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8-12-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霍达 页数:7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2005年3月第24次印刷。 本书自出版以来,不断重印,畅销不衰,先后被列入北京书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优秀图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推荐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女作家及其作品;部分章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据香港《镜报》月刊1996年7月号报道,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 本书于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o年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完成于1987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国作家》选载,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书,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两度全文播出本书。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长达一年的时间全文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
作者简介
霍达:女,北京人,回族。国家一级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委员会委会,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授予专家特殊津贴。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皆卓有成就。其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种奖小说和电视剧两个奖项,被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小说之一,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家,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国殇》获“中国潮”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小巷匹夫》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4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视剧《鹊桥仙》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此外,代表作尚有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海魂》,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大型历史电影剧本《秦皇父子》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多种文字译本及台湾出版中文繁体字版多部。1999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六卷本《霍达文集》。多年来,曾先后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赴英、法、俄、日、西班牙。新加坡、毛里塔尼亚等国家及我国台、港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曾应邀出任《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第十八届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等职,生平及成就载人《中国当代名人录》、英国剑桥版《世界名人录》等大型辞书。
书籍目录
序曲 月梦 第一章 玉魔 第二章 月冷 第三章 玉殇 第四章 月清 第五章 玉缘 第六章 月明 第七章 玉王 第八章 月晦 第九章 玉游 第十章 月情 第十一章 玉劫 第十二章 月恋 第十三章 玉归 第十四章 月落 第十五章 玉别 尾声 月魂 后记
章节摘录
序/冰心我认识霍达,是从读她写的《国殇》和《民以食为天》开始的。我喜爱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因为从这些文字里,我看出了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但我还不知道她是位多产的作家,她写的电影剧本、戏剧本等等,我都没有看过。直到她送给了我一本《穆斯林的葬礼》,我才知道她是回族,而且写作的才能是惊人的! 关于回族,我知道的很少,因为我的亲戚朋友里,没有一个回族人。我只知道回族人都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戴着一顶医务工作者那样的白帽;北京有一条牛街,里面住的都是回教人,还有教堂(清真寺),如此而已。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书里每一个细节,我都很“陌生”,只有书中小主人公新月在北京大学生活的那一段,因为北京大学的校园就是燕京大学的故址,我对燕大校园的湖光塔影,还是熟悉而且有极其浓厚的感情的。 回来再讲这本小说,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这“效应”之广之深,大家知道得比我还多,我就不必细说了! 现在,我知道这本书正在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在海外出版,虽然里面有些删节,我对此还是十分欢喜。我愿意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中,有十个民族是穆斯林,而且在中国十亿人民之中,就有一位年轻的回族女作家,她用汉文写出了一本极富中国性格的、回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关于这本小说,在中国的言论和评价,真是多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谚,说“百闻不如一见”,亦愿海外的朋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中国回族女作家写的奇书! 1990年7月,古尔邦节 (此系冰心先生特为《穆斯林的葬礼》外文版所写的序言,发表于1990年8月18日《文艺报》。此次收入本文集,题目系编者为全书体例统一所加) 书摘四月的燕园,春意正浓。清明时节的迷濛烟雨,浸润了苍莽秀丽的勺园、蔚秀园、镜春园、朗润园、承泽园和环抱着未名湖的淑春园;起伏的岗峦,蜿蜒的湖岸,铺上了一层碧绿的绒毯;挺拔的白杨,炯娜的垂柳,龙钟的国槐,娟秀的银杏,都披上了青翠欲滴的新装;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绿阴丛中;小桥流水,曲径飞花,红桃白李,艳紫的丁香、藤萝,嫩黄的迎春…… 楚雁潮已经在寒假里译完了鲁迅的《奔月》,几经修改,才算定了稿。接着又赶译了《理水》和《采薇》,开学之前有了一个草稿,还没有来得及推敲,他想干脆先放一放,等把《故事新编》中的八个短篇都译出来,然后再从头做一番通盘的加工、润色。于是又动手泽《铸剑》,但是开学之后,进展就大大地减慢了。他不但是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而且还是他们的班主任,他得对这十六个学生负责,就像他做学生时,严教授对他们这些孩子负责一样。他从童年时期就学会了唱一首歌:“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但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懂得了“园丁”二字的含义。十六个青年,就是十六株花木啊,是从全国千万名竞争者中严格筛选出来的,是否都能够成材,除了他们本人的天赋和勤奋,还要靠他这名“园丁”!松上、施肥、浇水、灭虫、修技、剪叶,需要他付出精力和时间,付出一片真情。他希望在五年之后,这十六名学生个个成材,不出一个废品,这不仅仅是为了向国家输送急需的外语人才,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作为教师所具有的职业性的荣誉感,也是为了学生们自己。不然,他就会觉得对不起这些学生,对不起把子女的前途和命运托付给他这名“园丁”的家长。有一次,他在备斋门前看见花木班的师傅把一棵瘦弱的榆叶梅拔出来扔掉了,说:“这棵不行了,反正也长不大,拔了换一棵算了,省得它白白地争旁边的花儿的养分!”他看着心疼:它也是一棵树,也有生长的权利,开花的权利,换一棵?谁能够代替它啊?等那位师傅走了,他把这棵被命运抛弃的小树捡了起来,栽在他宿舍窗外的空地上,冬去春来,现在也开花了。虽然开得瘦小,开得稀疏,但它毕竟没有辜负春天,春天也没辜负它,也许到了明年春天,它就开得更娇艳了。这使他想起班上英语基础最差的罗秀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她已经跟上来了,并且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在二年级时争取赶上拔尖儿的韩新月和谢秋思。而韩新月和谢秋思当然也不会原地踏步等着她赶上或者超过,她们不仅对功课抓得很紧,而且在课余时间苦读英文原版的文学名著。这些,都使楚雁潮感到欣慰。 每天上午的四节英语课,对于楚雁潮的精力、体力都是很大的消耗。泛读,精读,分析课文,讲解语法,练习口语,他一个人要供给十六棵小树水分和营养,四节课下来他常常感到声嘶力竭、疲惫不堪…… 在教工食堂匆匆吃了午饭,他沿着湖边小路往备斋走去,濛濛细雨中,岸上烟柳,眼底繁花,使他的精神为之一爽,把倦意驱散了。 回到他那小小的书斋,一眼就看到那棵榆叶梅探在窗口的嫩枝,小小的绿叶,小小的花朵,挂着晶莹的水珠,他似乎听到了生命的歌唱。他回过身来,小心地端下书架上的笔洗,为里边的巴西木换了清水。这段神奇的木桩上的绿叶已经葱茏一片了,并且在嫩茎的顶端鼓出了蓓蕾,准备开花了。 现在,他在桌前坐下来,要伏案工作了。下午没有英语课,他可以做自己的事了。他是从来不午休的,从现在开始,他将一直工作到深夜,晚饭就不到食堂去吃了,刚刚带回来两个馒头。他翻开桌上的《鲁迅全集》。一翻到《铸剑》,他的心便即刻沉了进去,面对那纯青、透明、寒光闪闪的宝剑,他感到如临神圣。鲁迅的《铸剑》,他本是在十多岁时就曾经读过的,于将、莫邪铸剑的故事,也早就从小人书中熟悉,但那种魅力却不因熟读而减退,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鲁迅在小说里着力写的是眉间尺和那个神秘的“黑色人”,而更激起楚雁潮渴望一见的却是那个未曾出场的父亲于将,那个铸了剑又死于剑的人。他应该是怎样的气质、怎样的形象呢?他给儿子留下了剑也留下了遗恨,留下了永难满足的愿望。儿子需要父亲。眉间尺的心中有一个真切的父亲吗?也许仅仅凭母亲的描述而猜想?正如他楚雁潮一样,从童年时代便无数次地测想自己的父亲!唉,父亲…… 也许,鲁迅塑造那个“黑色人”就是要还给眉间尺一个父亲?那是一个无形的人,隐没在黑暗里,声音像鸱鸮,眼睛像两点磷火……
媒体关注与评论
《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02-11-29 15:21 中安读书 甜甜小妹 酷爱外国文学的我,虽然在玛格利特。米切尔的《飘》中感觉着赫思嘉的另类个性,又感觉了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人生破土而出的希望:爱与被爱才是人生的真谛,但在偶然的一次机会里我翻起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看惯了外国名著的多开始有点看不懂,但随着剧中人物的增多,剧情吸引了我,人物的经历也牵动着我的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富商总是压榨着生意人的血汉,甚至人性之中都被虚伪的欺骗代替,韩子奇为了能有一口饭,假称自己为穆斯林,被梁君璧的父亲收为徒弟,本以为有了活计,天真的认为自己享有幸福。师父试他为亲生的儿子,他对璧儿、玉儿也如同亲妹妹,谁知天有不测,同行的阴险害得你师傅死去不说,还害得家人一无所有。他把师傅用生命换来的未完成的玉器偷偷藏起,卖掉了陪伴师傅一生的工具还了债,忍辱成为害死师傅的同行的徒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击垮了那个同行,开起了玉器行,在行业中也名气越来越大,与大师妹喜结连理,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正值事业兴隆之时,战争爆发了,韩子奇的生活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改变。 为了心爱的玉器不受损,他把所有贵重的玉器运往了国外,但他没有想到小师妹玉儿会放弃燕大随他出国,更令他吃惊的就是原来玉儿已经深爱这个师兄加姐夫多年,当年轻气盛的玉儿向他表白时,他把他对玉儿姐姐的责任都抛到了九宵云外,他们认为可以幸福快乐的过完余生,但却没有想到人最艰难的就是活着,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痛苦埋下的伏笔,战乱之后,他带着玉儿以及玉儿与他的爱情结晶——新月,回到了妻子的面前,但妻子怎么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妹妹与自己拥有一个丈夫,玉儿只好把女儿交给姐姐与爱人,连夜出国。子齐与妻子没有爱,只有可悲的责任,但那个腐朽的社会又不允许他留下抛妻弃子的恶名,对玉儿的思念及爱意都倾注于女儿的身上,女儿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是他的一切。但他去一直不敢抛下那封建思想的枷锁,默默埋葬自己的爱,与自己根本不爱的女人生活。 光阴如箭,可以掩盖人们的爱,却无法掩饰年轻的生命,新月出落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女孩,母亲的美貌父亲的智慧毫无保留的在她的身上展现,她不顾一切的考上了燕大,并与老师楚雁朝开始了一段师生恋,父亲劝阴她的爱,现在的妈妈(大姨妈)更是百般阻挠,但父亲的心与女儿的心是相通的,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复自己的痛苦,但造化弄人,偏偏女儿得了先天性的心脏病,生命危在旦夕,家人也不愿让她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但苍天总是残忍的,它还是残忍的夺走了新月年轻的生命,也葬送了另一个年轻的男人的爱——楚雁朝的爱,他总是静静地在新月的坟前吹啸,用音乐来传递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爱人的思念。 这文章所有的人的悲剧都让我心酸,细细想想,人生短短几十年,真正可以拥有的幸福实在太少,而付出的与得到的也并非是平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太多的思考,新月成长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妈妈并非亲生母亲,但却没人道破天机,她连死时也没有曾见自己朝思暮思的亲生妈妈,楚老师爱他,但与母爱有着竭然不同的区别,而且他们独处时总是有父母在刻意的破坏,那些迂腐的思想吞没着她的一切。而楚雁朝呢?他的爱确实轰轰烈烈,但它去换不回来新月的重生,只有回忆超填补他的感情世界,他的痴情让每个人为之敬佩,问仓天,这天下间执著的男子又有几人呢?总有人说生活是公平的,但生活对哪个人公平了呢?让人生平平坦坦确实可笑,只能好好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但世间又有几人真正意识到身边的幸福了呢?人生之中有太多太多的思考了,而此书也道出了两代人的身世,从平淡中揭示出了那个年代的落后与封建,但与当今社会人的感情又可以毫无隔膜的结轨,不能不佩服霍达的思想的跳跃,也不能否认感情上的结腻。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05年3月第24次印刷。本书自出版以来,不断重印,畅销不衰,先后被列入北京书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优秀图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推荐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女作家及其作品;部分章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据香港《镜报》月刊1996年7月号报道,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 本书于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o年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完成于1987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国作家》选载,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书,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两度全文播出本书。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长达一年的时间全文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