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敦桢 页数:233 字数:17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内容包括从远古一直到近代的发展历程,从纵模两个方面对中国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推动我国的民居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发展方面介绍新石器时代以来汉族住宅的大体情况,第二部分就现有资料中选择若干例子,说明明中叶至清末,就是十五世纪末期到本世纪初期的住宅类型及其各种特征,不过鸦片战争后由欧美诸国输入的住宅建筑不在本文范围以内。
作者简介
刘敦桢(1897~1986)
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7年9月19日生于湖南新宁县,1986年4月30日卒于南京。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后在上海华海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5年起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刘敦桢曾任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工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教授。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央大学创立中国最早的建筑系。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著有《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大壮室笔记》、《明长陵》、《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易县清西陵》、《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河南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等论文,为中国古建筑研究树立楷模。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主任。1953年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出版了《中国住宅概况》。1959年起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其著作已编成《刘敦桢文集》,共4卷。
书籍目录
一、发展概况二、明清住宅类型 1.圆形住宅 2.纵长方形住宅 3.横长方形住宅 4.曲尺形住宅 5.三合院住宅 6.四俣院住宅 7.三合院与四合院的混合体住宅 8.环形住宅 9.窑洞式穴居三、结语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一、发展概况 据现在我们知道的资料,汉族文化萌芽于气候和煦的黄河流域。这地区内不仅有高山大河与许多丘陵盆地,还有广阔的平原和台地,在原始时期长着丰美的草原与相当繁茂的森林。地质方面,除了山岳以外,大部分土地覆盖着肥沃而深厚的黄土层,它的厚度自十余米至三四百米不等。所谓黄土是极细的矿物质砂粒,一般含有若干石灰质,适于筑造墙壁之用。此外具有垂直节理的黄土层,无论受气候侵蚀或由人工开凿为壁立状态都比较不易崩溃。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智慧地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营建各种原始居住。现在我们知道的有入地较深的袋穴和坑式穴居,也有入地较浅而墙壁与地面用夹草泥烤成的半穴居,此外还有一种室内具有木柱而墙壁和屋顶用较小木料及夹草泥做成的简单房屋。从建筑方面来说,后者无疑地是较进步的结构法,可以构成较大的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因此,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发展为汉族特有的木架建筑;为了固定规模越来越大的木构架,周围墙壁不得不改进为版筑墙与砖墙,结果成为东方独立的建筑系统,除了中国本土以外还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处。不过这里必须指出的,黄河流域内并不缺乏各种石料,但从经济观点来说,石料的采取、运输和施工需要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因而它的用途,除去少数山岳地区,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新石器时代晚期住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已经进人以农业和畜牧为基础的氏族组织的社会①,可是在文化方面却有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两个不同的系统。前者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而后者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从许多发掘地点的地层累积情形,证明它们是经过长时间发展的土著文化,而且相互之间曾不断交流混合,可能还吸收东北和内蒙古等处的细石器文化和长江以南的硬陶文化以及其他邻接地区的文化,纵横交错地向前发展,形成异常复杂的情况。现在除了河南陕西的若干遗址地层表示仰韶文化在下龙山文化在上也就是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以外,在山东一带还未发现仰韶文化,因此我们在现阶段还不能肯定整个龙山文化就晚于仰韶文化。其余各处遗址的绝对年代与发展程序也都在研究阶段,一时无法确定。不过从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任何时期的建筑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关系而孤立存在的。就是说:建筑的发展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生产力有关的材料技术等等的忠实反映,因而我们从遗址的平面剖面的形状、与各种结构方法、技术水平等——虽然现在知道得不够全面——或多或少可以窥测当时建筑的进展情况是没有疑问的。 早期遗址中有很多平面圆形和椭圆形的房屋。周围墙壁虽保存并不完整,但根据各种迹象,似乎原来并不很高。室内中央仅有光滑的烧土面,没有灶,可是周围墙壁内留有密集的小柱洞,却是很重要的特点。大家知道,现在南洋群岛和非洲等处还有若干民族停留在石器时代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用树枝或较小的树木建造圆形与椭圆形的窝棚。为了解决屋顶的结构,将树枝上端聚拢起来,编成穹隆形状,再在表面涂抹泥土。这种窝棚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居住情况,可供我们参考的。而半坡村早期建筑的特征:第一,多数位在面上;第二,平面也有圆形与椭啊形两种,而圆形者较多;第三,外墙内使用密集的小木柱。以上三点说明它的平面结构和原始窝棚比较接近,而与没有木骨的广武县半穴居截然不同。此外,还有直径6米的圆形房子,外墙内虽有小而密的柱洞,室内却没有烧饭的烧土面,但是否就是畜养家畜的圈栏,目前尚难下最后结论(图4)。 晚期遗址中最少有两种不同平面的住宅。第一种是直径5米的圆形房屋①,周围残存的立壁高0.38米,内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的小木柱六七十处。门南向,室内有隔墙,墙内也有柱洞。而室内中央还有六个较大柱洞,围绕着匏形的灶,在结构上显然是较复杂的木架建筑了。屋顶虽已倒塌,依残留痕迹,知原来的屋面结构,在峦集的橡子上面,铺-—层或数层硬的烧红的夹草泥,约厚10厘米,表面颇光滑。这是周代后半期窑制的瓦出现以的我们知道的惟一的原始屋面做法,可见今天我国北部诸省盛行的麦秸泥屋面是有四五千年的传统历史的。第二种系方形平面的房屋,人口亦设在南面。此外另有大型房屋遗址一座,南北约深12.5米,东西仅存10米左右。原来平面可能为方形,也可能为长方形。周围包以1米厚的土墙。其残存部分约高0.5米,据发掘者的意见,也许是墙基,其上有木柱支撑屋顶(图5)。墙的表面为灰白色的硬烧面,可能因为当时还没有砖,而土墙容易受风雨侵蚀,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保护墙面。室内有灶二处。灶的周围又有较大柱洞数处,其中四个柱洞的直径竟达45厘米。此屋不但规模较大,其位置亦在居住区的中心,也许是部落酋长的住宅,或者是氏族成员共同集会议事的场所。综合以上各种遗迹,可证该处住宅的平面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四种,其面积逐渐扩大,因而不得不将木架加粗,为了稳定木架又将外墒加厚,同时内部已使用隔墙,都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结果。 6.四合院住宅 在时间方面,四合院住宅最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并且建造和使用这种住宅的人们,由富农、地主、商人到统治阶级的贵族,比较具有优裕的经济基础,其中一部分人还窃据较高的政治地位,同时它的分布范围又遍及全国,随着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风俗习惯产生各种各样的平面立面,所以它的规模与内容自然占据中国住宅的首要地位,不过总的来说,对称式平面与封闭式外观是这种住宅的两个主要特征。本篇暂依式样结构分为单层四合院和多层四合院两类。 (甲)单层四合院住宅的平面布置,又可分为大门位于中轴线上和大门位于东南西北或东北角上的两种不同形体。前者大抵分布于淮河以南诸省与东北地区。后者以北京为中心散布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其所以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由于过去封建社会的风水迷信也就是先天八卦的谬说的影响。但从发展方面来看,四合院应由三合院扩增而成。在平面处理上,无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大门位于中轴线上是比较自然的方法,而先天八卦的流行是从宋代开始的。因而后者的产生时期显然要比前者为晚。 大门位于中轴线上的单层四合院住宅,暂以下列几个例子为代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大约从对日抗战起,在西南诸省看见许多住宅的平面布置很灵活自由,外观和内部装修也没有固定格局,感觉已往只注意宫殿陵寝庙宇而忘却广大人民的住宅建筑是一件错误事情。不过从那时起虽开始收集住宅资料,但限于人力物力,没有多大收获。一直到1953年春天南京工学院和前华东建筑设计公司合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以后,为了培养研究干部,测绘若干住宅园林,才获得一些从前不知道的资料。随着资料的累积,今年夏天写了一篇《中国住宅概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 本书是以那篇文章为蓝本再补充修正而成。严格地说:在全国住宅尚未普查以前,不可能写概说一类的书的。可是事实不允许如此矜慎,只得姑用此名,将来再陆续使其充实。此外,由于时间仓促,本书不但内容简陋,而且相当芜杂,可能还有不少错误,希望读者给以严格的批评和指正。 在编写过程中,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先生,南京博物院曾昭燏、尹焕章先生、华南工学院龙庆忠、刘季良、赵振武先生,同济大学陈从周先生,前中南建筑设计公司王秉忱先生,长春建筑工程学校王金凯先生,中国科学院土建研究所吴贻康先生,中南土建学院强益寿先生赐予各种资料,而曾尹两先生并提供不少宝贵意见,纠正本书的缺点。书中图版的绘制和编排以及文字誊写校对,受到中国建筑研究室窦学智、戚德耀、曹见宾、张步骞、朱鸣泉、张仲一、杨克敏、孙正敏、朱家宝、陈根绥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潘谷西、齐康诸先生德协助,并记于此,以申谢捆。 刘敦桢 1956年9月于中国建筑研究室
编辑推荐
这本书对中国住宅做了全面的概述。是刘敦桢先生对建筑史的贡献。这本《中国住宅概说》是开风气之先的著作,也是一本了不起的书。现在福建、浙江、西南的民居研究都有人在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