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出版时间:2011-8-1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佐藤可士和  页数:158  译者:时江涛  
Tag标签:无  

前言

让我们的思维富有创意大家或许会感觉本书书名中的“创意思考”这个词听起来与己无关,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创意思考”是一种艺术家和设计师等所谓的“创意人士”才会拥有、才会需要的才能,而且进行“创意思考”需要特殊的能力,比如会画画、会制作物品等,普通的上班族基本上不会接触这类工作。在此,我诚恳地请求那些抱有“创意思考与我无关”、“我没有那个才能”等想法的朋友认真读完本书。本书中的“创意思考”并不涉及艺术家般的感性或者艺术的表现手法,而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这正是我工作的核心。我是一名艺术指导(ArtDirection),日常的工作就是为企业、产品等提供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服务,以提升它们的品牌形象。一提起艺术指导,人们可能就想到专业的“创意人士”——他们从事着与艺术有关的工作,凭着灵感像变魔术似的创作作品。然而,我所从事的工作和这些艺术家的工作完全相反。在工作中,我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藏在客户心底的真正意愿,然后寻找向大众正确传达这种意愿的方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相当于一位“沟通顾问”。具体而言,作为艺术指导,我需要认真倾听客户的烦恼,努力发现问题的本质并解决问题,而完成这些工作必须进行“创意思考”。实际上,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无意识地进行着创意活动。仔细观察,你就会在周围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处理家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的家庭主妇每天都要面对琐碎繁冗的家务劳动,为了尽快从中解脱出来,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去寻找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逐渐找到了快速完成家务活的方法,并且深谙其中的门道,可以有条不紊地同时进行几项工作,比如一边煲汤一边洗衣服。此外,我们的祖先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制造和发明工具,也称得上是富有创造性的行为。为了摆脱阴暗、寒冷、危险的生活环境,他们绞尽脑汁、大胆设想、勇于尝试,一遍又一遍地改进自己的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活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有人还会说:“话虽如此,但想出非同一般的创意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事情。”那么,让我们以体育运动和音乐为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吧。并非每个参与此类活动的人都能成为运动员或音乐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放松心情,也可以手拿话筒跟着音乐尽情高歌。创意活动也是这样,我们即使不能成为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也同样可以进行创意思考,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质。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转变思维方式,轻松地将创意注入日常生活中,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我衷心期盼各位在读完本书之后,不再说“我没有创意”,而是惊喜地发现“哦,原来创意就在我身边啊”。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商务领域。长期以来,教科书式的市场营销理论一直充斥着整个行业,但今天它已经走到了尽头,代之而起的将是创意思考。从提出方案到确立理念,再到拟定策划书、推进会议进程,最后到方案成型,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创意思考都会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它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商务技巧。当然,创意思考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开发和广告宣传等市场营销工作,还能在企业的人事管理,甚至经营方式等方面发挥作用。创意思考在信息沟通方面的应用尤为广泛。这里的信息沟通既包括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的会议、团队协作,也包括对外的交流,比如向客户展示策划方案、同客户交涉等人与人交往时的所有场面。毫不夸张地说,在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彼此相互理解,进而明确面临的问题,然后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顺畅的信息沟通是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而其本身也是一种极具创意的行为。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很推崇“心有灵犀”、“眉目传情”这种不通过语言表达就能彼此心领神会的含蓄之美,这一独特文化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心中。虽然这种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美感,但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在商务活动中迅捷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大势所趋,因此创意思考在商务领域将逐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话虽如此,但要立即将这一技巧运用得非常娴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需要培养创意意识,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思考方式就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在本书中,我将与大家一同分享我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各种运用创意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技巧。作为一名专业的创意工作者,如果能够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感受到创意思考的精彩之处与实用价值,我将感到无比欣慰。此外,如果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灵思妙想,也请大胆地付诸实践。

内容概要

   “创意思考术”是什么?
   它是一种智慧——质疑前提、深入本质、多角度分析,最终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
  
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在本书中分享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创意意识,以及如何运动创意思考解决各个工作环节中的问题。作者从他22年来接手的超过100个创意项目中精选出12个,配以彩图说明“创意思考”的18个关键之处。
  本书传承了佐藤可士和一贯平实、易懂的叙述风格,并在典型案例中配以作者本人手绘的插图,以最简明的方式传达创意的实用价值与精彩之处。

作者简介

  佐藤可士和
  艺术指导/创意指导
  佐藤可士和为当今日本设计界、广告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他相信“设计可以改变世界”,认为自己的使命即为“用设计为世人提供新价值”。从业20余年来,他总是不负众望,以强有力的概念为基础,每每打破既有的框架,设计出令人惊艳且印象深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为他赢得了包括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ADC)大奖、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金奖、每日设计奖、朝日广告奖、龟仓雄策奖等日本广告与设计界的众多奖项,也让他超出了业内的界限,在普通大众中打响了知名度。
  佐藤的代表作品有:偶像团体SMAP宣传活动、麒麟“极生”发泡酒的商品开发及宣传活动、都科摩手机产品设计、优衣库全球旗舰店的创意指导、藤幼儿园的翻新设计等。
  佐藤深信,“创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客户手中,他要做的只是把它们引导出来,因此其创意永远不会有枯竭的一天。

书籍目录

序言 让我们的思维富有创意
第一章 培养创意意识
 01 “前提”正确吗?
 ——质疑是创意的第一步
 02 倾听
 ——通过“问诊”挖掘对方的真实想法
 03 烦恼时将心情写下来
 ——心情也需要整理
 04 养成运用比喻手法的习惯
 ——通过运用比喻手法了解事物本质 .
 05 描绘自己的工作
 ——视觉比语言更具传达力
 06 记忆的搜索引擎
 ——给自己在意的事情贴个“标签”
 07 引人入胜的PPT 演示
 ——共鸣胜于雄辩
第二章 尝试着去创意
 08 真实感比调查更重要
 ——时代关键词:真实感
 09 顾客视线与大众视线
 ——似是而非的消费者与普通大众
 10 尽可能地运用一切媒体
 ——打破现有媒体的桎梏
 11 激发自主性
 ——调动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12 打造强大的团队
 ——具有“人尽其才”的统筹能力
 13 你能写出一部“剧本”吗?
 ——为独立的“内容”制造“脉络”
 14 设计只是附加值?
 ——将远景变为现实
第三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15 设计工作方法
 ——从办公环境到组织结构
 16 泾渭何须如此分明?
 ——劳逸结合,工作生活两不误
 17 寻找让自己着迷的东西
 ——努力发现本质
 18 找回真实感
 ——张开每一个毛孔去感受真实
 后记
 书中照片/ 作品一览
项目简介(彩页)
 麒麟啤酒/ 企业广告
 丽雅姬/ 品牌设计
 湖中“西装精品”/ 品牌设计
 麒麟饮料公司“麒麟小柠檬”/ 品牌设计
 优衣库/ 全球品牌推广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企业形象设计
 藤幼儿园/ 翻新设计
 东京都交响乐团/ 视觉识别改进
 乐天集团“ 乐天塔”/ 办公空间设计
 都科摩儿童手机、运动型手机N-07A/ 产品设计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01“前提”正确吗?——质疑是创意的第一步谈及培养创意意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任何事情都抱质疑态度。也就是说,在开始按照业界常识或公司传统着手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这么做真的有必要吗?这是最佳选择吗?”倘若一味地按照传统习惯或业界常识等“前提”办事,情况就很难有较大改观。反之,如果对任何事情都不抱质疑态度,我们就会想当然地开展工作,而一旦前提有问题,结果就必然会出现偏差,到时候即使绞尽脑汁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请大家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要否定所有的常识和习惯,这会导致仅仅“为改变而改变”,进而陷入毫无意义的“虚无主义”。很多常识和习惯都是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检验的。有人可能说:“既然如此,何必费这工夫,还有更‘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去攻克呢。”其实不然。通过质疑这一关后,我们会更有信心开展后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如果没有这种积极的态度,创意将永远无法产生。或许有人有这样的担心:“如果因为质疑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被人取笑,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你可以回到商务活动的本质这一层面上与对方进行讨论。商务活动本来的目的并不是循规蹈矩,而是要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话虽这么说,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质疑既定的“前提”,确实需要足够的自信。如果到时候你还是没有那份自信,那么我建议你不妨先简单地征询一下周围人的意见,然后再阐明自己认为不妥的理由。当然,这时候不要掺杂自己的主观感情。我想,如果你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是为了能够更加圆满地达成目标而提出的,即便失之偏颇,也一定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对方有时还会从其他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和启发。这样一来,你的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你也就更有可能提出好方案。我之所以从事与创意思考有关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艺术专业。一直以来,艺术领域都存在着创意思考的原点是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并进行验证“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概念?”等疑问,在现代艺术中这些疑问更加突出。可以说,艺术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质疑常识以及现有概念的过程。文艺复兴之后的印象派的诞生就源于人们对当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写实手法的质疑。现代艺术跳出“古玩字画才是艺术品”的固有观念,将艺术品的范围推广到日常用品、照片、录像等,也都是质疑“前提”的结果。此外,我在童年时代阅读的《爱迪生传》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毋庸赘言,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是个发明大王,他小时候因为总是提问题而让大人们头疼不已。我非常喜欢的一件关于他的轶事是:对于“1+1=2”这种极其简单的数学知识,他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是抱着“1加1为什么等于2”的疑问,将两堆黏土混在一起,然后拿去问老师:“1加1不是等于1吗?为什么等于2呢?”老师被他问得哭笑不得。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小爱迪生身上经常发生,数不胜数,正因如此,他尚未完成小学学业就被校方勒令退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迪生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他从小就不断地质疑一切看似平常的事情,他才拥有常人所没有的想法,给世人留下了白炽灯、留声机、电话等伟大的发明。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伟大的人物都同爱迪生一样善于质疑“前提”,比如证实“日心说”的伽利略、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他们分别对当时具有绝对权威地位的“地心说”和“时空亘古不变”的自然观大胆质疑、潜心研究,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观点。我们平时鲜有机会进行“质疑常识”之类的训练,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增强这种意识,我们就会打开一扇通往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视野豁然开朗。比如说,要开发A、B两种产品,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考虑如何分别将A、B产品改进得更好,但如果转换思维方式,多问一些“为什么一定要分别开发A、B两种产品呢?为什么不将A、B结合起来呢?”这样的问题,那么,一款全新的产品可能就会问世。诸如此类,提出一个简简单单的疑问,就是开启创意大门的第一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因为遇到棘手的问题而不知所措,这时候如果质疑一下那些基本常识或观念,很可能就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们常常忽略这些因素,而实际上在这些方面往往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当我们能够熟练地、习以为常地对每件事情的“前提”都进行质疑时,我们会发现开展项目就如同下黑白棋一样,在翻了几个棋子后,剩下的棋子很自然地就被翻转过来了。各位读者,在看完本节后,就请开始质疑常识,体验创意思考带来的乐趣吧!

后记

自2008年6月起,大约半年的时间,《日经产业新闻》连载了我写的《创意之点滴》,本书在其基础之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可以说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一书的第二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是我的第一本书,受到了国内各界朋友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还被翻译引入了中、韩等国,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该书的读者群也非常广,商务人士自不必说,学生乃至家庭主妇也都在阅读。在感谢大家厚爱的同时,我深感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用新的眼光看问题是多么重要。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大家都想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大量有关商务技巧类书籍顺应人们的需要不断问世。然而,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只是稍稍改变一下形式,那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就如同电脑,仅仅给其安装新的应用软件和对其系统进行升级所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中,我对“整理”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本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另一个大的概念“创意思考术”上。我希望本书的实用性能够更强一些,因此书中涉及了许多技巧性的问题,但若想有所突破,归根结底还是要彻底革新思维方式。把自己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不墨守成规,时刻让自己的思维充分享受自由,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进行创意思考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意识”是一个关键要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别人说过之后才“意识”到很有道理,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你“意识”的助推剂。“意识到”和“意识不到”将会使所有的方面都大不相同。如果“意识不到”,那就如同事物没有进入自己的视野,一个人怎么可能理解没有进入自己视野的东西呢?对我而言,在进行各个项目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意识”。借此机会我再次向所有给予我大力支持的客户朋友以及和我一同奋斗的创作同仁、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的森川佳勇先生、三上秀和先生,以及撰稿人高濑由纪子女士从第一本书开始就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值本书出版之际,请允许我向三位致以诚挚的谢意!佐藤可士和2010年6月7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关键态度,那也是我在面临重要决策时的重要基础。第一,就是要有很棒的创意。第二,找到你的热情。第三,坚毅不拔、不屈不挠。”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201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维方式的取值范围为一100~100。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  ——世界500强企业京瓷、KDDI创始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引自其著作《活法》

编辑推荐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有多少烦恼,就栖息着多少创意!“光靠设计就能带动销售”的创意鬼才,知名设计师原研哉、深泽直人、佐藤卓、泷泽直己、荒木信雄等人一直推崇的设计师佐藤可士和,既畅销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后时隔三年再推力作《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22年创意智慧全面公开!放下书,马上就开启创意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7条)

 
 

  •   佐藤可士和”这个名字还是有些陌生,所以先要举一些名字来证明这位佐藤和那些日本满大街都走着的佐藤君的不同:
      麒麟啤酒、优衣库、乐天。
      这就像我得知原研哉先生设计了日本的鲁迅箴言表示无感,但发现他是无印良品的灵魂之后就立刻涌上了三千斤崇敬一样。
      
      优衣库啊优衣库。
      
      以下进入正题。佐藤的创意思考术,主要是针对日常工作培养创意意识,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佐藤自己也强调说:创意思考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种艺术家和设计师才会拥有、才会需要的才能,而且进行创意思考需要特殊的能力,比如会画画、会制作物品等,普通的上班族基本上不会接触这类工作。但其实,如果能将创意活动融入到生活当中,无疑生活会更美好。
      
      像我这样以追求新鲜为要务的人来说,也不时地想有一些新点子,用新方法、新心态来面对生活的细节,这种感觉很好。不过,有时候一点点的变化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生活中充满了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意想不到的后果让我吃的鳖够装一箩筐了……
      
      所以呢,掌握一些创意思考的方法,还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让我们来看看佐藤怎么说:
      ——烦恼的时候将心情写下来;
      ——给自己在意的事情贴歌“标签”;
      这些小习惯可以帮助自己培养创意意识,当真有一些可以称为灵感的东西从大脑里闪过的时候,一定要努力记下来。这些闪光的点子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每次想的时候天马行空,等真想回忆的时候又记不住了……佐藤说烦恼的时候写下心情,这个办法既温柔,又实用,我考虑要用一下。想想,如果有一个小本子,上头画的全是自己烦恼的时候要说的话,不知道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小本子呢,很期待啊,哈哈。而且烦恼的时候如果先诉诸于笔头,和人再提起的时候杀伤力就会少很多。
      
      佐藤还说什么呢?
      ——真实感比调查更重要;
      ——尽可能地运用一切媒体,打破现有媒体的桎梏;
      ——写出一部剧本,为独立的“内容”制造“脉络”;
      第一点强调的是的真实感,重点在于“唤醒人们最普遍的情感体验”,是面对当前这个转瞬千变的世界的诉求的一种应对方式;第二点在于一种逆向思维吧,出奇制胜;第三点则说的是一种整体的世界观的东西:单个的产品永远只能是昙花一现,让人信服并产生支持的心情,只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那些新鲜的案例,而且佐藤基于日本特有的细腻所提出的一些方法论,也是绝对实用的。高一层次的世界观上的东西,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灵感,这种东西只有以才华作为基础,辅以勤奋的思考,和多年专一的修补和改进,才能真正在生活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说起来,我哪点都没有做到。
      努力养成几个好习惯,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地努力吧。人生总要往前走,每天都要面对生活的碎片,但如果能像佐藤所说的那样,将创意融入生活,改进生活、改进工作,那么,享受自己的创意,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即使经常有不能掌控全局而吃瘪的情况存在。
      
  •     童话大王郑渊洁较早期作品的封底有他的个人介绍,其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我一直很好奇绝大多数人都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为什么写不出让众读者可以不吃不喝为之痴迷的作品,也成不了著作等身的畅销书作家。
      后来我慢慢发现,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认识汉字的数量并不决定他的写作能力,郑渊洁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想象力应该算是创意的一种。
      与郑渊洁的文字创意不同,佐藤可士和是用设计为品牌和产品加分的设计师,虽然他们表面上干着毫不相干的工作,不过仔细想想,创意是他们同样的武器。佐藤可士和的这本新书,要剥开的正是创意的皮。
      
      真实感:比调查更重要
      这是一个让媒体人头痛的时代。
      数字像是一座大山压在每一个人媒体人头上,出版看重销量,电视台追求收视率,网站需要点击率,而大众似乎越来越不买账,原来我们专心致志读书,现在我们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下载电影一边听歌,三心二意成了我们的行为准则。这是一个越来越难以诞生大众偶像的时代,如果还有什么是越来越大众化的,那就是小众本身。媒体人越来越难把握大众的口味。
      面对这个问题,佐藤给出的答案是“真实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肤浅、平庸的产品将很快被淹没,而有内涵和真实感的商品才能取得傲人的销售业绩。要抓住真实感,重要的是“唤醒人们最普遍的情感体验。”
      如何获得真实感,佐藤的建议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唤醒沉睡已久的五官,努力找回真实的感觉。
      
      平衡的重要性
      佐藤在滑雪中意识到了平衡的重要性,“滑雪过程中要在高速的状态下转弯、跳跃,这都需要有很强的平衡性。”“保持平衡就是要控制住破坏平衡的阻力,最大限度地把握好平衡与让事物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创意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个媒体人,你要传达给大众的内容和观众想要看到的内容就像是两个性格不合的孩子,怎么让他们和平相处,确实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而且你永远做不到完美,只能做得比之前更好。
      
      本质:殊途同归
      佐藤因工作机会接触到了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发现“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精英,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相同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看问题都非常彻底,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
      比如作家用文字写作,画家用线条和色彩绘画,音乐人用音符作曲,看似毫不相干,其实创意的核心都是一致的,只是创作的平台不同,绘画的平台是平面,音乐创作的平台是时间轴。
      
      这本书与佐藤之前出版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相比,更接近创意与设计的本质。因为优衣库开始关注佐藤,能看到他在思考与写作上的进步,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
      如果要给这本书找缺点的话,我觉着这本书把佐藤作品的彩页放在全书的最后有点不妥,可能很多读者在选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我刚开始觉着这本书很贵,不过发现书最后还有作品彩页就觉着值了。很多欧美的畅销小说,都是一开始就给作者一个高潮和悬念,让你欲罢不能,对于彩页这种直观又出彩的东西,放在正文前面绝对能带动销量。
  •   比起之前的《超整理术》,这本写得更平易近人,通熟易懂,而且指导性也更强。没有太多专业的术语,是一本普通人都能看懂的书。
    作为鬼才设计师,佐藤那种质疑的精神,多角度开拓的思维,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悟以及转化成设计运用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设计师去学习。尤其是中国的设计师,我们的创意潜能本身就没被曾经接受过及正在接受的教育所激发(希望看到教育的改变),而毕业后所从事的设计公司大多数都是榨汁机式的用人,更主要的一点是当下绝大多数甲方都是急功近利的,这就导致了设计师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一得快速完成甲方交付给公司而吩咐下来的任务,二是又得在不断地学习积累开拓眼界以免被榨干了,江郎才尽(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国内超过35岁还奋斗在设计最前线的设计师并不多,大多都转向结构设计或老板,偏重业务了)。
    这本书从“艺术设计指导”的角度来看待设计,并没有局限在某一个专业设计,这种跨界的定义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都说设计是相通的,实际运用中有几个设计师真的去考虑相通了?很多时候连商业和消费者需求都没打通。更多是迎合客户的需求(注意,与消费者需求不同的概念)与表现自己的想法为主了。所以,看了这本书之后,如果认真去思考,我认为还是收获很大的。如果仅仅是粗略浏览,没结合生活中自己所曾经遇到各种问题去思考,那效果估计会大打折扣。也许,这是唯一是从事设计行业跟非从事行业的人看这本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吧。
    我个人认为,好的设计书首先应该引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都说设计源于生活嘛。其实我们也是生活在一个无处不设计的社会。这本书,引起了我诸多思考,甚至改变了我对自己未来设计之路的定位策略。
    当然,读者百千,各有所感。此评论,仅参考,实际感受以各位自己看后为准!!呵呵
    作为从事设计行业五年的我来说,这本书值得推荐!
  •   惊叹于设计的神奇之处,门外汉的我也一直关心着设计类的图书。
    看佐藤这本新书时,发现了一些熟悉的观点,比如问质疑前提(=问愚蠢的问题),顾客视线和大众视线(=在人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之前,怎么找到人们的需要),设计工作方法等等。如果东西方的一流设计师们同时说到这些,那我相信,这些大概就是类似于“创意的黄金准则”之类的了吧。
    佐藤让我赞叹的地方在于,用了这么短短的篇幅(短到即使是对其本人有所了解,真正看到内容之前还是会想:真是敢定高价;-p),就将这些事情说清楚了。而西方的书采取了诱人的设问再解答的行文方式,相对篇幅就长得多。
    当然啦,这种“黄金准则”只是一小部分,佐藤还提出了很多新鲜的观点。有意思的事是,当这种观点融入自己的思想后,时间过得越久,不仅没有淡忘,反而让我印象越加深刻——因为我总能发现它们是对的,在工作中、在瞟到广告时、在出去玩时,各种场景都在印证着佐藤的说法。不仅是印证,我忽然开始发现这些事情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虽然,我仍然只是个设计呀创意呀的“外行”。
    忽然想,这也许就是“创意思考术”的含义吧?佐藤也说过,写这本书希望非设计师也能感受到创意的魅力以及它的低门槛——好吧,原来真是如此,不仅是工作中(当然改进工作方法也很重要),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试着“创意思考”一把。
    每一次都带给我们好作品,谢谢佐藤。
  •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一个月重印3次!超越以往所有作品的新书!)好
  •   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思考创意是我们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佐藤可士和为我们带来福音
  •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   要慢慢阅读,用心学习。对佐藤可士和充满创意的设计触动。
  •   佐藤可士和出的两本书我都看过
    各具特色
    此书通过好几个成功案例将我吸引住
    创意思维在他的案例中表露无遗
    收获不是一点点,真心喜欢!
  •   之前买过佐藤的超整理术一书,通篇读下来感觉很好,懂得了工作生活中各种整理思考的方式,新书创意思考术还没看完,不过仍然没有让人失望。
  •   之所以说它“万能”,是因为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不但可以启开对于设计创意的这扇大门,同时也打通了去往其他方向的道路。无论是整理术还是思考术,笔者所要探究的并不仅仅是一件事物,而是事物背后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我猜,智慧是人人都有的,问题在于如何觉察到,并且真的利用在生活与工作上呢?书教会我们与人沟通、也主张我们与自我对话,其实都是有意思的事情。
  •   买了很久了,今天才偶尔把它看完,之前都没有时间。首选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中文能力非常好,通俗易懂,没有任何病句。另外作者的思维非常出色,可能是因为团队优秀吧。设计首先从概念下手,所以这种最抽象,最难接触,最有创意的方式,都能从他这本书籍里面学到。当然他交的也只是方式之一,况且他用自己之前的项目来说明问题,后面附带自己项目图片。先不从好不好看说,光是概念问题分析,就非常出色了。不多说了,我认为买这本书是值得的。期待他的设计越来越好,出更多的书籍,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思维,来与大伙分享。
  •   佐藤可士和是我一直想去深入其设计思维的设计师,他的代表作激起了人们的购买欲,更是将一个品牌推向了国际舞台,这是设计的作用,以及力量。这种力量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   佐藤大师的整理术其实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下的创意思维方式,创意不在于信息和资讯的多广,而在于从多广之中找到核心和脉络。整理术有点类似麦肯锡的决策树思维工具。值得一读!
  •   前段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总的来说,很值得一看。里面讲了佐藤可士和的一些商业案例。以及如何和客户沟通,得到满意的设计!
  •   设计不可缺少的就是创意,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小方式调动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书不大,但很适用。
  •   佐的创意思考术 和 佐和的超整理术两个都看这样最好!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
  •   创意思考术,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特别是里面讲到一点,找到你感兴趣的事背后的本质。
  •   之前看过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感觉受益良多,这本亦是如此,真的是思路决定成败
  •   之前买过他的《整理术》一书,感觉有一些帮助。
    这次慕名购买创意思考术,应该也不会让我失望
  •   创意思考术和超级整理术结合起来看,受益匪浅!
  •   佐藤可士和的这本书平实易懂~
  •   做广告或创意方面的人士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
  •   创意思考术对于普通人也很重要。
  •   思考的技术+创意思考术,核心差不多但视角不一样
  •   佐藤可士和的书总是能给人很多启发
  •   本人很喜欢优衣库,所以就深究了一下,没想到发现了他,很喜欢他的设计以及他的想法,创意
  •   对佐藤可士和的作品绝对支持
  •   佐藤可士和真是一个厉害的人啊
  •   不得不钦佩日本人的智慧。实战型很强大的一本书籍。让你真是的从战场上去感受创意的魅力。很值得提升思维的一本书籍。
  •   很好的创意学,带给我们创意的思考方式
  •   佐藤可士和的书只能说很喜欢 不错!
  •   佐藤可士和的书内容真的很棒,但是感觉书不是正品
  •   帮朋友买的,不过自己也想看,会跟同学借来看的,因为自己也买了两本佐藤可士和的书,所以这本就借朋友的来看就好了
  •   佐藤可士和的书都很给力
  •   买了佐藤可士和的很多书~~~都不错
  •   看过他的超级整理术,所以就买了这本书。创意需要整理,的确有道理!
  •   让我们发散思维 一起创意思考吧
  •   很不错的创意思考书籍。
  •   体验创意思考的美。
  •   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都看完了,这本书对于做企划的我有了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原本很多思考方式都是在工作中常用到的,只是没有系统的梳理过,看了这本书,对自己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整理,才发现设计不单单是设计,是通过设计表现出设计要表达的内涵,改变传统思维,多角度看待事物,会发现不同的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会让设计更能体现本身要传达的含义,也能做出打动多数人的方案,不单单是一个商标,一个VI,其背后都有一个企业的深厚内涵和要传达的意义。只有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才能吸引别人。有一个善于发现的眼睛再加上 多思考 多想 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
  •   本身就是学美术的人,看了这本书,里面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学到遇到事情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怎样处理问题一些细节,创意是无处不在的,特别是身边的一些小事,也可以发现大大的创意,所以要善于去观察,发掘
  •   这本书不像中国那些只说理论 不讲究实践问题的那些学者写出的东西。是真的在讲如何创意 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 不可不看
  •   佐藤是个了不起的人,这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对他越发的尊敬,不知道为什么,日本大师级的设计师都非常谦逊,对待设计对待人的态度其实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非常喜欢佐藤的一句话“因为自己喜欢某件事情,而全力去做,直到抓住它的本质,你就会受益匪浅。”这句话就是学设计的意义所在。
  •   起初看这本书是因为本身是做设计的希望能够多看一些大师的作品,但是今天刚读完觉得这本书不光光只适合设计师,里面的一些自我管理手法公司的管理,合作等等的技巧也适合很多人去看,思考的方式,看问题的本质等等的内容,让我感觉学到不少东西,至少在我解说设计理念的时候是一种谈资。
  •   看了,对整理自己的思绪,激发创意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   深入浅出,很容易理解,不错的一本书,是关于创意产业的一本好书
  •   看过这本书后感觉整体都不错,写的很好;学到不少知识;打开自己的创意思想。
  •   虽然平日工作是做销售管理的,但是我认为,销售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创新销售的模式,销售通路的建设.队伍的建设,都是需要我们的头脑充满了活力,创新的源泉来源于对余数的思考。非常感谢!佐藤老师!
  •   好书,值得一看。不管是不是创意人员。
  •   看了这本书后!在创意思维上有点受启发
  •   人家创意太精彩了
  •   很有启发的一本书,创意是我现在很缺乏的东西
    对我作用很大
  •   感觉写的创意比较不是很丰富,有点闲扯,貌似不能给我带来很多的灵感
  •   更多对创意诠释类有用
  •   给我来点创意
  •   主要记述佐藤的设计方法和灵感来源的思考方法。值得设计专业和喜欢设计的人一看!
  •   前段时间才买了佐藤的整理术,给看完了,觉得非常好,深入简出。所以看到出新书了,毫不犹豫的又买了。
  •   佐藤的书比较适合思考,开阔自己的思维,同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   早就买了这本书,直到上个周末才静下心来读完。虽然我并不是学设计的,但书里的内容还是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地方。有一些可以直接应用,比如将烦恼写下来;有一些让我想进一步找相关的书读一下,比如办公室的环境设计;还有一些,比如从一开始便质疑业内习惯,我认为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细细体会其真意。
    总之,是本“上得书房,下得车厢”,能速读也经得起反复看的书。
  •   喜欢佐藤可仕和。喜欢他的思考
  •   这个设计师写的这本书的确很实用,
    虽然自己不喜欢日本的任何东西,
    但不得不承认这书真的写得不错,作为设计师,
    内面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很多很多是我都没有想到的层面!
    这书值得不同行业的人士看!
  •   这本书还没看。不过相信佐藤可士的书都值得一读~
  •   很好,不是交给你怎么设计,是交给你怎么思考问题,角度不同,就能设计出不一样的东西,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而不是设计者的随心所欲
  •   看完了,准备再来一遍,感觉还不太能理解佐藤的文字,道理还是很深的。
  •   超级有用。就算你不是设计从业人士,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对事物的多方面看法及开阔人内在深层感受。大家一起来学习吧。个人觉得挺实在,挺有用的一本书。书的质量也很好。
  •   小小书籍大智慧,如果你是设计师,选这本书不会错的,相信我这个学设计的
  •   整理术就很好*学习如何设计的好书*
  •   先看了整理术感觉不错 现在来看思考术 看了一部分 感觉不错 有点像整理脑子
  •   对于设计师来说,很有效,是本很不错的书。从中可以学到设计方法及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内的设计师来说,是个很好的典范。
  •   和超整理术一起买的。是一本让人获益良多的好书。
  •   还没看啦,但是就像李欣频一样我的直觉告诉我,佐藤绝对不会错!
  •   日本人写的收总是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不易学到,不知是作者不愿意教呢,还是别的原因,呵呵。但细心的体会,虽然说的都是很简单的方法,但要做到,却还需要不断的练习。
  •   这本书让人对艺术方便和对生活当中的细节得到启发,深受洗礼,虽然是日本的,但艺术无国界,你值得拥有。
  •   各方面有关设计的 全都介绍到位了,作者把亲近经历 都写入其中很不错 推荐
  •   这本书看书名就相信它主要是讲什么的,起初是一个老师介绍我们去看的。学设计的人多看看这样的书也是很有必要的。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自己有心趣可以买一本看看,总会有收获的.....
  •   还没看完,还不错。下次买作者的超整理术。
  •   好书,带给人思考,带在身边的书之一。
  •   很不错的一本书,喜欢日本设计的同学可以入手
  •   跟另外一本超级整理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也非常棒!
  •   看过超整理术才来买的,写得很好
  •   看过他其他两本——超整理术和超级经营术。当时看整理术的时候觉得很有用。而经营术稍微差了一些。这一本还不错的。
  •   作者的亲历与实例丰盈了他的观点;他打开了一扇思考之门,看我们如何实践、丰盈我们自己的..
  •   我发现其实各个领域的大师们思考方式都英雄所见略同
  •   他的书看过好多本了.那本整理术非常不错...这本也挺好...
  •   我以前对理论的书籍很反感,看着无聊,但是这本书很好,看了好几遍,里面对设计的诠释给了我新的思路。
  •   书不错 提高思考效率
  •   抽空一个晚上看完,有种意犹未尽感觉,里面提到挺多的方法论,很值得思考
  •   看完之后强烈推荐给朋友,她是做文案的,只说了2个字“超赞”,然后从此这本书不在属于了,泪牛满面啊!再买一本...送朋友,送自己,珍藏,炫耀...
  •   对于做设计的人来说 特别是在校学生值得好好去学习
  •   学设计的很赞的一本书。
  •   很快就看完了,没多少字,都还写的比较好,介绍思考思维的!
  •   看了他的文字总能静下心来去思考
  •   值得思考的事情很多。
  •   作者的设计思维十分的清晰主动,是我们该掌握的
  •   学设计需要看的书,很不错讲的也很透彻
  •   从事设计行业的人看看也是好的
  •   这本书分享了从生活的整理中获得各种积累的灵感的体验
  •   语言简练易懂,无论是做什么工作我相信都会对您有帮助!
    运送速度也可以,买书就应该来当当就对了!
  •   设计师必备书籍,希望大家都来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