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王振军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王振军 编  页数:507  

前言

发生于人类消化道末端的直肠癌,是严重危害病人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的常见恶性肿瘤,是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近年来发展迅猛、进步颇快的外科研究领域。近年来,解剖学、生理学、分子遗传学、外科学和手术学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进展,这些新知识和新进展也成为外科医师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和技能。全书共二十三章,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直肠癌的解剖、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筛查及预防等。本书主要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和相关科室的专家执笔,并邀请以北京地区为主的国内部分专家(也是我的老师和学长,包括喻德洪、张东铭、董新舒、王杉、顾晋、刘荫华、叶颖江、宋振川等)参与撰写,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共同完成了这部关于直肠癌的内容全面而深入的实用性专著。在分配章节时,我们主要根据编者近来的科研成果安排写作内容,因此很多章节不是由某一位教授单独完成,而是集中了在该方面有专长的多位作者共同完成。比如,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由董新舒教授撰写了直肠癌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直肠癌的扩大根治术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扩大根治术;由我和顾晋教授撰写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内括约肌切除术;由杨新庆教授撰写了经括约肌切除术。又比如,肠造口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三位北京的造口治疗师在喻德洪教授的指导下撰写,而造口旁疝的内容则由我国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名誉组长马颂章教授撰写。这充分体现了本书系我们自己工作积累的特点,又融汇了其他老师和学友研究专长的思路。本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本书重点反映了直肠癌领域突出的热点和新进展,在大的章节方面,突出介绍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和原则、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筛查、与直肠癌遗传相关的疾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等。在具体的内容上,重点突出了一些临床难点和新进展,如直肠癌的手术风险评价、直肠癌手术后肛门功能的评价、直肠癌骶前伤口的处理、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计划等最新进展。其次,作者们在对问题进行阐述和解析的基础上,甚至对一些尚未定论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不仅表达了作者们的学术思想,也是其自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还反映了作者们实事求是的一贯学术风格。正因如此,本书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同,除个别地方外,本书尽量保持原状,目的也是有利于读者了解不同的学术见解和看法。

内容概要

  《直肠癌》充分地反映了当前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全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有关直肠癌领域的解剖学、流行病学及病因学、实验及基础研究、诊断、治疗、预防等新成果和新进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书重点介绍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和原则、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筛查、与直肠癌遗传相关的疾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等;在具体内容上,突出了一些临床难点和新进展,如直肠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等最新进展;对直肠癌外科治疗方面的若干热点问题,既有探索又有争论,如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手术、直肠癌远端切缘、区域淋巴结转移和侧方淋巴结清扫、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等问题,作者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地反映了作者们的学术思想。

作者简介

王振军,男,1965年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肿瘤研究》常务编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     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牛津大学Wellcome trust人类遗传病中心研究肿瘤分子遗传学,1998-2004年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4年5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     王振军教授擅长胃肠道肿瘤和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综合治疗,特别在胃癌、结直肠癌、低位直肠癌保肛、肛瘘和痔治疗等方面颇有建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在国内最早开展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保留部分齿状线的内括约肌切除术。(2)在国内较早开展胃肠道遗传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并对我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黑斑息肉病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突变位点,总结了其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提出了这些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3)创新性地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简单和复杂性肛瘘。(4)对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5)率先在国内开展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作为l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青年863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国家教育部课题两项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统战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2008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参编《外科学(英文版)》等医学专著七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J Pathol》、《Br J cancer》、《J Med Genet》、《Am I Pathol》和《Dis Colon Rectum》等SCI杂志收录十余篇。获得发明专利9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直肠与肛管的解剖及外科学意义第一节 直肠与肛管的大体解剖第二节 直肠与肛管的血管及手术学意义第三节 直肠与肛管的淋巴系统和淋巴转移第四节 直肠与肛管的神经支配第二章 直肠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一节 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第二节 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第三节 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第四节 与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第五节 直肠癌的蛋白质谱和基因谱研究进展第三章 直肠癌的临床基础研究热点第一节 直肠癌系膜内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第二节 直肠癌盆壁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第三节 直肠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第四节 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第五节 放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第六节 直肠癌预后的评估指标第四章 与直肠癌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第一节 结直肠息肉病第二节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第三节 MYH相关息肉病第五章 直肠癌的诊断和病理分期第一节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二节 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第三节 临床病理分期第六章 直肠癌的手术前准备第一节 手术前一般准备第二节 手术前营养评估和支持第三节 直肠癌手术前肠道准备第四节 手术风险的评估方法第七章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计划第八章 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发展和争论第九章 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第一节 概述和适应证第二节 直肠癌新辅助放疗第三节 新辅助放化疗第四节 新辅助治疗的问题和处理第十章 直肠癌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第一节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手术)第二节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第三节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第四节 内括约肌切除术第五节 Hartmann手术第六节 直肠癌的盆腔清扫术第七节 直肠癌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拖出术第八节 经骶直肠癌切除术第九节 直肠癌经括约肌切除术第十节 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直肠癌切除术第十-节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第十一章 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第一节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第三节 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第四节 腹腔镜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第十二章 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第一节 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第二节 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内支架治疗第三节 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导管减压治疗第十三章 直肠癌手术难治性并发症及其防治第一节 直肠癌手术中骶前大出血第二节 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第三节 吻合口狭窄第四节 直肠阴道瘘第五节 回肠、结肠贮袋术后并发症第六节 直肠癌手术后造口旁疝第七节 放射性肠瘘第八节 Miles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第十四章 机械缝合器械使用的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第十五章 癌胚抗原和放射免疫显像介导的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第十六章 直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第一节 直肠癌术后的放射治疗第二节 直肠癌术后的化学疗法第三节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第十七章 肠造口护理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第一节 直肠癌肠造口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治疗第二节 肠造口康复期的护理第十八章 直肠癌手术后的随访和监测第十九章 直肠癌手术后的肛门功能、性功能、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第一节 直肠癌手术后肛门功能的评价和康复第二节 手术后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评价和康复第三节 直肠癌手术后生活质量的现状及评价第二十章 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治疗第一节 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概念及相关因素第二节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第三节 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第二十一章 肛管癌第二十二章 直肠癌的筛查和化学预防第一节 直肠癌的筛查第二节 经筛查发现的直肠肿瘤的处理第三节 直肠癌的三级预防第四节 直肠癌的化学预防第二十三章 国内外有关直肠癌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一 美国直肠癌治疗临床指南(2005年修订)文件二 腹腔镜根治手术操作指南文件三 中下段直肠癌外科治疗规范文件四 肿瘤学临床治疗指南-V.1.2008文件五 英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指南文件六 内窥镜在结肠癌诊断、分期及治疗中的作用-ASGE(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指南文件七 国外各学会和组织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选摘文件八 中国人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检标准的实施方案

章节摘录

2006年10月,Nadauld LD等通过对存在APC基因突变的斑马鱼细胞的研究发现了APC基因的一种新功能。该研究证实,人类和斑马鱼的正常细胞中,APC可以对基因转录阻遏协同分子一C_端结合蛋白1(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l,CTBPl)进行标记和降解,从而控制CTBPl分子数量。在APC突变的斑马鱼组织中,CTBPl水平明显升高。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家族性息肉病的腺瘤组织中,CTBPl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对正常的肠黏膜组织。研究者推测,CTBPl与85%左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新的靶标分子。CTBPl最初是依据其与腺病毒E1 A的C端特异性结合的特性鉴定并命名的。它是一种具有脱氢酶功能的蛋白分子,可以作为转录阻遏子Delta-EFl的协同分子调节细胞内的基因转录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BPl可以抑制一些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可以促进细胞生存或永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CTBPl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但关于CTBPl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到目前为止,除了上面提到的研究,还没有其他报道。(四)P53基因野生型P53基因位于17p染色体,具有重要的抑癌功能,编码P53磷蛋白;野生型P53在很多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膜凋亡信号,线粒体凋亡通路,以及它在细胞核内影响着很多与凋亡相关的因子的转录与表达。野生型P53基因通过缺失或突变而失活变为突变型P53基因,突变型P53基因具有致瘤作用。此时细胞生长的检测和平衡都会无法进行,并且体细胞开始积累突变,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在白血病、骨肉瘤、肺癌和结直肠癌中有P53基因的突变和缺失。(五)PTEN基因PTEN蛋白是肿瘤抑制基因。经相关研究表明:①结直肠癌、癌旁黏膜、结肠腺瘤、正常结肠黏膜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1%、76.9%、76.4%、100%。结肠癌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癌组(P

编辑推荐

《直肠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直肠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