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6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郭长久 编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前言
数典念祖,是国人所最不齿的。各省、各地、各个民族,乃至各个大的家族,对自己的历史无不格外重视。天津市的古文化街有一个牌楼,题写的就是“故里寻踪”。就连移居海外几代之后的许多华人,还不远万里回到祖国来寻根呢!数年前,我第一次到合肥,发现安徽人的口音和天津人极为相似。问及此事,安徽新闻界的同行说:“天津人的根在安徽,是由北上戍边的淮军繁衍起来的。”我听了觉得汗颜,其原因在于自己对天津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尽管感到不舒服,也难以作答。回来以后,我翻阅了手中仅有的资料,了解到天津的大片陆地是由河流沉积和退海形成的。因为成陆时间较晚,天津的古文化积淀难以和内地许多地区相比,历史的记载也不详尽。1404年燕王朱棣登基后在天津设卫,算是最权威的一笔了。尽管“卫”在当时只是一个军事单位,但后人以此作为天津形成的标志,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由此可见,淮军驻守繁衍天津人之说难以成立。可是,在此之前天津的经济、文化、人口等发展状况如何呢?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出有根有据、为大家所公认的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天津人对自己的“根”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
内容概要
“追寻大直沽”征文中收到的这些文章来研究大直沽、特别是研究天津的历史,那是远远不够的。从“寻限”的角度,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从发展经济特别是芡展旅游业的角度,我们都应当加大对天津历史研究的力度。今天,我们把“追寻大直沽”征文中已经发表的文章集纳成册,供有志于研究天津历史者参考,也算是我们对此尽了绵薄之力。
书籍目录
追寻故里(代序)遗址的价值大直沽寻踪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地质历史上的大直沽大直沽的历史远非始于元代关于大直沽早期历史的传说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值得祭奠的元代海运漕民漕运与大直沽大直沽运来了第一块明代城砖海河,哺育大直沽的母亲河大直沽的衢巷柳墅行宫觅踪大直沽的庚子劫难大直沽与俄比租界浅议大直沽早期辉煌的历史流变天津第一庙大直沽天妃灵慈宫琐忆河东周公祠三官庙碑与大直沽口杨雨初氏功德碑略读记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严复在大直沽李鸿章与天津机械局黎元洪与北洋水师学堂张伯苓在北洋水师学堂大直沽的“大学堂”李大钊张太雷来过大直沽风情浓郁第一沽大直沽·天后宫·天津民俗大直沽旧居及其雕塑艺术大直沽书杰李学曾大直沽的书法家京剧在大直沽直沽义侠白宝森说说历史上大直沽的洒南洋喜饮直沽酒大直沽的酿酒业刘香久与大直沽的酒天津名酒与大直沽水灵灵的大直沽大直沽的冬菜大直沽的德士古大直沽与天津近代印刷大直沽纵览花木锦簇大直沽今昔沧桑大直沽再创辉煌
章节摘录
插图: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大直沽地区的开发,使大直沽的研究成为热点,不仅带来了大直沽历史溯源的突破性进展,而且对天津城市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正在编修中的《河东区志》,并因此把大直沽作为专编来进行记述。说大直沽是天津城市最早聚落,是有文献依据的。天津别称沽,历史上有七十二沽之说,因而天津又称直沽。直沽名字,最早出现在《金史·完颜佐传》“直沽寨”里。现在对直沽有不同理解,或说直沽指大直沽,或说直沽为小直沽。因此对“直沽寨”的位置,也有两种不同说法。历史文献中,直沽之词的运用,大多是泛指海河两岸地域。正如明代李东阳在《修造卫城旧记》中说的:“天津及左右三卫,其地日直沽。”所以研究大直沽的历史,还要探讨历史文献中有关大直沽的具体所指。火直沽的地名首次出现在《元史·食货志》中:太宗丙申年(1236),“初于白陵港、三叉沽、大直沽等处置司设盐煎办,每引有工本钱”。当然,三岔口早在大观元年(1107)六月,就在《宋史·河渠志》中有记载了,此后又在金大定六年和八年出现过。此后小直沽之名,也在大直沽之后,见诸史料。那为什么不把三岔口、小直沽作为天津城市的最早聚落呢?因为史料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大直沽却不同,抛开“直沽寨”、“海津镇”的位置有争议而不论,为了适应海漕的需要,元代在大直沽设立了接运厅和临清运粮万户府。
编辑推荐
《追寻大直沽》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