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出版时间:2000-6-1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3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怜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新派画家,书法家,工程师;是饮酒成癖者,瑜珈术修炼者,佛教徒。学贯中西的林语堂用生花妙笔描写了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

书籍目录

译者序原序卷一  童年与青年第一章  文忠公第二章  眉山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第四章  应试第五章  父与子卷二  壮年第六章  神、鬼、人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第八章  拗相公第九章  人的恶行第十章  两兄弟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第十二章  抗暴诗第十三章  黄楼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卷三  老练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第十六章  赤壁赋第十七章  瑜珈与炼丹第十八章  浪迹天涯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第二十章  国画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卷四  流放岁月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第二十六章  仙居第二十七章  域外第二十八章  终了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东坡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的达观,豁然是一般文人不具备的!好书,好人,好服务!
  •   这本书对于所有研究喜欢苏东坡的人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宋史很感兴趣的人也应读一读,虽则东坡一声郁郁不得志,但是他的文词对当世和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有些人的历史也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语堂先生对于所有观点归结于人心我觉得,对于苏东坡来讲,很适合。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而且文章的章法老道,文采斐然,实为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   也许读苏东坡的诗词,你会感觉他是个乐天派,但这种乐天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历来为人们争论不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   已经找了此书十年,以前是只能购买《林语堂全集》才能得到此书。现在终于如怨了。此书的印刷文字较大,但是装帧太差。
  •   作为高中老师推荐的书,书的内涵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这本书纸张质量也很好。
  •   了解东坡其人其书其诗其文的必读书
  •   Itisanicebook.IfyouneverreadtheoriginalofEnglishversion.Ithinkthisisabetterchoicetohave.
  •   苏迷的最爱
  •   也只有林先生能够用如此闲淡的笔调把苏轼在闲淡与热情中挣扎的生活表达出来。读起来余味无穷,不愧是民国四大传记之一。
  •   感觉翻译的还好,但是,如果是用中文写的,不用看翻译就会更过瘾了,对苏东坡真是非常的喜欢,书里有很多小故事,还有那些诗词被创作的前后背景,常常看着看着就变成那时那里的人了
  •   林语堂所出,无不良品!
  •   文才不错,但作者的观点却不敢苟同。他把人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但历史是多维的,立体的。可能作者受西方文化影响太深了吧
  •   隔靴搔痒,中国人用英文讲中国事,再译回中文,终究没有用中文写作的那种生动和流畅。
  •      《苏东坡传》告诉我们,一个有智慧、有理想、有爱的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洒脱、旷达、乐观。现在我想:苏东坡并非生在一个完美的时代,事实上,所谓完美的时代或许永不会出现。但苏东坡(也许只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以证明,不完美的时代,也可保有几近完美的人格,度过几近完美的人生。
       唯一可惜的是,此本书的预期读者是美国人,林语堂先生大概是怕讲深了,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但这又莫不是一种福,林语堂先生亦是夹杂了西方价值观来解读苏东坡,使人受益颇多。
  •     
      读完此书,觉得没有比这句烂大街的话更适合来形容这位伟人的了:“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
      
      可能没人会比东坡更时运不济了,偏偏碰上了偏激执拗的王安石,把朝廷上下捣腾得暗无天日;在临川君失势后甚至逝世后,其余党仍不断挤兑在文学、官场都颇有建树的东坡——这使得他在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里都在被贬来贬去中度过,往往刚在一个地方悠然地筑起小屋、过起隐士般生活之时,圣旨就发了下来,将他发配往别处(而且越来越偏僻,海南岛都出来了,大半个岛的原住民……)。
      
      然而,就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中,东坡仍然奉行着他的英雄主义。闲来与三两知己夜荡江河,修瑜伽、炼丹药,撰文写诗赋词,活得满满当当、不疾不徐。读罢,我也终于体悟,我们要追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宁静,不是一切都会过去,自此岁月静好,天天看书浇花晒太阳;而是即使在波澜中仍淡然驾一叶属于自己的扁舟,任巨浪滔天,自一往无前,无忧亦无惧。“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生活怎样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活。
      
      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原文:
      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经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所在。【原序】
      
      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第一章 文忠公】
      
       是文学作品有别于一般作品,就在于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声韵、感情、风格而已。【第一章 文忠公】
      
       在中国,小儿初生便是一岁,这是由中国人历来都愿早日达到收人尊敬的高龄的缘故。【第二章 眉山】
      
       苏东坡的麻烦就在看不出别人的短处。妻子对他说:“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东坡承认妻子的忠言很对。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额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第六章 神、鬼、人】
      
       祷告,或是具有祷告的那种虔诚态度,毕竟是很重要的;至于是否灵验,那倒在其次。【第六章 神、鬼、人】
      
       那时,也和现在一样,人民对一个政权是否爱戴,只有在那个政权失势之后才能知道。【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 富弼在向朝廷辞职归隐之前警告说,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第八章 拗相公】
      
       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之不顾,这样人类即非灭绝不可。所以,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 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第十六章 赤壁赋】
      
       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谪居黄州),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名《酹江月》;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绝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仁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第十六章 赤壁赋】
      
       瑜伽的特点是全部身心的休息,再由于各种方式的控制呼吸以增加氧气的吸入。……在最后阶段,人的心灵活动可以脱离自己而成为自己的观察者。在更为微妙的阶段,心灵以旁观者之身,可以观察两个思想之间那段空白。最后阶段,在心灵里一无所思,而能觉察比较微妙的次原子物质的形式,消除了一般人与自我的观念,这个阶段各宗教皆有其不同的宗教解释。一种解释是个人的灵魂与世界灵魂完全的融合,这正是印度教修炼的目标。【第十七章 瑜伽与炼丹】
      
       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那种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一般的道理是,在任不需要一个职位时,人家才找他去担任,人要求取某职位时,那个职位往往不需要他。一旦官瘾过足之后,做高官的快乐不见得比做个成功的铁匠的快乐大。【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前提是你要过足了官瘾;歌词里不是都说了嘛,“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 所有绘画都是一种哲学不自觉的反映。中国画不知不觉中表示出天人合一与生命运行的和谐,而人只不啻沧海之一粟,浮光泡影而已。由此观之,所谓中国的印象派绘画,不论是一杆修竹,一堆盘根,或深山烟雨,或江上雪景,都是爱好自然的表现。【第二十章 国画】(“多闻草木少识人”不是没道理的。)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终其一生,苏轼因其诗文而招致了政治迫害,也因其诗文而获得了亘古流传的巨大声誉,千年之后,当我们走进苏轼的人生,我们仍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用英语写作的,现在大陆较流行的中译本版本有台湾学者张振玉和翻译家宋碧云的译作。读过此书,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林语堂先生写作此书是面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写道:“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我想,喜欢苏东坡就是最大的理由。
      
      在《苏东坡传》中,我们得以窥探一个伟大的天才的一生,透过林语堂先生的笔触,得以触摸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苏轼的家庭生活、宦海浮沉的一生,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甚至医药、烹饪等多方面的成就。
      
      其实,苏轼一生的浮浮沉沉还是由他在政治上的遭际决定的,所以,全书的大量笔墨都在记述他的宦海生涯。“一代君主一代臣”,这是我读后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古代士大夫的人生主旋律便是生逢其时和生不逢时。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曾写道:“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诚然,当贤臣遇上明君,那便是生逢其时,大展才干;而反之贤臣只能仰天长叹、扼腕叹息。
      
      梦回宋朝,苏轼的个性决定了他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政见,如反对王安石变法,这也使他遭到了政敌的排挤和攻击,以至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险些送命,终至被贬黄州。这场政治灾难却让他迸发了无限的正能量和创作激情,他的文学天赋找到喷涌的出口,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巅峰状态,他的很多传世名篇,词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因为这种致命的打击恰好是对他的考验,但他挺住了,他的浩然正气,他的旷达的胸襟,他的超然物外的气度,使他从大自然中得到了慰藉,使他在躬耕田园中收获了农夫之乐,使他从与各种朋友交往中收获了友情……所以,苏轼能在儒道释之间游走自如,始终能做到心灵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和谐。
      
      后来,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太后摄政时,苏轼又被重新任命,他度过了政治生涯中较为顺畅的九年,特别是他在担任杭州太守期间,建树颇丰,书中“工程与赈灾”、“百姓之友”这两章都是对他的政绩的记述。再后来,政局又有了变化,以苏轼为重要人物的元祐党人都遭到了种种迫害,苏轼被贬至岭南,在惠州、儋州(今海南)度过了晚年的时光,而令我们后人对他无比景仰的正是他依然坦然自若地面对这种种磨难,依然笔耕不辍。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或许,正是政治生涯的打击造就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辉煌成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很庆幸拥有让我们一生都受益无穷的苏轼精神和作品。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褒贬分明,但或许是“爱苏轼之深以致恨其政敌之切”吧,如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评价似乎有些偏颇,从书中看来,苏轼和王安石只是政见不同,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其政治主张)不惜一切代价,但并没有直接加害于苏轼,苏王两人并没有明显的私人恩怨,在王安石从政坛抽身后,苏轼还到金陵与王安石会面,对王安石颇有敬重之意。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的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他的魅力是无尽的。读罢此书,掩卷而思,突然想到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心灵鸡汤。
      
  •     大学时翻开过,但被开头的溢美之词吓到。这次变聪明,跳过序言,直接看正文。越看越觉得苏东坡可爱。也了解了满大街眉州东坡的原因所在——东坡老家是眉州的。
      解构了王安石大改革家的印象。虽然他的确是被列宁跨过,但人说话都有立场,不知道列宁是站在什么角度评判他的,但由书中所见,王的改革,并不适应当时国情,给百姓带来的是贫苦和灾难。历史课本说他触及了当权者的利益而未得施行。但本书中他的政策几兴几落,远不是“未得志”这几个字形容得了的。
      许久没看传记。更觉得人的命运不由自己决定。一代文豪,也免不了要颠沛。但好在他达观。
      古时候人赶考功名要那么难。举家北上要几个月,在考场里一待几天,写诗文,如此看来,现在坐几站地铁去考场,简直幸福得天上去了。
  •      从语言方面来说,没有读过太多林语堂的书,不知道他本身的文字风格应该是怎样的。但总觉得应当会比眼前的这本书好很多。作为一位中国古代文人的传记,通过英文版译成中文,读起来在语言方面总是觉得有点别扭。但这并不应当是译著本身的通病。每当看着这些翻译过来的读起来不如中文写就的文章那么流畅通达的时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一度不想读下去了。如果这是一本外国人的传记,也许就不会觉得语言文字上面有什么问题。可这明明就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中国人的传记。语言上读起来个人觉得非常别扭。
       从内容上看,林对苏推崇备至,传记文学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会有作者主观方面的思想携带进来,无可厚非吧。世界上本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亦有其缺点,苏东坡也不例外。在文学方面,苏东坡有目共睹,成就毋庸置疑,作为一个文人,他实在是太强大了。在治理一方水土方面,亦政绩斐然,然而如果让他真正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导者辅佐治理一个国家,恐怕也不一定能够超越别人。在书中也提到,王安石在自己当地方官的地域里,试验青苗法等颇有成效,当用到一个国家的时候,怎么就会变了样子呢,显然实施一项政策时总是有很多相辅相成的配套制度一起完成的,比如用人、比如自然情况等。适合自己实施政策的人并不一定适合作为领导人制定和督促下级实施这些本可以一举多得的制度。
       总体来说,本书是推荐一读的。作为了解苏东坡的一生,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背景,亦不是没有益处。
  •     苏东坡和林语堂两位先生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这本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的《苏东坡传》知道的人可就少多了。
      
      2011年,网络写手东东枪写过一篇读书笔记,我就是从这篇笔记里知道这本书的,知道和读到时隔两年之久。
      
      据说,这本书曾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之一,以我愚见,有点言过其实了,估计只是一个卖书的噱头。
      
      林语堂先生是深爱着苏东坡的。他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3) 这样一来,难免有失偏颇,因而林先生笔下的东坡先生不仅是个“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而且几乎就是一个完人。
      
      我暗自想,东坡先生好是好,但是哪能有林先生描述的那样地好呢?
      
      林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是的,东坡先生不仅是我们的先人,还更是像我们的亲人,他带给过我们无数的喜悦,也无数次地温暖过我们的心灵。
      
      少年读书时,我们背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情窦初开时,我们拿”......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来宽慰自己。
      
      遇见可人儿时,我们想起那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意气风发时,我们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激励自己。
      
      心情舒畅时,我们说:”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得意洋洋时,我们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歌厅放歌时,我们唱”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喝酒晚归时,我们靠”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来类比自己。
      
      思念逝去的亲人时,我们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更别说中秋时节人人吟唱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了。
      
      林先生说,苏东坡是第一个把佛理入诗的人(13),这话值得商榷;又说他是一名佛教徒(326),似乎也有点言过其实。
      
      应该说儒、释、道三教都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是一个圆融了三者而为一的人。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那首“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转头之时固然空空如也,未转头时亦是梦幻泡影。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就我个人而言,除了东坡肉我喜欢之外(最近这二十多年来,我已长得一身东坡好肉), 他和佛印之间的那些佛理故事也是我喜欢的内容,但是林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其实他们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很多,关系远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的亲密。
      
      我们中国人十分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仅会不遗余力地夸赞他,有时还会拿他打趣,说一些贬损他的话来。好比有的父亲称呼自己的儿子“小兔崽子”,甚至干脆就喊“小王八蛋”。 仔细想想看,这是亲爹干的事儿吗?
      
      对苏东坡的“贬损”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虚构了一个苏小妹,说她的才情在哥哥之上,最后还让她嫁给了大词人秦观(冯梦龙《苏小妹三难新郎》);
      
      二是虚构了许多广为传颂、耳熟能详的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逸闻趣事。说来说去都是东坡先生自作聪明而又自讨没趣的桥段。比如那个“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还有那个“心中有佛则见佛,有粪则见粪”。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书中的这则故事:
      
      鸟这个字眼在中文里寓意多多,甚至颇为不雅。有一次苏东坡对佛印说:”古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比如‘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139)
      
      没得说,佛印和尚再次完胜东坡居士。林先生说他疑心这些故事都是佛印自己编的。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猜测,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栽赃陷害编故事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奇怪的是,这些段子非但没有贬损苏东坡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反而使他更加的”元气淋漓、富有生机“。
      
      林语堂说,东坡先生”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204)。 是的,他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愉悦了我们的生活。
      
      东坡先生认为”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345)
      
      他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328)
      
      一视同仁,无分别;顺其自然,不执著,这些都是那些证得菩萨初地的大德们才能具备的品性。
      
      而眼中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更是印证了那句”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是佛“的佛理。
      
      现在想来,东坡先生果然真的真的真的有那么地好啊!
      
      百度说苏东坡生于1037年1月8日,生日只比我大两天;同是摩羯座,知道了这一点让我很是欣慰,觉得我和东坡先生更亲近了。
      
      谨以此文,缅怀大文豪苏东坡先生。
      
      
      
      
      附书中所录东坡肉和东坡鱼的做法:”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他做鱼的方法是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快要好时,放上几片橘子皮,趁热端到桌子上吃。“(195-196)
      
      我想这是从他那首打油诗上翻译过来的:“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     
       早年就知道林语堂有本东坡传颇负盛名,今日一读,很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
       一是,所读版本为台湾大学张振玉翻译版本。序言里译者强调要尽量摒弃欧美文风,但可能语言之间的互译本来就有障碍,所以在翻译行文中,张也不免用了很多 “欧式”句子,——使得整本书读起来还是缺少汉语本身纯正的味儿。
       二是,林语堂可能对苏东坡太过喜爱,在书中用了很多笔墨颂扬传主,同时还不遗余力地贬低当时与苏轼意见相左的文人。这样一来,他笔下的苏轼难免有些被抬高的成分,而诸如王安石这类苏轼的政敌自然形象矮小。概括起来就是:《苏东坡传》一书褒东坡近神,而贬荆公近魔。
       总的来说,东坡传不算上乘之作,但也可以通过这本书细致了解苏轼的生平,还能略窥宋朝党祸及王安石变法的一斑。
      
  •      翻过林语堂这本书,才知道很多我喜爱的诗词原来都出自苏东坡之手。在我初中接触他的文章伊始,苏东坡给我的印象便是一个中气十足,经常开怀大笑的大胖纸。他像大多数文人骚客一般喜爱把“月夜”,把”情感“,把“归隐之心“,把”时政之感“放进自己的作品中,但是历朝历代这么多的大文豪,大诗人,我最爱苏东坡的月夜,苏东坡的山水和苏东坡的遥嗟。
      
       在林语堂的作品中,他旷达宽容不似偏执的王安石,他审事通透不像迂腐的程颐,他有一身浩然正气,不为名利卑躬屈膝,他看见丑恶可憎的事物, 便 ”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由此足见他性格的纯真和直率。但是,他面对龌蹉的朝廷虽容不得一丝丑恶、必欲除之而后快,却不会像屈原、杜甫一般终生郁郁寡欢。他那宇宙般广阔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他始终保有一颗稚气童趣般的心,让他随时感受到自然万物的美。因此,他发明了东坡肉,学会了酿桂花酒,喜爱吃荔枝,自行研发墨石,不时收集草药,在月夜酒醉,还会炼丹、做瑜伽以求长生,他发掘生活中一切怡人之物,可乐之事,正源于他有品味生活的智慧。因此,看着他笔下那些仙气、才气、地气俱备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不禁觉得他一定是个心广体胖的大胖纸,因为他装得下一世荣辱悲喜,装得下天下美景美食。读着他的句子,你会觉得苏轼虽然坎坷一世,屡遭贬职,但仍不枉此生,你也会觉得自己虽然身陷逼仄世界,处处压抑,但来一趟人间确也不枉此行。他教会你笑对人世艰险。
      
       苏东坡的诗文与他的为人是互为印证的,一字一句反映了他高雅的人生观。他说他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不像有些自命清高,附庸风雅的学者看不惯权高位重的掌权者,又鄙夷目不识丁的白丁,实为心胸狭隘,嫌贫爱富。他说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不会痛恨任何人,只会痛恨事情本身;比苏东坡文采更佳的文豪或许大有人在,但这种通达圆融的心境,这种人格魅力与人格高度又几人能及?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弥勒佛。
      
       苏东坡的诗文不像李白,充斥一股任性而肆意的浪漫,让人读来似飘离人间,遁入仙境。苏轼的诗词除了不缺仙气,还让人觉得平实近人,他写杭州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岭南佳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言过其实,却恰如其分,不会让人觉得东坡眼中的西湖比真实的西湖美,东坡嘴里的荔枝比真实的荔枝甜。因为他不是一个虚浮矫饰好卖弄的人,不像很多学者,总爱惺惺作态。
      
       苏东坡所至的人生境界便是我所向往的人生境界。
      
      
      
  •     我爱苏东坡,无可救药的喜欢。。。
      爱他的不仅仅是他那天纵的奇才,更重要的是他这一生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始终保持一颗至诚至善的心,他以最大的热忱投身于他所热爱的文学、人民和土地,没有抱怨,没有愤恨,没有自我感伤,有的只是他那充沛的精力和寄托于纸上的豪情。
      年少时尤爱他那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对他的了解也仅止于他诗句里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浩然正气,而后,看他的诗文渐多终于忍不住爱上了这个可爱的文人。“乌台诗案"他出狱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新法一党摇尾乞怜,也不是去向皇上忏悔认错痛改前非,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写下两首足以再次让他锒铛入狱的诗,自嘲道”我真的是无可救药了“,他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一个人,没有恨,只有欢喜。他一心一意只想让人民过得好一点,即使无门也要跃然一试,他这一生祸端都始于他那一支笔,然而至死也没有放弃他那一支笔,琼崖海岛生活贫瘠艰难,气候潮湿几乎不可度日,然而最令他困苦的却是没有上等的纸与笔。多坎的命途并没有让他变得尖锐锋利,如梦世事让他心生温暖与安恬,至始至终,他都勇敢面对他所遇到的一切,科举高中也好,贬谪远方也好,蒙受恩宠也好,遭小人篾垢也好,他都以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耐力接受并使之看起来更好,他利用最大的可能做他所能做的一切。只奈何北宋国运已尽,贼子当道,终然只是徒劳。。。
      苏子一生无悔,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上他都是无怨无悔的。喜对风月与风情。
      
  •      林语堂写东坡出于喜爱,读来让人更喜东坡。除了苏轼的故事和形象,印象深刻的是林语堂对于王安石这位“拗相公”的评价,从青苗法等改革到他个人的性格,林语堂带着自己的偏爱而贬王安石,其批评如对苏轼的赞美一样溢于言表,以至于我后来对于王安石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不过,林语堂也不停留在空泛抒发,而是立足于对史书的解读,可见其严谨。不过这一部分读来确实没什么味道,翻了翻就看东坡本人去了。
      
  •      怀孕3月艰难度日中,心情史无前例的烦躁,看中国好声音嫌烦躁,听音乐嫌烦躁,于是舍弃了一切电子、电视产品、天天百无聊赖的躺沙发上,空度几日,在书架上翻出两本书。一本希腊神话,一本苏东坡传。
       林语堂先生的文笔从刚上班就开始佩服,大学不学无术,未曾读过他的作品,上班后最崇拜的设计总监点名说他欣赏的文学家是林语堂,就连他写的文案都有林语堂那种风范。
       《苏东坡传》一如林语堂其他作品,严谨又不失风趣。始一翻,便开始想笑:英文的书名是 The Gay Genius。我以为看错Guy为Gay,定睛醒目仍是Gay,直译看来只好说是天才同志!
       苏洵、苏轼、苏辙一门出三才子。除了苏辙不太具有豪放个性,林语堂的书里苏家貌似从苏轼的爷爷都是豪放不拘一格的个性,而苏东坡尤甚。苏东坡的人生跌宕起伏几次,直到最后被贬到海南岛那种偏远地方,苏东坡仍然不改天性开朗的个性,日日出门与邻舍聊天。
       看这本书我才知道中国古人的生活实在是比现代人丰富很多。赴京赶考、走马上任、被贬下放、所有的行程里,苏东坡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与朋友鸿雁传书。文采与情操在山水和与朋友交往间无极限培养。定居广州的苏东坡盖房植果树,酿酒,为官为民皆乐无穷!
       苏东坡的官场生涯,主要被牵扯到宋朝期间王安石变法的帮派,苏东坡做为反对派,两次下放皆为此因。
       但一个人的生命到底多丰富才够呢?苏东坡已经在历史文化长河与宋朝积极政绩中留下了丰富的脚印。
      
      
  •     林语堂和梁启超,苏东坡与王安石,彼以此为流俗,此以彼为乱常。在作者的眼中,历史人物往往增加了个人好恶,但历史不容“拿来主义”,历史不同于现世。林、苏更加浪漫自我,更有怜悯情怀,但王、梁则是在中国内忧外患情势下形成的铁腕性格。浪漫自我者易循传统,政治家则思变。12世纪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国有类似之处,若不将百姓之才、百姓之力、百姓之财趋于集中,则无法对抗外患。
      改革者在浪漫主义者眼中,是不悲悯众生的自私自利者,但若改变是一件易事,历史就不会发展到今日。我不太赞同林在书中将王安石和他的变法批驳的一无是处,好在史料充足,可任由读者评判。苏东坡虽然天才,但却缺少足够的历史责任感,一心归隐,让人惋惜。
      现代社会更为复杂,一个人刻意追求内心平静而不闻世事的人是不会真正体会到平静的真谛的,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改变传统推动人类进步的人才难能可贵,内心无愧且终将趋于平静。
      书中又重温了苏轼的一些名句,一并记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一官之阙,率四五人守之,争夺纷纭,廉耻道尽。中材小官,阙远食贫,到官之后,求取渔利,靡所不为,而民病矣。
  •     关于浪漫
       忽然间,有个想法,假若上天安排我先挂掉,那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我丈夫,写一篇关于我的“传记”,在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萌生出此想法。
       自序的开编即提及写作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为什么林语堂需要写一个时间之外地域之外的古人呢?是什么一直深深触动着林语堂这位大师呢?这份情愫,要我说就是“浪漫”,一种浪漫遇上另一种“浪漫”,一种属于苏东坡乐观派的浪漫人生。他“生不由己”却乐在其中,暮年的他多次受贬,流放域外,境况凄凉,但仍不失诙谐,听鬼故制墨采药,整理杂记文稿,为五经作注,换作是你会欣赏这苦难折磨吗?他一身浩然正气,一向嫉恶如仇,在朝做官是,在贬谪亦如是,见不平事即据理力争,人鬼神无一例外,换作是我只会举步维艰。他的“丰富多彩”,相信我们难以企及,可以习瑜伽寻长生思佛学,一生融通 儒、释、道,多变而矛盾,不得不叫人折服。
       要说浪漫,当然是苏东坡的诗与情。“这位大诗人在最难过的日子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说来也颇有趣,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写出最好的诗。”因为思弟作出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因为悼念亡妻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美小调,因为受打压继而作出许许多多浑然一体的诗词,现实中隐忧处处,而字语间宁静而满足。诗似是苏东坡的“闺密”,是情感的抒发点,是解脱的栖息地,读起来,感觉自己也多一份释然,生活中时常会感失意重眼前,久久困在情绪里而不能自拔,所以我自己也决定多点动笔,勿论好坏,慢慢培养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许因为这本书,我对浪漫有了更多的见解,能随遇而安,即属一种简单的浪漫,放弃一些掌控,融入一些“安排”,享受日子带来的快乐,何愁不灿烂呢?
      
  •     居家传统小男人林语堂,口口声声自称是苏东坡的粉丝,却只画出了苏的形,画不出苏的风骨。
      
      本书唯一的成就是,王安石黑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好的传记有很多风格,你可以写的俗但故事性强,可以深刻而讲求考证,可以揣摩人物心理丝丝入扣,可以对历史规律发表严肃的观点,可以一针见血地点评相关人物。
      
      可是像林语堂这样,零散地堆砌史实,大段摘抄作品,再自娱自乐地抒发一番情怀的传记.....只能说呵呵。
  •      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了两个月,在无所事事、轻轻松松的这几个月里,不着调地吃喝玩乐,读书,模糊地揣度着即将进入的社会,和雾一般的未来。
      
       一直很敬佩苏东坡,为他开创性的豪放词风,胸有大气象。为他深研佛学却不皈依佛教的神秘,以及和佛印对答的幽默达观。为他既是大词人还是大画家大书法家,一个人拥有如此多项才艺还样样绝顶,没有办法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读完全书,看罢他的人生际遇,觉得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其实在《前赤壁赋》这一篇里就已经表达地很清楚了。他的倾向,他内心的寄托,全已写明,在反反复复的贬谪之中,他用来纾解精神的都是同一种大宇宙观。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大宇宙观,是读此书对我最大的收获。在价值观面临重塑的这段时间,它带给我很多启示和纾解。
      
       人如沧海一粟,永恒一瞬,活出怎么样的大,说到底只是个伪命题——渺小短暂,本就是生命的固有属性。我们如此在乎,甚至为此营役一生的名利浮华,得与不得,真的算得了什么呢?太过计较,是自己眼界低、心胸小吧。
      
       究竟谁能来定义我的人生?在功利之外,又有另一种似乎更带感情倾向的评价体系,所有人(包括你喜欢和欣赏的)都在说,要活出一个精彩漂亮的人生,但这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吧。个人的一条生命,能活出的最大价值也很有限。我们臆想中的精彩,大概就是满世界游历,吃最好的食物,穿最美的衣服,结交最杰出的人物,让生活没有重复,充满新奇和冒险,受到尽可能广泛的瞩目和羡慕。对,长期以来,我就是这么认死理的。
      
       但这是值得推广的人生坐标吗?为了达不到的精彩忽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美,永远处在羡慕别处生活的状态中。最近常觉得,日常生活很美好。我不出门,不与人交流,生活看起来还是充满缺陷,但自己明明就觉得快乐而感恩。吃到好吃的饭菜,读喜欢的书,自己尝试做饼干,开车越来越上手,皮肤变好,受到优待,他人的笑脸,这些时候的快乐非常真实。
      
       即使这些都没有,自己和家人都健康地活着,夜晚散步有凉爽的风,能看见清明的月亮,晚上能睡得安稳,生活平静,心绪稳定,算不算幸福?比起生如夏花之绚烂,如春雨般润泽无声一样是美好的选择。
      
       仍然会奋力追求,为虚无,为虚荣,但得与不得,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想想清风明月,一样庆幸感恩。活在当下,活在现实。
      
       人生苦短,人事浮沉不从心所欲,只有快乐是自己的,不需要那么多理由。
  •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而酒醒微冷、残照相迎的滋味,要到日后才能慢慢咀嚼出来。
          
          有一些人生命的活力是超乎寻常的,比如苏轼。这一辈子从文坛到政坛,从得意到失意,来来往往,够普通人几辈子了,千载之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旺盛之极,如潮音野火一般绵绵不绝的生气。这样的人生,狂风骤雨经过,丽日晴天行过,到头来回望,也不过是云烟淡淡,雾霭茫茫。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千古文章,倘若要选入目动心者,非此莫属。我猜想,“客”所说的那些,才是苏轼真正的想法,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后文“苏子”的强解,看似通脱,实则强词夺理。以须臾之乐对千古之愁,分量太轻了。文人好故弄狡狯,苏子亦然。
          
          旷达者亦有悲歌慷慨,惟其旷达,悲歌愈烈。因心中所存已不是眼前小小悲欢,而是纠缠千古的迷思。渡黄河而冰塞,登太行而雪满,是进也忧退也忧,郁结藏乎中,勃然形于外,不可摆脱,难以解开。
        
       但是对王安石的评价则有失公允,也许林先生写不是东坡传也是林语堂传,所以一涉及到政治,一涉及到现实,则情不能自已,与自己的现状也是惊人的相似。
  •      首先可以很直白的表明我不喜欢张振玉的译本,可能归根究底并不是译者的问题。林语堂先生长期生活在海外,虽然有心中国浩瀚璀璨的文化,可是毕竟教育和生活的环境让林先生无法和同时代的文人一样,如数家珍使用流畅的笔墨来表述中国的文学艺术,看着这译本里向外国友人诠释中国的毛笔、字画就好像隔靴搔痒一样,始终点不到红心,就像射箭场上的射击手,虽然正中目标,但却没有给出致命一击。还留了那么一丝余地,让人觉得并不过瘾。
      
       这本书我大概是在高中时期阅读,可以说是我对苏子的启蒙书。那是我手头总是有一点零钱,总喜欢往书店里去,淘淘摸摸各式各样的文学书,那时候《宋词三百首》是我的日常的枕边书,里面尤其喜欢小宴和东坡。东坡的定风波一度是我的最爱——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和豪迈的旷达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总能让我在每每读后心胸为之舒阔。
      
       东坡是眉山人,父亲是《三字经》中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我总能想象,苏老泉自己在冲击着仕途之余,认真地教习着两个颇有文学天赋的儿子读书是美事一桩,苏老泉大概想不到他的儿子中居然有一个文学天才,看来苏洵读书甚迟,对东坡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苏洵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之人,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如果其父过早读书入仕,对还是年幼的苏家两兄弟或许是另一种经历了。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和父亲的读书甚迟显然是有一定关系的。
      
      
  •     终于将这本书看完,心目中的苏东坡,于这本书上其实并未增添更多喜欢,只是知道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宦海起伏。
      
      了解苏东坡,只能说是从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和《宋词选讲》开始的。中学课本中的他,我完全不了解,正如我读书开窍一样,也是在中学毕业之后。
      
      《大学语文》里,有他的太多文章,诗词歌赋包罗万象,为政,胸怀,品格,爱情,亲情,无所不有。而且,我深信他的其他文章其实也能入选。
      我更震惊的是,一个人,与你我无异的人,怎么有这样广博的思想。
      
      我记得叶嘉莹老师说过一句:苏东坡无疑是完成了自我完整的人,我不奢望成为苏东坡的万分之一,我只希望能完成自己的自我完整。
  •     1.【原文】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小苏东坡抬眼看看母亲说,“妈,如果我长大变成范滂,你容许吗?”母亲答道:“你能当范滂,我就不能当范母吗?——第三章《童年与青年》
      
      【点评】:苏轼小时候看古文,这是他跟母亲看到范滂传的情景。在中国历史记载的很多事情似乎都会跟小时候的立志牵扯上一丝一点的关系,懵懂无知的小朋友总会说出让大人惊叹并且超过年岁的豪言壮志,便展开传奇的一生。这段在我看来像是一条命运线,苏轼的日后的生命都从这里开始延伸开来。他在读古文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知句读,解困惑的标准上,更多的是关注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品质,自发地形成了一种对好与坏,美与丑的价值观的判定过程。因此,古文中的那些名人轶事不仅给与苏轼文学素材,苏轼从中体验到的关于生命大义的思考、自己价值观的确立更是一笔财富。因此才能看到后来那个政治立场坚定的苏轼。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两个伟大的女人。一个女人不用说便是苏东坡的妈妈。苏轼的妈妈给予苏轼母爱,陪伴苏轼的成长。也只有在知大义,懂诗书母亲抚养下,有优秀的思想土壤培育下的孩子,才能让我们看到后来的苏轼。母子两人在蜡烛下读书的场景也是温馨动人,让人联想。
      
      2.【原文】
      
      现在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第二章《童年与青年》
      弟弟则在苏东坡的墓志铭中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第二章《童年与青年》
      
      【点评】:兄弟两幼年时,父亲取名:苏轼的“轼”意指车上的扶手,而苏辙的“辙”意为车碾过的痕迹。名字取得如此相得益彰,情谊深厚。也深感苏洵识人深刻精准。虽然一个沉默和静、知命自安,一个豪纵放逸、旷达乐天;一个为文精确高妙,一个为文飘逸纵横。但是个性文风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如此的相知相惜、相敬相扶,真是让人羡慕怜惜。
      还想到苏轼苏辙第一次分离的时候,我也曾为两人的分离而感到叹息,折柳唱曲都不能稀释尽两人依依惜别之情吧。两人青年时期,苏轼刚刚做官魂不守舍,而与弟弟之间雨夜对床,诗词相和,才情文采和手足之情都在雨夜昏黄的灯光下浓浓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子由为东坡,一再外任,不惜辞官,东坡处困境时,又重金相赠,苏轼被乌台诗案困住时,写遗书愿世世代代为兄弟,苏辙恸哭不已。东坡再贬时子由相送,两兄弟吃面的情景,子由不忍下咽,东坡狼吞虎咽的样子。最后一次苏轼贬谪到海南时候,没想到成为兄弟最后一次见面。苏轼曾留下遗言,要苏辙把他葬在嵩山之下,并为他作《墓志铭》。苏辙得知苏轼去世的消息及其遗言之后痛哭道:“小子岂忍铭吾兄!”最后由他最爱的弟弟刻下:“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据说苏轼去世后,苏辙晚年退隐,终日默坐,不与时人交往,让人感叹不已。纵观历史,为权为利而兄弟相残的事情不胜枚举,而像苏轼兄弟这样的手足之情未免也太理想太让人羡慕感动了吧。感情升华到这种程度貌似已经没有友情爱情亲情的界限了。如果现在把镜头拉回到当时两个在学堂相互学习天真稚气的兄弟,只让人觉得感情之浓,成长之快。苏轼在最后去世前虽然没有见到苏辙,但是他当时恍惚的脑子里面也一定闪过这个弟弟。
      
      3.【原文】
      
      苏东坡是一个没事做就难受心烦的人。不过,旱灾眼看就要发生了。很久没下雨,农夫都担心收成。除了求雨,也没有其它的办法。求雨是地方官的事,苏东坡突然活跃起来。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神明生气了,如果雨不快来,农夫马上要遭殃,他打算使出一切辩才,替农民哀告神祗,于是他动手实行。
      不过苏东坡在各地做官,必要时就继续求雨。他知道他的做法正确。他相信上苍公正讲理。他既然相信有神明存在,自然也相信神明会尽量解除人生的痛苦,带来幸福与正义。如果讲理是人类最高的属性,上苍也一定明理,肯听人劝说和理论。不过在他日后的天灾报表中,他也依据中国正统的说法,说政府应该解除压迫的作风,祈祷才会生效。这就是中国常识的信仰,所以最早的古籍上曾说“尽人事,听天命”。我见过中国人所做的一切蠢事,这种说法却恢复了我的信心,中国人毕竟是真正伟大的思想家。——第六章 《神、鬼、人》
      
      【点评】:一个没事做就心烦难受的人,让我们想到一个在摩拳擦掌找事情的苏东坡,看到需要求雨,便活跃起来。在现在的做官方式看来。苏轼比现在的官员好太多了,不会不坐视不管百姓事,也不会翻来复起搞形象。而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替百姓做事,踹怀一腔热心肠。苏东坡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相信有神明的存在,但是他更加是理的维护者。他也很傻很天真的认为上苍(不仅仅是上苍,还有万物,记得他写过祭鳄鱼文,感动了一条鳄鱼)肯定也是明理的。姑且不评定这种做法是否科学性,仅仅是这种敢于向上苍挑战说理,人定胜天的豪情和信心我觉得就应该让我们大学生(还有很多社会上的颓废人士)学习。同时,向上天说理也是一种浪漫的体现,上穷碧落下黄泉,似乎看到苏东坡能够无所畏惧,逍遥游历时间的那种自由的样子,这种自由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自由,甚至觉得宇宙也能容纳在他的胸中成长。
      
      4.【原文】
      
      官差正要来抓他,七月七日他却悠哉游哉拿出画册来欣赏,放在院中晒太阳。一眼看见文同送他的一张偃竹图,忍不住又流下泪来。那天他在杂记中写下一段妙文,描述他和文与可(文同)的友谊: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点评】: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因为乌台诗案即将要大难临头了,但在这之前的短短时间内,他还是悠哉悠哉地拿出画卷欣赏。并不是说因为灾难还没有降临,他并非知晓。我觉得这更可能是他的一种气质。无论是多少次的贬谪或者灾难,并没有改变这种与生俱来的乐观天性,曾在乌台诗案被放出的当天,苏轼便洋洋洒洒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了首诗。故这种气质和人生态度,可能便是在我们心中塑造了一个悠哉悠哉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形象。
       更加让我感动的是他与文与可的情谊。睹物思人,文与可是画竹的高手,竹子也是他一生艺术的追求。苏轼见到竹子不免怀念文与可。就即兴记下此文追思。很平稳追思的笔触去写了生活中的小事,更加富有生活情趣的是两人的戏言,“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在诗句的互动中,浮想起两个志趣相投,性格契合,意气风发,同样怀着赤子之心的青年文人。而写到文与可与他妻子看到信失笑喷饭满案后,转喜为悲,即是苏轼的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这里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高中学过的一篇古文《项脊轩志》毫无娇柔做作成分,苏轼失声痛哭的画面感强烈地展现出来,当时看到这里时候,自己也不禁叹惋。或许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跟文与可的万尺竹一样,气势磅礴,清新坚韧,一节节紧紧地连着两人。
      5.【原文】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本文奇短,却是瞬间佳境最敏感的记录。我们若相信苏东坡文体天成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文风只是心灵自然的流露,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先得有那份心境,才能写出完美安详、单纯自足的作品。——第十六章《赤壁赋》
      
      【点评】:我看到过摄影有个“决定性瞬间”的说法,指的是最佳照片可以敏捷地抓住恰好出现的瞬息光影,无论是轮胎还是水洼,或者一个跳跃的人,在此时都各得其所,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我觉得苏轼的文章就跟那个说法相似度极高。同样的,这篇也是生活中的一篇小记。心绪敏感的诗人文人貌似都会对黑暗中的月光怀抱有别样的情愫,苏轼也因为月色入户而难以入睡。当时的苏东坡刚刚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看到月光,想到的就是谪迁之苦,被搅乱了心绪。然后渴望得到知音的抚慰,于是起身找张怀民。这样半夜出去找人聊天的行为也绝对只有苏东坡这样一时兴起,有感而发,也是对朋友怀抱绝对信任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举动。同时绝对不是凑巧,张怀民也未睡着,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两人放松的方式很奇怪,似乎不是用言语,而是只要一起在庭院里面欣赏夜色,一同共赏一轮圆月便能淡淡稀释那种繁杂的思绪慢慢平静下来。知音也总是心照不宣的。读到这里,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平日里面乐天知足的苏东坡,在温柔的夜色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敏感忧郁的苏东坡,在夜深人静时候慢慢流露出来的孤独感也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还好有知音相伴。不去理会官场的繁文缛节和勾心斗角。无论是庭院中的美景,还是略微惆怅孤独,敏感自知感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我想他当时心中闪过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夜晚镜头,而是经历了很多起伏后瞬间在脑海中凝集的一种感叹世事的沧桑感。如果可以的话他应该也想那个简单敏感又珍贵的夜晚再也不要离去吧。
      但是我有点好奇的是,当时如果寻怀民不遇,在没有知音抚慰下的苏轼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总是乐天知命的苏东坡能不能忍受那种孤独。
      
      6.【原文】
      
      苏东坡曾经对钱勰自称他喜欢以前乡下简朴的生活。他说他们晚餐只有白饭、萝卜和清汤;他却十分快乐,十分满足。有一天钱勰下帖请他吃饭,帖子上说:“将以三白待客。”苏东坡没听过“三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他欣然赴宴,发现钱勰只准备了三样东西;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苏东坡想起自己的大话,知道他被愚弄了。苏东坡不动声色,过了一段日子才下帖子请钱勰吃“三毛”餐。钱勰赴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苏东坡请他坐下,两人对坐半天。过了很久还没有菜上来,钱勰说他肚子饿了。苏东坡郑重其事请朋友快吃三毛(没),“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非三毛而何”。苏东坡报复一顿,就原谅了他的朋友,两个人快快乐乐共用了一顿大餐。——第十九章《太后恩宠》
      
      【点评】:因为苏轼的风趣幽默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朋友。这段中两人机智的互动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苏东坡。不过这里也体现了苏轼并不是与那些圣人一样的完人形象。苏轼也会吹牛,喜欢说大话,偶尔自诩清高,自比颜渊,他说他们晚餐只有白饭、萝卜和清汤;他却十分快乐,十分满足。在被朋友耍了以后。苏东坡他是不动声色,这里很形象,似乎让大家看到了被羞辱了一下的苏轼(本来都是他去羞辱别人)紧张却要故作镇定,然后再脑子里面开始谋划对策的样子。他没有以德报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朋友“打击报复”,请吃三毛。打击报复不是小人的专利,大文人苏轼也“小人”过,人们看过太多光鲜亮丽的角色不真实,而这个小孩子气、顽皮、甚至是“小人”的苏轼非但没有让苏轼的形象下降,反而让苏轼这个有治天下之志、誉满天下的文人更加丰满亲切可感。当然,这个最多也只是朋友间的小游戏,无伤大雅,之后两人就开开心心吃饭了。也很难想象两个老头子了还跟小朋友一样生气闹别扭最后再言和,这个应该也有点赤子之心的意味在里面吧。
      
      7.【原文】
      
      这些年来苏东坡不断在策论中说,“独立思考”和“公正无私”是好大臣的重要条件。但是独立思考和意见公正却是党人最讨厌的。有一天苏东坡吃完饭在房里踱来踱去,心满意足捧着肚子。他问家中妇女,他肚内藏些什么。中文常说一个人满腹思想、满腹情感、满腹经纶。一个侍儿说:“都是文章。”另一个说:“满腹都是见识。”东坡不以为然。最后聪明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对!”东坡捧腹大笑。——第十九章《太后恩宠》
      
      【点评】:苏东坡在被当人排挤的期间,富有情趣地调侃家人。大家都知道苏东坡的学识文章名满天下。故满腹思想、满腹情感、满腹经纶、都是文章、满腹都是见识在苏东坡看来都不是好答案。一、因为文章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众人没有点评到苏东坡的本质,只是随大流地变换答案形式。二、诙谐的苏东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得到就不是一个很正常夸耀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找一个同样诙谐的答案,故不符合苏东坡的出题本意。朝云一直都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侍妾,“不合时宜”一方面是满足了苏东坡想要自嘲的心理。在无数次找人陷害抨击后,他也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言行诗词都成为把柄。另一方面,独立思考和意见公正却是党人最讨厌的,不合时宜是针对朝中政客而言的,因此在这里不合时宜,是有点反语的意味,更有种自己把握自己坚定政治方向的决心。朝云在替苏轼满足自嘲心理的同时也是侧面坚定了苏轼认为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和意见公正,把握政治方向的决心。东坡捧腹大笑也是因为朝云的聪明才智,以及自己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段部分见识到了苏轼的“不合时宜”,也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苏轼特别喜欢朝云。
      
      
      
      8.【原文】
      
      太守官署在杭州市中心。但是苏东坡宁愿在比较诗意的地方执行公务。他常在葛岭寿星院一栋十三房的幽静小屋内办公。不是在寒碧轩就是在雨奇轩看公文,我们记得雨奇轩因他的西湖诗而得名,其中有这么一句: 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修竹环绕、面对清溪的环境中,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不过有时候他宁愿到离城十哩或十五哩的高山上去办公。他叫随员带旗帜和雨伞走钱塘门,自己和一两个保镖乘船由涌金门穿过湖泊向西走,到普安寺用餐。然后带几个文书到冷泉亭。一面谈笑一面完成当天的一工作,批决公文“落笔如风雨”。办完事和僚属喝一杯,傍晚再骑马回家,城中百姓排满街道,争睹名士的风采。炎夏他常到祥符寺,在好友维贤方丈的房间小睡一回。他脱下官帽,卸下官吏的尊严,常脱衣躺在长椅上,叫侍从按摩双腿。仆人们看见他头顶绑的是最便宜的系带。——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点评】:有诗意的环境造就一个有诗意的文人。苏轼在批阅公文的时候,并没有像普通的官员一样在规则严密的办公桌上面行进公文的批阅。宁愿在比较诗意的地方执行公务,既体现了他诗意的一面去选择环境,同时,这些文轩都以他的奇妙的诗句起名。“雨奇轩”“雪堂”等。在享受诗意场景后,也赋予了这些场景不同于别的景色带有苏东坡式的色彩。苏东坡一直是相信美能够改变人的素质。例如在西湖治理的时候,他运用他的美学知识创造出了三潭印月,用美得力量去改善教化那些不符法规的民众。并且这种力量是能够相互影响,形成一种正反馈,在教化浸染了人民以后,人民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去创造新的美。
      在批阅公文时候,在修竹环绕、面对清溪的环境中,批阅公文的他跟写文章的他一样也能够“落笔如风雨”,保持欢快的心情,谈笑风生。我觉得这其中高效率也来自于自然山水来作伴,给予他一种原始自然的生命活力。对比现在的办公和学习环境,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率却总也弥补不了缺少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缺陷。以前听说过人的身体在接触大自然后,自然能够吸收人身上的一些电荷,来减少人身上的压力,改善人的情绪。不知道是否科学,但是无疑自然对于人们是一种回归和释放。
      办公后,他还能跟僚属小酌一杯,到寺庙小睡一回。繁重的公文实务在他的安排下变得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劳逸结合。工作在他的安排下,也变成了轻松的享受。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他也能悠然自得。在现代的社会,我们总是一味地向生命索取更多的时间,以至于我们觉得时间越来越少,生命变得越来越短暂。而我们需要的只是留出一点空闲的时间,退还给生命一点时间,或许就能够跟苏东坡一样在相同的时间内享受到更加生命的延长,心身上的解放。
      炎夏在寺庙的小睡的过程中,画面感也十足的体现出来。脱下官帽,卸下官吏的尊严飞,一个寻常百姓不受官场束缚,只是渴求享受下午后小憩悠闲的平凡人的快乐。想象自己是那个在苏东坡旁边的侍从,似乎也看到他沉沉入睡后,鼾声如雷,鼻翼微微翕动,眼神安详,体态舒服。清凉的夏风缓缓地吹过寺庙,树荫摇曳,光影斑驳。静静地看这个从以前一直被歌颂到现在的文人,在夏日午后的静卧,凡夫俗子的身体散发出让人愉快安心的味道,阳光充足的惬意午后,胜过往日里一切的诗。
      
      9.【原文】
      
      我们说苏东坡酿酒只是玩票,不是真正的专家,也不算冤枉。造酒只是他的嗜好,他死后经常有人向苏过和苏迈乞讨他们父亲酿酒的方子,尤其是苏东坡信中、诗中常提的蜜柑酒。儿子们大笑,苏过说:“家父喜欢实验,他只试过一两次。蜜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苏东坡也许不太有耐心,不肯一心一意试到底。据说大伙儿喝了他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常闹腹泻。——第二十五章《岭南流放》
      东坡克已甚严,不止于这些。绍圣二年(1095年)下半年他患了痔疮,失血颇多。他自病自疗。他不但读过一切药书,还常常加注说明各种容易搞混的药草有什么特性。他对痔疮有一套理论,说是一只小虫在体内啃咬,最自然的疗法就是“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他断绝一切食物,连饭都不吃,只吃不加盐的面饼和胡麻、茯苓。过了几个月,居然暂时痊愈了。
       ——第二十六章 《仙居》
      
      岛上找不到好墨,苏东坡就实验制墨。后来苏过曾说,他父亲差一点把房子烧掉。这个故事牵涉到杭州一位制墨名家,他的产品比别人贵两三倍,因为他自称在海南岛曾向苏东坡本人学到秘方。有些学者问苏过他父亲有什么制墨良方,苏过笑着说:“家父没有什么秘方。我们在海南岛无事可做,他就随便试着玩。有一天潘衡(制墨名家)来了,家父和他在一个小房间烧松脂油制墨。半夜房间着火,差一点把房子烧掉。第二天我们由残迹中找到几两油墨。但是我们没有胶,家父用牛皮膏设法和油墨混合。很难固体化,所以只做出十几条手指般大小的黑墨。家父大笑一场。不久潘衡就走了。”时人发现潘衡做的墨确实很好。显然他制墨的秘方是向别人学来的,只不过借苏东坡的盛名来销售罢了。——第二十七章《域外》
      
      【点评】:苏轼不仅仅是在文学上面的造诣,好奇心十足的他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去倒弄一些别的奇怪的东西。在苏轼造酒一事中,他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酿酒师,自创的蜜柑酒必定让他欣喜一番,同时他也不免忘记夸耀一下自己的创造力。可是当朋友喝了他的酒以后都常常闹腹泻。真是个捣蛋鬼。
      在他治愈自己痔疮的时候,他仿佛产生出一种很奇特的毅力,文中说是“克己甚严”。自病自疗,断绝一切事物。我觉得这种“克己甚严”不是毅力,更让我觉得他有无可救药的偏执狂的特质。而可以解救的药就是满足他的好奇心。过了几个月,居然痊愈,也是暂时。后来,苏轼的痔疮似乎还是复发了,痛的他要死。偏执的苏东坡,还是要告诉你,有病还是要看医生。
      在苏东坡制墨一事,苏东坡也是没有人任何的成就。甚至把自己家的房子给烧了。然而苏东坡的盛名还是给潘衡带来了销售。
      总结上面三个事情,可以看出苏东坡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有造诣,他去探索的别的方面往往都会搞出一些荒唐有趣的事情,在文豪的背后也是一个笨手笨脚,天赋全无的可爱形象。即使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这些事情也丰富了苏轼的生活,拓宽了视野,自始至终有一颗不断跳动的好奇心在推动着他去探索玩味世间万物,
      
      10.【原文】
      
      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几乎和陶潜一模一样,他十分景仰陶潜。等他离开惠州,已经完成一百零九首,最后十五首专“和”陶潜尚未被和过的诗篇,都在海南岛完成。他请子由写序,在一封信中说:“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很多崇拜苏东坡的人也会这样说——第二十七章《域外》
      
      【点评】:陶潜是苏轼的偶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苏轼心境的追求。但是,我们总是爱上那些我们总不可能成为的人。在我看来,苏轼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陶潜那样的人的。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几乎和陶潜一模一样那是在被流放在海南岛以后,没有世俗的羁绊。陶渊明自比于菊花,隐逸、柔美、并且清香长远。苏轼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虽然也有安静的样子,但是更多的都是他活跃的样子),就算他要闲下来,那些政客也不让他好过,就连他被谪居到海南的时候,写诗词表达自己闲情逸致的时候,章淳还看到了不爽。他注定不是那么有隐逸的体质,更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而我说陶渊明是苏轼永远不可能成为的人,因此苏轼才会去向往那种隐居的生活,顺带一提的是,后来苏轼常常遇到的那个道士,他也曾想,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做官的话,可能他过的就是那个仙风道骨的道士一般闲云野鹤的漂泊生活,那个肯定也是他心之所向的。
      不过有一点是苏轼和陶渊明一样的。都有强大的自我世界。陶渊明也说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苏轼也一样。他搬到嘉祐寺之后,常常逗留在山顶的小亭里。有一天他正要回家,看到他家高高出现在树顶,路程颇远,双腿顿感疲倦万分。他转念一想:“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他心里就是有一种闲适悠哉的自我世界,不管外界的疲惫不堪或者沧海桑田,他都能随时逃到这个他创造的世界。
  •     花了5、6天时间,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看完了。这本书是台大的林振玉翻译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版英文书名<The Gay Genius > ,“Gay”做形容词有bright、happy、attractive等意思,用来形容苏东坡再适合不过了。
      因为我看得很仓促,但是我看完之后,我还是想表达一下心中的感受。正当我想着用什么标题的时候,发现在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夹着一张书签。上面有同学写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句。我觉得用来做这个标题可能也许会有某种的契合。
      看书一定要看完,尤其是看传记。当我看到最后,东坡在经历了流放的颠簸之后,身体日渐虚弱,到最后驾鹤西去。我忽然想起了东坡的一句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之后,东坡的一生都在我的脑海里回放,东坡的一生有官至三品的辉煌(宋朝宰相为二品),也有被贬谪到穷乡僻壤;有谈笑风生,肆意文采,也有牢狱之灾。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和兄弟子由的亲情。不管怎么样,东坡一生的是我辈难以达到的。现在想来纵使,一生辉煌如东坡,在死后也不过是在逆旅上的一行人罢了。让人有莫名的感伤。但是回想,东坡在《前赤壁赋》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东坡比我想得要乐观得多。“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传记作者就有一千个苏东坡。很多人觉得,林语堂的笔下的《苏东坡传》过于偏激。我觉得传记作者就是带着手拷的舞者,在尊重事实基础上,是可加入作者的个人情绪和偏好。如果做到绝对客观的话,看起来定会索然无味。从林语堂的序来看,林语堂对东坡真是喜欢得无可救药。“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这也是对东坡一生的一个概括。东坡的一生太广阔,一望无际,以至于无论是传记作者或者是读者,都只看到他的一个子集,某种程度这个子集就是自己内心的折射。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像东坡一样丰富,我们所追求的正是他的某一方面,要在某一方面达到他的水平,就已经耗尽了很多人的一生。
      天地一沙鸥,天地之大,沙鸥之孤单。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和漂泊感,东坡的才华,成就无人能及,正如这一沙鸥,在天地间翱翔。沙鸥的鸣叫,穿越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依然感人肺腑。
      
      
      
  •     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是苏东坡传,林会说要作个有乐趣的人、苏就是乐趣的人.诗词画书法好,终生爱游历关怀民生,做起官来,会去欣赏事物的美,去合宜安排,士大夫的审美品味,而不会去拆城墙什么古迹,乱搞一通,造酒食谱造工程草药、一一都在他眼中,试试看,
      原来用乐趣去发现世界,好像大树伸展枝条向天空,他说庄子把他想说没说的话都说了,庄子的寓言井底之蛙,苏却有乐趣不断发现
      苏发现事物,还发现人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做个有乐趣的人就是思念一切美好之物,就是与造物者游,赞天地之化育
      
      圣经上说 凡是真实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荣誉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称誉,这一切你们都该思念。作个有乐趣的人就是思念一切美好之物、就是赞美造物者,与造物游,赞天地之化育
      
      
  •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他的弟子说的几句话,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这个用或梦幻、或狂放、或温润、或遒健的文字照亮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精神世界的偶像。
      
      林语堂先生的这一本出色的传记是用英文写成的,经过张振玉细致地雕琢,翻译成的汉语版也是文风雅丽、典引考究,读来备感酣畅,激昂之处不禁击案而起,回转之处又不禁唏嘘慨叹。全书从东坡眉山开始的童年写起,贯穿了他生命中的父子情深、折冠入仕、变法之争、丧妻之痛、仁政爱民、把酒放歌、行游交友、抗暴保民、遭妒流放、闲云野鹤,一直写到他万劫归来长眠于中土。或许每个对中国文化挚爱之人,都会对苏东坡这样的高士有一种“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情愫,而林语堂先生用字里行间倾注的情感,完美地记述和融合了东坡性情的真、诗文的美、作为的勇、命运的跌宕起伏。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的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的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他的一生,顺时常出入皇庭,修苏堤、迎龙水,逆时也浪迹天涯,醉浊酒、驾扁舟。惊涛裂岸的江边,孤灯独眠的雨夜,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情感之弦的振动”,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
      
      在一个久别了竹杖、芒鞋、烟雨、小舟的时代,在一个陌生了王侯、诗人、公卿、隐士的时代,再去听“十年生死两茫茫”,再去品“一蓑烟雨任平生”,再去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一个朴茂的身影,在四月的柳色下,邀你去酌一壶美酒,将这千年的情怀吐之方快。
      ---------------------------------------
      欢迎关注《静读》(微信号:jingreading),推介有品位的经济、历史、传记、杂谈。读书养气,宁静致远。
  •     虽然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词人,或者说文学家,对于他的一生我仅得从一些野史片段中活得一个模糊的印象。比如说,我和很多人一样相信苏小妹的存在,实际上苏东坡从来没有妹妹。秦观自然也不是他的妹夫。林语堂这本原来用英文写就的《苏东坡传》除了纠正一些常见野史的错误以外,它还让我能够对苏东坡一生的事件有了一次连贯性的认识---从出生、家庭背景、初露头角到被贬、终于得以重用、而后又被流放等等大起大落。慢慢读着这本书,慢慢看着东坡从一个官场和文学新星被卷入命运的惊涛骇浪中,我的思绪有时已被林语堂的视角同化了。特别是看到东坡五六十岁已经是一个老人家的时候还被流放到海南时,很难不为这位心怀天下又有着柔情诗意的老朽心酸。
      
      我个人以为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有两点是最出色的。
      其一,他以人性化的角度去描绘苏东坡,这或许是因为他对东坡先生毫不掩饰的仰慕。他把东坡写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在种种人生风浪前依然“不识悔改”,保持着赤子般的直率和对苦难的豁达。这种传记的写法自然引来一些非议,也可能是这本书所受批评的重要一条。我倒觉得不需要纠结于风格,相信林语堂这么一个认真仔细的人必定也做了很多功课。只要大体史实没有错,用个人化的角度去描绘这么一个有魅力的人,反倒增加了可读性。
      其二,东坡的一生浮浮沉沉固然是其个人的风格所致(其弟子由则因为谨慎的性格而少了许多风波),但是如果没有对东坡周围的人的了解,没有对所处朝廷和国家的了解,很容易把东坡一生的波折理解为个人命运的戏弄。林语堂对东坡的理解把他的敌人们(王安石等),长辈(苏洵、司马光等),贵人(几任太后)以及那些对他命运影响颇深的人,例如神宗等,都囊括在内。甚至对于王安石变法和当时宋朝的国力、经济政策、东坡所到过的几个地方的社会百态都进行详细描述。动物尚且生活在环境当中,人更是在其社会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属性。比如王安石变法更是衬托出王安石和苏东坡两派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其中所反映的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私人资本主义的争论或许到现在也没有过时。
      
      或许在生命中很多个时候,苏东坡都有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冲动,然而他毕竟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尽其所能完成了士大夫的使命,这一辈子就活得不后悔了。
  •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超越李白杜甫的人物。他说:“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因而在众多的诗人中,林语堂最偏爱苏东坡,并给出理由:“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他那幅墨竹上那乌黑的宝墨之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照人。”
       苏东坡之所以闪耀照人,不仅仅因为他天才般的诗人才气,更因为他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着这位伟大的诗人在人生的不断经历中向善、向静、向从容。而佛性是苏东坡内心世界的精神源泉,佛禅能够给士大夫提供一方安身立命、感悟人生、安妥性命、体验生存的精神园地。苏东坡追求独立的人格境界,但并不止于老庄的虚无悲凉,所以他从不曾放弃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而狭隘地选择逃避现实的残酷。他相信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间的体现,但并不接受人生是苦难的消极人生观。所以无论何时,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他总是能够以最澄明最宽阔的心态处之,随后以顺其自然的大气经营着自己的人生,竭力摆脱有限生命对自己的束缚。
       苏轼的至交有许多是名僧,比如“能文善诗”的苏州仲殊师利和尚,“文丽而清”的径山长老维琳,以及“学行甚高”的下天竺净慧禅师,“作诗清远如画,工而雅逸可爱”的孤山思聪闻复师等等。这些人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属于身入空门的知识分子。他们同苏轼交往,除了诗、画、文之外,谈禅说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苏轼在《书吴越名僧贻惠诚》一文中写道“独念昊越多名僧,与余善者常十九,偶录此数人以挽惠城,使归见之,致余意。且为道余居此起居饮食状,以解其念也。”由此可见,他在佛教界的朋友之多。这种交情无疑会给东坡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官场的坎坷经历和人生磨练让他拥有这样一种随缘任命的人生哲学去平息他内心的躁动。作为北宋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样的天才势必会遭到世俗的嫉恨,于是“独以名太高”的罪名让苏轼承载着超越心灵的负荷。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遭遇了两次大失败,第一次政治上的大失败是“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险些遇害。第二次是宋哲宗亲自掌握政权后,清除“元佑党人”,使他连续被贬,流放到惠州以至海南的天涯海角。从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等高官,降为一个政治流放犯。这两度的大起大落,不能不使苏轼发出“人间如梦 “的深深慨叹, 为了平衡和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他只能从佛教的虚无中寻得解脱。为了负责任地活着,他必须理性地接受佛教的人生观,继而去排遣自己内心的愤懑。
       在佛教的影响下苏轼以更加积极的人生姿态演绎着自己的生命,这主要表现在他仁慈济世的社会责任感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潇洒的心态。他的生命哲学是:享受每一刻时光。他的诗歌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温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作者乐观潇洒的人生智慧。生命中的许多事情都不会因为你的畏惧而改变,所以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应当以一种洒脱勇敢的态度面对。不要执着于困难与挫折,有时候,换一种姿态,也许就可以超脱那些不可捉摸的境遇。当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心态于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也,聊为一笑而已,自然界的一切就不足为道了。
       苏东坡的佛性不但对苏轼的人生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其诗词创作也产生了不可置疑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体现在其诗词的豪放性与哲理性。
       苏轼的佛缘造就了他随遇而安,安然洒脱的性格。这种性格发挥到淋漓尽致便诞生了豪放的诗词作风。佛教对苏轼的影响不仅仅是皮毛表象,而是深入骨髓。苏轼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旷达,而这种旷达,则是苏轼受佛教影响的积极成果。从他的几首词中我们可以处见端倪。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可以说是把旷达演绎到了极致与完美。然而与苏轼的种旷达如影随行的则是佛家的虚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桥.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参透了人生如梦,万物皆空,反而让苏轼更加豪放与旷达。而旷达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安然洒脱,与世无争的哲理。许多事情,当我们置身事内的时候,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只有看破“人生如梦”之后才会更加理性的去分析和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而苏轼已然做到这一点,故他才会在那首《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在不经意间就会面对不如意,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苏轼的不同就在于他比平常人更富有理性,他能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又注定是悲情的。因为知道的越多,往往活得越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就如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极富哲理性。东坡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然而他并没有将生命托付给虚无缥缈的未知世界,他的毕生信仰存在于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每一刻真实把握中,存在于自己对生命对理想的每一次实现中,并对其人生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     年初立下每两周读一本书的目标,不曾想,读完《梁启超文集》、《桐城文选》、《苏东坡传》已快到清明时节,计划竟整整落下一本书的时间。时光荏苒,诚不我欺。
      我并非专业学者,读书只是一种聊以解慰的爱好,但每每简历上填个人兴趣爱好时,写上读书一项却多换来质疑的眼光,读书?!这算不上什么爱好吧。但有些人就喜欢在清晨阳光初现或午后轻风佛面或夜深人静时品读一本散发着淡淡幽香的书。当然,我没有那么好的情操,欣赏更多的还是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
      本无谓功与名,何求黄金屋中颜如玉。但不得不承认,陶潜的境界我学不来,便向那苏东坡讨一点活波与自在。
      
      苏轼,1037生,卒于1101年,享年64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这应该是最多见的人物介绍。人的一生被浓缩在这短短几十字的简介中时,哪怕曾再叱咤风云人物,也只不过换得今人眼前一排文字。喜悲之情,油然生心。喜这,仓颉造字果真应鬼哭神嚎,不然千百年来人与事如何传今世;悲这,纵容人与事能流千世传古今,可生同一世界,踩同一片土地,沐同一日月,却睹不得一眼风采,听不得一声豪言壮语。只得高案厚辑由书中求得。
      
      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便是我求一窥前人风采的路径。
      
      就书言,原著乃为英文写成,译者又非原作者,书中风采自有所失估计难以避免。但林语堂对东坡之爱捧之为艺术天才。赞誉其美已超其实,翻译过来略失华丽,应是恰得其好的。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苏东坡倒是受得起这一份华丽的。单他受贬黄州创《赤壁赋》与造物者游的从容潇洒,就够我仰慕他千万回了。若他只因天上有,从不下凡间,我这俗人便只能望洋兴叹仰慕仰慕而已,不曾想这样个天才确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也有人情冷暖,所以便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词。更别说其它种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类。每每读之则如亲眼见之;每每念之则如亲耳听之。东坡之文流芳百世,便理所应之了。
      文字确能流芳百世,但受的起华丽人生并不容易。论语有云“文过于质则弱,质过于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应是受得起华丽,但不追求华丽的吧。
      苏东坡那个年代正是北宋一代,王安石改革派与司马光保守一派相争之时。择边站队成了从政之人必须之选。我略读史书,虽不精,但纵观历代朋党之争往往都是血流成河,亡国前兆。王党与司马党之争,虽也造成北宋一朝二代之后而亡,但相较而言其只是观念相左,治国理念之争,虽有贬谪外放之事,却少见血流成河之灾,可算得上君子相争。但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因爱东坡之深,责王安石流放东坡,毁王安石变法不得其用,我略觉有些偏颇。由今人来看,自私一点说,也许正是这一份颠沛流离才成就了苏东坡,让他创出天才般的诗词,你看,那些至今朗朗上口的语句,不多是他流放在外时所作吗?而他打动我们的也不正是,在逆境之中洒脱与自在吗?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说,要向东坡讨一点活泼的原因。
      
      东坡说“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
      正处少年的我们,为何不疯不狂。哪用去管他世道,颠沛流离又怎样。只要轻风日月相伴,何不活泼潇洒走这一回。
      
       2013-3-31
       于肥东
      
  •   文人相轻,古来有之,推崇的要上天,敌意的自然就只有地狱
  •   没错,王安石在书中被贬得太厉害,让我觉得林语堂真是拿生命来爱苏东坡啊!
  •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93843/
  •   中国人写成英文,然后中国人又译过来,好不麻烦
  •   方便我们专家专书研究的时候读苏轼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