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充闾 页数:287
Tag标签:无
前言
出版社很高明,把作品的遴选权下放给了作者,并且要求附上一篇序言。依照常理,作品是作者的孩子,“知子莫如父”嘛,何者该选,何者不能入列,作者心里是最有数的。不过,“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儿”并不容易。受“敝帚自珍”的心理支配,忍痛割爱,也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好在选文章不过是“纸上会气”,高一眼,低一眼,无关宏旨,总不像“救儿子还是救女儿”那样“了断”选择,撕心裂肺。最后,只要顺利交差,也就完事大吉。 颇费踌躇的倒是撰写序言。按照先秦文献的说法,“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而理其端绪也。那么自序,就要讲清楚自己创作的理念与路径,实际上是一篇导读文字。而作家的文字与文学批评家的不同,它往往带有即兴的意味,一般都和自身的创作实践结合紧密。管你“海客谈瀛”,还是“东郭滥竽”,都能通过现场检验,立见分晓。《伊索寓言》里有个说大话的运动员,一味吹嘘在罗陀斯岛上跳得很远很远,说凡是在场的人都能为他作证。于是,有人说了:“用不着找什么证人,这里就是罗陀斯,你就在这里跳吧!”是呀,自选集不就是散文试场吗?言念及此,真的要“心惴惴然”而“汗涔涔矣”。 这些都不去管了,索性怎么做就怎么写吧。 八年前,我在北大“散文论坛”上,围绕着挑战自我,不断创新,力求在散文创作上有所超越这个主题,做过一次演讲。我说,很赞成“创新就是对自己已有成功的积极破坏”的说法。人的年龄大了,锐气会随之减弱,特别是出了名以后,赞扬的话多了,很容易自我陶醉,无视自身的薄弱环节。而突破、创新本身就是一道难关,谈何容易!这需要清醒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巨大的勇气。有些困难的征服,可以仰仗他人帮助,唯独挑战自我,实现超越,必须靠自身努力。如果序言也需要有个主线的话,那么,挑战自我,渴望超越,就是一条主线。可以说,这条主线贯穿于三十年来我的散文创作的整个历程-o 我在全国正规的散文刊物上发表作品,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承《散文》杂志编辑青睐,一些两千字上下的随笔、小品,陆续发表在“海天片羽”专栏;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望海楼随笔”约稿,刊发在那里的更多一些。文章篇幅不长,说古道今,寓理于事,思辨性较强,密度较大。像选本中的《私谒》、《心中的倩影》等,即属于这种类型。 随着笔墨与思路的荡开,我便开始写作山水游记和文化随笔,心中流淌着时间的溪流,在冥蒙无际的空间的一个点上,感受着自然之美,性灵之光。由于那些山川胜境,都存留着千百年来无数的诗心墨迹,所以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跳出古人。他人的窠臼,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我写《读三峡》,为了区别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便掉换视角,另起炉灶,改变了由点到线、次第穿行的写法,尝试着从宏观着眼,进行总体把握——立足天半,俯视山川,把四百里长的三峡奇观,当作一部大书捧起来读。设想“三峡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记事珠和备忘录。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律动着乾坤的吐钠,展现着大自然的启示,里面映照着尧时日、秦时月、汉时云,浸透了造化的情思与眼泪”。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写得多了,看得多了,逐渐认识到,创作还须进一步深入到观照对象的意义世界,应该融入作者的人生感悟,投射进穿透力很强的史家眼光,实现对意味世界的深入探究。通过历史和美学的对话,诗、思、史的融合,寻求一种面向社会、面向人生的意蕴深度,使思维的张力延伸到文本之外。这就进入了创作历史文化散文阶段,主要作品有《陈桥崖海须臾事》、《土囊吟》、《文明的征服》等。我的实际体会是,“当你漫步在布满史迹的大地上,看是自然的漫游,实际却是置身于一个丰满的艺术世界。无论是灵心慧眼的冥然契合,还是意象情趣的偶然生发,都借由对历史人事的叙咏,而寻求情志的感格,精神的辉映,从而获得以一条心丝穿透千百年时光,使已逝的风烟在眼前重现华采的效果”。(《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新的千年揭开了帷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语境,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人们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大大增强。我也开始更多她关注心灵世界的深层开掘,使散文以轻松的格调、悠_闲的步态,以更为深刻的人生思考、哲学内涵和情感密度走近读者。就此,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的讲座中,提出了《散文创作的深度追求》这一课题。 这一时期,写出近二十篇以亲情、童年、故乡为题材的自传性的叙事、抒情散文,视角由外转内,推向内心,推向生命深处,着眼于人性、人生层面的发掘。如《碗花糕》、《望》、《青灯有味忆儿时》、《回头几度风花》、《神圣的泥土》等。将红尘的琐屑和形而上的寄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溶解在作品中的,就是一种靠着生命激情的:滋润、生命体验的支撑的人生感悟,是立足于现实土壤而呈现出的对于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探求,是一种艺术的开掘与提炼。 针对当下有些历史文化散文脱离现实、堆砌史料、把本应作为背景的东西当作文章的主体,抹杀散文表达个性、展示心灵的特长等弊端,我还有意识地剖析、描写了一批历史人物,以彰显现实期待、主体意识与批判精神。去年3月,我在北大中文系“中国作家北大行”的散文讲座中,专门就此作了阐述。我说,被誉为“新历史主义之父”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说得好:“不参与的、不作判断的、不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写作,是无任何价值的。”在人仃对于文化的指认中,真正发生作用的是对事物的现实认识。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一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都是历史的延伸;尤其是在具有一定超越性的人性问题上,更是古今相通的。将历史人物人性方面的弱点和种种疑难、困惑表现出来,用过去鉴戒当下,寻找精神出路。——这是我写作这类散文的一个出发点。《用破一生心》、《两个 .李白》、《灵魂的拷问》、《断念》等作品,都在这方面用了心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性的追求便是在创造过程中探求人生的奥蕴;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恰是对思想充满渴望的时代。广大读者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消遣、娱乐,(这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得到餍足,)他们还期待着通过文学阅读增长生命智慧,深入一步解悟人生、认识自我,饱享超越性感悟的快感。遗憾的是,哲学含蕴的稀薄,缺乏动人心魄的思想刺激,已成为当前文学创作的一种通病。为此,我以思考历代帝王命运为题材,写了一部散文随笔集《龙墩上的悖论》。自序中说,我想用一种新的方式解读历史:透过大量细节,透过无奇不有的色相,透过历史的非理性因素和不确定性,侧重于人的命运的思考,人生与生命的咏叹,复活历史.中最耐人寻味的东西,唤醒人类的记忆;我要通过这种生命的体悟,去默默地同一个个飞逝的灵魂作跨越时空的对话,从人性的深度和人生的广度,探求存在的意义。 “作家功在表现,不在传达。”余光中先生此言,我极表赞同。鉴于近年来散文泛化、散文无文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作品丧失了文学属性,背离了审美指向,我曾多次在大学讲坛和一些报刊上,呼唤想象力.、个性化与独创性。在《散文创作八议》中,我还提议,作为文学形式,散文不妨借鉴其他文学艺术门类,注重形象、细节、场面、心理的刻画,进行审美创造;在语言锤炼、谋篇布局方面,应该向古典散文学习;人物散文要致力于心灵剖析,拓展精神世界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发掘出人性、人格、命运抉择、人生价值等深层次的蕴涵。并且,在创作实践中加以尝试。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张学良:人格图谱》和选本中的《人生几度秋凉》、《情在不能醒》、《香冢》、《守护着灵魂上路》、《当人伦遭遇政治》等,都属于这一产物。 我也经常对照成功的范本,反思、审视自己的散文创作,从中发现不足。一个时期以来,从自身的写作现状出发,我意识到:应该强化心灵的自觉和精神的敏感度,提高对叙述对象的穿透能力、感悟能力、反诘能力,力求将富于个性、富于新的发现的感知贯注到作品中去;感情应该更浓烈一些,要带着心灵的颤响,呼应着一种苍凉旷远的旋律,从更广阔的‘背景打通抵达人性深处的路径;要从密集的史实丛林中抽身而出,善于碰撞思想的火花,让知识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可读性,突破散文的“华严世界”,努力使自己的思考融入大众的接受心理,使读者易于产生情感的共鸣。 我的散文写作,一直在不断地变化、摸索之中,谈不上有成型的散文观。我只是坚持这样一点:既不肯重复他人,也绝不重复自己。创新是文学的生命。一旦发觉自己闯不出固有的藩篱,亦即再端不出新鲜的货色,丧失了创造能力,那就赶紧刹车,再不要枉抛心力。创新离不开探索,探索总难免遭遇失败,难免会弄出一些不伦不类、不足为法的东西。无论是对人对已,我都抱着宽容的心态。比如,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是什么文体啊?小说不是小说,散文不是散文!我的意见是,“孩子”已经生了下来,不妨让他自然成长,既无须怀疑身份,也不要忙着归类、起名。人们的认可多是在成功之后.。因此,志在创新者必须具备从他人的目光中走出来的勇气。 三十年,将近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超过上万个日子,应该说是很长时段了。可是,对照自己关于超越的渴望和所取得的成果,又觉得相差确实过大。这说明“情感预期”往往是靠不住的。聊堪自慰的是,我坚持了,我奋力了,确确实实挑战自我了;钟情于缪斯女神终始如一,未曾移情,也未曾懈怠。至于终究不能尽如人意,除了默认清人赵翼所说的:“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我还要痛切地说,文学创作委实是太难了。 2011年1月
内容概要
“新百花散文书系”将中国的散文传统视为一个不断更新的开放体系。
“新百花散文书系”力求把当代散文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不断纳入自身。
“新百花散文书系”展示的,即是这样一条有着自新能力的中国散文之河。
藉此,您将充分感受与领略中国文学的巅峰笔意与思想之美。
《王充闾散文选集》是该书系中的一本。
《王充闾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王充闾的32篇作品,包括:“人生几度秋凉”、“两个李白”、“情在不能醒”、“回头几度风花”、“两个爱情神话”、“夜话”、“读三峡”、“漫步在涅瓦大街上”、“从容品味”、
“心中的倩影”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作者简介
王充闾,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成功者的劫难》、《历史上的三种人》、《千秋叩问》等二十余种,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另有“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王充闾文化散文丛书”三种。散文集《春宽梦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之后,连续两届被聘任为“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会主任。散文集《北方乡梦》译成英文、阿拉伯文;《沧桑无语》、《龙墩上的悖论》分别在台湾尔雅出版社、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书籍目录
自序:“这里就是罗陀斯”
人生几度秋凉
用破一生心
断念
“不能忘记老朋友”
守护着灵魂上路
土囊吟
两个李白
一夜芳邻
当人伦遭遇政治
千载心香域外烧
灵魂的拷问
情在不能醒
香冢
孤枕梦寻
陈桥崖海须臾事
撑篙者言
碗花糕
望
回头几度风花
青灯有味忆儿时
我的第一位老师
神圣的泥土
青天一缕霞
两个爱情神话
夜话
家山
读三峡
清风白水
漫步在涅瓦大街上
从容品味
心中的倩影
私谒
章节摘录
在他的生命途程即将到达终点、人生的大幕就要落下的时刻,歌德老人最后一次离开魏玛,来到伊尔美瑙山区。明天就是他的82岁生辰,为着躲避庆祝活动的喧嚣、纷扰,他早早就上路了。 这是初秋的一个弹得出声音的响晴天。马车在林木葱茏的山路上轻快地奔跑着。老人的心情也渐渐地开朗起来。不久前,那部耗时60年之久的浩大工程——《浮士德》终于杀青,当他把沉甸甸的手稿郑重封存,并加盖了自己带有金星的印章时,心中感到一种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快活。当然,他也并非没有忧虑,他担心这一费了他毕生精力完成的作品,“像一艘破船被抛在沙滩上,最后被时光的流沙所淹埋”。他感到,似乎连最后一点精力也都耗尽了;尽管在这12111行的巨著中,创造的是无限追求、永不满足的典型形象。长时间地沉浸在说不清是兴奋还是感伤之中。“我眼前有的,霎时消逝得远远;那消逝了的,重新矗现在眼前。”《浮士德》献词中的两句话,恰好映现出他此时的心境。 茂密的丛林向着茫茫无际的远方延伸开去,马车奔跑了一阵,逐渐地放缓了速度,原来正在爬上一个山坡。歌德老人向四周看了看,立刻就认出了,脚下就是名叫“基尔克汉”的冈峦顶端。马车停在一旁,老人由看林员玛尔陪同,徒步走向那座猎人的两层小木楼。他告诉玛尔,这是他50年前的旧游地,他到这里来已经是第三次了。 他第一次来这里是1780年,任职魏玛大公国的第六个年头,他刚刚过完31岁生日。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得到了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特殊倚重,从而进入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作为枢密院顾问官以及军务大臣、筑路大臣,他分管的事情很多,从参加欧洲宫廷间的政治谈判,到重新开发伊尔梅瑙的矿藏,直到制订防火条例这些细事。要一个靠驰骋想象来过活的“狂飙时代”的诗人纠缠在无尽无休的矛盾、琐碎之中,这原本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他顺从了,并且很快就适应了。那种跃跃欲试的期待,那种指点江山的快感,那种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满足,使他连续多日沉浸在兴奋的心海狂潮里。在种种世俗的诱惑面前,他狠了狠心,“砰”的一声关上了诗坛文苑的大门,雄心勃勃、兴致冲冲地投入到繁杂艰巨的政务中去。 他告诉朋友:“真像做梦一样,在我30岁的时候,得到了德国公民能够达到的最高职位。”“如今我已尝到宫廷生活的滋味,现在,我想对治国安邦之事一试身手”。一副年轻宠臣的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他在日记中写道:“各种繁忙的压力对灵魂来说是一件很美的事,……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舒适度日而无所事事”。他坚信“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他整天不停地冲撞着,浑身上下充满了成就感。 阿波利德地区发生了火灾,他迅速赶往火场,投入灭火战斗,“大火烤灼着我的眼睛,脚掌感到疼痛”;“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切都在沸腾着”,“我的思想,我的计划以及我的生命好像也同时沸腾起来”,“我那些关于成立防火组织的想法又一次为现实所确认”。伊尔姆河和萨勒河泛滥,他又匆匆赶往耶拿。他像上次率先扑向烈火那样,这次又第一个冲向洪水,带领民众防洪救灾。办公桌上放着三封写给公爵的信,说明他是如何重新组织伊尔美瑙的采矿工作,勘探矿产资源和开发水源的;如何访问制呢工场,并为他们解决图案版与花纹设色的;如何为森林贸易引进新办法的。 然而,事情绝非他所想象的那么顺遂,诗人气质使他的设想带有许多理想的成分。在大公国内,他试图进行多项改革。但当触及到贵族阶层的利益时,比如皇室领地的分封、农民赋税的减免,便窒碍重重,最后都不得不化为泡影。下去视察,目睹贫困农民的惨境,具有诗人的敏感性、同情心的他,忧思忡忡,终夜不能入眠。农民缺少牲畜,可是,根据《牧场法》,佃主有权让农民毁掉价值低的牧场。他想把村庄容易着火的草房改成砖房,无奈,农民连纽扣都买不起,又哪里有钱购置砖瓦呢?每当歌德与登门拜访的手工艺人聊天,听到种种难处的诉说,都会表现出一种爱莫能助的歉疚。 他越来越感到工作艰难,感到人单势薄,力不从心,对公国的变革逐渐地丧失了热情以至信心。也就是这个时节,来自宫廷的恶意中伤如蜂蝗骤至,说“歌德为了一己的名位不惜牺牲公国的利益”,“歌德的迹近胡闹的种种作为,有损于宫廷与公爵的尊严”。终于,他感到疲惫了,告饶了,觉得自己“像一只被乱线缠住了的小鸟”,插翅难飞;“箍在身上的铠甲变得越来越紧”。从政的热劲儿骤然冷却下来。 ……
编辑推荐
王充闾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体现出特有的诗性之美和丰厚的学术功力。他尤以历史文化散文见长,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观照,从中获取超越性的感悟。 《王充闾散文选集》荟萃了王充闾的32篇经典作品,包括:“两个李白”、“情在不能醒”、“回头几度风花”、“两个爱情神话”、“夜话”、“读三峡”、“碗花糕”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