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后妃轶事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商传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前言

说到中国历代后妃的轶事,大概不少人都早已知道一些。诸如吕后的专权、戚夫人的惨死、乱宫的赵飞燕、出浴的杨贵妃、宋朝的“狸猫换太子”、明朝才艺双全的田贵妃、清初的太后下嫁、清末的慈禧太后与珍妃……这都已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所谓轶事,本当指那些散传的而且鲜为人知之事。照此看来,这些轶事中有的确实不那么“轶”了。说来只能怪这些后妃们的名气太大,名人轶事,往往不轶,总是这般道理。不过这本小册子贸然名日枥代后妃轶事》,因为其中毕竟不只是那些人所共知之事,中国的后妃本来就多得很,也不止是那么几位名人。    自从秦始皇集皇帝二字于一身之后,皇后也便为其大老婆所专用,小老婆们则只好称妃。中国古代之后妃包括范围甚广,除去皇帝有妃之外,太子和诸王的老婆也都是妃,只不过皇帝的叫皇妃,太子的叫太子妃,诸王的叫王妃,虽然都叫妃,身份是大不相同的。    说到这里,自然还要提一下太后、太妃,这是皇帝母亲和庶母的尊称,至于皇帝的祖母则要称太皇太后,这些当然也都属于后妃之列了。    按照(倜礼》中天子后宫之制,皇帝应有一皇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三夫人便是妃,九嫔以下是嫔御,其中又各有名目,什么婕妤、贵人、美人、才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等等,名目之多,令人目眩,就连皇帝自己也难于尽守其制,人们更是习惯统称之为妃嫔。说来也难怪,且不说后宫中的数以万计的宫娥采女,便只是这祖宗规定下来的一百二十一位大小老婆,那皇帝若是智商低下些的话,恐怕认也认不过来。大家知道,有个晋武帝,在宫中坐上羊车,任其所之,这样一来,便不用再费心思去为大小老婆排队了。大小老婆们倒也各有办法,居然用盐和竹叶,将那羊引到自己这里。可是这办法一两个人使之是颇灵验的,若是大家都用,羊便又不知所措了。据说清朝宫廷生活管理最为严格,有敬事房太监专司其职。皇帝就寝前先翻好妃子的名牌,然后由敬事房太监将那妃子用毡子裹好,抱到皇帝床上,事后再将那妃子抱走。这实在又是一个极端,真不知那些皇帝怎么受得了。宫禁之中原本是个女人的世界,但是能够盼到羊车、等到翻牌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女人则在深宫的孤凄寂寞中忧郁终生,因此在这富丽华贵的女人天地中,悲剧总是一幕幕地发生着。    宫闱轶事当然不光是这些了,只是墙高宫深,外人却何从窥知里面的情形?偶尔传出只言片语,便成为了不起的秘闻,争相传问,哪个都想知道,这也不足为怪。但是传之者甚多,见之者甚少,传到后来,愈加生动,轶事也就变成了故事,轶事于是又不那么“轶”了。    编写这些轶事就必须去伪存真了。记事虽不能尽意生动,却都是千真万确的史实。这也是这本小册子斗胆命名为《历代后妃轶事》的道理。    是否如我所云,敬请读评。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商传所写的非学术性通俗历史读物。书稿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文章一百余篇,撰写了中国历代近百位后妃所不被世人熟知的轶事。书稿编排得当,文章多短小精悍,文风轻快、流畅,故事性强,可读性强,既尊重客观历史史实,又能够对历史上的人物及事件进行精当、准确的评点。同时,由于书稿所写均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不寻常女性,她们虽然同为后妃,却身世、经历、性格各异,对于她们人生独特经历的梳理,也是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女性的钥匙,读罢能够给人以较大的启示。

作者简介

  商传,历史学家。河北保定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商鸿逵之子。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教授。1981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社会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学术委员,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史、社会史研究。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邀请主讲《永乐大帝》。

书籍目录

前言
再版前言

 吕不韦乱宫

 吕雉嫁夫
 “人彘”之祸
 薄姬祸福
 “黄、老”太后
 王姬改嫁
 不见君夫
 巫蛊之祸
 拳夫人
 少年皇后
 宣帝三后
 ……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

辽、金


章节摘录

版权页:拒封外戚永平三年(六0年)汉明帝之妃马氏被立为皇后。按照汉朝的旧典,无论谁一旦做了皇后,她的父兄大都要封侯。马皇后的父亲是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在世时就已经被封了新息侯。按说她的兄弟就更应当封侯了。可是她却不肯为兄弟请封,她在汉明帝时当了十多年皇后,宠敬日隆,始终无衰,可是她的兄弟一个也没有得到封赐。汉明帝死后,章帝继位。章帝刘坦虽然不是马皇后亲生,却是由马皇后精心抚养大的,就像亲母子一样。他继位后,尊马皇后为皇太后。在明帝卧病时,他的舅父马防有参医用药之功,可是什么奖赏也没给,太后又不让记到“显宗起居注”中;刘坦觉得有点对不住太后家,想封几个舅父为侯。可是马太后不同意,她说:“我就是不想让后世人听到先帝亲后宫家人的传言,因此才不给他们高爵厚禄的呀!”章帝只好作罢了。第二年夏,天大旱。当时遇到天旱或其他灾祸,都要从政事上找点原因。有人想借这个机会讨好皇帝和太后的家人,就上书说天旱是因为不封外戚,违背旧章的缘故,于是有关官署上奏请依照旧典,分封诸侯。马太后听到这情况后,特地下了一份诏书,诏书中说:凡是上书言事要分封外戚的,都是想向我献媚而自己得好处。当年汉成帝时外戚王氏家五侯同日俱封,可是只有黄雾四塞,没听说有什么澍雨之应。而武帝时的外戚田蚧,文帝时的外戚窦婴都宠贵恣横,结果家破人亡,这已为人所共知。因此先帝不让外戚专权。就连诸皇子分封,也明显逊于楚王、淮阳王的分封。他还常说:“我的儿子不应当与先帝子等。”如今你们为什么要用马氏来与先帝时阴氏相比呀?我身为天下之母,而身服粗帛,食不求甘,左右也只着帛布,没有熏香打扮的,是想以此作为表率。原以为我母家之人见到后,会为自己的铺张感到痛心而自求严格约束。谁知竟笑我素来俭啬。前些时我经过濯龙门时,见到外家来问安的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连仆人们都穿着讲究,再看自己仆从,差得太远了。我虽未加谴责,只是断绝给他们岁用,希望他们自我反省,不再懈怠,不要不为国家而忧虑。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后妃轶事》:《百家讲坛》当红主讲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商信为您全面解读!自古红颜多薄命,宫闱更无四月天。读一本书,知中国女人的命运。《百家讲坛》当红主讲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商信为您全面解读史上最真实、最生动的后妃轶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代后妃轶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对于一个有着深远历史的中国而言,这个文明古国之下其实也有着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尽管随着时光的流逝,让这些原本的过去被掩盖。但是,这却无法抹去每一个渴望一解好奇之心的人们。以前,我们可能看过很多关于那些万人之上皇帝的史书。但是,我们或许并没有能够找到比较汇总形式的讲述这些皇帝背后的后妃故事。

    不过,这次我们多少不需要有多少的遗憾和失落。因为在这本《中国历代后妃轶事》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十分生动,真实的后妃轶事。而且此书编撰的作者本人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历史学家。这位《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商传电视屏幕中的生动讲解让我这个历史爱好者绝对地崇拜。他的博采众长,他的博古通今,他的旁征博引,他的生动讲述等等。事实上,本书的内容便是秉承着他一贯的特色通过文字的形式讲述出了那段悠悠历史背后有关于后妃的故事。

    一如这位严谨的历史学家在本书的开篇前言所述:针对这个特殊的后妃群体,述多评少,只供茶余饭之资。但是一位读者却是在作者这部通俗性历史读物之中感受到了无比震撼的历史知识。书中的内容中有着相关的历史佐证。同样的,书中的人物分析中有着合理的推断和逻辑的分析。于是乎,原本只是一个个模糊后妃名字象征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跃入读者的眼前。书中不仅详实地介绍了有关于天子后宫的制度;书中同样介绍了有关于后妃地位的分类;书中更是以一个个不同时代的背景讲述着其中的不同皇帝的后妃。有的祸乱后宫,有的聪慧过人,有的娴熟沉稳,有的心胸狭窄,有的强权主义,有的惨遭迫害-----小小的后宫却是诸多的是非。作为一部详细讲述和分析皇帝后宫妃嫔的书籍,它里面较为丰富地罗列了诸多位历史上比较突出的皇帝的女人。尽管每个章节都是点到为止,但是我们却可以透过这些内容感叹于这些女人背后的争宠夺势,委曲求全,明哲保身,趋炎附势,宽容大度-----毕竟每个后妃都有各自的出身背景,所以她们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不过,透过这些文字的讲述,我其实有感而发地为着这些女人们而感叹:做女人难,做皇帝的女人更难。一进宫门深似海。奈何容颜易逝,却终难品味那原本平淡的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智慧,也许她们想要在如此美女众多的宫廷之中都很难立足。毕竟花无百日红,人无前日红。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读者,我非常地喜欢这本《中国历代后妃轶事》书籍。因为透过这本书,我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一个完整的中国历代后妃故事的讲述。而同时,此书中每个故事又是如此的短小精悍,让每个后妃的人物在瞬间如此生动活现地跃入眼帘。扩充了自我历史的知识过程中,我也通过这些女人的故事联想到了对应那个历史朝代的皇帝。好奇心由此得到了满足;历史知识由此得到了扩充。
  •   一本了解中国历代后妃真实的故事,从书上可以全面的了解她们所处的环境和她们所经历的事,喜欢的朋友可以一看。
  •   通俗易懂,适合闲暇时候读读~以时间为序,选择一些比较为人们所知的女性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内容~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嘛~挺商传老师~
  •   商传老师写的书,值得仔细阅读。
  •   力挺商传教授!
  •   对中国历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很好!
  •   很好看,既象历史书,又想故事书,很有趣味
  •   可以流畅的看下去,算是不错的吧
  •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更多关于妃嫔之间的故事,受益颇深
  •   这本书很不错 。
  •   这本书超好!
  •   讲的有点简单,不过还行
  •   还没开始看呢·不过随便瞟了眼,感觉还不错·我喜欢的 嘻嘻·
  •   非常好,送货速度很快!
  •   包装比书店的还要好
  •   好书,同事喜欢看
  •   替别人买的,没看过,不知如何。
  •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好;-)
  •   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王朝,一直是男权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男性一直是社会活动的主角,掌握着历史进程的支配力量。但即便如此,也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聚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便是皇帝后宫的那些女人们——后妃。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商传二十多年前所写的《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就把目光聚焦在她们的身上。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七八十个王朝,大概有皇帝500位左右(具体数字不详),如果按《周礼》中关于天子后宫的规定,皇帝每人都有一皇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一个老婆的话,历史上大概共有六七万位后妃。如果再加上养在宫中备选的没有名号的宫女,这个数字会再翻上数十倍乃至更大,据说隋炀帝的后宫有十万人之多,唐玄宗的也有四五万人。作者以朝代为大致脉络,选取了其中自秦以降较有代表性的110多位后妃的121则生平轶事(是不是商先生为了和这个数字契合,故意搞了121篇呢?存疑),用写实的手法,让我们穿透那厚厚的宫墙,揭开重重的帷幕,从女人的角度,从后妃们的神秘生活,从这些至尊红颜的命运沉浮,展现了她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制度,那个社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中罕有人知的另一面,让人慨叹,让人同情,让人反思。

    为什么会有这些后妃?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它需要后妃来“母仪天下”,但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权威,以拥有后妃的数量来展示男人的力量,满足个人的贪淫之心。所以,作为皇帝的老婆,她们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皇帝提供性服务的奴隶,也是为了保证皇帝能够多子多孙的生育工具。当然,因为她们地位特殊,也是宫廷政治斗争中的重要筹码,争相利用的工具。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就是上官桀及霍光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而晋武帝的皇后羊献容因为八王之乱,曾被五废六立,最后又成了前赵刘曜的皇后,可谓波折。

    这些数量庞大的女人来自哪里?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说法,皇帝是天下第一,拥有无限的权力,所以他选老婆的方法和渠道也是五花八门,几乎囊括所有社会阶层,有从民间采选的,比如历朝的选秀女活动就是为了给皇帝选老婆;有从王公贵族里礼聘而来的,象清朝的孝庄太后;有没籍为奴的,陈后主的老婆张丽华被处死,陈宣帝的女儿却被隋文帝收入后宫封为宣华夫人,明太祖朱元璋也霸占了陈友谅的老婆;有他人进献的,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进献的;有强行夺取的,杨贵妃就是唐玄宗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而董鄂妃则是顺治抢了自己弟弟的老婆,海陵王为了霸占定哥竟硬是逼着她杀了自己的丈夫;当然也有一些父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求得富贵,或为政治筹码将女儿送入宫去的。从根本上看,她们都是“被进宫”的,没有其他选择。

    不管以何种方式入宫,这些女人聚在一起,生活中只能有一个主角,也就是后宫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男性——皇帝。她们不缺衣少食,缺的是男人的。但是皇帝也是神化了的凡人,不可能象太阳那样普照众生,也没有太阳那样不竭的能量,他只能顾及到极少数几个。而皇帝的一次宠幸就可能改变她以她的家族的命运。那么为了争得这有限的阳光雨露,得到皇帝的临幸和宠爱以求出人头地,后妃之间便彼此争风吃醋,内斗不止。但能够被选进宫去,除了贾南风这样的个案外大都年轻貌美,要想在这场强者的竞争中胜出,非得有一些非常手段,想尽一切办法来取悦于皇帝。她们彼此之间轻则猜疑和嫉妒,重则倾轧和构陷,为了防止别人“母以子贵”,甚至不惜杀害孩子。但是,皇帝与后妃之间很难说有什么感情,喜新厌旧是一种常态,正被宠的和没被宠的都是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求得宠幸。如果说晋武帝的妃子用竹叶擦地、盐汁洒地来吸引羊车还带有一丝温情的话,那么吕后报复戚夫人所制造的“人彘”、武则天闷死自己女儿以嫁祸王皇后,则充满了女人间的残忍。同时,她们除了彼此内斗外,因为生活在最高统治者的身边,处于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她们或是为了借助外部势力保住自己的地位,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或是为了家族的荣华富贵,或是被他人所利用,都会自主或不自主的被卷入到朝廷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去,成为男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因为皇帝拥有不受限制的选择后妃的权力,对她们自然不会倍加珍惜。正是因为如此,后妃的命运一般来说都比较悲惨。如果生在和平年代,要么会在争宠的过程中失败,被对手惨害致死;要么年老色衰,被皇帝见弃而落寞而死;要么不小心触犯天颜,被喜怒无常的皇帝们斧钺加身,惨遭杀害;甚至有的被以各种各样莫须有的罪名横加屠戮;更有甚者,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一次,就在后宫的深宅大院里等待着生命的凋零,直到“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最惨的要属汉武帝的钩弋夫人,本来可以母以子贵,但她却因为汉武帝出于防止母后干政的理由而一刀处死。如果生在乱世,则要么为旧王朝殉葬自杀而死,要么在乱军中被杀而死,更惨的是被男人们夺来掳去,成为男人泄欲的工具,总逃不出被惨害、被凌辱的命运。象后梁朱温掳掠了朱瑾的妻子,而他的儿媳妇去被后唐庄宗收为了妃子,象北宋徽宗、钦宗的后妃们,则要屈辱的客死他乡。至于刘邦的吕后、唐中宗的武则天、朱元璋的马皇后、以及慈禧老佛爷这些荣宠不衰、并达到权力顶峰的只是极少数,至于象董鄂妃那种能让顺治痴情到出家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作皇帝的老婆也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本书大概是为了普及历史知识而著,语言平实,内容简略,基本上每人自成一篇,既可连续阅读,也可独立成篇,非常适合想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的人来读。而作者侧重叙述史实,绝少发评议论,但读完本书还是让人感触良多。后妃——皇帝的老婆,在封建社会本来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人无限景仰的,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们受迫害、受奴役、受欺凌、受侮辱的实际遭遇。有人把她们的悲惨命运归结为妃嫔制和以男权主导、皇权至高无上的宗法社会,感觉非常有道理。事实上,她们作为皇帝的附庸而存在,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受人摆布,没有命运自主的机会,而她们也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制度下被异化了……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悲惨的结局——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秦始皇以来,共有几百位皇帝,至于皇帝身边的后妃,更是数不胜数了。本书按照年代先后来排列故事的顺序,一共罗列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中国古代各朝后妃共有一百多篇文章,可见作者搜罗资料丰富,收集工作做得扎实。当我们从头到尾开始读下来,更方便我们记忆和弄清楚年代的顺序,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了解。

    当我们回顾历史,她们似乎只是男人的点缀或陪衬,或只是男人手中的玩物而已,但当我们细细品读,将会发现她们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她们是那个朝代最美丽的花朵,是皇帝手中的明珠,身边的红颜。她们有的与丈夫情投意合,助男人打下一片天下,有的共享荣华,母仪天下,有的颠沛流离,惨遭毒手……,不管她们德冠后宫还是心狠手辣,她们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一瞬,她们已经逝去,似乎很遥远。这一切不仅仅是故事,也是历史,她们以她们美丽的容貌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华的历史走向。

    本书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商传的作品,虽然写于二十多年前,比起现在,我更相信那个年代出书的严谨性。作者说,轶事,本指那些散传的而且鲜为人知之事,编写这些轶事就必须去伪存真了。记事虽不能尽意生动,却都是千真万确。但书中有一处让我存在疑问,汉武帝所宠幸的拳夫人(即钩弋夫人),在别的历史著作中,汉武帝担心女主乱政,故被汉武帝赐死,在本书中,却是忧病而死,或许二十年之后,有些历史观点发生了变化,历史的真伪谁能知。作者确实以叙述为主,并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只记录不评价,亦不作判断,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许书中罗列的人物太多,感觉人物的性格不丰满缺少血肉感。

    本书虽是轶事,也可作历史书阅读,放在床边书桌边,随时可以拿起来看几页,当你翻开尘封的历史时,她们被你再次唤醒,轻轻对你诉说她们所经历的一切。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对于喜欢历史的读者是一本好书。
  •   之所以起这样一个题目,因为看完这本《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后,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种名为《民间故事》的杂志,那时候小,感觉是在《少年文艺》之后也很喜欢的。

    虽然是历史学家商传所著,但他应用了《百家讲坛》的轻松讲历史风格,何况,这里讲的还是在史书上只是简单提及的一些后妃们,而且还是一般百姓人家茶余饭后爱谈起的“轶事”。所以,在这本书中商传抛掉了史学家的那种不苟言笑的凝重历史感,而是在保持着“严谨说史”的基本态度上以一种更放松的姿态来“说说”这些后妃们的故事。

    历史上有名的后妃不少,在本书中大都有涉及,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似乎不是那么出名的女人们。每一个女人的故事都不长,只是把她最广为人知或者最具争议的一些事情拿出来细讲,作者在前言中讲到这些轶事是去伪存真的,是千真万确的史实,这样就不禁让人心痒之,悦读之。

    中国皇帝的后宫一向是争宠斗狠的地儿,各位妃子为了一个男人而殚精竭虑,费尽心思,这里面就有了好些个“智慧”的迸发,让你不由感叹“后宫果然也是人才济济!”做皇帝的女人,外人看着光鲜亮丽,却有着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要想在后宫生活得好,或者是能够有立足之地,就必须有权谋有手段,就必须改变——由一个青春年少浪漫善良的少女变成一个足智多谋心狠手辣的女人,就像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慈禧的蜕变过程,虽然有戏说的成分,但也有其不得以而为之的因素。

    作者没有用高深的术语来显示自己的渊博,而是以以中国通俗历史的手法,将历史上若干皇帝的女人们用一个个简单的小故事进行叙述,文字很简练,很直接,所以生动性差一些,但是历史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所以并不会感觉乏味。也是篇幅的限制吧?总之就是感觉有着80年代的民间故事性质,虽然这是正史性质的轶事。

    这样的读本应该更适合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十二三岁的孩子,在他还没有被那些扯得没边的穿越剧毒害的时候,先让他读读这样的历史,让他对这些人的真实故事有所了解,这样,在他看那些剧的时候就不会成瘾甚至是相信所谓“穿越”了!
  •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大大小小几十朝,这每朝每代都要有皇帝,那么这皇帝背后的女人可就数不尽了,在这群人中有多少人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姓呢?真是少之又少。而此次商传先生(作者就是去年在百家讲坛主讲《永乐大帝》的)所写的这本《中国历代后妃轶事》书中描写百位的后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幕幕后宫妃子们的轶事。这群人她们出身各异、各样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命运,这里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吕雉(做人彘)、武则天(成为女皇帝)、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的那句:娶妻当去阴丽华)、慈禧(搞个垂帘听政)等等。也有很多很少被提及的,如:北齐后主的宠妃冯小怜、南朝宋孝武帝的后妃等等。很多迥异的命运不得不感叹在帝王家生活真的不容易,更何况在后宫呢,在哪高墙深宫内却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宫禁之中,富丽华贵的天地里,人生的悲剧总是在哪里不断上演。有的为了权力作恶无数、为了地位不惜害人、有的祸乱后宫,最终殃及自身、有的开始风光无限,哪知最终却身首异处。
    这群人真的很不容易,面对皇宫内那么多与自己相仿的人,每天要和这些人争宠之外,还要提防着别被谁背地里再给暗害了。就算当了皇后依然如此,不算计别人也要小心哪天别被人算计了,当然必要的手段也还是要有,否则很可能会任人宰割了,这是什么日子啊。但是心胸狭隘的,对权力极为看重的,就做出了不少出格的事情,让人不寒而栗。真是应了那句:做女人难,在后宫做女人更难。

    这本书用简短的言语、讲述了一个个故事,是讲述而不是评述,这是本书一大特色,多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讲述,多叙述少评论,评论就容易加入个人的感情色彩,应该将评论的权力留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评价。通过阅读了解历代后妃的故事,扩充历史知识之余,让熟悉的更加熟悉,让不熟悉的变得有个影子,而不至于真的好像此人未来过此世界一样。
  •   封建社会---夫权体制下的女人们,除去个别异类,绝大多数都是仰男人鼻息而活着。特别是那些作为一国之君的女人们,她们当中的很多人虽披了一身貂皮锦绣,过着锦衣肉食的生活,但是她们一生空虚孤寂,终其一生被困高墙宫苑,痴痴却又无望地等待守候着,天子男人的驾临宠幸,然而可惜,皇帝的女人太多了,他无法逐一光临顾盼惊艳,于是,每个朝代的后宫深苑总有一些幽怨寂寞的女人,在人生里最美的韶光起便日日孤单守望宫花,直守至春尽红颜老,仍只有深深孤怨!---这就是众多深宫女人的可怜命运。如果有幸被皇帝宠幸,深得皇帝喜爱,成为皇帝的妃嫔乃至皇后,按理说,这样的女人该是多么地幸运和幸福啊!然而,一旦成为皇帝的妃嫔,就在她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足够荣耀得意幸福的时候,她们心底里会否有一闪而过的些微隐忧?这国家至高无上的男人;如果他要,他可以随意要尽人间美色的男人;他随时都可以喜新厌旧的男人;这为了他的皇权地位随时都可能牺牲身边任何一个深爱女人的皇帝。这些皇帝的女人们要如何做?才能牢牢紧紧地攫住皇帝那多情而又无情的心?于是,总有一出出后宫女人为生存为名利为地位而争斗的故事在皇宫内苑出演,一朝朝,一代代,不知消停……

    《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就是著名历史学家商传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众多后妃当中,撷取那么一些出名的或不太出名的后妃轶事结集成书,这便是我们所读到的这本书。按照作者说,这些记事或不能尽意生动,但却都是千真万确的史实。对于中国漫漫历史,我知之并不多。就如辽、金、元历史,在我的了解认知当中很多是一片空白,所以对这段历史的历史人物相当陌生,加之作者更侧重于人物日常生活的描述,而略少对历史背景、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交代,因此,假如完全缺乏当时当段历史的一些了解来阅读本书的话,恐怕收益不会很大。不过,这既是史实,这本书无疑又对我们所读过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有一些加深认识。看罢这一帮后宫女人的深宫生活故事,令人发出这样深深的感慨:这深宫生活就是一些在刀口浪尖上的生活。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争胜总未停!诸如西汉吕后的专权和杀害戚夫人的狠毒;武则天杀亲生女;安乐公主/韦皇后合谋毒死唐中宗(唐中宗是这两人的父皇/丈夫);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万贵妃不能生育,万贵妃为保专宠地位阴谋杀害妃嫔及皇帝的龙种。倒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以她的贤良淑德赢得了臣民与皇帝的爱戴,马皇后病故后朱元璋再也未立皇后;光武帝刘秀未成名之前的妻子阴丽华以谦和礼让亦赢得了刘秀对她一生的爱……她们有:聪慧、贞静、娴淑、仁厚、谦和、稳重、狡诈、阴毒、软弱、委曲求全……人性都在这些女人身上淋漓尽显!是不是这些后宫女人的故事,本来就是人类的故事?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环境造就人!环境会把人性的光辉绽放,但同时亦有可能将其扭曲。禁苑深深,宫闱寂寂,那些湮没在历史烟尘里的皇帝妃嫔们也许正在故纸堆里低眉喟叹:在帝王身边那种千人争宠的环境里,为了生存,所做一切都是情非得已!
  •   近来一些宫廷电视剧热播,尽管看的不多,但也不能免俗,偶有涉及。这次约评的书籍中有这样一本《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再加上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商传先生,就申请了一本。拿到书后,才知道这本书是商传先生二十多前的旧作,这次是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些许修订,补入了十多篇,增加了一些点评。
    这本书里写了100多个后妃的轶事,朝代从秦朝一直写到清朝,220多页的书写了100个后妃,每个后妃的事情不可能写的很详细,只能是点到为止,择其要者简要叙述而已。所以写到的后妃,也只是写和她相关的一二个故事而已,不可能写她的完整的一生。
    这本书里写的每个后妃的故事不是很长,但还是写的挺通俗挺生动的,很多后妃的形象通过这些简要的描述就突显出来了。比如吕雉,这个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也是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实质上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事实上的女皇帝,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比武则天早九百年左右。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吕雉嫁夫和“人彘”之祸这两个故事,吕雉嫁给刘邦,说明了她父亲眼光长远。嫁给谁,在当时她是没有决定权的。吕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时任亭长的刘邦,就决定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可谓英明果断。“人彘”一事才真正突显吕雉的残忍的性格。她下毒加害了赵王如意,并砍断如意的母亲戚夫人的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把她放在厕所中,名曰“人彘”,可谓残忍之至啊!当然早年吕雉的贤惠、有风度、有谋略,限于篇幅,书中没有涉及。比如薄姬(在电视剧《美女心计》中,林心如饰演了这个角色),刘邦因薄姬的可怜身世而临幸了她,使其受孕,产下一子。但薄姬并不因此受到宠爱,但正是由于薄姬平时颇受冷落,难得见到皇帝,吕后反而对她并不嫉恨,让她随儿子代王前往封国,薄姬再次因祸得福,比诸姬都要幸运,成了名副其实的代太后。后来她的儿子刘恒被迎立为帝,薄氏也因此被尊为皇太后了。正可谓“因祸得福”,世事难料啊!
    作者在书的原版中提出写作此书的原则是“去伪存真”。但关于嬴政生母美姬的有些说法,我也是有些不大认同的,书中提到吕不韦把受孕的美姬送给子楚,言下之意,吕不韦才是秦始皇嬴政的生父。只一点我是不大认同的,这也太低估了子楚的智力了。而且这种事情要瞒着子楚周围的用人并非易事。
    无论如何,这本书对于后妃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   一声何满子


      似是去年,看天涯上有贴子披露宫斗群内幕。据说群内体制与某一史段历史一般无二,一样有帝王妃子、宦官侍女。其规则甚为详尽,甚而有一条细到:若无丧事刑事,禁止思乡哭泣。这样的群体,比《虚拟人生》互动性强的多。记得那时,不玩的人恃言论臧否的自由,对玩家们大大打击了一番。玩家自然不甘心,也发贴反击。一时之间,颇为壮观热闹。惜乎当时只是一笑而过,终究不知到底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其实我很疑心,若是宫斗群不仅是一种游戏,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当在群内宫斗失败,也就意味着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身败名裂,还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试炼么?
      记得小时读过的红叶题诗的典故。讲唐代僖宗年间有一名宫女,题诗于红叶之上,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诗顺河流而下,被一名书生捡着,书生惆怅于此,竟致瘦损容颜。不料几年后,宫中放出一批宫女,书生经人做媒,与其中一名缔结姻缘。婚后宫女于书生书箱中偶尔发现红叶,惊诉红叶诗正是自己所做。两人感慨往事,相对一哭。
      这样的结果自然圆满。只是我又疑心,是什么原因,使宫女竟生“深宫尽日闲”之感,不惜放弃金碧辉煌,宁愿去往人间。难道此间果然不乐,果然了无意趣?
      翻看商传所著《中国历代后妃轶事》,从头到尾,身为皇后贵妃者,都没有几人能够善始善终。如此一来,僖宗宫女寄望于红叶,终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后宫之事,恰似惨淡愁云,就算你再洁身自好,也止不定哪片云积为雨,哗啦啦落了你一身的湿冷。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古时君权神授,具有天然合理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况是女子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再包括宫中所有侍奉主子的姑娘,都是君王囊中之物,想责骂便责骂,想临幸便临幸。命好的,或是蒙得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或是手把团扇、美人并来遮面;命不好的,或是被人带走子嗣望洋兴叹,或是被杀被烧被殉葬。
      后妃,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很多人毫无人身自由,很多人本来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走进禁中,又在冷雨敲窗被未温中孤独了此残生。虽有些人家世显赫、容颜清丽、谈吐雅秀,但最敌不过政治风云变幻,敌不过沧桑流年鸡皮鹤发,敌不过新选入宫正当芳华的二八少女。爱情也可能有,就似李三郎与杨玉环,两人皆爱音乐,互相引为知己,每一次急管繁弦都是爱情的明证。然而这爱情却也是分流的,在源头已经被分流出无数的河道。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直达源头所在,任何一个人都只能守着自己那片溪水,惶恐不安的看着水流的速度与面积。
      人说红颜祸水,历史上,妺喜、妲己、褒姒都曾被贯以如此评价。但不论夏商周,都是父系社会,男儿们掌握权力,掌管国政。自己有责在身,未曾尽职尽力,反怪女子扰乱国政,这算什么汉子。难怪花蕊夫人愤恨而写: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身居后宫而干政,导致天下致为大乱的后妃也不是没有。贾南风,慈禧,都是个中实例。我不为谁开脱责任,但事情总要寻一个根本,君王若有所作为,能够掌控国脉家运,天下只会清平盛大。是什么,便是什么。若是想从历史当中汲取教训,那将历史当成寓言即可,不必管对错真假。但若想评论历史人物,却要寻取真相,顾及全貌,进而由真相及全貌中论及个人因素。
      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到宣统退位,加上非汉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中国历代帝王四百余人。至于后宫嫔妃人数,根本无法统计。这些女子们,出于种种原因进入皇宫,高墙之中,所有寄托都在君主一人身上。失宠、或者如昭君般都未被帝王见过的,便是一段又一段枯槁的木头。青春女子,饱受身心的双重煎熬。至于得宠的,也并不见得有多好。被削成人彘的戚夫人,被投井的珍妃,都是活生生的实例。这一代又一代的女子们,细细看去,都是别人的玩具。彼此皆为玩具,又彼此不相互体谅,这便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卫子夫,一个又一个的义郡夫人黄氏。
      宫斗群仍旧在流行,宫斗戏剧仍旧在电视中出现。也许有人说这里面充斥着智慧,也许有人说这里面充斥着诈诡——这总是见仁见智,不能统一的。但若说宫中女子,比起小家碧玉来,整体上并不舒心安稳,这总归能够统一罢。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喜欢看古代言情的读者都知道很多古言都是在YY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这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想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当初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先看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在书的前言中作者商传说:“轶事:本指那些散传的而且鲜为人知之事。“作者又说:“编写这些轶事就必须去伪存真了。记事虽不能尽意生动,却都是千真万确。”那换句话说,这本书记载的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没有戏说成份了。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作者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在述说一个个中国历史上的比较有名气的后妃。字里行间对于所说的并没有讲究出处。也有朋友问我,这本书里边所讲到底是否事实,我个人觉得谁也不能定论。我又百度了一下,“轶事: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正史所不记载的事,奇闻,别人闻所未闻的事,不可思议的事。”“轶事,也写作“逸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不少轶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丰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作家轶事》、《中外艺术家轶事》都属于这一类。” 看完了这个解释,我还是云里雾里,这轶事到底是否事实,至于你们,反正我还是没弄明白!

    算了,不去计较这个问题。作者按照中国古代的时间顺序,从秦至清,把中国历史上的后妃轶事八了八。大家都知道,古代后妃身居深宫内院,她们身上发生的事甚少能被老百姓了解。而越神秘的东西大家越有兴趣,越是宫廷密辛越被老百姓拿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常常想到,如果书中提到的这些历史人物能够活过来,看到自己的一生被两页书来概括,不知作何感想?!虽说是讲后妃,那就离不开皇帝、朝堂、皇亲国戚等等。亦可说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有时感叹英雄莫问出身如:刘邦、朱温等等;有时感叹红颜未老恩先绝如:刘邦与吕后;又有时感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薄姬、窦太后;感叹那个汉武帝李姬的明智——不见夫君;感叹那个史上最“活宝”的北齐后主高纬和冯小怜……。真是感叹无穷无尽。最最感叹那些德冠后宫,垂范天下的,“忍”字功夫第一的皇后们。天子三宫六院,三千粉黛。她们能秉承“男子以博施为德,女子以不妒为义。”观念左右人生,大小老婆相安无事,真是服了!总之,“忒荒唐,你方唱罢我登场!”

    本人历史书很少,对本书做不出什么专业点评,只是觉得本书更偏向于通俗和大众吧。作者个人点评太少了。
  •   为什么最近后宫剧(《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宫心计》……)如此盛行?为什么穿越剧的女主角一定会穿进宫廷?那是因为后宫实在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后宫,由一个男人,无数个美丽女人和一群大小太监组成。那个男人便是皇帝,他对天下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他对后宫的女人来说是唯一的夫君,唯一上位的基石,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与依靠,甚至是家族兴衰的关键。所以,在皇帝身边注定会围绕着数不胜数的权谋与纷争,真心也罢,佯装也好,恐怕他自己也分清。成百上千名妙龄女子是后宫最美丽也是最残忍的风景线,她们像一个个雨后的毒蘑菇,或艳丽,或娇柔,惹人怜爱。但是一旦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为了争夺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女人们会尽已所能,各展手段,什么凶狠残忍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极少数心的纯善的除外)。很难想象后妃们在皇宫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磨心,既要努力上位,又要防止自己变成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还要提防姐妹们的毒箭弯刀,真是非人生活啊!在后宫的女人当中,还有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群体——宫女,她们是后妃的预备级。不一定什么时候皇帝酒醉或是心血来潮,昨日小小的宫女就会成为明日的嫔妃一员。所以,她们是后妃必须依靠也是必须防备的对象。还有皇宫中的一个特殊人群——太监,这些人地位看似低下,其实却有通天的本领。在后宫中,太监是皇帝与后妃、宫女之间的桥梁,他们可以把皇帝的指示传达下去,也可以用自己的巧舌如簧引导、改变皇帝的判断。所以,宫中女子想上位的,与有权谋的太监合作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传所著的《中国历代后妃轶事》,把中国几千年来的有些故事的后妃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从秦到清,一页页读来,简直就是一部女子的血泪史。一个个奇女子或用权谋或用智慧得到了皇帝的情爱,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更多的女子变成了宫中默默无闻的一员,或死于非命,或寂寞终老,一生事迹也无从考证。虽然宫中也有至贤至德的女子,但一般也是从名垂青史的方面来讲的,单从女人的角度来说,相信也是各有各有不甘与不幸。读《中国历代后妃轶事》,仿佛就是在看中国几千年来皇帝与后妃、宫女、太监博弈的历史,在看他们各自的智慧与诉求。

    感觉《中国历代后妃轶事》这本书写得比较简单,书中后妃事迹众多,所以只能把精彩处简略的一笔代过,很多地方看得很不过瘾,想再多了解一些也不行。相信这本书应该属于中国历史轶事类的入门版本,先让大家对后妃事迹有一个大概了解,如果想看详细内容还要研读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更丰富深入的书更好。

    宫中女子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那个小小的皇圈圈儿,她们的事迹可悲可叹可感,真的是应该有人为这些人大书特书一回方好。
  •   女人本来故事多,说到中国古代后宫轶事,自然更是频添几段传奇。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四大美女自不必说,现如今正火爆的穿越剧、宫廷剧无不在诉说着历史上后宫为了皇位、后位展开的夺嫡之争,因这一争,历朝历代不知有多人因此入狱、丧命,不知有多少党派开始了明争暗斗。虽说古来后宫不得干涉内政,但众多的史实证明:很多翻天覆地、改朝换代的大事都是首先由后宫烧起的。

    既然是轶事,自然不为很多人知晓的,史书中没有过多记载的。一段轶事,也是一段历史。历史读到细节处,往往很耐人寻味。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宫女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得到皇帝宠幸,意外巧合地怀孕,竟会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想来就够传奇的了,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在每个朝代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件。一切的源头自然是选秀制度形成以后的产物。

    选秀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规矩不一,随意性很强,算来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由此看来,古代的后宫佳丽们,或者更广阔地说古代的女人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历史舞台。以武则天、杨贵妃、慈禧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后妃,用能改变历史的妩媚谱写着一段又一段历史的曲调。

    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妇女命运悲惨。男人可以科考,可以休妻,可以三妻四妾,可以不用缠脚。而女人不可以科考,要遵守三从四德,要忍受剧痛缠脚,不可以抛头露面。所以,进入皇宫参加选秀或许是该变她们命运的唯一道路,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又充分说明了这条道路有多么狭窄。很多人为了进宫光宗耀祖使出了浑身解数。我觉得古代的选秀与如今的超女超男选秀类似,最终胜出的不一定是最有实力的,但一定是最有势力的。武则天为什么能成为女皇?是因为她抓住了时机,是因为她不甘平庸,更多的是她够毒辣。但无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都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不择手段,后人评说的最终还是他的历史功绩。不靠选秀而想着能“一朝选在君王侧”的另一条路就是要独具慧眼,要有所谓的“旺夫相”,能在乱世中助自己的丈夫登上大位,比较有名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像朱元璋那样的暴君,能对马皇后做到言听计从,这足以说明马皇后其人的能力,这不能说朱元璋妻管严,只能说马皇后有个人魅力。毕竟在朱元璋最艰难的阶段,是她陪着一段段走过来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朱元璋为人多疑,但一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皇后,且马皇后死后再未立后。

    这些进入皇宫的后妃一开始虽然不涉政事,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朝局。以至于历史上的垂帘听政、外戚揽权、宦官专权甚至武则天之类的取而代之层出不穷。当然,这些事件往往多发生在一个朝代的中后期。皇帝不问政事、荒淫无道、昏庸无能最容易导致由后宫挑起的改朝换代。因为凡事能在后宫有一定地位的,在朝堂上自然有说得上话的人。后妃之间的夺嫡之争更是让后来人触目惊心。武则天为了封后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妃嫔们为了争宠不惜对别的怀了孕的嫔妃下毒手。在这个“母以子贵”的中国古代传统体制的影响下,自然会发生很多悲剧。再加上皇帝因为嫔妃众多而形成的“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传统,让这后宫变成了杀戮场。所以古代很多皇家子弟都慨叹命运让他们生在了帝王家,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不能拥有自由,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一个不留神就会被人利用,成为别人板上的肉。

    其实更多的人命运是悲惨的,既不能得到皇帝的宠幸,也再不能出宫,只能一辈子做宫女。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写到: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个“寥落”,一个“寂寞”,一个“白头”道出了这些进了后宫的宫女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细心读史会发现几个现象:一是凡事励精图治、胸怀天下的帝王多不近女色,或不沉湎于后宫;二是这些帝王也都有红颜知己,但这个人一定不会当皇后,一旦专宠必会导致恶果,如清顺治帝之于董鄂妃;三是皇后或众多嫔妃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使江山后继有人的“工具”,与皇帝多没有感情,那不过是一种制度下的牺牲。牺牲的不只是青春,还有生命。

    后妃轶事,虽然是宫闱秘事,但说的是悲惨的故事,无论生前死后,都留给后人无尽的谈资。
  •   中国荧屏上曾经充斥着各种宫廷剧。不少男人,就yy着希望成为皇上,三宫六院,佳丽如云。不少女人则渴望自己貌美如花,成为集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后妃。

    就像大部分的宫廷剧属于戏说,并非忠于史实。皇帝清正廉明,为国操劳,国家都是权臣弄坏的,这都是编剧赚你的。还有就是红颜祸水一说,后妃争权,祸国殃民。其果真如此耶?
    过去社会可以八卦的东西不多,皇帝的宠幸,就是当时或者后世平头百姓私下里谈资。
    《中国历代后妃轶事》就是一个专题,自秦始,至清慈禧终,历代的后妃中的逸闻趣事结集于一书。

    三宫六院,嫔妃无数。这么多女子争一个人的宠,争不到,自然是不幸。争得到,就一定幸运吗?从后妃们的轶事来看她们的命运,让人感慨良多。生而貌美,当时一种幸吧?进入宫门,却未必能见到到皇帝一面,许多后妃终其一生,未能受到一次宠幸。红颜直到白发,多么可悲可怜可叹!侥幸获得宠幸,一方面伴君如伴虎,不少皇帝性格暴戾,喜怒无常,生杀予夺随心所欲,另一方面,在争宠过程中的斗争一样惨烈。这些斗争往往就是你死我活。不仅有女人之间的斗争,还有大臣们的参与,因为皇后之位,皇帝宠幸的女人,都是可能左右政局的。也有窝囊的皇帝碰上能干的妻子或者皇太后,后宫干政。获得了宠信,还希望皇帝能总是宠信我一人,对于皇帝有好感的后妃,则多是想着法子除去。况且,一旦到了资深美女,年老色衰,皇帝又怎么可能还不喜欢上青春靓丽的新人呢?这里面有太多的阴谋诡计、杀戮、甚至淫乱。即便运气好的不得了,祖坟上冒青烟,收到皇帝宠爱,贵为皇后,和皇帝就有真的感情吗?因为皇帝贵为天子,皇后要废虽然麻烦的,但被废也非寥寥无几。而且,脱毛的凤凰不如鸡,能善终不是件容易的事,出家的,惨死的,都有。只有极个别宽厚仁慈的妃子,那要多么大的自省的能力,左右逢源,才能保全性命,落得善终。怪不得,当皇帝要选秀女的时候,那么多仓促出嫁的女子,不就是为了避免进入皇宫的悲剧吗?

    既然是轶事,所以,本书有一定的趣味性的。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轶事也难免有些雷同,所以,看的人容易审美疲劳。所以,建议,随便翻,翻到哪里看哪里。既然是轶事,也就不必太当真。
  •   ——文/阳宝猪猪

    我原本对后妃这些事没那么兴趣,但最近电视剧播的几乎都是狗血的宫斗剧,引得我也对中国历代后妃抱有好奇。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更别说是进宫当了皇帝的老婆,而书中所记载的还都是些有历史记录的,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后妃们更是就如大海中的沙砺,一开始就不会被人注意。即使是在书中被记录的后妃,也几乎都是悲惨结局,即使不悲惨,在自己一生的宫斗生活中也得处处留心,小心谨慎。伴君如伴虎,皇帝贵为天子,掌有生杀大权,稍不被待见,其不论皇后妃嫔一律不得好过!

    作者从秦汉开始,写到清末,这几千年的皇室封建统治中,女人一向都只是作为附属品,而不被历史所记载,留下来被我们记住的也不过是寥寥数几,而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确实真实的,自书中描述,按照帝制传统,皇帝大大小小的老婆需要达到两三百人,一年都招呼不过来,难怪大多数皇帝都命不长,或多或少都有干系。而在皇帝众多的女人当中,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有的是纯靠运气,也有靠谋略上位的,但不论是凭借什么?至少这些女人在皇帝眼中都是有可取之处,只是可怜了大部分女人都只能孤独终老,连皇帝老儿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就那样从十来岁进宫苦守到白头;少部分女人偶得到皇上的宠幸,幸运的能生个龙子龙女,后半辈子靠儿子女儿也好,只可惜强势的女主不可能让这样的母子活得潇洒,更多的是等强势女主的儿子登位之后,这些后宫有子嗣的妃嫔们安分守己地任凭差遣;极少数能位登权极,也就是书中记录的这些女人,能被人记录,被人知晓,泱泱几千年,也就出了这么百余位“女中豪杰”。

    身为皇室后妃,不论是皇后还是妃嫔,大家都无时无刻不在“宫斗”?一旦你入了皇帝的眼,即使你想与世无争,你也不会有安宁之日。而在那样的环境中,女人们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更是常有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夫妻生活中如若多出一个小三,都有够受不了的,更何况在那样的情况下,皇帝身边美女如云,喜新厌旧自然流露,就更让人心酸痛苦的了。女人天生就是为情所困,后妃们也一样,不论这些女人是忠是守是娼是妓,都是封建统治下的牺牲品。尤其是我看到古代皇帝逝世陪葬之事,更觉得不可思议,有的姑娘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却因为某个封号就因此纳入陪葬之列,活生生地被绞死,再葬于帝陵旁。

    我不会去评价哪些后妃们优秀哪些后妃德失,武则天登基称帝也是有历史渊源,而并非她一开始就窥视皇帝的宝座,处心积虑;纵使慈禧太后再英明神武,她依旧阻止不了清朝的腐败与没落。虽说“红颜祸水”,但将历史的车轮辗压在女人的身上,确有不妥之处。很多时候,这些红颜只不过薄命,纵使她们再媚惑帝皇,依旧逃脱不了命运的责罚,比如赵飞燕,比如赵德合,比如杨玉环。

    一入宫门深似海,一朝成妃泪始干!
  •   很好的一本书,讲述古代后妃发生的事,了解历史
  •   总体不借,只是情节少了些,不过历朝历代这些优秀的后妃也是难以用一本书就能概括的
  •   轶事,茶余饭后看看
  •   比较喜欢该作者的书籍
  •   帮妹妹买的,还是可以
  •   2011年最热电视剧就是历史剧,不管是不是有穿越,总之是充满了皇上与他的妃嫔们,里面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人们的钩心斗角与对权利的追逐让人们看得触目惊心。就像大家看完后宫甄寰传后的评价:皇上哪儿是被国家大事累死的啊,分明是被这些女人折腾死得。这些赤裸裸的爱恨情仇引起我突然间对这些历代后宫里的人及故事感兴趣,毕竟历史留下的大多是男人的名字,女人作为生孩子的用具,除了几个红颜祸水以外确实让人叫不出更多的名字了。试想一个皇帝上百个妻子,妻子们得恩宠的程度决定了家族的命运,所以这些女人的故事必定跟朝堂上的故事一样精彩,而且更加真实。
    这本书的作者很有身份,是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但讲得又是轶事,所以看起来真假虚幻。书里写出了各个朝代各个皇帝们的各任皇后,每人身世背景不同,上位方式不同,性格脾性不同,所以挑起了人们的好奇。但由于涵盖太多人了,每个人都是简单的简历描述式介绍,包括身家背景、上位经历、性格秉性,所以让人觉得有些隔靴搔痒,让人们感兴趣的政治斗争与手腕完全没有提到,同时,如果对每个朝代和皇帝不熟悉,看起来还是有些费劲的。整体的写作风格通俗易懂,没有引用古文例证,也没有过多的评论,所以整体读起来还是让人觉得轻松的。书籍的整体排版和章节看起来并不舒服,纸张质量也不好,最多当成休闲类书籍随便翻翻,而且里面连图片都没有,让人连遐想的空间都没有。这本书的重点是历代后妃,所以大多数是简述并评价后妃们的行为,但是造成这些后妃们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是皇帝,皇帝的恶行恶状没有,朝堂斗争没有,后妃们的轶事总是少了些缘由也许也有些偏颇。总之,这本书不是很推荐,无法当成历史类书籍细读,当成消遣的轶事也写的不够精彩,只是可以用来单纯了解历代后妃的简历。
  •   文\薛篱说

    “做女人难,做皇帝的女人更难”,这是读完《中国历代后妃轶事》,我最想说的。尽管书的名字里有“轶事”两字,可要说得通俗点,就是后宫女人故事会。不言自明吧,扯老婆舌,传递小道消息,色情加凶杀,样样都有,后宫三千佳丽为一个男人拼搏,实在也找不出什么正事儿可干。

    想当年,《故事会》是拥有强大粉丝的通俗文学杂志,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故事会的读者。所以,读此类书,不用挖掘太多的教育意义,“孔融让梨”这样极具教育性的故事书里肯定没有,但茶余饭后读起来,依然有阅读欢乐。这是本可以速读的书,不用走心,就图个乐儿。就像麦当劳,荣登315,惠顾的人依然很多,供需关系决定的,跟有没有营养、卫生条件好不好扯不上关系。文化也需要快餐。

    不过,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情感泛滥、道德沦陷、人际关系向简单与复杂两极分化的当今社会,这本书倒是有点现实意义。社会分工不同,意味着责任与权力不同,从事皇帝与后妃这种职业的人,绝对是深谙此道的行家。他们的职业风险比谁都大!

    这本书从秦一直写到清灭,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与皇帝和后妃有关的掌故基本都提到了。说后妃的话,就得先给皇帝分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女人站在这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那些女人们斗争的手法非比寻常,中国的后妃史堪比一部阶级斗争史,这本书里所讲的还都是些手无寸铁的女人之间的争斗,如果把后宫女子参政议政的历史细细讲来,你会发现出来混总在要还的。

    就拿开国皇帝刘邦身后听吕雉来说吧,她是何等彪悍!但是她在刘邦开创大汉基业里起到了坚实后盾的作用,连跑路的刘邦踹下马车的孩子,她都能硬是给抢回来。你说她干出那种把戚夫人当“人彘”的事儿还奇怪吗?开国皇帝的结发妻子不好惹,这是我总结出来的第一条。当然,如果结发妻子太霸道的话,不报应在自己身上,也会报应在外戚或是子女身上,动不动就废太子的事儿在历史也不新鲜。

    “自古红颜多薄命”,在皇帝身边的美人儿,就两种下场:一种是命薄早逝,留下皇帝空怀念,很快被其它后宫所代替,男人对于情份都渐忘,皇帝也不例外。像顺治这种为了董鄂妃哭着喊着要出家的,实属皇帝这行里的异类。另外一种是以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为代表的贤德后宫,但是,最终还是被武则天逮着机会摆了一道,导致大唐礼崩乐坏。

    所以说,后妃是个高危职业,良家妇女都不愿入宫,那些怀着不良目的入宫联姻的,都是些不怀好意的政客,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都说做女人难,做皇帝的女人更难。
  •   当初选择这本书,是想一个对宫门后妃这一群体有眷顾的人,或许会从不一样的腔调去述说。不过,这书给我的感觉仍然非常老派。

    首先,全书的写作时间是二十多年前,女性意识——作为一种对立于以男性意识为缺省配置的社会意识——尚未觉醒,对于历史文献的整理仍然是一种愚忠式的认识搜集和翻译。如果一个文学家或一个史料学家,对某一主题的编撰时,并没有将对主题的探究与自身认同结合起来时,就会形成材料与研究间的隔阂。(所以我欣赏路遥以及他的《平凡的世界》,小说不只是作为一个描述的客体而存在,它观照着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这本书就是这种反面例子,尽情地写着历史中的女子,却不带着一丝真诚的喜爱。这使我觉得整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历史从发黄的纸片中,搬到了新的、却亦将发黄的纸片中而已。

    那么,真正的女性视角是怎样的呢?史书中的男性,在其他男性是直接交往的关系,而史书中的女性,却因为男性,而与其他女性发生着联系。例如后妃中无论争风吃醋或和平共处,女性之间的关系都以男人为导火线。而女性的特质,都是由男人去评说,以对男人的“有利性”作为其主要评价维度。(例如苹果是“红色的”是其固有属性,而其“健康的”则只是对人的有利性而生发的特性。)在史书的叙述中,女性群体的力量被支离、被打散,而女性个体的力量则被异化(这个词用得太不恰当,但尚未找到更合适的词,看家姑且按其字面理解)为依附于男人的“有用性”。女性之间没有传承,没有独立意识。所以,我尤其怀念安意如,无论对她的批评声有多猛烈,但我觉得只有在她的叙述下,那封印在史书中的女子才被解了咒。无论是嗔怒还是妒恨,都是发自女子心中本真的声音。

    然后,对整本书的内容,也难免将信将疑,作者说:“编写这些轶事就必须去伪存真了。记事虽不能尽意生动,却都是千真万确。”本来是“轶”事,又何得确凿之真假?我建议改“轶”为“逸”,少一点学究式的搬弄,多一些耳畔唇边的性感。那样,作者就能成为柳永式的人物了。
  •   说实话,我还没读完,太不详细了。既然是历代后妃那就应该详细点不是么?跳跃太大没有衔接不说,很空洞。跟高中念书学的历史课本一样,一扫而过。不推荐,真要看历史,还是多看看正儿八经的史书吧这些都不够细
  •   感觉一般,走马观花的给讲了一下,不够详细~
  •   觉得和标题有些那什么,内容就是概括每个妃子的一生,人家想看细节的说!不过总算以后不会把那些妃子的朝代弄错了。
  •   本书写的给人的感觉不严谨,不严肃,不专业。
  •   作为学术性看的话,不太合适,但是对于一般的读者倒是不错的选择,因个人比较喜欢学术性强的,所以不适合自己看
  •   写的人很多,事情很空泛,不吸引人。
  •   粗浅的列举让你很容易阅读,我喜欢更深一点的读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