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解剖与针灸指南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科技  作者:邰浩清 编  页数:132  

前言

  针灸爱好者或者针灸科医生在临床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系列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这个穴位,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怎样才能定准所选用的穴位?  3.怎样操作才能做到既安全又有效?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短期内会影响到针灸的疗效,长远看更是会影响到针灸疗法的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治疗手段,安全保证是前提,有效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本书就是从现代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的角度,对人体常用穴位的定位、穴位的穴性、穴位的针刺手法以及临床应用等作出概要性阐述,以期使针灸爱好者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定取穴位、正确地操作穴位,进一步提高穴位选择的针对性、减少针灸治疗的盲目性和杜绝针刺的不安全性,从而达到推广和拓展针灸疗法的目的。  另外,本书是对2005年7月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穴位解剖学》一书(该书首印5000册已于2008年底售罄)的进一步充实和修订。

内容概要

  针灸爱好者或者针灸科医生在临床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系列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这个穴位,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怎样才能定准所选用的穴位?  3.怎样操作才能做到既安全又有效?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短期内会影响到针灸的疗效,长远看更是会影响到针灸疗法的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治疗手段,安全保证是前提,有效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本书就是从现代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的角度,对人体常用穴位的定位、穴位的穴性、穴位的针刺手法以及临床应用等作出概要性阐述,以期使针灸爱好者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定取穴位、.正确地操作穴位,进一步提高穴位选择的针对性、减少针灸治疗的盲目性和杜绝针刺的不安全性,从而达到推广和拓展针灸疗法的目的。

作者简介

  邰浩清,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曾主编出版《人体腧穴全真断面图谱》、《穴位解剖学》等专著。对针灸穴位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独到见解。  游国龙,香港国际中医药研究学院教授.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执业医师工会会员。  台湾“游氏针刀疗法”创始人,擅长应用“游氏针刀疗法”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在台湾及亚太地区享有盛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穴位定位与解剖学第二篇 穴性与解剖学第三篇 常用穴位的层次结构与操作一、头颈部(包括颅部、面部和颈部)二、项背腰部(包括脊柱区和外侧区)三、骶臀部四、胸腹部五、上肢部六、下肢部第四篇针灸治疗常见病解析第四篇 针灸治疗常见病解析

章节摘录

  二、头颈部的解剖结构  (一)颅部  额顶枕区和颞区。  1.额顶枕区(或颅顶区)是指眶上缘、枕外隆凸和颞区分界线所围成的区域。层次结构如下。  (1)皮肤: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具有丰富的血管。  (2)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楔垂直连到深层的帽状腱膜,使血管不易闭合,因而头皮出血不易自行终止。  (3)帽状腱膜:为覆盖颅顶上部的大片膜状结构。整个腱膜厚而坚韧,并与浅筋膜和皮肤紧密相连,临床上的“头皮”即指以上这三层的合称。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连接头皮与颅骨外膜的结缔组织。  (5)颅骨外膜:薄而致密,易与颅骨剥离。鉴于颅顶区的结构,所以该区穴位进针时,针体宜粗,进针要适当用力;在浅刺、透刺时极易引起弥散性出血,形成血肿,故出针后一定要按压针孔。  2.颞区介于面部和颅顶之间的颞窝区,其结构如下:  (1)皮肤和浅筋膜:总体f青况介于面部和头顶之间,较易进针。  (2)颞筋膜:致密而坚韧,覆盖颞肌。  (3)颞肌:位于颞窝。  头顶部从浅层到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筋膜、腱膜上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临床上一般把皮肤、浅筋膜和帽状筋膜合称“头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常用穴位解剖与针灸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