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谭徐明、王英华、李云鹏、 邓俊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12出版)
内容概要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介绍:大运河沟通中国东部平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太湖、钱塘江,甬江是以都城为目的地的,以粮食运输为主的水利工程。大运河是实证两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基于大运河兴建与运用的自然与社会背景,对大运河历史沿革、运河与大江大河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依据运河与江河关系,分河段研究了运河遗产构成,阐释了蕴含其中的自然与文化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从水利学、历史学认知大运河的不同视角。
书籍目录
引言 0 总论 0.1 大运河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0.2 大运河简史 0.3 大运河漕运管理 1 通惠河 1.1 自然概况 1.2 历史沿革 1.3 北京漕仓设置及管理 1.4 关键工程及其科学价值叩 1.5 小结:科技价值分析与遗产构成 2 北运河 2.1 自然概况 2.2 历史沿革 2.3 关键工程与遗产构成 3 南运河 3.1 自然概况 3.2 历史沿革 3.3 关键工程与科技价值 3.4 小结 4 会通河 4.1 自然概况 4.2 会通河沿革 4.3 会通河关键工程及其科学价值 4.4 会通河核心价值与遗产构成 5 中运河; 5.1 自然概况 5.2 历史沿革 5.3 关键工程及其科技价值 5.4 小结 6 淮扬运河 6.1 自然概况 6.2 历史沿革 6.3 关键工程与科技价值 6.4 小结 7 江南运河 7.1概况 7.2 历史沿革 7.3 关键工程及其价值 7.4 小结 8 浙东运河 8.1 概况 8.2 历史沿革 8.3 关键工程及特点 8.4 浙东运河总体价值评价 9 永济渠(御河)与通济渠(汴河) 9.1 永济渠—御河(附卫河) 9.2 通济渠—汴河 9.3 运河在隋唐宋时期的历史地位 9.4 黄河夺淮后汴河及其水系的演变 9.5 小结 10 结论:中国大运河核心价值 10.1 中国大运河核心价值阐释:基于工程技术和文化影响的视角 10.2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综述:基于运河河段和关键工程遗存 10.3 附录:欧美运河遗产价值阐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政府又将王家务减水坝的坝顶高程降低一尺,以增大排洪流量。乾隆帝有诗记述这一工程的防洪效益:“金门一尺落低均,疏浚引河宣涨沦,通策略同捷地闸,大都去害贵抽薪。”。至今在原坝址还可见到当年的御制诗碑碑座。 王家务减水坝在2。世纪20年代在原来坝址基础上改造成一座四十孔的排洪闸,自此以后即被称作土门楼闸。1974年,在老闸以北约100多m处修建了新的土门楼闸,青龙湾引河取水口亦随之北移,不久老闸被炸毁。现在在老闸基础附近还可以找到当年王家务减水坝的一些遗迹。主要是一部分砌坝的条石,蝶形铁(左提手右局)以及右岸坝肩附近的乾隆御制诗碑碑座。 青龙湾减河现在属于市级管理的一级季节河道。全长180km。经1951年、1972年两次疏浚复堤,河道宽140m,河底海拔4.6~1.19m。顶高15.54~9.15m,两堤相距280m,通过流量1330m3/s。香河县境内流域面积36.3km2。在正常输水情况下,沿河乡村可灌溉耕地6万亩。因宝坻县潮自河及青龙湾河蓄水,尚能引进一部分水量。河道有防洪、蓄水、供水灌溉和田间排水作用。此河在香河县境内有闸、涵、扬水站13座,有铁路、公路桥各1座。 2.3.3 三岔口:河运与海运的交通枢纽 天津三岔口是指南运河、北运河的合流点,也是海河的起点。其合流处在今天津市中心狮子林桥附近,现称为老三岔口。这一带地势相对比较高,一般均在海拔6~8m以上(大沽水平),水患威胁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漕运事业的发展,天津最初的聚落就应运而生了。三岔河口是天津最早的居民聚居点之一。先是有以捕鱼、晒盐为生的人家,至北宋中叶,这里形成了天津最早的居民聚居地。 北宋时期海河成为宋辽两大政权对峙的界河,永济渠等仍为重要运道。北宋庆历八年(1048)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黄河改道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人海,海河河口大体延伸到今大沽一带,三岔口附近的基本形势已经形成。 金、元时期黄河南徙,不再由渤海湾人海,天津的海岸及河流基本稳定。自海河口到三岔口约60km、三岔口至杨村20km的潮汐河段,成为一条可通航海、河漕船的良好的港内航道。金泰和五年(1205)韩玉开凿新运渠,创造了一个以燕京为终点,“信安海埂”为枢纽的新漕渠网络。从河道结构看,此“信安海埂”就是今天津市区三岔河口,天津(金代称直沽)作为京师漕运咽喉的地位由此奠定,并在随后元明清三代漕运中迅速走向繁荣。
编辑推荐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适用于从事工程类遗产保护、水利专业人员,以及对工程史、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兴趣的人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