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枢神经系高清晰切片彩色图谱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陈庆山,石献忠,周长满 主编  页数:156  

前言

中枢神经解剖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北京大学医学部该课程的教学一直遵循以使用中国中枢神经解剖学泰斗臧玉淦教授和中国著名神经解剖学家张培林教授所著《神经解剖实习》和《神经解剖学》为学习指导,在显微镜下观察由臧玉淦教授和张培林教授等主持并亲手制作的中枢神经切片及其他神经标本的特有教学模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学习中枢神经解剖学最好、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随着这些解剖学界老前辈们的离世或退休,中枢神经切片的技术与方法由于后继无人现已濒于失传,  目前仅存切片也由于教学过程中的自然损耗使其数量日益减少,完整保留下这些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形态学资料成为亟待完成的任务。这些即是本书出版的背景与目的所在。本书的文字部分以臧玉淦教授原著、王历辛教授修编的《神经解剖实习》为主要內容。图像部分则精挑细选系内所有库存中枢神经切片,利用。OlympusBX51一DP70与lmagc-pr0显微成像技术,制成高清晰度照片。本书首先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的概观,并按部位依次详细介绍了脊髓、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各部内部结构的切片。全书用图95幅,其中切片照片59张,线条图36张。全部用图均用中文和英文标示出各切片节段的核团、纤维東和网状结构等名称。图注所用的解剖学名词主要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为准。本书供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使用,也可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室等临床医师应用。此外还可为解剖学教师、教辅人员及各学科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相信本书对各类读者在建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內部的立体概念方面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迄今在国内外尚未见到与本图谱相类似的人体中枢神经系高清晰度切片图谱。希望本图谱的出版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但也正因于此,在编写本书时我们缺少必要的成书参考。当然,更主要的是作者组的学术水平有限,书中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不吝赐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我系领导和许鹿希等多位老教授的关注及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内容概要

本书以高清晰的彩色图谱介绍了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及相关毗邻结构,内容包括脊髓中胸髓、腰骶膨大部、颈膨大部的一般形态、神经元核团、灰质板层;延髓中的锥体交叉部、丘系交叉部、橄榄下部和橄榄上部的各个结构:脑桥中的脑桥下部、脑桥中下部、脑桥中部、脑桥中上部和脑桥上部的各个结构;中脑的下丘部和上丘部的结构;小脑的分部与结构;间脑所属的各个结构;端脑所属的各个结构;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血管及中英文名词对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的概观  第一节  脊髓  第二节  脑    一、延髓    二、脑桥    三、第四脑室    四、中脑    五、小脑    六、间脑    七、端脑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的细胞    一、神经元的基本形态    二、神经元的不同形态    三、突触    四、神经胶质第二章  脊髓  第一节  胸髓    一、一般形态    二、神经元核团    三、灰质板层    四、纤维束  第二节  腰骶膨大部    一、一般形态    二、神经元核    三、灰质板层    四、纤维束  第三节  腰骶膨大部    一、一般形态    二、神经元核团    三、灰质板层    四、纤维束  第四节  颈膨大部    一、一般形态    二、神经元核团    三、灰质板层    四、纤维束  第五节  颈髓上部    一、一般形态    二、神经元核团    三、纤维束第三章  延髓  第一节  锥体交叉部    一、概观    二、锥体交叉    三、后索的变迁    四、灰质    五、纤维束  第二节  丘系交叉部    一、概观    二、后索核和内侧丘系交叉    三、中央灰质    四、网状结构及相邻结构    五、纤维束  第三节  橄榄下部    一、概观    二、下橄榄核簇    三、后索核    四、中央灰质    五、最后区    六、网状结构及相邻结构    七、纤维束  第四节  橄榄中部    一、概观    二、下橄榄核簇    三、室底灰质    四、后索核    五、网状结构及相邻结构    六、纤维束    七、神经根  第五节  橄榄上部    一、概观    二、下橄榄核簇    三、室底灰质    四、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    五、网状结构及相邻结构    六、小脑下脚    七、纤维束    八、神经根第四章  脑桥  第一节  脑桥下部    一、概观    二、基底部    三、被盖部    四、蜗神经系    五、前庭神经系    六、三叉神经脊束和核    七、面神经系    八、网状结构    九、纤维束  第二节  脑桥中下部    一、概观    二、基底部    三、室底灰质    四、蜗神经系    五、前庭神经系    六、面神经系    七、三叉神经系    八、网状结构    九、纤维束  第三节  脑桥中部    一、概观    二、基底部    三、室底灰质    四、三叉神经系    五、蜗神经系    六、网状结构    七、纤维束    八、小脑的三脚  第四节  脑桥中上部    一、概观    二、基底部    三、室底灰质    四、网状结构    五、纤维束  第五节  脑桥上部    一、概观    二、基底部    三、室底灰质    四、网状结构    五、纤维束第五章  中脑  第一节  下丘部    一、概观    二、下丘    三、中央灰质    四、被盖    五、黑质    六、脚底    七、脚间核  第二节  上丘部    一、概观    二、上丘    三、中央灰质    四、被盖    五、黑质和脚底第六章  小脑  第一节  小脑的分部  第二节  小脑的结构第七章  间脑  第一节  经后连合与乳头体尾端的切面    一、概观    二、后丘脑    三、背侧丘脑(丘脑)    四、中脑上延的结构  第二节  经后连合与乳头体核的切面    一、概观    二、后丘脑    三、背侧丘脑(丘脑)    四、下丘脑    五、中脑上延的结构    六、周围结构  第三节  经缰核和底丘脑核的切面    一、概观    二、背侧丘脑(丘脑)    三、上丘脑    四、底丘脑    五、下丘脑  第四节  经底丘脑前部的切面    一、概观    二、背侧丘脑(丘脑)    三、底丘脑    四、下丘脑    五、上丘脑    六、周围结构  第五节  经前连合切面    一、背侧丘脑    二、下丘脑    三、周围结构  第六节  经丘脑前部的切面    一、概观    二、背侧丘脑    三、周围结构  第七节  经丘脑前端的切面  第八节  下丘脑第八章  端脑  第一节  大脑髓质    一、投射纤维    二、联络纤维    三、连合纤维  第二节  端脑水平切面(经胼胝体膝和压部)  第三节  端脑额切面(经脑干长轴和胼胝体干的斜切额面)  第四节  嗅脑    一、杏仁核     二、海马结构  第五节  新皮质    一、中央前回    二、中央后回    三、视觉皮质    四、听觉皮质第九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第一节  被膜    一、硬膜    二、软膜    三、蛛网膜  第二节  血管    一、脑的动脉    二、脑的静脉    三、脊髓的动脉    四、脊髓的静脉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章节摘录

插图:二、后索核和内侧丘系交叉在中央管腹侧出现一些交叉纤维,即内侧丘系交叉,这是本节段最显著的结构变化。这些纤维来自后索核,即薄束核和楔束核。薄束和楔束的纤维逐渐减少,细胞数量增加,薄、楔二核形体增大。二核发出的纤维绕中央灰质外缘,称为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前方越边,即内侧丘系交叉。交叉的纤维在中线两旁,锥体束背方折向上行至丘脑,为内侧丘系。交叉在先的纤维贴近锥体背侧上行,后来的纤维依次向后排列。自此向上,内侧丘系逐渐增大。内侧丘系是传导四肢和躯干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束。在楔束的外侧部有数目不恒定的几团大细胞,称为楔束副核,核内细胞形态与胸核的相似。它们接受由后索上行的颈髓和上胸髓后根纤维,传导来自颈部和上肢的肌肉、肌腱、关节和皮肤的传人冲动,中继后再传人同侧小脑。楔束副核发出的纤维绕行楔束外缘,称为后外弓状纤维,折向上行归附小脑下脚而入小脑。三、中央灰质内弓状纤维成为中央灰质的边界。中央管前后纵长。它的前方,中线两旁或可有一团大形多角细胞,是舌下神经核的下端。舌下神经根向前向外,掠过锥体束背面,出前外侧沟。在舌下神经核的背方试寻认一团小型细胞,是迷走神经背核的下端。在它后方辨认一小束下行纤维的横截面,这是孤束。孤束核在此水平左右两侧可在中央管背方连接,即连合核。四、网状结构及相邻结构在此节段,延髓的前半被灰白质交杂的网状结构占据大部,粗细不一、走向不同的纤维中散在各型细胞。在网状结构前外侧,大细胞聚成外侧网状核。它发出的纤维沿外缘行向背侧,是前外弓状纤维的一部分,以后入小脑下脚至小脑。在网状结构内侧部的一些细胞属于腹侧网状核。在外侧网状核的背内方,有三五成群的疑核,它的神经元形态与前角运动细胞相同。疑核下端的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副神经的颅根出脑,支配咽喉肌。狭长色浅的区域显露在网状结构腹内方,是内侧副橄榄核,是以上阶段出现的下橄榄核的一部分。三叉神经脊束和核仍在楔束前外侧。五、纤维束上、下行纤维束:后索的薄、楔束体积减小。在楔束的前外方是色浅的、下行的三叉神经脊束,此系传导头面部痛温觉的一级传导束。注意它的浅表有色深的斜行纤维,这是走向小脑的外弓状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在三叉神经脊束的前方,开始逐渐向后方移动,向上入小脑下脚。后束内侧的浅淡区,仍定为红核脊髓束。脊髓小脑前束色深、狭窄,为后束的前邻。它的内侧是脊髓丘脑束,颜色略浅,内附脊髓顶盖束。三叉丘脑束散在脊髓丘脑束内侧,脊髓小脑前束前方。色浅的脊髓橄榄束接近止点。体积大的锥体束居前正中裂两侧,其背方与内侧橄榄副核之间有内侧纵束和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被推到下橄榄核的背面。

编辑推荐

《人体中枢神经系高清晰切片彩色图谱》的文字部分以臧玉淦教授原著、王历辛教授修编的《神经解剖实习》为主要内容。图像部分则精挑细选系内所有库存中枢神经切片,利用OlympusBX51-DP70与Image-pro显微成像技术,制成高清晰度照片。《人体中枢神经系高清晰切片彩色图谱》首先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的概观,并按部位依次详细介绍了脊髓、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各部内部结构的切片。全书用图95幅,其中切片照片59张,线条图36张。全部用图均用中文和英文标示出各切片节段的核团、纤维束和网状结构等名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体中枢神经系高清晰切片彩色图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太划算了,书店完全不打折的
  •   觉得切片的图太多了,适合专业的人,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人体中枢神经的分布和主要反射区,感觉这块不是特别到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