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姚家余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著名导演英达的父亲。英若诚似乎也难逃父以子贵的定式。但真正了英若诚的人都知道,其实他的光环一点都不比英达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书香世家的骄子,他又是著名的翻译家和表演艺术家;他致力中外文化交流,曾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他一生赢得过无数荣誉,1997年还被香港特区政府命名为世界十名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辉煌,本书带你走进英若诚“奇人奇艺”的多彩人生。
作者简介
姚家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思妃。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曾任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教员、作战参谋;1988年转业后,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北方图书发行总公司业务部主任、时代文艺出版社编审、总编辑助理;现任长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作为当今文坛十分活跃的作家,20余年来创作了30余部文学作品,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古代兵书通解》《迷信解析》《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人》《历代帝王私生活实录》《我的爷爷是地主》《失意》《操心》《伤心》《闹心》《紫房子》《曹雪芹人生历程》等。
书籍目录
一 “假洋鬼子” 1.让洋人敬服的“假洋鬼子” 2.“假洋鬼子”出国门 3.自信的“假洋鬼子” 4.“假洋鬼子”当教授 5.“假洋鬼子”的对外交流观 6.“假洋鬼子”与算命先生二 名门之后 1.主张维新变法的英敛之 2.抗日英雄英千里三 因祸得福的“毛三爷” 1.不肯服输的“毛三爷” 2.不甘寂寞的“毛三爷” 3.“毛三爷”被学校开除 4.“毛三爷”改名 5.“毛三爷”犯众怒 6.“毛三爷”与人“决斗” 7.“毛三爷”立功 8.“毛三爷”考入清华 9.“毛三爷”的照相馆 10.“毛三爷”的红颜知己四 “英大学问” 1.“洋学生”出洋相 2.“洋学生”的业余创新 3.“洋学生”被“贬”资料室 4.问不倒的“英大学问” 5.了不起的年轻人 6.舞台上的学问 7.“英大学问”进“茶馆”五 英家门楼 1.入党申请带来的烦恼 2.“英雄本色” 3.掠人之美 4.“问题人物”被抄家 5.“丛中笑”战斗队 6.逍遥不自在六 乐观的“牢头” 1.“特务”罪名的由来 2.“牢头”的特权 3.苦中作乐 4.狱中的“政治委员” 5.学问换来的待遇 6.“五七”干校七 “命中注定”当“皇帝” 1.应运而生的“忽必烈” 2.国家代表 3.“忽必烈”成全《马可·波罗》 4.“忽必烈”答记者问八 从演员到部长 1.时代的选择 2.在其位谋其政 3.清廉的好官 4.副部长演戏 5.重返舞台九 壮士暮年 1.最后一次演出 2.吃“文化” 3.英达的父亲 4.人生自古谁无死英若诚年表
章节摘录
一 “假洋鬼子”英若诚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极富幽默感的人。在工作中,他是备受人们尊敬与爱戴的艺术家和领导;在生活里,他能欣然接受亲朋好友根据他的生活习惯送给他的绰号“假洋鬼子”!“假洋鬼子”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对于这个称谓,英若诚不仅不反感,还觉得这是大家表达友善的一种方式。他曾请四弟英若智为自己刻了一枚“假洋鬼子”的图章,算是接受了这个荣誉称号。亲朋好友对英若诚的如此“大不敬”并非无的放矢、空穴来风,而是根据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做派创造出来的。英若诚的确是个集大俗大雅、大洋大土于一身的人。说“洋”,他能讲一口流利而又十分标准的英语,喜读英文书,爱穿西服、饮洋酒、喝咖啡、吃西餐、吸洋烟,待人彬彬有礼,确有“绅士风度”;说“土”,他平时操一口纯正的北京普通话,且从不在讲汉语时夹带外文词句。为人豪放,以食肥肉为快,自言“无脂不饱”,对粗茶淡饭从不挑剔,饮酒吸烟均不克制,直到晚年身患重病,仍不愿戒除嗜好,与一般固执老人无异。也难怪大家嘲讽他假“洋”,这种善意的嘲讽包含了大家对他的关心和规劝。英若诚身边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假洋鬼子”巨大的影响,他们都打心眼里敬佩“假洋鬼子”的学问和成就,倾慕“假洋鬼子”的丰富经历,都庆幸有“假洋鬼子”这样一位良师益友。1.让洋人敬服的“假洋鬼子”1979年秋。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外文化交流的禁区逐步解除,美国著名演员鲍勃·霍普先生来华演出美式幽默喜剧,进行民间文化交流。对于这次演出,中方有关部门极为重视。鲍勃·霍普本人虽然也对首次来东方文明古国进行文化交流寄予极大希望,但他却暗暗担心他的表演与中国观众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会极大地影响演出效果。鲍勃·霍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的演出形式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被称为“脱口秀”,主要是靠幽默的语言和过硬的嘴皮子功夫来吸引观众。由于演出时的语言中有很多美国的方言俚语,趣味性词汇比比皆是,请人现场口译,难度是可以想象的。果然不出所料,鲍勃·霍普一行到上海后,无法找到可以为他准确做同台口译的人。经过双方再三研究,决定采用打中文字幕的形式,在演出时把台词大意提示给观众。鲍勃·霍普先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尽管他在舞台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很难调动起观众的情绪。现场反应冷冷清清,观众望着在舞台上手舞足蹈、“妙语连珠”的美国幽默大师,如鸭子听雷一般,难以产生共鸣。首场演出失败了。鲍勃·霍普焦躁不安,他这次来华演出,一方面是想把美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介绍给中国观众;另一方面,他还要在中国拍摄一部以他为主人公的大型歌舞趣味电视片。首场演出的失败,对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担心下面的工作将难以进行。中方负责演出的有关部门也忧心如焚。面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的美国著名艺术家在上海这座文化建设领先于全国的大城市演出失败这种尴尬的局面,他们的难堪绝不亚于霍普先生,这事关中国的形象。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下,演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情急生智,突然想起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英若诚。英若诚的名字顿时使众人眼前一亮,大家同时欢呼了起来:“他一定行!”霍普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他不太相信在中国会有人能把他的幽默语言准确到位地现场口译出来。因形势所迫,他只能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请演出公司速请英先生来救场。英若诚听了有关人士介绍霍普先生首场演出失败的情况后,十分自信地接受了邀请。心想洋人有了难处,我这个“假洋鬼子”怎好袖手旁观?还是那句话,这事关中国的形象!
编辑推荐
《英若诚传》从英若诚家世写起,叙述了传主一生成长、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他从一个显赫家族子弟到著名艺术家的心路历程。英若诚名满天下,他是一位表演风格独特的杰出艺术家,一位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著名导演,也是一位信念坚定、勤奋踏实的卓越翻译家,一位思想敏锐、求真务实的优秀理论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