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作者:朋・乌恩 著 页数:318 字数:3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文化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提升,其作为重要社会资源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文化的视角、手段和途径来审视、处理和协调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文化的审美、娱乐、教育和对社会群体的凝聚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普遍共识。正是因为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他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当前,深入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是思想理论文化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和长期任务。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绚丽多姿,辉煌灿烂。她是由中华民族56个民族共同组成、创造和发展,由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共同构筑的。显然,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内容概要
草原文化的民族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断融汇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延伸、升华,实现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现了草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重要载体的时代风貌。以草原上千百年来盛行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来说,已经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所要展示和表达的已经不单是草原人们的娱乐竞技,而是增强了文化与生产、商贸、旅游等经济生活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实现了草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更加凸显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节庆、旅游、祭祀、娱乐、餐饮、医药、服饰、工艺、歌舞、文学艺术等都在实现与现代文明之间双向互需的有机结合。草原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吸纳现代文明的成果,实现发掘、更新、重构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现代文明也在与草原文化的结合中获得新的实现领域和形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13世纪以前原蒙古人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 第三节 北元时期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 第四节 清代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 第五节 近现代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第二章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文字 第二节 蒙古族风俗 第三节 蒙古族艺术 第四节 蒙古族文学 第五节 蒙古族历史学 第六节 蒙古族的科学技术 第七节 蒙古族宗教第三章 蒙古族的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第一节 蒙古族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 第二节 蒙古族的游牧生产方式 第三节 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生产技术 第四节 游牧经济的脆弱性第四章 蒙古族家庭及生产组织结构研究 第一节 家庭结构 第二节 亲属关系 第三节 古代蒙古族的生产组织第五章 游牧经济对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 第一节 游牧经济与古代蒙古族经济制度 第二节 游牧经济与草原民族政治制度 第三节 游牧经济与草原王朝的兴衰规律 第四节 古代游牧社会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冲突第六章 游牧经济与蒙古族古代军事文化 第一节 古代蒙古族的军事组织及其军备 第二节 古代草原民族及蒙古族的军队训练方式 第三节 游牧经济与古代草原民族的军事优势 第四节 古代蒙古族的战术特点第七章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坚忍不拔的执著性 第二节 关爱生命的普惠性 第三节 包容异己的开放性 第四节 遵循规律的开拓性第八章 蒙古族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研究第九章 蒙古族与外来文化交流模式研究第十章 关于成吉思汗的文化研究第十一章 从取名习俗的变化看蒙古族论的变迁 第十二章 近现代蒙古族佛教信仰淡化的原因总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因此,从本质上讲,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作为人类价值系统的集中体现,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某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犹如生物基因,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及其成员产生作用,从而制约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蒙古族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民族,经历了很多民族未曾经历过的遭遇,沧海桑田式的社会变迁,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比较罕见,使其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脉络。特定的历史造就了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特有的文化又造就了蒙古族特定的历史。第一节 13世纪以前原蒙古人的历史与文化谈及蒙古族的文化源头,就必然要涉及族源问题,因而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对蒙古族族源问题史学界至今还没有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其次,由于史料的限制,要想对l3世纪之前的蒙古族文化做出脉络清晰的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一部文化著作,它又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只能深度从文化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对日期蒙古族文化的源头做出如下的描绘,获得大体上让坊者接受的观点。按照历史学界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共识,如果我们以语言作为判断民族归属的主要参照系,蒙古族应当毫无疑义地归属于东胡系统,她应该是由东胡系统的某个部族为核心构成的族群。
后记
历经三年时间的探索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主体成果《草原文化研究丛书》即将付梓问世。《草原文化研究丛书》共11本著作,对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草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影响、草原文化的现代发展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多方位的、深入的研究论述,是草原文化研究集大成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是我们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一份献礼。草原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专家学者们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语言、宗教、民俗等,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把草原文化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过去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之所以要着重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是因为随着考古发现、历史研究的深入,随着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更为迫切地需要我们对草原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有新的认识和领悟,做系统深入的梳理和阐述。我们对草原文化做系统深入的研究是从2004年4月开始的。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同志几次明确提出我们内蒙古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草原文化研究,要通过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确立和阐释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中应有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编辑推荐
《蒙古族文化研究》是草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