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1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赵毅衡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我,对每个文学学生,研究新批评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性工作。我们面对的知识集合,就是历史投射在今曰的影子:我们无法跳过历史的演变而直接掌握今日,就像不可能不读弗洛伊德直接读拉康。要了解现代文论,无法不读形式论,而要想了解现代形式论,就绕不开新批评。正因如此,《重访新批评》也就有不得不出的理由。 在这一层理由上,新批评派与其他派别相同、然而,还有别的几个理由。让我们更加必须重新拜访新批评派。第一个理由是,这个理论派别与中国现代文论特别有缘。我的学术领域之一是中西文学关系史,当年我选中新批评做研究课题,是由于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论史的诸多关联。
作者简介
赵毅衡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长期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新批评与当代批判理论——写在《重访新批评》之前引言第一部分 新批评派关于文学基本性质的理论第一章 文学与现实,文学特异性第一节 为文学辩护第二节 “拟陈述”与诗歌真理第三节 本体论第四节 本体论作为一种平行理论第五节 科文区分问题第二章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第一节 内容形式二元论第二节 亚理士多德式有机论——整体论第三节 黑格尔式有机论——内容形式统一论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有机论——唯形式论第五节 内容形式关系之分析第三章 作品的辩证构成第一节 不纯诗问题第二节 想象论——包容诗——反讽论——张力论第三节 玄学派与张力第四节 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具体共相第五节 张力论之引申第六节 戏剧化论第二部分 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论第四章 文本中心式批评第一节 三R关系第二节 意图谬见第三节 历史一社会式批评第四节 感受谬见第五节 文学的社会效果第六节 批评方法论与评价标准第七节 作品间关系第五章 文学批评中的语义学第一节 “科学化”批评第二节 印象式批评第三节 语义学,语境理论第三部分 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第六章 语象?比喻?象征第一节 语象第二节 语象的分类第三节 新批评派对比喻的分析第四节 象征第五节 姿势论与象征行动论第七章 复义第一节 燕卜荪的《含混七型》第二节 “含混说”之含混第三节 复义的复杂性第八章 反讽第一节 新批评派改造反讽概念第二节 反讽概念中的若干问题第三节 反讽的各种类型结语第一节 新批评的思想倾向第二节 新批评与文学创作第三节 新批评的特点第四节 新批评的衰亡附文近年应用新批评的佳例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读茅盾《创造》——“时代女性”与革命公共空间“拟声达意”与“姿势语”附录一引用新批评派文献附录二新批评派常用术语简释附录三新批评派重要人物简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文学与现实,文学特异性第一节 为文学辩护“为了说明诗如何重要,首先必须弄清它究竟是什么。迄今为止,这个第一步做得极不妙。” 瑞恰慈在其理论生涯开始时,就给自己(也给未来的新批评派)规定了这样一个任务。这样做是有好处的:首先把文学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活动,区分开来;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其他艺术有什么区别;作为一种文体,它与其他文体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点,常被许多文论家所忽视的,作为一种人的与现实环境相关联的意识活动,文学与其他此类活动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有什么特殊点。因此,所谓文学特异性(the differentia of literature)是三维的。许多文论派别,尤其是形式主义的文论派别,很容易忽视或排斥这第三维。俄国形式主义派把“文学特异性”(ArrrepaTyprmcTb)作为 其理论的最中心的,甚至全部内容,他们的理论还涉及文学语言与“客体”的关系;但结构主义者却认为不必谈这个第三维;十九世纪的唯美主义根本不承认这第三维;而新批评派却在这第三维上立论,这是新批评派的一大特点。
编辑推荐
《重访新批评》介绍了:新一代的批评家的感叹:讨论具体作品时,我们仍然像个新批评派;新批评派仍然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