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无恐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詹姆波尔斯基  页数:1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有爱无恐》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转换的准备、自我转换的构成、自我转换的课程、我付出的一切,都归回了自己、宽恕,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我从不因我个人的判断而消沉、我决意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放弃敌意,我便从眼前的世界逃离等。

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G·詹姆波尔斯基,博士。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儿童与成人心理学家著有《改变生活的简单思路》《接近上帝的捷径:用精神疗法寻求心灵乎和》等书在加利福尼亚创立了第一家“态度治愈中心”并在全球30个国家开设了150多家分支机构与妻子戴安妮·西瑞西农博士均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曾在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工作与讲演

书籍目录

作者序前言简介PART1自我转换的准备PART2自我转换的构成PART3自我转换的课程LESSON 1 我付出的一切,都归回了自己LESSON 2 宽恕,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LESSON 3 我从不因我个人的判断而消沉LESSON 4 我决意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LESSON 5 放弃敌意,我便从眼前的世界逃离LESSON 6 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LESSON 7 今天,我将不对任何事物妄加评判LESSON 8 “此时此刻”就是我所拥有的全部LESSON 9 过去的已经过去,它再也不能将我触碰LESSON 10 除了它,我尚可选择感知平静LESSON 11 我可以改变一切有伤害性的想法LESSON 12 我对自己的所见负责后记

章节摘录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来自于过往经验与外部感知的观念体系。你是否一直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呢?或者,就像著名喜剧演员菲力普·威尔逊所说的那样:“所见即所得”?  由于我们的感官感觉似乎是依赖于外部世界投射到大脑的信息,我们也许就因此认定自己的思想也完全由这些信息来决定。由此也就导致一种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割离的个体,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冷漠、破碎的世界里。这也让我们误以为,就是这个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让我们感到悲伤、沮丧、焦虑和恐惧。于是,外部世界就成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而我们,则被它影响和操纵。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种可能性:上面的这种观念是本末倒置的。如果我们认为“看到些什么是由自己的思想决定的”,那么,一切会怎样呢?当我们最初接触到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所思是“因”,我们的所见是“果”——的时候,也许它看起来是陌生而且不合情理的,但我们还是愿意去接受它。它将使我们在感到悲伤和痛苦时,不再有理由去责怪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种种感受也许并不是这个世界造成的结果,而只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把自己的思想想象成一台摄像机,让它把我们的内心投射在外部世界这个大屏幕上:当我们内心被悲伤充溢时,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也变得令人感伤;相反,当我们内心宁静而快乐时,眼前的世界也变得可爱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在清晨醒来时,透过一副奇妙的眼镜来看世界——它可以过滤掉一切东西,除了爱;透过它,我们将看到一个美好的、友善的世界。当我们试图去控制世界时,也许该首先问问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对我们会有所帮助。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杰瑞·詹姆波尔斯基所传授的,都是他所亲历的。我知道,这本书来自他内心最细腻敏感的部分,这里所表述的一切都决非遥不可及或不叨实际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兴趣去预想爱会在将来带给我们什么,也同样不在慧我们过去曾经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关心我们认为错待了我们的那个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此时此刻,才会产生一种极为强大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将把平静的内心调适到极致,那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焦躁与“相信此刻事实”相反的另一种选择——就是我们固执地认定那些已经过去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情是无可改变和避免的,因此就导致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凝固、偏执状态。爱,不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它无法在我们患得患失的想象中被证实。我们只需悠然停靠于它温柔的臂弯,而不去忧虑它何时到来,又为什么愿意驻留。  ——休·普拉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有爱无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作者根据看过的一本心灵书籍《奇迹课程》后的感受与经历而写的,有点像读后感之类意味的吧,摘抄片段如下:
      
      此刻我所见的一切,就是我此刻的幸福。
      
      
      这种思维习惯可以被比作一个专门播放老电影的放映室——专门播放我们在过去经历过的那些事情。这些过去的影像不仅彼此叠加,还出现在我们现如今正在经历的胶片中。结果是,我们从未看清那些事情的本来面目,透过日积月累而扭曲变形的泛黄记忆,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目前事物的一些断章残片。
      
      
      我们可以选择去看、去体验一切真相。我们可以感知现实,这种经历本身就是爱。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每个瞬间都拒绝自身被过去的负疚和对将来的恐慌、被这个值得质疑的已经约定俗成的“现实”定义所束缚。
      
      
      当我们把获得内心的宁静作为唯一的目标时,宽恕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谅解之心可以帮助我们更改过去的错误的观念与感受,帮我们驱散内心所有的恐惧。简而言之,宽恕就是容让,就是忘却,就是能够放手。
       我们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自我内心的宁静,以此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想到自己、关心自己的内心,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步自我充实、自我完满的工作,并非自私。
       很多人时常会觉得懊恼沮丧,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把爱他人作为了第一步。
       而当我们将内心的平静作为唯一目标,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到第二步——谅解与宽恕,同时选择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他人,视他人为一种延伸了的爱,或者视他们正为经历着恐慌、以爱来呼求我们帮助的人。以这样的新角度来看待问题,无论是付出我们全部的爱,还是对他人的爱全然接纳,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内心世界的宁静。
       感受内心的宁静,是不需要其他人为我们做任何改变的。
       许多人总是试图去纠正他人的错误。但是,即使我们认定自己是在为对方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批评,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在攻击对方——通过证明对方的错误和自己的正确,我们完成了对他人的攻击。重新审视自己的动机,问问自己,究竟,我们是在教会对方去爱,还是在攻击对方?
      
      
      
      唯有我们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内心的宁静才会真正到来。
       只有我们忘记他人对自己做过什么,忘记自己对他人做过什么,才能超越已有的成见。
      
      
      
      牢记: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所需要的任何东西,爱就是我们的本质。如果我们一贯怀着这样的想法:当我们需要从某个人那里得到某种东西,如愿以偿,我们就爱他;相反,我们就恨他,那么我们就将以这种有条件的爱的交易为基础建立一种爱恨关系式。其中的索取心态将导致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痛苦。而付出则意味着无条件地扩展一个人的爱,毫无期待与界限,因而,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付出与给予时,当我们并不企图从他人那里得到回报,从不期待他人改变时,宁静就会充盈我们的内心。付出,将带给内心一份没有时限的宁静与快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