漆碗,距今约七干年(新石器时代),此碗腹部呈瓜棱形、圈足、内外髹以朱漆(图1-1)。  文献记载的我国最早的漆器是韩非子《十过篇》所载之虞舜漆器。此时的漆器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而作为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也就是说,此时的漆器不仅有单一黑色,也还有朱黑两色的漆器。  说它年轻,是因为作为独立画种的当代中国漆画出现在中国画坛上,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它发育于古老的漆器装饰艺术,尚未完成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它见的世面还少,它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待丰富。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当代中国漆画充满着生机,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年轻的。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说明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已从使用本色漆发展到用调制黑、朱漆来髹饰器皿了。而这朱黑二色至今仍然是漆器、漆画上最美最常用的颜色,似乎也成了漆画的典型代表色,这种永恒的、魅力永存的漆色的存在,将远古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在这物质存在的内核,涌动着先人的智慧与后人的追求,延绵不断的物质存在寄托着生生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美的追求!  七千年前,先人已用朱漆髹饰器皿,从天然大漆的使用到初步地调和色漆彩绘,这期间必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式的过程,人类最早使用生漆又是在何时呢?这有待考古科研的进一步发现与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类使用生漆装饰器物远远大于七干年。  远古的先人如何调制出黑漆与朱漆呢?这其中体现的创新精神,也许是一种下意识的,但确实是人类美的意识的觉醒。  考古发现之最早的漆器装饰纹样可见于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木胎漆器残片,距今约四千年,从此残片中可见表面涂层下的木胎上刻有花纹(图1-2)。  到青铜时代之周制,此种装饰萌芽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先人已不满足于单色平涂,始用绿松石镶嵌、用刀刃刻花,颜色仍普遍采用黑朱二色,但对装饰的追求进一步深化。到了春秋时代,又在用色上有了创新与突破,增加了黄、绿色漆。在漆色的使用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图1-3~1-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漆画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