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绝活手艺

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谭竹  页数:226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从中原大地向西,越八百里秦川,经西安千年古城,在向西北。  暮日西沉,群山落红万点。汽车出咸阳,迎大西北深秋阵阵凉风,朝庆阳急驰。  庆阳,在哪儿呢?斜斜长长的甘肃省,在最东端突然向北一翘,铺出一大片形似海棠叶的土地。那片土地,就是古属雍州的陇东,现占地二万七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庆阳。  那是大西北一片厚重的黄土地,躺卧在陕、甘、宁三省的怀抱中。想象里,塞外孤笛,黄沙千里,呼啦啦,大风从坡上刮过,天地苍寒……  在那闭塞偏寂的黄土上,怎么生长出了如此艳丽多姿的手工?  踏上据说是世界上黄土最厚的山顶大平原(二千五百平方公里)庆阳董志塬,我们才知道,这片厚重的土地,拥有华夏最悠远、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和文化。  这儿,是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炎帝、黄帝的故乡。  这儿,出土了古象化石和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齐象文化遗存。  这儿,是中华农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积淀着厚厚的农耕文化。四千多年前,夏朝的稷官(农业大臣)周人不远千里西奔来到庆阳,教民(当时主要为戎狄人)进行农业种植。如今,在庆阳城外的东山顶上,仍存留有祭祀周祖的庙宇——周祖陵。  这儿,存留有历代石刻、佛塔、石窟。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的北石窟至今仍完整地刻印在茹河和浦河交汇的山川。  在这片沉甸甸的黄土地上,有数千年前的萧关古道,有历经沧桑的万里长城,有星星点点的烽燧台残遗,有公刘古庙、宋代砖塔,有汉、回、满、藏等十二个民族。  还有作为中原大地的西北屏障,作为秦皇汉唐的“卧榻之侧”,作为直扑关中逐鹿中原的虎踞龙盘之地,数千年来屡惹兵家刀枪争鸣。  秦穆王铁马金戈,横扫戎狄人义渠国;汉将军旌旗猎猎,踏黄土,征匈奴;隋兵唐将宋元帅,塞外西风骏马,城头刀枪剑戟,先先后后,降突厥,攻吐蕃,讨金夏,烽火狼烟,兴衰沧变,直至二万五千里长征,“边区”升起一轮火红的太阳……  这一片厚重的黄土地啊!  二○○二年深秋,我们踏上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穿过迷蒙的历史云烟,走过厚厚的文明积淀,在一个个农家庭院,一个个窑洞炕头,采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几朵小花:皮影、香包、剪纸、泥塑……花儿虽小,身下的土壤厚重,捧一掬黄土,用整个心采撷。  环县,位于庆阳地区最北端,居陕、甘、宁三省之交界。该界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大小沟道一万七千多余,大小残塬五百多块。一出具城(只有一条街)便觉天地苍茫,人踪稀疏。  在那深深浅浅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沟壑峁梁之中,星星点星的晃动着一种古老的“影子”——著名的环县道情皮影。  ……

内容概要

刺绣、剪纸、木雕、泥人、皮影,中华古老的手工艺术,千百年来代代传承,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最贴近自然和最能震撼我们心灵的艺术。
然而,在现代科技文明和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的双重夹击下,中华手工正渐渐走向衰落。
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老手工艺,还反映了依然从事着这些传统技艺的手工艺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他们坚守,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渴望……
即使我们无力改变某些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渐渐被时光掩没的命运,但至少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它们,在纸上留住它们,使它们在这里得到永恒。
古老神秘的工艺,后继无人的手工A艺人,精美的图片,使本书析具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卷首语那一片厚重的黄土地冰城手工行走在路上浪漫的压花艺术画独特的木片画风筝城潍坊潍坊场家埠木版年画手指玻璃画创始人宫溪琳凤凰镇里的工艺大师们清河坊街上的手工艺人走进河坡让我再看你一眼吧无力挽留的美彝族手工艺泉州木偶精彩纷呈最后的佛山年画使人忘忧的渔翁惠山泥人的坚守者

章节摘录

  提起环县的道情皮影,少不了得谈到一个大师级的人物解长春。  在环县皮影三百多年的历史中,解长春的作用和贡献举足轻重。解长春(184l一1915)是环县洪德乡河连湾人,在长达六十余年的行艺生涯中,他对道情皮影的唱腔、乐器、表演乃至剧本都做了改革和发展。  我们在县文化馆的皮影展厅里,见到了他流传下来的明清两代的皮影。一件件雕镂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华美的手工艺品让我们赞叹不已——在这偏远闭塞落后贫寒的西北黄土地上,竟产生了如此丰富、如此美妙的艺术品!  博物馆的道全耀老师说:“文革”破“四旧”,民间艺人把皮影箱子埋在地下或藏在山洞里,使一些明清珍贵皮影得以保存。县文化馆副馆长王生亮告诉我们,环县有九十多副箱子(一个箱子就是一个戏班子),但还在活动的只有五十多个,据他考察,在全国还有皮影的七八个县中,环县皮影班子数量第一,所以环县今年(二○○二)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皮影之乡”。  他还说,解长春的第五代孙儿解志林仍在唱戏。  我问,为什么钟情于这样的形象?他回答说,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看到农村妇女不像城市女人那么遮遮掩掩,只要孩子饿了,随时都可以掀起衣服奶孩子。而且她们—般手里都不会闲着,总是在不停地劳作。他认为这样的形象最能够体现伟大的母爱,以及农家女的善良、纯真、勤劳,体现自然美、人性美。  除了木浮雕,还有板皮雕。挂在过道有一幅题为《暮色》的板皮雕,一只老牛卧在栅栏边,黑色的背影宁静安详,天空中有低低的乌云,显示黄昏时分有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雨。这幅作品远观非常有意境,有一种洗去心上尘埃返璞归真之感。遗憾的是,板皮现在没有了,都做成了牙签。没有了板皮,自然也就做不成板皮雕了。  泉州木偶中最为著名的是提线木偶,它俗称傀儡戏、悬丝傀儡,又名线戏。它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木偶的提线多达二三十条,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它是表演时唯一仍有自己独特音乐的戏种,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将近三百首曲调及南鼓、钲锣等古乐器,糅合闽南地方音乐的幽雅旋律,优美生动。它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剧目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合理的线位布局,精妙的操纵技艺,使泉州木偶戏表演具有细腻逼真,动作惟妙惟肖的艺术特色。    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想来想去,季玉梅决定还是继续做面塑。早在一九九。年,她就开始做面塑了。当时她作为随军家属来哈尔滨定居,没有工作,闲时在家看电视,看到一个讲民间面塑的专题片,勾起了她儿时的梦想。在她十岁时,看到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片中有一位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战士,凭着对战友的思念和记忆,为牺牲的战友塑了一尊像。这个情节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也学着用泥巴捏了一个小小的人像,大人们见了都说好。从此一个梦想就这样悄悄埋藏在了她心里,虽然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它暂时被压抑了,但一遇到合适的时候,它又顽强地抬起头来,让她忍不住要去实现它。  刚开始做面塑的时候,掌握不好面粉的防腐技术,她做的五十多个面人在开春后眼睁睁地看着变成一堆粉末。她曾灰心过,想换别的材料做,但是泥巴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不好找,木头雕刻她又嫌太慢。她还是想做面塑,到处寻找防腐的方法,庙会时看到有人做面人,提出给五百块钱换秘方,人家说是祖传不告诉她。一气之下她跑到书店去查,看到杂志上有这方面的介绍,是连载,六块钱一本,她买不起,天天跑去抄。听人家说敌敌畏能杀虫,她买来放进去用水和,手被烧得大片脱皮。还有人说放六六六,她一试,气味刺激得眼一直眨,从此落下病根。但她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次次试验中研制出不腐不裂、不褪色的面塑技术。  以前做面塑是因为兴趣,现在做不仅是爱好,也是为了生计。季玉梅下岗后要求自己必须每天要做到规定的数量。做面塑要很好的面,如果质量不好,做好的人脸上全起皱。自从她做起了面塑,这么多年她从没在家包过一回饺子,蒸过一回馒头,因为家里的精粉全让她做了面人。  不能光做,还要卖出去。她到中央大街卖,城管说不许摆摊儿。到市政府广场,管理员又来了,还是不许卖。在广场办公室,她说尽好话,说下岗了,做了很久也不知做得好不好,  想看看顾客反应,试卖几天。但人家不同意,还是让她交了三百五十块钱的税。交了钱,却连着几天都没生意,每天从五点半一直守到十一点多,孤独地坐在那里,心情沉重极了。  后来她拉了女儿去当模特,现场表演,人呼啦啦地全来了。终于有一个来做,是个大胖脸,很有特色,她做得很像,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一个月下来,收入达到了四千多。作为从下岗工人到民间艺术家的成功范例,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以及多种报刊都纷纷进行了报道。  季玉梅的作品不仅受到游客的喜爱,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哈尔滨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得了十佳精品称号,被选送美国参展,并被美国收藏。她的面塑题材广泛,人物形象生动有趣,最有特色的是国外的一些政坛名人塑像:里根、萨达姆等等,惟妙惟肖。  在广场现场做面塑只能在夏天,冬天就不行了。于是季玉梅在家办起了面塑班,每位学员学费两干,不限时间,学会为止。因为她的名气,来学的人不少,有外地千里迢迢赶来学了当作一门营生的,也有本地退休的学来作为消遣的。  我问,你当初好不容易才摸索出一些方法诀窍,不怕教会了别人影响你的生意吗?她呵呵笑了,说全国会的又不是她一个人,就算她不教,学校也要教,有心想学怎么都能学会。何况,人家老远地来了,不教对不起人,遇到聪明的学生,教起来就更有劲。  我们谈到民间工艺的前景,市场怎么和艺术结合,她认为应该产业化,应当提倡集团消费。也许有些东西一时实现不了,但如今的季玉梅已实现了儿时梦想,成了一位杰出的民间手工艺人。(张捷摄影)  陆鸿章的家在黑龙江一个非常偏远的村庄,那是一个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去的偏僻地方。一大早起来,转了几次车,坐了几个小时,快到中午才走到。白雪覆盖下的村庄不见一个人影,正午的阳光没有为它带来一点暖意,它沉睡着,寂静凄荒。  土路旁,有一个瘦小的身影,那是陆鸿章出来迎接。他是地道的农民,黑红的脸膛,粗大的双手,笑容里有着农民特有的淳朴和憨厚,让人备感亲切。才四十多岁,岁月已在他脸上雕下沧桑。他热情地拉开破木片做的木栅栏,把我们迎进院子。  头天我和他联系的时候,说希望多准备一点作品,要拍照。当时他有  点为难地说,他的作品家里没有,拿到集市卖去了。后来表示可以去集市拿回来。我以为一进屋就可以看见到处摆满了他的木雕作品,就像我在别的手艺人家看到的那样。谁知满屋子找了半天也没看见,他拉开一块布盖着的一个木雕说:就是这个。  我顿时大感失望,这么大老远的,专门请了一个摄影记者来拍摄,竟然只有一件作品!他妻子急忙在一旁解释说,留不住哇,家里太穷,做好一个就必须马上卖掉,不然没钱过日子。他黯然地说,也想收藏自己的作品,但家里有一百个等着用钱的地方,不卖不行。这好比生孩子,生下一个送走一个,会是多么的痛。而且,连张照片也没能留下,那些付出无数心血成就的作品,就这样永远失去……

编辑推荐

  中华手工,这是一个古老而恢弘的王国。从远古的洪荒中走来,人类一石一针,一刀一画打造了这个王国。刺绣、瓷绘、剪纸、根雕、木雕、面塑、皮影……千年风雨,百代传承,无数前人一点一滴汇成了这个巨大的宝藏。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最贴爱自然和最能震撼我们心灵的艺术。一个木碗,一个泥娃娃……—所有的手工制造的东西都带着匠人手的余温,它们身上,注入了匠人的心血和爱,因而它们是有灵气和生命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绝活手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