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工笔菊花精选集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康建明  页数:38  
Tag标签:无  

前言

  可能是气候变暖的原因,北方的秋天显得特别长,冬天来得突然。本来还是绿树成荫,寒风袭来树叶纷纷落地,一夜间变成一派隆冬景象。下雪了,大地一片洁白,上班路上唯有路旁花池中菊花分外醒目。明黄色花朵好像在放光,显得格外耀眼,花枝被积雪压得很低,但却丝毫没有驱散它的高雅和傲气,在凛冽的寒风中笑迎严冬,给人们留下了丰收秋天带来的美好记忆。  深秋盛开的菊花给中国画家和文人带来创作灵感,千年之前他们在大自然找到了寄情系物的表达方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爱菊的方式表达了他高洁的人格境界。周敦颐的《爱莲说》,屈原的《橘颂》都在寄情于物中表达了自身的精神追求和高尚情操。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方式与西方人有很大差异。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是以自然为本,而西方绘画的理念是人本主义。中国文化把自然看成人,赋予自然以生命,人也是自然的一员。画家观察自然是以观察生命方式进行的,他们把自然意象转化为胸中意象,意象与人的思维交流、融合,产生审美价值,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传统文化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所以中国画不强调忠实描绘客观景象,而是通过人格化意象表达生命境界。“天人合一”的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也赋予中国读书人和儒生们胸怀天下的大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读书人的座右铭。古人赋予菊花崇高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和遐想离不开个人感受,离不开个人境遇,也离不开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感。菊花不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可入药治病,它又是一种上好饮料,有清心去火的功能。菊不畏严寒在深秋盛开,中国人爱菊不仅是爱它美丽多姿,更爱赋予它的人文性格。陶渊明“爱菊”是把菊比作自身,是把菊的崇高个性与感悟结合,在美的陶冶中移精神遐想,净化精神,陶冶性情。  中国艺术这种“载道精神”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它有助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社会和秩序,稳定是基础,它表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群体意识。这种“载道”精神是中国画的历史责任,这种精神是通过“寓意于物”、“寄乐于画”完成的。是否能达到这一境界取决于画家的修养和精神品格。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是修身,是个人修养,“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四千几百年都处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先地位。中国丝绸、瓷器和领先的科学技术,经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传到西亚、欧洲、东南亚和非洲。中国文化通过鉴真东渡、来华遣唐使,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影响至东南亚。中国古代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影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但近百年我们衰落了,近百年恰。哈是世界经济文化大发展的百年。落后就要挨打,近百年我们受尽了屈辱和折磨,中华民族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创伤。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中国人经25年的团结奋斗重新塑造了一个盛世的雏形,中国经济已逼近世界经济发展前锋,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世界和发达国家市场,世界惊呼中国人又卷土重来了。中国内部和世界都在呼唤中国“文化崛起”。没有文化崛起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内政、外交构成严重挑战。没有文化进步将会给社会道德基础造成巨大缺陷。“文化崛起”能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不然巨大财富将会导致社会正义感的消失。极端商业化的取向将会摧毁社会诚信、社会道德的基础。财富积累不能真正解决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基本问题。提倡新“文化崛起”能提高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的美好形象,也是对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最好回应。没有“文化崛起”就谈不上软实力,增强中国软实力是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呼唤。  中国“梅、兰、竹、菊”文化曾影响朝鲜、韩国、日本和东南亚,韩国人爱兰,日本人爱菊是先人传播出去的文化。,中国“文化崛起”在新时代的作为要靠现代人去创造,中国文化人胸怀天下的胸怀不能变。所谓不会发牢骚不高明,事事报怨,是一种畸形文化的误导。我们都靠这块土地滋润,我们都靠这个民族哺育,这块土地,这个民族不欠任何人的,发牢骚和“满地鸡毛”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色,成就要靠双手和实干去创造。我们能从“菊文化”中去品味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宏扬传统文化的画册我们会继续出下去,我们企盼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这部小画册是本社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礼物。

内容概要

  深秋盛开的菊花给中国画家和文人带来创作灵感,千年之前他们在大自然找到了寄情系物的表达方式。《名家工笔菊花精选集》选录了众多名家关于菊花主题的工笔画,以飨读者。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表现了工笔画中墨色的运用,是工笔画爱好者或爱菊者的极佳临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家工笔菊花精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