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银花 页数:175
前言
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民族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任务,也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民族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系统阐述,一批具有理论前瞻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面世。进入21世纪后,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选择,立足于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族发展研究深入展开,特别是民族和谐发展研究引人注目。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民族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植于客观实际的民族理论研究,应本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发展与创新的本质要求,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发展的实践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有所建树。张银花著的《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就是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总结民族和谐发展的一部新颖的研究专著。该书以民族和谐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全新的多维视角展开研究,形成了由理论问题探索、实践案例分析和发展战略选择等三维角度构成的关于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体系、基本框架,围绕民族和谐的基本内涵及支撑体系、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及指标体系、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的经验启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民族关系和谐模式、中国民族和谐发展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该书的特点主要体现于: 一是突出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作者通过对民族和谐、民族和谐发展进行理论探索,提出并界定民族和谐的概念和民族和谐发展的定义,比较深入地阐述民族和谐的基本内涵和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全面分析民族和谐的支撑体系,尝试建构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
内容概要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和谐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存在,它是社会重要的要素和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它的必要前提。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多年来,学术界关于民族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提出的民族关系理论,北京大学马戎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对民族关系社会目标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从民族社会学角度提出的民族社会关系理论。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郝时远研究员发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一文,王希恩研究员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8期),中共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的《妥善处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族矛盾》(理论视野,2005年第3期)等文章,对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民族和谐发展”,学术界尚欠深入探讨。 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民族和谐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突出问题提出来,并将其摆在重要的地位加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其研究意义在于: 1.从理论层面分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民族和谐必须重视和切实加强民族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是民族和谐发展。这一研究旨在挖掘和谐思想渊源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和谐的概念,揭示民族和谐的基本内涵及其支撑体系,阐述民族和谐发展的含义、基本内容与基本要素,构建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以丰富民族发展理论。 2.从实践层面分析,这一研究的直接意义在于以地区实践案例分析的形式,探索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具体模式,并进行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评价,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从学科层面分析,这一研究将从民族和谐这一侧面深化和谐社会理论,提出民族和谐发展观以丰富民族发展理论,尝试以个案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以新时代的全球视野对中国民族和谐发展对策、民族地区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体现科学研究的时代性。提出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期望对民族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遵循科学研究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逻辑过程,本文首先提出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然后运用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中国民族和谐发展进行战略思考,提出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内容结构是从理论问题探索一实践案例分析一发展战略思考。 上篇,对民族和谐、民族和谐发展进行理论探索,提出民族和谐的概念和民族和谐发展的定义,阐述民族和谐的基本内涵和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民族和谐的支撑体系,拟构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 中篇,以实践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以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对民族关系和谐之要素进行调查分析。 下篇,分析中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与当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深入思考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之必要,提出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 本研究既是一种理论研究,又是一种实证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尝试运用民族理论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对民族和谐及民族和谐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 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实证研究,必须采用深入实地的调查方法。笔者长期工作生活在内蒙古,曾亲身感受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和谐氛围,对该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关系、民族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 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将运用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的方法,以民族和谐、民族和谐发展理论来深入分析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的相关因素等现实问题,并对民族和谐发展程度进行指标评价。 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较全面地掌握和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深入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本研究在探索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民族关系和谐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入实地通过亲身调查、现场访谈以积累资料和实地研究;另一方面做好文献资料梳理和研究工作。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事物的性质,定量分析是对引起事物性质变化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以此全面把握事物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本研究既对民族和谐发展的要素进行定性分析,又拟构了民族和谐发展的定量分析指标,使民族和谐发展程度得以客观地衡量和评价。 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1)民族和谐是指民族共同体内部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不同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民族自身和谐、民族与民族和谐、民族与社会和谐、民族与自然和谐。 (2)民族和谐的支撑体系包括一是发展,二是文化,三是制度。因此,要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建设民族和谐文化,强化制度保障。 (3)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自身和合共存全面发展、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协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 (4)以有利于对民族和谐发展程度的客观衡量和定量评价,初步构建了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 (5)中国民族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仍存在着不和谐因素,其中重点和难点就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了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 (6)实现中国民族和谐发展,树立民族和谐发展观是根本,选择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关键。
作者简介
张银花,蒙古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多年来长期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著作(包括合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自治区科研课题4项、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课题4项。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科研成果优秀奖、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术科研奖等奖励。
书籍目录
导言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二、研究相关动态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四、研究预期目标上篇 理论问题探索第一章 民族和谐理论一、民族和谐概念的提出二、民族和谐的基本内涵三、民族和谐的地位和作用四、民族和谐的支撑体系第二章 民族和谐发展一、民族和谐发展的含义二、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三、民族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四、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中篇 实践案例分析第三章 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实践启示一、内蒙古自治区概况二、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实践成就及指标评价三、内蒙古民族和谐发展的经验启示第四章 内蒙古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析——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一、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构成与分布格局二、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三、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关系和谐模式四、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关系和谐条件下的发展经验和成就下篇 发展战略选择第五章 中国民族和谐发展对策思考一、中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二、当前影响民族和谐发展的因素三、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对策和途径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一、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必要性二、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三、少数民族地区纵向跨越与横向和谐的统一结语一、树立民族和谐发展观是根本二、选择民族和谐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关键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理论问题探索 第一章 民族和谐理论 一、民族和谐概念的提出 和谐是人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从春秋时代,到当代中国;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一直是人们努力的目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和”字,在古代典籍中,“和”又被应用到天、地、人、事、物之间,无所不在。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论,庄子的“不同而和”思想等等,使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事、物并使之均衡。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作为形容词,“和”则表示事物存在的良好状态,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和”作为古代哲学范畴,又被认为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如“中和位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的本质则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使不同事物之间协和一体。如《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各自具有与众不同独特个性的君子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平衡,相互和谐共处;小人聚集在一起,表面上相互附和,但却不具有随和善良的品格而不能达到平衡,相互争斗而不能和谐共处。“和而不同”就是要求充分尊重创造性、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广泛参考借鉴学习不同意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达到理想的状态。相异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发展。《管子》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只有以和谐、中和为本,才能均衡天下,才能和乐人民,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发展的真谛。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就是在于尊重世界丰富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协调,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不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特点,而“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和”的价值就是要通过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容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和以处众”、“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心平气和”等古训讲的都是人和。“天人合一”则是“天”、“地”、“人”三者和谐的最佳状态。《周易》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物咸宁。”意为天体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律运动变化,公正无私地对待各种事物的生命,保持着完满的和谐,这一切都是以有利万物的正常生长为前提的。天道超然于万物之上,保证大自然的和谐和万国的安宁。汉儒董仲舒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且包含着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天的旨意,人与天与地即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要和谐等内涵。 到宋代,“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发展,达到了最高境界。“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其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表达出穷尽天地之理,通晓万物变化,个体与整体宇宙合二为一,才能够达到天地和谐的最高境界。“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美以成”,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