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作者:程宝林 著 页数:182 字数:140000
内容概要
《负笈美利坚》这本小书,向万里之外,那些恪守读书人本色,不求官,不求财,但求“知”与“真”的写作者与书爱家,表达他发自内心的敬意。不为三尺冠所变,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充满戾气的社会里,播撒人文、人道与人性的种子;在追求感官享乐的时代,鼓吹心灵的解放与灵魂的飞升。将《负笈美利坚》这本书摊在桌上、捧在手中,加以摩挲、观赏的那种手感,就是人对于“文明”的触觉。书的存在,部分抵消了人间的恶与丑,而使生活变得可以忍受,在某些时刻,甚至足以感恩。
作者简介
程宝林,诗人、散文家。湖北荆门市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英文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夏威夷某外语学院,兼任旧金山《美华文学》季刊执行主编、纽约柯捷出版社特邀编审。著有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程宝林抒情诗拔萃》、英汉双语《纸的锋刃》、《迎风奔跑》;散文集《托福中国》、《国际烦恼》、《心灵时差》、《烛光祈祷》、长篇纪实作品《美国戏台》、随笔集《洗白》等16部。诗歌散文被收入约100种选集,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和教辅书。曾获“四川省文学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近30种奖励。散文集《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入选“上海市民最喜欢的20本书”书目。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因书
只因你对枪极端憎恨——悼念张纯如
文学史的链接
白头搔更短——刘荒田印象记
洋学堂的书单
见字如晤
禾场书斋
蓉城书事念明德
泉溪印象记
遭遇名人
珍贵杂志蒙赠记
致诗友大雪函
迎风远扬的朋友
交臂而过——写给扫舍
网友二记
敦厚如兄的哈金
三祭陈楚云
相逢于日本
第二辑 因诗
自谑录
禅意自古高难问
徘徊在土地与季节的边缘
在汉水和诗歌交汇的地方——《诗歌月刊》“荆门诗人作品专辑”评析
野兽与乡村的守望者——韩少君诗集《倾听》读后
“老天聊发少年狂”——试论纪弦诗歌中的狂放精神
大地寂静,而歌者无言——苏历铭诗歌印象
时间流逝,而玫瑰永恒——读北岛新著《时间的玫瑰》
西梅的几首小诗
关于一首诗的一场争鸣
与许德民关于抽象诗歌的对谈
第三辑 因文
罗强烈:背负太阳与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散文集《寻找格林先生》
穆京虹和她的三个世界——读《在美国屏风上——一为北大女博士留美十年》
从《奔流》、《狂潮》看左翼文学的海外影响
生存重压下的激情挣扎——读邵丹中篇小说《待嫁之身》
醇酒流年老弥坚——谭寿山先生印象记
答《成都时代周刊》问
海外华文文学的两点困惑——在华人历史学会举办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上的发言
桂花与紫云英的姐妹——序鲁佳萍散文集《隔着一生看你的影子》
具大胸怀,写大文章——伍松乔其人其文
“人生逆旅,我亦是归人”——浅谈朱琦的散文与随笔
坚守小城,与孤寂的内心——评宋方童散文集《记忆温暖如初》
一生走不出小小的村庄——我为什么写《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
我为什么写《美国戏台》?
《高阳教育志》序
青衣江的女儿——尔雅散文集《青衣江的女儿》跋
章节摘录
禾场书斋 在拥有一座废园的公寓中住了五年多以后,前不久,我们终于搬家了。新居仍然是租的,租金虽然贵了一倍多,居住条件却也至少提高了一倍:宽敞的起居室、新装修的厨房、两间卧室,其中一间正好可以隔出一角,挂上“无闻居”的匾,“环室皆书”,而且尽是洋书。对这种居家的环境,我是颇为满意的,更不用说,百步之外就是金门公园的森林和小湖,传来阵阵水禽的呜叫;五分钟的车程之外,一片平坦宽阔的海滩,海的对面不是日本,也不是朝鲜,是中国。书斋虽然只有半间,窗子却面向整个大海。西下的太阳,从下午一点多钟起,斜照在书桌上,渐渐地移向书架,将那些英文的典籍照得一片亮堂。当阳光移到墙上时,便是傍晚了。太阳回到海里,回到海的那一面,照亮那里的窗子。“斜光到晓穿朱户”,记得这是晏殊的词。在那些窗子里,有迟起的、慵倦而丰腴的少妇,有早起的、不劳作就浑身不自在的老者,当然,还有孩子,他们出生在一个拥挤的、几乎人满为患的国家里,博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又给他人留出生存空间,这种两难的抉择,真是难为了孩子。与废园的杂芜和绿意相比,新居窗外的后院,被房东雇人铺上了水泥。连一棵树也没有的水泥地,左看右看都像家乡的禾场。所不同的是,我的家乡,从前的禾场全是裸土碾压而成。禾场,这乡村的手掌,摊在村子的边缘地带,除了铺晒、碾压水稻、小麦、芝麻等作物之外,它更发挥着乡村娱乐中心的功能。在夏夜里,乡村的孩子们,互相牵着衣服的后襟,在月光下的禾场上玩“赶羊子”的游戏。担任牧童的那个小子、丫头,如果抓住了“羊尾巴”上最后的一个孩子,他或她就得乖乖地出列,代替那个牧童,继续追赶“替罪羊”。“羊群”在禾场上摆动,星光在夜空中照耀,田里的蛙鸣和头顶的萤火,真有辛弃疾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之美。只是,孩子们哪里晓得,父母一年忙到头,年终分红时,大多是“超支”的结局呢。在我的少年时代,也曾在禾场上熬夜打场,赶着牛,拉着石磙碾压稻谷。记得有一次,支书吩咐我,将石磙的木架套好,然后套在牛脖子上。这样简单的农活,我却怎么也套不好,急得冒出一身大汗。支书面带怒气,更带着同情说:“我看你将来怎么吃这碗饭哟!”碾下的稻谷,不能立刻归仓,得在禾场上晒几个大太阳。人们将稻谷堆成金字塔般的小丘,然后,由队干部端来稻草灰,在谷堆上画上记号,剩下的事情,就轮到我们这些小伙伴了:两人一组,守夜。总是挑要好些的伙伴结成一组,将家里的竹床搬到禾场上,用稻草扎起草把,将蚊子熏走,然后,躺在竹床上,望着星星,有时候是一轮满月,谈起前些日子看过的电影;渐渐地,似乎不经意地,谈起某个女同学,点到为止,忙忙地用别的话遮掩过去,听的人比说的人,有更多的不好意思。晒在禾场上的稻谷,需要不时翻动。翻动的农具,是一种木质的耙,但农民们更愿意只用两只光脚丫子。在一两寸厚的稻谷里,两只光脚就这样呈一条直线,踢出两道浅浅的“沟垄”。当我也这样踢着稻谷的时候,我发现,我踢出的沟垄,比父亲踢出的要窄小得多。这也难怪,我的脚,这双日后要走向天边外的脚,还没有长大。家乡的稻谷留给了我的赤脚一丁点踏实感,加上一丁点刺痛感。而从禾场走向考场,走向人生许许多多的失意与挫折,却从来不曾感受过绝望,应该说,禾场是我人生教科书开头的一章。扬场不是小孩子的活。晒干的谷子,要扬干净杂土、碎草才能人仓。我记得父亲扬谷的情景:身量不高的父亲,先轻轻地扬起一“掀”,试试风向和风力,然后,只见他叉腿站立,均匀有力地将谷子扬向空中。在空中散开的谷子,落在禾场上时又会奇迹般聚集在一起,变成一条细长的小丘。他就那样一步不移地将一堆谷子扬完,这才擦掉脖子上、脸上的草屑和汗水。这个憨厚的人,这个擅长耕田这类农活,却拙于插秧等另一些农活的农民,就这样和土地、庄稼相守了一生。乡村的夜晚有真正的静谧。夜是纯粹的黑,因为没有电。月圆的时候,则是那种不折不扣的圆;而没有月亮的晴朗之夜,银河系就更加灿烂。乡村里的老者,光着上身,将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一一指给我们。这点知识,不知是归人天文学好呢,还是神话学更好。讲到这里,唧唧喳喳的女孩子们总是会静默下来。那些在农忙之余,学着织毛衣、钩花边、纳鞋底的乡村的女孩们,一个接一个地远嫁他乡,成为与她们的母亲一模一样的农妇,养育这个民族的绝对多数人口,在“人民”这座金字塔里,成为最基层、最庞大、最无助与无奈的那一层。来到美国后,回过两次村庄,见到当年村里的十多个禾场,如今已经全部荒废了,有些变成了旱地,有些则长满了荒草。村庄的衰败,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十字形的村子,已经有半条街,完全变得无一户人家居住了,甚至连村子中心也出现了倒塌的房屋废墟。村里人去了哪里?城里谋体面的差事,是最好的出路;附近的小镇上摆个小摊,也是不错的选择;到山西煤矿挖煤、到深圳工地挖土,更是越来越多青壮年的必由之路;剩下的,差不多就只有老年人、女人和孩子了。从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旧金山的雨季绵绵不绝,前天晚上我忘了关窗,结果,摊在书桌上的几本书被夜雨打湿了。趁着大晴天,我将这几本书摊在后院里晒干时,不知怎的想到了黄豆、小麦,甚至芝麻。如果我家里找得出这些亲切的粮食和油料,我一定会用一个竹编的簸箕,将它们端出来,晒一晒这异国的太阳。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