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曾竹韶  页数:200  

内容概要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时间跨度一百年,集纳百名雕塑大家,从中精挑细选出具有一个世纪影响力的雕塑精品,以最直观、最清晰地方式展现于大家面前,共享这百年一遇的雕塑饕餮盛宴。
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革,中国的雕塑也经历了从萌芽启蒙、转型建构到繁荣辉煌的发展历程。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相贴合,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而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及潮流趋势,有很强的历史特点,在此成集的《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便是以此为特色,极力展现二十世纪雕塑的独特风格。

作者简介

曾竹韶,曾用名:曾朝明(1908—2012),福建厦门同安人,缅甸华侨。1927年回国,1928年初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1929年秋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美术学校和巴黎国立艺术学院学习雕塑,在雕塑家布夏的工作室学习。同时在巴黎西赛芳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前后达10年之久。学习期间曾遍访埃及、希腊、意大利、英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地考察艺术,对西方雕塑传统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32年参与发起组织了中国留法学生巴黎艺术学会。1933年与冼星海、郑志声等人组织留法音乐学会,与在法同学共同切磋艺术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组织留法巴黎艺术学会,全体成员到英国伦敦参观“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展览会”,曾竹韶为祖国杰出的传统文化所动,立志学习并发扬民族的传统雕塑艺术。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沦陷前夕,离开欧洲经缅甸回国。历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重庆大学建筑系雕刻专业教授。建国初期,于1950年3月到京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工作和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并在中央美术学院任雕塑系教授。曾任北京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和北京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任历届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等职。 从教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先生培养了大批雕塑人才,创作了许多影响广泛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传世之作。如50年代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并创作了浮雕《虎门销烟》,这是他尝试将西方雕塑与民族传统技法有机融合,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开端。他的肖像创作注重个性与内心刻画,追求神韵,结构严谨,大气磅礴,其中的代表作有现立于北京中山公园的《孙中山立像》和立于各地重要纪念地、博物馆、著名大学的《李四光胸像》、《何叔衡半身像》、《蒲松龄半身像》、《蔡元培半身像》、《《竺可桢半身像》、《郭沫若半身像》、《杜甫半身像》、《李清照立像》、《陶铸全身坐像》、《贝多芬头像》等。 在进行教学和创作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对城市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研究,在这一些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十多年来,他在借鉴国外雕塑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雕塑艺术,促进建筑与雕塑相结合发展我国城市雕塑等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有着独到见解。著有《中国古代雕刻风格演变》、《中国雕刻史》,发表了有关介绍和评论西方艺术(如希腊雕刻、米开朗基罗、罗丹、布德尔等)、中国古代雕塑、城市雕塑与建筑的关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并积极倡导在城市规划和重点建筑布局时充分发挥城市雕塑特有的作用,主张结合城市重点建筑工程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反映和代表我国民族光辉历史和内在精神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在80年代的时候,他不顾年事已高,始终不懈地关心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特别对于建立中国古代雕塑博物馆,继承发扬民族雕塑优秀传统,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养问题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联合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学家多次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倡议在首都建立中国古代雕塑博物馆,使之成为保护珍贵的雕塑遗产、研究和发扬传统艺术、培养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研究人才的基地和向世界展现我国民族雕塑辉煌成就的窗口。2002年5月14日,曾竹韶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首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3年12月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授予曾竹韶“中国美术金彩奖”,暨“中国美术专业终身成就奖”。

书籍目录

曾竹韶
潘鹤
盛杨
叶毓山
卢琪辉
唐大禧
曹春生
孙家彬
田世信
唐世储
严友人
李学
黎明
曾成钢
李象群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编辑推荐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