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出版时间:2000-5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页数:153  字数:1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本书主要内容简介:李鸿章这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上);兵家之李鸿章(上);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第三章 李鸿章末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第十二章 结论附录:李文忠公鸿章年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李鸿章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这本书能够较全面的了解李鸿章,更何况是梁启超先生写的呢!卓如文采绝对一流!
  •   看了这本传记,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史识!对待历史人物就要用这种大手笔和大气魄来评价,才能拨开历史的迷雾,还传主一个真身。自从司马迁之后,再没见到有这样饱含感情并且非常理性的描写人物的传记了。
  •   写什么都是多余,好书,长见识.没古文功底的看起来累些.
  •   80年代在朋友工作的图书馆看到的"禁书",非常震撼.当时我们在大学被要求集体学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刚被洗脑,看过梁氏的书,醍醐灌顶。终于过20年后,《走向共和》恢复这样的历史观。还是西人总结的好: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被人任意打扮。
  •   该文是作者在李鸿章去世两个月内写就,这本十万字的小书比较忠实地概括了李鸿章的一生,即其前半生作为兵家的得意,或联手或单干,先后扑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让大清帝国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其后半生作为外交家的失意,卖国条约大多出自其手。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朝,当时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李鸿章这一“杰出”人物不会没有一点感觉,他又不愿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他自视甚高,觉得满朝文武都在和他唱对台戏,为了维护这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呕心沥血,责无旁贷,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写到这里,我怎么觉得李鸿章与诸葛亮有一比呢?!作者提到李鸿章最大的优点是当责任而不辞,在当时的情况下,换了任何人结局都不会美妙;说到他没有为后世立下百年大计,只求苟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作者苛求古人了,李鸿章再有能耐,中国有合适的土壤吗?戊戌变法失败是偶然?本书的明显漏洞是对戊戌变法及政变只字不题,难道李鸿章会置身事外?作为变法的竭力鼓吹者和领军人物,梁启超应该最有发言权才是啊。作者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用文言文写作可谓驾轻就熟,读者却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才行。
  •   是本非常好的书,但它是所谓半白话书,没有一点文学修为的人读起来会有点吃力.
  •   没看过可以一看,毕竟是同时代的人写的传记
  •      李鸿章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人近中年仍然默默无闻,追随曾国藩磨砺出真实才干,在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中迅速发迹,搞20年洋务运动最终惨败,搞外交也是难挽大厦将倾。
       对他的评价,争议至今。不过我还是觉得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他并非缺乏资源、机会,但最终仍然把中国带到一个最坏的境地,从一个大国沦为二等国家,从这点来说,他绝对不算一个成功者。
       以梁的阅历眼光,敏锐的看到了袁世凯是李鸿章最有希望的后继者,“而今日群僚中,其资望才具,可以继鸿章之后者,舍袁殆难其人也”。但说到中国的未来,梁启超在最后写道: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终也。梁写此言时为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对未来的迷茫溢于言表。而中国的确如梁氏所言,继续遭遇了几十年更深重的灾难。
  •     一生的两首诗
      
      入都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绝笔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请君莫作等闲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9957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168704/
  •      书中梁启超这样总结评论李鸿章:“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波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里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
       李自被曾国藩举荐任江苏巡抚,训练淮军,指挥有度,平定发、捻之乱,后来又因普法战争之利,办理天津教案,声价顿增,扶摇直上。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误判形势,失先机于日本在前,盲目自信,引虎狼之俄国在后,洋务运动中创建的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李赴日本做停战谈判,虽尽心尽力,难免大局已定,李中弹而不取,得以稍许挽回,可见李用心之切,处境之艰。李与俄国签订密约,也颇受人诟病。后年事已高,游历欧美,治理黄河。至八国联军侵华,临危受命,收拾残局,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城下之盟,李力所不及,李心力交瘁,不久便去世,晚年如此,景况堪怜。所以梁“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也”。
       李之功劳,多在于平定内乱,外交之功,其有不识大势之责,但纵使李放眼世界,形势所迫,内外交困,也不可改既定之局。
       书中从兵家、洋务、中日战争、外交、投闲、末路等不同阶段剖析李鸿章生平,旁征博引,更有将李与古今中外风云人物对比。论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文笔工整,通达圆润,别有韵味,值得一读。
  •      李鸿章是伟人吗?不是。他只是个不学无术的投机政客。但是,历史将他推到了那个位置上,他也不得不接受这种安排。因此显得滑稽,显得可笑,显得又让人无可奈何,唏嘘嗟叹。
       但李鸿章也有长处,否则也挑不起这副重担。但对他来说,是不是也想过一走了之不再管这档子破事呢?是不是也可以想清流们那样整天骂骂咧咧然后安心回家睡觉呢?时势造英雄。对他来说无可奈何。
       签马关条约,无可奈何。签辛丑条约,也是无可奈何。甲午战败,举国唾骂,可要去日本挽回局面,大家却又想起了这位老者。
       梁启超说李鸿章最敬佩戈登和格兰特,大抵是他没有他们的那种侠义的精神。他在中国的官场中太久太久了,早已不知什么是孔孟之道了。梁启超又说李鸿章和俾斯麦交谈最久,大抵又是羡慕其丰功伟业,深恨朝臣掣肘。但国运如此,满洲猜忌,群臣嘲讽,国人唾骂,一切这些也都只好自己默默受着,忍着。梁启超又说,李鸿章的忍耐功夫最深,大概要想官运亨通,没有这门功夫不行。
       最与李鸿章相近的人物大概是袁崇焕了。在别人眼里都是位极人臣,死时都是万人唾骂。只不过袁崇焕是真英雄,不久就被敌人平反了。李鸿章不学无术,至今还有个卖国贼的名声背着。
  •      为求某方面的历史佐证,也为了去李鸿章在传统历史教案中的“脸谱化”。我去拜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其“以通缉在案的维新派流亡领袖身份,为七十八岁的在朝洋务派领袖作传”的微妙角度会让人更加信服。首先,十分难得的一点是,梁启超不仅是经历过那个时期,而且是有效参与。其获得的一手感官和观察世事的高度,水平。非后世研究学者所能比拟。再者,作为改革力量的延续为前人作传本身意味着肯定,但由于改革方向的不同其必然有会对李鸿章所领导的洋务运动有所评判。这使得《李鸿章传》的价值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褒奖和贬低。其实对于这本书我也是较早买得,在看《走向共和》过程中看完也不算太晚。
        
        《李鸿章传》虽为传,但不得不说,作为传记,不写李鸿章完整生平叫什么传记?梁启超对此在书中也说这本书叫“同光以来大事记”也是可以的。不过梁启超既然选择他熟悉的事例来写,虽准备不周,但至少所写内容价值和质量上没有充次。我也就不计较书名恰当不恰当了。
        还有一点,梁启超的书里面很少有说出处。有些他经历过的事情好讲,没经历过的,他又是从哪里看到的呢,这些来源是不是令人信服呢?不过好像以前中国人很少有附出处的习惯,这好像也是西方传过来的严谨。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布局很好,先讲环境,历史背景。讲目前形势、状态形成的原因,而且很有道理。其高屋建瓴的思维和水平是值得称道的。
        
        《李鸿章传》开篇一段讲得十分有道理。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1];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论定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知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传》”
        
        [1]乡愿: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愿"作"原"。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简单的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能靠世间凡夫俗子的毁誉来评价。这些人不了解此人当时所及的位置和水平,因为绝大多数人达不到。对其做出这样那样决策背景、因素,以及有多少可供选择决策等这样的情况都不清楚,他们的评价过于主观和从众,参考意义不大。
        
        我很同意他所说的。这个道理不难懂,但是很重要。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往往受制于外界现有的评议,这样不好。
        
        但梁启超并没有说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只是说了不该这样评价。我个人认为,症结找到了,方向就不难寻。如果我们能相对完整清晰的还原当时时代历史的背景,人物所处环境,来个换位思考。这样的评价价值会高很多,我感觉这也是学术界经常做的事。
        
        梁启超首先是承认李鸿章的历史地位的,称李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但是他对李鸿章的评价视角不着眼于清,而着眼于中国。比如,将平定太平军,平定捻军这样清朝认为是功绩的事认为是兄弟相残不可称之为功劳。
        
        梁启超对李的集中评价在于认为他,“不学无术”。具体来说,李“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这三者我也不清楚)”
        梁启超认为“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jū),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城,而仅摭(zh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所以梁启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梁启超说国内的一些事的时候,即“兵家之李鸿章”,我还是蛮同意的。但讲到“中日战事之李鸿章”与之后,很多观点我就不认同。牵扯到国际局势的判定,和外交,可能并非梁启超的强项,当然我也不懂,不好讲谁对谁错。如果有机会回头再研究这段。
        
        梁启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因为中方外交方针的失误导致甲午中日战争。但我认为日俄觊觎朝鲜及东三省已久,只不过找个由头罢了,非外交就能起到质的作用。
        另外梁启超在思考外交的时候将其一贯的仁义道德加了进去,我认为是不应当的。在政治上没有传统仁义道德立足之地,但这不能简单地说政客无耻。这应该和道德的起源有关。这方面我有时间再细细思考。我认为因为在某些问题的考量方式、出发点上的不同,导致在政治上没有产生所谓的道德,(至少目前为止)以道德标准去量化政治行为是不恰当的。
        
        比如,梁认为在叶志超带兵赶赴牙山后日本据[天津条约]也派兵前往是理所应当。我认为条约乃牵制,平衡,维稳之一时手段。对自己有利则遵守,对自己有害则破除,当然也会考虑到破除条约本身的影响。所以以条约为纲量化彼此行为是不可取的。
        还有梁认为“我无端发兵,安得不动日本之疑耶?”,以及在“外交家之李鸿章”中还辽事件中认为“既有倚赖,则固不得不酬之。能一切不酬则已矣,既酬甲酬乙,则丙亦宜有之以酬之”等,这些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述中显示,梁启超思考甲午中日战争是非的时候是以仁义道德,公平正义为纲的。这很明显是不可取的。我虽不懂外交,至少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战争前应当阻止、牵制日本的扩张行为,而后战争失败后要力求减少损失。其所谓仁义道德,公平正义只是找个舆论过得去或者响亮的依附。有时候舆论很重要,需要合理利用。舆论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其认为[我发兵对方亦有发兵之理由,我倚赖就要酬谢,酬谢就要酬谢全部。。。],这样加入人情礼节,公平正义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敢问凭什么要认为[我发兵对方亦有发兵之理由,我倚赖就要酬谢,酬谢就要酬谢全部。。。]?平时为人处事这种对等是对的,也是应该的,但敢问在政治上做好人,你是要把国家送出去么?从人民利益角度也不允许你这么做!我出兵就是要阻止他出兵的意愿!我倚赖你就是要利用你的力量遏制他,我有足够的理由让你遏制,因为他的行为损害你的利益!为何还有酬谢?只是中国弱,被人欺负。你什么时候看到美国打着联合国招牌指使别国到处打仗给别国什么好处的?就算酬谢,为何要酬谢全部,不酬谢他能怎么样?在很多利益交织下,他可能更在乎其他方面,而不是目前的酬谢。这时候对全局的审时度势至关重要。真的是中国当时太弱受人欺负,但千万不要认为理所应当!
        
        所以考虑这方面问题不应当是仁义道德,公平正义,而是彼此利益消长?(有待思考)这关系生死存亡。仅从这一点也看出政治这个领域诞生不了道德。
  •     李鴻章者,英雄也,實是當時中國能治外、用兵之第一人。然其不幸者,内憂外患相纏於身,左右為艱,進退維谷。中國洋務之失敗,外交之失敗,非文忠一人之過也。夫以中國孱弱之軀搏歐西強壯之拳,本不敵也,如此而求平分秋色,不受虐辱,雖至聖至賢,誠不能也。況中國首與外人如此交,滿朝大員,舉國内外,無歷此等風雨者,如是而求合肥如歐西諸雄老練成熟,是強人所難也。蓋中國平民開放政府體制之墮落也久已,文人務實勵進參政習俗故去也遠已,如此國家風節之砥礪非一人之功,一朝之事也。初嘗此諸種事端,李文忠有如此表現,實難能可貴。以是觀之,任公之評價若有不公者如此也。
      
      然任公之評論者,有其合理處也。時代需求有更優於李文忠之人才之出現。梁卓如變法失敗,但改革之心志不滅,憂國之血性猶存,深察非敢於破格之大人才不能濟國家於危難,救世道於傾頹,故作此書,誌李文忠之辭世,而喚真人才之出來。拳切之情,可見一斑。
      
      梁卓如看人也準。任公知袁世凱有破格之才,但功名心重,非所以匡扶民族於萬一者也。若使任公早識孫公逸仙,則其評何如?
  •      梁启超的见识和文笔,真是让人叹服。这篇传记完成于李鸿章辞世后两个月,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传记也不失客观公允。李鸿章泉下有知,真的应该感谢梁启超。
       一场甲午战争,把李鸿章三十年积攒的老本都打光了。政治上面落后,仅仅靠花钱买几艘坚船利炮,无非是装装门面而已。缺少国际事务的知识,还停留在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犯下了诸多外交上的错误。但不可否认,李鸿章有担当,比他的同僚都懂得洋务。一场戊戌变法,一场洋务运动,均告失败。中国正处于三千年之大变局,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尝试,比庸人已强千万倍。
       李鸿章的见识,也算得上超越同辈,梁启超更有超越时代的眼光。这恐怕也是梁为李传的缘由吧。
  •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     看了一本李鸿章的书,想了一些梁启超的事。
      
      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能写好几本书,遗憾的是,影响最广泛的那几本——我们义务教育都要读的,却总是不能给个公允客观的评价,更遑论全面了。梁启超出名于百日维新,后在北洋政府为官,退出政坛后在清华教书,研究方向是历史,除此外,在哲学、文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另外他是最早用新文体写作且第一个把“中华民族”用在文章上的人,梁属于最早在中国传播西学的一群人,其影响应该说远超李鸿章,这么一个牛哄哄的人物,从历史上读到的信息就只是他变法失败后他成了一名保皇派人士,专司维护清廷之事。看了《李鸿章传》中的论述,才发现梁公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评论公允全面,视野也非常国际化,并非课本所写的“冥顽不灵”的清朝遗老。全书无非想给李鸿章一个公道:碍于其所处之势,不敢大展拳脚,妨于其学识所限,注定不会有大作为,鞠躬尽瘁但只是修补救火,无济于事,最到位的评价我觉得是——“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之人也,有閱歷而無血性之人也。彼非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後彼彌縫偷安以待死者……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原文)。”今人看来,也大抵如此,在那个形势下为官,如无力挽狂澜之魄力和能力,也只能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念经祈祷寺庙别太早崩塌,李中堂偏偏七十几岁后开始倒霉,马关受辱、庚子事变都遇上了,于是上半生积下的名声毁于一夕,甚至成了“卖国贼”,也毁谤太过了,说到底他不过是给清皇室守门的人,不得其时,无力回天而已。
      
      历史人物他就是在其时其势其人,除此外加的一切帽子和罪名都是无理取闹,但如果说李鸿章是千年一遇之人杰,也未免太过,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指鹿为马,甚至只为了证明中国19世纪也有人才栋梁,聊以自慰罢了。
      
      从兵家看,作者也说了:李鸿章打的是自己的同胞。打太平天国、剿捻匪实在不算什么光辉业绩,我朝又不是清皇朝;从外交看,李鸿章是近代第一个敢于但不擅于(这一点他不如顾维钧)与国外打交道的人,算是中国第一个外交部部长吧,因此其名声传于欧美各国,跟俾斯麦、格兰特将军都有交往,除此外,其外交成绩也是惨淡,“彼之前半生,甚親英國,其後半生,最親俄國(原文)”,但英国人打太平天国是保自己利益,洪秀全愿意跟老外谈判,清朝也就完蛋了,俄国人只是在帮自己抢回辽东,中国该遭殃还是遭殃了,割地赔款半个子儿没少,所谓外交官,周旋诸国之间却没能借到任何外力,更谈不上不上乘隙图强自立了。从李中堂广受称颂的两点看,他不过是“尽心焉耳以”,不足称道。最扯的是跟俾斯麦的对比,如作者说的:“李鴻章之學問智術膽力,無一能如俾斯麥者。(原文)”单挑必败无疑。从更广的层面看,所谓“东方俾斯麦”也显得莫名其妙,俾斯麦所处的普鲁士,如同一个奋发聪颖的青年,它有黑格尔、莱布尼茨、克劳塞维兹的思想,还有老毛奇和冯·罗恩的利剑,哪一个不是近代史影响极深的角色?李鸿章有什么?一个暮气的国家机器和一个苟安的太后罢了,把这两人放在一起对比,多少有点关公秦琼的感觉。
      
       梁启超十分推崇欧美等国的大臣,如他一样的士君子们寄望于当时的地主官僚能转变成资本官僚,让国家走上独立的道路,这些要求对李鸿章们来说有点高了,他也一再叹息:李鸿章不学无术——大概就是觉悟不够吧。寄望官员中有人能收拾烂摊子,在当时是一种无奈和务实——美国式的民主解决不了当时的内忧外患。王小波尚且觉得做过数学题(接触西学)的皇帝来改革会更妥当些——这也许是他见识了文化革命后的感慨,而邱震海也说:假若邓小平还在世,就像当初说搞市场经济一样说,宪政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局面是否有改观了? 末了他补了一句:寄望强人政治,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可见今日之中国,在政治改革上,大家意识随提高了,但对强人的寄望,仍没多少转变。从这点看,真不能苛求一百年年前梁启超能摆脱对“俾斯麦”的期盼。
       又扯远了。
  •     给李鸿章一个公道:碍于其所处之势,不敢大展拳脚,妨于其学识所限,注定不会有大作为,鞠躬尽瘁但只是修补救火,无济于事,最到位的评价我觉得是——“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之人也,有閱歷而無血性之人也。彼非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後彼彌縫偷安以待死者……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原文)。”今人看来,也大抵如此
  •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北京贤良寺
       大清王朝第一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侯李鸿章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与八国屈辱的谈判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悲愤之下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风雨飘摇的大清国今后无论怎样他都再无法参与。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年少时的豪言壮语突然闪现在脑海,半生戎马,一世浮华,当这一切即将散去的时候,老泪纵横。
      
       青年中举,初入朝堂,一番历练之后李鸿章终于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斗中崭露头角并组建淮军终自成一派,一步步踏上的历史的中心舞台。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这一切都顺理成章,按照一般的套路,他只要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面没有大的过失,那么加官进爵,荣华富贵都是水到渠成,若干年后的史书上会写下他生于何时何地逝于几时几刻,官至几品,寥寥数十字概括一生,这是大多数人的小小追求。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恰是晚晴最后的垂死挣扎,历史给了李鸿章更进一步的机会。
       鸦片战争之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也终于让统治核心渐渐觉悟,洋务派应运而生。李鸿章作为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后世所称的“洋务运动”之中。即使是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也无法否认这场洋务运动对促进清王朝的工业化、舒缓财政压力、延缓帝国衰败等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洋务运动中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当属北洋水师的建立。先进的铁甲船,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组织形式让国人看到了振兴的希望,这支水师的建立使得中国海军整体实力一跃而成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李鸿章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水师舰队在大海中编队航行心中满是激动,多年来追逐的国家强盛的目标在自己的努力下即将得以实现,何等的意气风发。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正式宣告建成,也就是这时候,李鸿章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盛极必衰。
       转眼到了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
       为庆祝清王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各地纷纷消耗巨资为太后进献贺礼,致使财政更加空虚,已经多年没有得到升级换代的北洋舰队甚至没有足够的炮弹,李鸿章多次试图为舰队筹取经费,无奈杯水车薪。就在此时,虎视眈眈的日本亮出獠牙。
      惨败。陆地上日军势不可挡占领朝鲜全境,黄海大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暂且撇开战略战术、战场指挥不谈,对比一下当时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的军力,无论在兵力,船只吨位、航速,火炮数量上,北洋水师都处于明显劣势,加之仓促宣战,没有足够的后援补给,虚假的繁荣背后,胜负或许早已注定。即便李鸿章多次试图劝阻,无奈朝中愚昧冒进之人虚张声势,兵家将领盲目自信,最终没能推迟失败的到来。联想几十年之后的抗日战争,落后的农业国中国面对步步蚕食的强大的工业国日本,深知敌人实力的蒋公面临怎样的抉择,可想而知。联想近日来的钓鱼岛之争,海军实力并无优势的情况下民众军界人人喊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日本谈判时,李鸿章据理力争想要压低赔款,直到遭到日本浪人枪击身受重伤,这一枪才使得嚣张的日方放宽了谈判条件,带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垂垂老矣的李鸿章失落的回国,卖国贼的称号再一次落到了李鸿章头上,无奈,泱泱大清国,有出色外交才能又得到国外认可的只有李鸿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默默承受吧,也许时间会给你机会洗刷屈辱。
       然而,压垮李鸿章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期而至,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毫无意外清军惨败,又到了谈判的时候,朝中无可用之人,担子又一次落在李鸿章的肩上,最后一次。
      旷日持久的谈判随着李鸿章签下虚弱无力悲痛凄凉的“肃”型名字结束,多日来,多年来的压抑和悲愤也带走了他最后的生命力,无尽的荣耀,无尽的屈辱,无尽的遗憾。
       当年面对雄心勃勃的维新派时他说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何等的智慧;面对义和团生事、八国联军侵华,他破釜沉舟认可东南互保,何等的勇气。当一切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瘦弱的老人,有过隐忍,有过抗争,他已经不需要知道一手提携的袁世凯将作出什么样的功绩,他也不必再考虑亦徒亦友的盛宣怀下一步该开拓什么样的产业。就这样结束吧,由此一生,足矣。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西元一九零一年,李鸿章薨于北京贤良寺,享年七十有八又九月二十二日。
       十年之后,大清王朝灭亡。
      
       梁启超说其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用这句话来评价李鸿章恰到好处,他不是清官,不是好官,但却是试图挽救国家的人中最出色的一个。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与君共勉。
      
  •     议论的水平很高,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梁启超的思想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落伍,放在一百年前那真是够富有远见的了。
      
      另外书中称李为合肥感觉很有意思。
      
      从kindle上看的书,要不然错过了真的蛮可惜的。
  •     这是以前的一个题目。写了许多的拉杂的文字。不成体系。或许,这才是我思考的真实状况。
      昨天把以前缺的课补上。读完了《李鸿章传》,五味杂陈。曾经听好友这样评说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是多么无助啊!我读此书,对于 此人也是这样的感怀。李鸿章似乎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一般,为时代托举到风口浪尖,然后又摔入谷底,人人欲杀,一身成为众矢之的。十九世纪末,正是西 方资本主义不断上升发展,而满清政府暮气沉沉、垂垂老矣。精神对比,文明对比,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列强东来,蹂躏、瓜分之际,一个古老而庞大的专制帝国 如大厦将倾,不断堕落灾劫之深渊。李鸿章,你又能够如何呢?
      平吴平捻起家,推行洋务,甲午惨败,马关俯首,辛丑哀告。当历史翻过这沉重的一页,李鸿章一生功过如何评说?盖棺论定,论依旧难定?
      任公析李鸿章甲午之战十二其咎,皆为因事剖理,具体而微。虽然李鸿章苦心经营北洋水师,但是甲午一战,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或许,从开始之时,洋务就注定要失败的吧。合肥在同治十一年五月《覆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云: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居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 无具而能保守之也。(中略)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钜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制外, 此停止轮船之议所由起也。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这是李鸿章筹措洋务的开始。洋务运动旨在富国强兵,但是合肥只知器物之落后,不知思想和精神的腐朽。洋务运动用人不当、用事不足,最终实现了器物的革命,只是人还是旧式的。正如,李鸿章在《因台湾事变筹划海防折》云:“所未易猝办者,人才之难得,经费之难筹,畛域之难化,故习之难除。”任公深刻地写到,“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
      诚如梁启超在书中说,李鸿章不学无术。从本质上说,合肥还是一个士大夫,那一套修齐治平的思想根深蒂固,面对外战,毫无用处,唯有将忍辱负重发挥到极致罢。谁能够既有洞悉世界风云、高瞻时代潮流的巨眼,又有格君臂僚、呼风唤雨的强力?在古老的天朝大国终究没有如是之英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何其艰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更是任重道远。
      可惜合肥死得太迟,遂使一世英名尽毁;可惜合肥虽晚死,终究不是能够造就时代的英雄。
      
  •     这篇文章读起来比较费劲,因为有敏感&词,很久都发不出来,无奈只好使用了防和谐神器,于是就成了这样了…… 我们自小受过许多灭⺌绝⺌人⺌性的教育,当⺌局希望我们成为白⺌痴,看待历⺌史问题时都用阶⺌级观点,让正常人的思维死亡。所以农⺌民⺌运动都是正义的(当然还是有局限性的),统⺌治阶⺌级都是腐朽的(就算有进步的一面也是不可靠的),除了把他杀光踩扁,然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以外,其他道路都是行不通的。许多年过去了,这种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动辄大是大非的阶@#级^……观点,让我们很难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看完梁启超这本《李鸿章传》,回头看看我们对待问题的观念,真是可笑、幼稚,甚至连民国时候都不如。
      吾于中⺌日之 役,固一毫不能为李淮恕也,然特恶夫虚骄嚣张之⺌徒,毫无责任,而立于他人之背后,摭其短长以为快谈,而迄未尝思所以易彼之道,盖此辈实亡⺌国之利器也。李固可责,而彼辈又岂能责李之人哉?
      
      上面说的这些人,和今天以批⺌评国⺌家为乐事,见国⺌家出丑即兴⺌奋异常,混吃民$主饭却无实际行动的那帮人差不多。大概自古以来总是这不务实事,却又徒逞口舌之快的人居多,而以爱⺌国热情奋然投身国⺌家%改$%……革的人为少。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这段算是花絮,无可奈何的作一笑谈。国⺌家颓败,源于闭关自锁,十九世纪世界风起云涌的时候,中国的官老⺌爷们,惬意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界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有上面这种言⺌论。梁启超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可谓深刻,所以最后他没有掉进他老师那个臭坑里。
      
       《李鸿章传》里记录了马关条约全文,割地赔款开口岸,卖⺌国条约嘛,自然又是证明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不过第九款却是相当特别,令人十分感慨,摘录于下:
      
      第九款 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将是时所有俘虏,尽数交还。中国约将由日本所还俘虏,并不加以虐⺌待,若或置于罪戾。中国约将认为军事间谍,或被嫌逮系之日本臣民,即行释放。并约此次交仗之间,所有关涉日本军⺌队之中国臣民,概予宽贷,并饬有司不得擅为逮系。
      
      日本人在条约里,特意指明放回的中国--俘虏不得受中国$虐^待,特意指明关涉日本的中国人,不得受中国方面逮⺌捕。我真不愿意把这条理解为“为了避免中国人回去受本国人迫$害,故特意指明”,可是又想不出他们为何这么费力单单指明中国不得虐⺌待放还俘虏,而不是两国均不得虐⺌待、治罪。猜想起来,这固然是有一部分汉J奸在内,日本人还要利⺌用,而另一方面,也许是日本人太了解中国人内部斗⺌争的传统,知道大清国虽然不敢和日本打,杀起自己人来却是趾高气昂绝不会手软的。
      
      最后是一个发现,李鸿章带着淮军,和戈登的洋枪队一起去打苏州,李秀成被围在里面。郜云官带着八个头领投降,戈登是保人,结果李鸿章怕他们造⺌反,设计全给宰了,接着砍了千余人,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气得戈登拿着短铳想把李鸿章给毙了。原来,《投名状》里打苏州是从这儿来的。
      
      他们都是一路货色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14:42:01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观古今以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乃始磨刀霍霍,以待日月之至矣。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而又易姓受命,视为故常,败则为寇,成则为王。汉高明太,皆起无赖,今日盗贼,明日神圣,惟强是祟,他靡所云,以此习俗,以此人心,故历代揭竿草泽之事,不绝于史简。其间承平百数十年者,不过经前次祸乱屠戮以后,人心厌乱,又户口顿少。谋生较易,或君相御下有术,以小恩小惠侥结民望,弥缝补苴,聊安一时而已。实则全国扰乱之种子,无时间绝,稍有罅隙,即复承起,故数千之史传、实以脓血充塞,以肝脑涂附、此无可为讳者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梁启超这番论断,当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部二十四史,写的是吃人,这两人的结论是相同的。不过吃人这件事也各有特色,就老百姓的命运来看,有时候是被明着吃,有时候是被慢慢地吸血。 明着吃,这意思包括真吃,比如黄巢,有专业的抓人部队和屠宰设备,拿人当干粮。还有张献忠,有无穷无尽的杀人的点子,立根竿子,个子高的杀,个子不够的也要杀,个子不高不矮的,留着用别的点子杀。
      
      这二位恐怕是自己都知道自己作恶多端,必将遗臭万年的,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杀个光吃个够,可惜他们有阶级局限性,没想到许多年以后就他们这样的主也会有人给捧臭脚,说他们是农民起义领袖,还说“旧史书对他们杀人有许多夸张的记载”。
      
       慢慢地吸血,这种吃人方式是自古以来最常见的。无数爱国志士打着拯救国家的幌子,爬上吃人的位子,然后继续慢慢地吸着。一个推翻另一个,然后接着吸血过活。和明着吃比起来,这种吸血吃人的方式我们给起个名字叫剥削。本来吃人和吸血这两种方式看来,老百姓更希望被慢慢地吸血,不愿意就一下子被吃了。可是事情到了后来,有一群人说了,你自甘受剥削,这是阶级的局限性,这是不好的,于是明着吃倒是好于剥削了,因为人家搞阶级斗争了,有觉悟了,思想先进了。
      其实呢,他们都一样,梁启超接着说了: 先是洪杨既据南京,蹂躏四方,十八行省,无一寸干净土,经历十年,不克戡定。北京政府之无能力,既已暴著于天下。故英国领事及富商之在上海者,不持不目洪秀全为乱贼而已,且视之于欧洲列国之民权革命党同一例,以文明友交待之,间或供给其军器弹药粮食。其后洪秀全骄侈满盈,互相残杀,内治废弛,日甚一日。欧美识者,审其举动,乃知其所谓 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因确断其不可以定大业。于是英法美各国,皆一变其方针,咸欲为北京政府假借兵力,以助勘乱。
       我国人民被折腾了几千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有本事你来试试啊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10:57:45
       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非,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梁启超《李鸿章传》
      
      以前说这个鸡蛋不好吃,于是人家说了,你下个好吃的鸡蛋来看看啊。意思是说你自己不会干,就别挑别人的毛病,你自己做不出好的,就不许说别人做的恶心。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国家出现了超星图书、中国足球等令人蛋疼的东西。说他好吧,实在张不开嘴,说他不好吧,人家又让你自己弄一个试试。所谓有本事你来试试,其实是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不过换了个方式,和最差的比一比,来让自己没那么掉价。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有可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只不过当事人或自己无知,或依仗着垄断的位子,不思进取,就那么等着自己烂掉。然而这梁启超说的,是当时中国再无一人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打输了,怎么谈也是没用的。所以说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可以,不过要知道他是替国家背了黑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