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北京少儿 作者:(英)尼克·阿诺德|译者:育桐|绘画:(英)托尼·德·索雷斯 页数:156 译者:育桐
Tag标签:无
前言
走进大脑当你听到科学家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什么都懂?可别被他们唬住了,科学家并不是什么都懂。要真是那样,他们就不用做什么实验了,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坐着就行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疑难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或不理解的事。比如说,现在有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即使是最聪明的科学家看到它也会挠头皮。这个东西又湿又黏又恶心还挺怪,它长在两只耳朵的中间。这是什么?不,不是你那个总流鼻涕的大鼻子,它在脑袋里面——是那个滑不溜丢的大脑。科学家也搞不清楚它是如何工作的……但如果连科学家都被难住了,那我们这些人还能干什么?难怪学大脑的时候你会头疼了。不过别急,缓解痛苦的办法现在就在你的手里——这本书里面装满了关于大脑的好玩的事,比如说你肯定不知道1998年美国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大脑中令我们发笑的那一部分。他们在一个女孩大脑的某个位置施加了电流刺激,这个女孩就忍不住开始咯咯地笑。还有,在一次大脑实验中,孩子们被迫闻他们小弟弟的臭T恤。这群倒霉的孩子!因此,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的见识肯定会增长不少,足以成为你们班的“大脑”专家,谁知道呢?你的老师也许会以为你天生具有科学家的天赋呢!但要赢得这种“关注”,你必须得先请你的大脑帮你一字一句地读完这本书。对,就这样看下去……现在请求你的大脑通过几千根神经发送一个信息到你的手指肌肉,轻轻地翻到下一页。
内容概要
科学有时极富神秘色彩。不过我指的可不是你的科学课作业,我指的是科学本身?你如果去问一位科学家整天都干些什么,你得到的也许是一大堆难懂的词儿。这些听起来实在令人不解和生厌,更让人把科学想像成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在实施室里闷头搞技术发明。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随时会出现在我们周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可怕的科学》——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学习与搞笑的奇特组合,读科学书也像读哈里·波特那样过瘾。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尼克•阿诺德 译者:育桐 插图作者:(英国)托尼•德•索雷斯
书籍目录
走进大脑说说你的脑吧谁在和大脑过不去切开脑袋看一看今天你“感觉”好吗大脑在忙活什么学点儿东西真叫难这样就能记牢吗别激动,千万别激动惨挨闷棍之后偶尔做个噩梦结束语:还是再好好想想吧疯狂测试
章节摘录
科学家画廊格斯特•法彻勒(1801—1887) 国籍:德国格斯特的大脑里总是充斥着各种想法,他对人的意识感兴趣始于一场可怕的事故。这个物理学教授研究光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太阳看,结果把自己弄瞎了(你也得小心点儿,不要总盯着强光看)。所以你可以说这个又老又穷的格斯特是被科学弄瞎的,他太不幸了,接着又疯了两年。一天,他正坐在花园里,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把他的绷带拆掉。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又能看见了!炫目的颜色向他的眼睛狂涌而来,他兴奋极了,恍惚问他觉得看到了花的大脑(是的,你没读错,不要奇怪)。格斯特写了一篇奇特的文章来描述植物是有意识的(相信它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两年后的一天,格斯特正在享受他的懒觉,也许“享受”这个词用错了。实际上格斯特正在绞尽脑汁地想,想什么呢?他在试着想出用科学实验而不是打开头颅来研究大脑。终于,灵感来了!你必须要做的是测出大脑如何对不同的感觉做出反应。举个例子,在一次实验中,格斯特用一束光照着志愿者的眼睛,慢慢地增加了亮度,直到他们注意到了这个变化,这就让他测出了大脑对亮度变化的反应能力。格斯特已经创立了一门新的科学——心理学,一种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科学。这个令人兴奋的新科学的问世居然归功于这个科学家的一次额外的小睡(下次你想睡懒觉时告诉父母这个故事,他们从来都不知道科学家其实也睡懒觉)。格斯特的工作被德国的威尔黑•乌特(1832—1920)所继承发展,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乌特可是不苟言笑的,也从不开玩笑,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了。他的书总共有53 735页,相当于100年内每年写一本500页的书。他写得太多了,以至于一些批评家抱怨说很难发现乌特真正在想什么。美国的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这样写道……这是不是也算聪明的一种?如果你也想用这种方法迷惑你的老师,写一篇500页的论文作为你的家庭作业吧。但这种技巧并不会阻止别的心理学家对乌特研究心理学方法提出不同意见。渐渐地,他们发现大脑并不是只能对感觉做出简单的反应,它要能干得多……另一个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兹明(1880—1943)想知道大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是否也发挥了作用。电影是由成千上万张快速闪过的(大约每秒钟24张)图片组成的,正因为大脑跟不上这种速度,你才感觉到了那些画面动了起来,你的大脑才看懂了整部电影,包括精彩的片段和快乐的结局。马克斯在1910年坐火车的时候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他本来在度假,但他兴奋地溜下了火车(当然他没有兴奋到中途跳车的地步,他是在第一站下车的),开始做实验,找原因。马克斯证明了大脑先看到情景,然后再推算出移动的物体和别的物体的关系,这个新理论强调了大脑在感知事物时就如同放电影一样。这是对乌特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乌特只是研究大脑如何对感觉做出反应。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可怕的科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对科学的探索以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幽默搞笑的方式颠覆了说教式科普,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孩子与科学的距离,这样就轻易触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我相信,奇迹会出现在这些读者之间…… ——徐小平 新东方教育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家父高士其先生毕生都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而不懈努力着。看到这套书,我真为现在的孩子能拥有如此好看又耐看的科普读物感到高兴。祝愿从今天《可怕的科学》的小读者中诞生出明天我们中国卓越的科普作家。 ——高志其 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给附中的孩子们看这套书,大家都十分喜欢。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可以从《可怕的科学》开始。 ——刘俊博士 清华附中副校长
编辑推荐
《可怕的科学:臭屁的大脑》带你走进大脑的世界,探寻臭屁的大脑,看一看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可怕的科学》系列丛书更准确名称应该叫做稀奇古怪的科学史小记或者叫做趣味科学史漫谈。该书把某一门科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夸张地放大,往往该事件对这门科学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你平时不爱洗澡,又不习惯换洗内衣裤,行为上还略略有些怪异的话,你更应该找几本《可怕的科学》来读一读。你会发现,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平时大都是这个德行。在还没有成为这家或那家之前,你至少能为你自己的懒惰和疯狂找到一些依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