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南帆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前言
《与山海为伍》是一个即兴写下的书名。 抬起头来,窗户里即可看到环绕这个城市的一圈蓝色.山脉。这一圈蓝色山脉的背后就是海。这个城市的机场修建在海边。飞机通常到了海面上空盘旋下降,直至清晰地看到了几艘拖着长长白色浪花的渔船和海滩上一阵阵涌浪,方才贴着海面笔直地对准跑道,稳稳落地。 我的故乡就在这里。 乡愁是什么?多少文人为之长吁短叹。然而,我是一个迟钝的人,竟然没有多少刻骨的体验。天下之大,好地方多的是。一个人不必如同一棵树,一辈栽在一个固定的坑里,生根发芽以至终老。故人亲近,新知有趣,背一副行囊逛一逛柳暗花明的世界,这才算没有辜负无限江山。奇怪的是,虽然常常这么想,可是短暂的游历之后,总会有一张车票或者机票把我送回这个小小的盆地。 一个生命与一块土地的相逢大约是命定的缘分。 我的故乡谈不上神奇,山水之乐,市井之声,如此而已。如果从北京、香港这些大城市返回,我会突然感到这个城市的楼房一下子矮了一截,以至于天空格外空旷;到干燥的北方住上一段,再度呼吸故乡空气就会觉得温润、柔软、沁人心脾。我还能说出些什么呢?
内容概要
南帆的散文,就是优雅而有美感的文字。他既重历史疑难的探询,也重现实人心的解析,正如他的笔墨,既有批评家的睿智,又有散文家的自得,这使得他的文字,在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之间,往往穿梭自如。有着一个学者不多见的优雅和沉实。 南帆的批评文字绵密而深邃,他的散文也充满智性的光泽。他的冷峻和理性,来自于他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如同他隐忍、深微的生命体验,往往通过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走向清晰、透彻和宽广。他活跃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体边界;他沉静的语言,既有思索的欢乐痕迹。也有洞悉事物本来之后的感伤。
作者简介
南帆,本名张帆,1957年出生于福州,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后革命的转移》等学术专著论文集十余种,《叩访感觉》、《关于我父母的一切》等散文集七种。
书籍目录
上编 风华 宫巷沈记 辛亥年的枪声 戊戌年的铡 站在福州的阳台上眺望 山幽水远读不尽 城市与山 山不在高 消失的巷子 闽中文友作品序言(六则) 台风记 铁路风景 纳凉 蛇 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 舌尖上的安慰下编 岁月 童年 少年游戏 中学记事 七七级 追问往昔 默契的朋友 那一张床空了——悼外婆 满街都是美女 盗亦有道 四月一日扫墓记 七尺之躯的空间 目送 乒乓之梦 家居四君子 与乞丐相遇 那时的电影 深夜不眠人 说闲适
章节摘录
上编 风华 宫巷沈记 一 沈葆桢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下午突然从历史著作之中走出来的,因为一则小小的轶闻。 我是在福州的南后街听到了这一则轶闻。南后街是一条狭窄的老街,绿荫夹道,路面潮湿,卖麦芽糖的吆喝、耍猴的锣声和卤鸭、炒板栗的味道混在一起沿街乱窜。清朝的时候,这是一个繁闹的地带。街边各种风味十足的店铺至今犹存:修藤椅的,补铁锅的,售寿衣的,做花灯的,收购旧书的,裱褙字画的——一个作家告诉我,沈葆桢当年曾经在南后街旁边的宫巷开了一间裱褙字画的小店面,叫做“一笑来”。这个作家甚至记得沈葆桢当年自定的润格,例如写对联兼装潢,价格四百枚;写团扇、折扇小楷,每柄四百枚;行书二百枚,如此等等。“一笑来”是沈葆桢丁忧期间开的,店面即是宫巷11号沈家大院的西花厅。屈指算来,当时的沈葆桢正在江西巡抚任上。一时之间,我大为惊奇:堂堂巡抚有什么必要仿效潦倒的穷酸文人,依靠卖字挣几文小钱补贴家用? 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听到沈葆桢这个名字,他是福州乡亲一直津津乐道的大人物。大清王朝的历史上,福州出过两个名噪一时的大臣:林则徐,沈葆桢。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舅,沈葆桢是林则徐的乘龙快婿。这种姻亲关系没有多少明显的政治效应,而是给村夫野老提供了种种真伪莫辨的有趣传说。大人物与芸芸众生的差别在于,历史著作成了他们的花名册。往事如烟,一百多年前各种惊心动魄的故事如今只剩下轻飘飘的几张纸,可是,这几张纸上查得到沈葆桢。根据《清史稿》记载,当年曾国藩十分器重沈葆桢,曾经“屡荐其才”,朝廷委任沈葆桢担任江西巡抚时的诏书谓之“德望冠时,才堪应变”。当然,官衔显赫,君王的嘉许,这仅仅是一些表面文章,历史学家更乐于逐一历数沈葆桢的诸多功绩。福州乡亲常常温习的篇目是,沈葆桢从左宗棠手里接过福州船政局,赴任船政大臣——造船,招聘外籍技术人员,选拔魏瀚、刘步蟾等一批才俊出洋留学;然后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台湾,坚守城池,开山抚番,终于迫使虎视眈眈的日本人最终“遵约撤兵”。如此伟业,周围还能点得出几个人? 然而,我对于沈葆桢官居几品以及各种吓人的头衔提不起兴趣。大清王朝的王侯将相多如过江之鲫,诸多繁琐的官衔湮没了他们庸常的一生。这种大人物通常就是呆在历史著作里。历史学家拥有一套臧否人物的标准语言,例如民族大义,江山社稷,千秋功罪,如此等等。这些叙述多半剔去了历史人物的血肉:他们脸上的疣子和老人癍不见了,他们的哮喘、方言腔调和马褂上的污迹不见了,他们的饮食口味或者性行为的特殊嗜好也不见了。载入史册的大人物根据一定的配方制成供人瞻仰的偶像,然后按顺序摆进一个个神龛。如果企图进一步与这些伟大的亡灵促膝晤谈,一起畅怀高吟或者一起长吁短叹,那么,我们的目光必须从堂皇的历史鉴定转向琐碎的日常生活,必须想象他们内心的犹豫、苦恼、矛盾甚至如何愤愤不平地骂娘;这时可能发现,有些小事情的深长意味并不亚于朝廷的加官晋爵或者疆场上斩关夺隘,例如沈家大院。檐角高耸马头墙,宽敞的大门,雕花窗棂,幽深的四进院落和小天井,石铺的过道与两侧的回廊和美人靠——当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什么要举债购下这一幢大宅院? 青史留名是众多大人物的向往。人生如同白驹过隙。百年之后亡灵的牌位摆不进历史著作,如何在天地之间证明自己活过这么一遭?相反,没有多少人关心,那些伟大的亡灵会在哪些时刻突如其来地复活,踱出历史著作返回烟火人间。一批秘密情书的问世?一段窘迫的童年曝光?一份记录阴谋的档案解密?几张特殊的相片外泄?总之,种种意外的发现常常扰乱了历史学家的标准语言,从而将这些亡灵一把拽出发黄的书页。 沈葆桢就是因为这一则轶闻。 二 沈家祖籍河南,南宋迁至浙江,清朝雍正年间再度迁至福建的福州。沈葆桢幼时聪慧,16岁考取秀才,20岁与老师同榜考中举人,不料随后两度赴京赶考皆落第。27岁那一年终于考取进士,与李鸿章同榜。殿试之后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这大约就是仕途的开始了。 学而优则仕,这是当年无数书生的梦想。仕途就是手执权柄。无论是号令天下、威震四方还是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权力的形式千奇百怪。但是,所有的权力共同隐含了巨大快感——主宰他人。强壮的体魄和胳膊上的发达肌肉仅仅是匹夫之勇,一副拳脚又能打开多大的空间?权力是个人能量的正当放大,一个响亮的头衔就可以弹压一大片异己之见。韩信夸口带兵“多多益善”,他的本事无非是利用权力调度许多人的能量。弄权的快感常常令人迷醉,以至于多少人轻易地把一生作为赌注押了上去。秦始皇南巡,威仪堂堂。刘邦感叹“大丈夫当如是”,项羽径直说“彼可取而代之”。狡诈也罢,率真也罢,那么多大人物总是因为权力而骚动不宁,夜不能寐。诸多权力种类之中,国家名义颁发的权力体系架构严密,势力强大,而且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科举考试开启了书生加入国家权力体系栈道,修成正果的标志是满腹经纶兑换到了顶戴花翎。这就是踌躇满志的时刻了。沈葆桢36岁出任江西九江知府。听到了第一声谦恭的“沈大人”,沈葆桢的心里有几分的得意? 然而,有些奇怪的是,沈葆桢似乎不太爱惜手中的权柄。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可是,40岁的沈葆桢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是公事的分歧还是私人怨恨,他毫不客气地顶撞了上司,即当时的江西巡抚耆龄。据说此公阴毒刻薄,而且出身满洲正黄旗。这次冲突一个月之后见了分晓:沈葆桢挂冠而去,理由是母亲年迈,必须侍奉左右,数千人的挽留也没有挡住他返回故里的匆匆步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某种文化性格的回光返照:不为五斗米折腰。到了朝廷再度调任他为“吉南赣宁道”时,沈葆桢仍然我行我素:“以亲老辞,未出。”这并非待价而洁,沈葆桢仍然我行价而沽,沈葆桢的确想过另一种生活了。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开始猜想,沈葆桢的内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化。30岁之前跟随大流博取功名,40岁之后就必须为自己生活负责了。如果这个年龄的男人仍然浑浑噩噩,大约就得浑浑噩噩一辈子。沈葆桢的后退姿态肯定惊动了皇帝,朝廷干脆任命沈葆桢当江西巡抚。褒扬沈葆桢德才的同时,任命书上还有几句情辞恳切的商量:“以其家有老亲,择江西近省授以疆寄,便其迎养”,“如此体恤,如此委任,谅不再以养亲渎请。”这些抚慰终于使沈葆桢回心转意,“葆桢奉诏,感泣赴官。” 这些故事当然可以解读出沈葆桢刚直磊落的性格。然而,这些故事是不是还可以解读出沈葆桢的柔情?福州男人沈葆桢似乎是一个相当恋家的人。他开始从权力的迷魂阵之中突围而出,归返故里是沈葆桢40岁之后的一个不懈的突围方向。这没有什么可耻。顶天立地或者文韬武略并不影响一个人恋家。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家与治国仿佛如出一辙。可是,沈葆桢肯定感到了二者的不同。国是皇帝老儿的,家是个人的空间。如果皇帝老儿颁布的国策与自己的理想格格不入,不如归隐家园,共享天伦。要么为天下苍生尽力,要么转身回家尽孝,没有必要因为放不下手中的那一些可怜的权力首鼠两端。家是什么?家是双亲的白发,是娇妻稚子,是一个允许蓬头垢面或者睡懒觉、发脾气的处所;人生在世不称意,回首茫茫家何处——那就是双重的悲哀了。沈葆桢肯定明白,不论漂泊何处,身后必须有一个坚固的家。江西巡抚的职位并没有让他得意忘形。购买宫巷11号沈家大院,无疑是提早为自己的归隐找好一个栖身之所。 家是双亲的白发,是娇妻稚子——沈葆桢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妹妹,他的妻子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官宦名门如何择婿历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据说林则徐出身贫寒,但是一位郑姓知县慧眼识人,毅然把女儿许配给他。当时林则徐不过十来岁,前往鳌峰书院的途中遇到雷雨。他在郑家大门口的屋檐之下躲雨,信手取出老师的文章朗声诵读。郑姓知县闻声出门谈文论道,一眼认定林则徐少年老成前途无量。次日郑家立即托人议亲,林母因为门第卑微而婉拒。郑家再度请人撮合,他们的诚心终于打动了林母。坊间一种说法认为,林则徐的择婿异曲同工。沈葆桢当年是林则徐府中的随从。某一个寒冷的大年三十,林则徐要求沈葆桢誊写一份奏折。沈葆桢不断地哈手取暖,终于工工整整地誊好。林则徐突然说,奏折之中的一句必须改过。沈葆桢二话不说,重新誊写。林则徐暗自颔首,当即挽留沈葆桢过年,并且在大年初一当众宣布沈葆桢将娶走二女儿林普晴。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南帆的批评文字绵密而深邃,他的散文也充满智性的光泽。他的冷峻和理性,来自于他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如同他隐忍、深微的生命体验,往往通过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走向清晰、透彻和宽广。他活跃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体边界;他沉静的语言,既有思索的欢乐痕迹。也有洞悉事物本来之后的感伤。 ——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散文家奖授奖辞 亚审美逻辑与审智趣味优势动态消涨正是南帆的一大发明。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渗透着审智趣味的亚审美逻辑,南帆的散文不仅在思想上具有一般学者散文所没有的深度。而且有一种空前性的审美联想体制。正当我们在当代散文中,思想碍量和深度都不如诗歌小说的时候。他用这种无理的逻辑,为当代散文扩充了思想的容量,在这点上,他决不亚于余秋雨。 ——孙绍振(福建师大教授、著名文学理论家) 南帆的散文,就是优雅而有美感的文字。他既重历史疑难的探询,也重现实人心的解析,正如他的笔墨,既有批评家的睿智,又有散文家的自得,这使得他的文字,在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之间,往往穿梭自如。有着一个学者不多见的优雅和沉实。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