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悲剧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页数:407  字数:400000  译者:徐昌翰  

前言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我们是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曾经多次陪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同志赴苏联访问,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等来华访问,我也曾当过翻译。我结交了很多苏联朋友,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苏共和苏联的逝去,这些都已成为如烟的往事。因为这层关系,我对苏联解体乏谜格外关注,对新解密的苏联档案和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和反思格外留心。    雷日科夫是苏联解体前的部长会议主席,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对彼时的真实景况和内幕有非他人能比的了解和洞悉,雷日科夫的著述因而就多了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意义。雷日科夫这些年写过不少书,但他对此书特别重视。他说:“这本书我写了十多年。”书的主题是苏联解体——这是对他震撼至烈的人生经历。书中除了叙述苏联发生在1989至1991年的各种重大事件外,更重要的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后果的反思。起初作者只是备忘,把一些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可是后来,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后果日益严重,他和整个俄罗斯思想界一样,开始了对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深入思考。他把所有这些都写进了此书。他说:“我希望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能回答我心灵和理智的呼唤。”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拉开时间距离的观照可能更为客观、冷静、清明和超脱。痛定思痛之余,15年来,雷日科夫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他曾同数以千计的本国和国外思想精英交换看法,促膝长谈;也曾无数次深入底层,倾听普通人的意见;他还曾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著作。此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全面回顾了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清晰地梳理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很多,以致许多资深的研究者也感到扑朔迷离,迷雾重重。但由于雷日科夫当时身处最高决策层。因此对于历史关节点的把握就非常准确,对于此起彼伏的各种事件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就叙述得更合乎逻辑,也更为清楚。这种系统、明晰、中肯、准确、全面并具有独特视角的叙述,对所有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真相的人,都将是莫大的帮助。    雷日科夫在叙述这些事件时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当时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党内反对派和以所谓“民主派”为代表的社会上的反对派是如何同流合污,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另一条则是苏共领导中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是如何一步步丧失领导权,而苏联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解体垮台的。其间各种思潮的来龙去脉,各种社会力量的起伏动荡,各种国际力量的相互作用阐述十分深刻细致,值得深思,足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这本书虽属宏观叙事,但却始终保持了明白晓畅的语言叙事风格,结合了大量历史细节,以亲身经历的具体事实澄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传言和关于某些问题的悬案,可谓做到了有根有据,深入浅出。而且事事讲来心平气和,有睿智的长者之风,读起来引人八胜,发人警醒。    无论如何,苏联解体都是一个“大国悲剧”。前苏联7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蕴藏丰厚的研究资源。在当前我国思想舆论界掀起一轮“大国研究热”的当口,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样一部解剖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崩溃的著作,无疑很有意义。我相信,此书的翻译出版,定能引起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定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研究和苏联研究以及其他内容广泛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是为序。    2007年11月

内容概要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给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
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本书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权威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作者简介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1959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从1950年起即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先后任技师、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厂长。
1975-1979年任苏联重型工业和交通机械工业部第一副部长,1979-1982年任苏联国家计委第一副主席,1985-1990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1981-1991年被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2-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兼任苏共中央经济部部长,1985-1990年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联解体时期任苏联人民代表,解体后1995-2003年任俄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代表,议会“人民政权”党团领袖、国家杜马理事会理事、国家杜马联邦会议成员等。

书籍目录

序言:真相与后果瓦连京·拉斯普京
第一章 乱自何来
第二章 阿拉木图:不妥当的任命引起严重后果
第三章 第比利斯:颠倒黑白的审判政客得势的代价
第四章 费尔干纳的黑色六月
第五章 巴库:谁是罪人
第六章 雪崩前奏:波罗的海三国
第七章 后果:仇俄浮出水面
第八章 后果:可耻的审判
第九章 “独立”乌克兰的怪现状
第十章 二合一的乌克兰
第十一章 苏联:从改革到解体
第十二章 政权处于弥留时刻
后记
雷日科夫小传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无赖和无耻、欺骗和谎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赛过惧怕野兽、羞耻之心的缺失、叛卖、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仇恨——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阀把这一切都神圣化,让它绽放出绚丽之花……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压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40年后,一切果然这样发生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消灭苏维埃国家的目标果然完全实现了。不过,我当然绝不会以为,这样一个大国的悲剧性解体能够仅仅发生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之下。如果内部没有一个实际上完全奉行苏联的敌人所树立的目标的“第五纵队”,而只靠外部力量,谁也不能把我们国家怎么样。这只要回想一下俄罗斯千百年来的历史,包括卫国战争那悲惨的时光和最后的胜利结局,就可以一目了然。 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告诉我们,所谓的民主变革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特别是在千百万人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毫不奇怪,许多人都在越来越经常地问自己:难道真的需要这场改革吗?难道它真的是历史的必需和必然吗?而且,许多人很自然地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回想起苏联时代——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劳动、休息、教育、医疗服务、必要的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人们终于明白,原来第一拨“民主派”是厚颜无耻地欺骗了他们。那些家伙曾许诺很快就会过上天堂般的日子,而这些玫瑰色的甜言蜜语现已犹如朝雾般消散。还有一些人,他们在人民中只占很小一部分,现在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全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实际上是直接从绝大多数人手里抢过来的。所以,许多人对“改革”的态度绝对是负面的。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它的悲惨之处更在于,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迷失,而大众传媒却用尽了浑身解数来支持这种迷失。 问题在于,在许多人的眼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好,盖达尔—丘拜斯—叶利钦的“激进改革”也好,它们都汇人了同一的过程,尽管就目的、社会经济内容和政治推动力而言,它们其实是相互对立的东西。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的失败和垮台创造了消灭苏联和改变苏联社会政治制度的有利条件。

后记

我们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苏联情结。因此,当2007年春节过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巾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斯米尔诺夫博士突然打电话给我,告诉我雷日科夫有一本关于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新作已经杀青,希望能翻译成中文出版。斯米尔诺夫问我是否愿意承担这项工作时,我的心动了。当时,由于我手头正有别的工作,不便当场表示同意。但他那迫切的口气使我不得不改变初衷,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斯米尔诺夫先生曾两度同我有过密切的文字之交,而且后来义承蒙他撰文在莫斯科报纸上对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工作加以谬赞。这次他是应邀同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社会大学副校长、莫斯科名人俱乐部执行主席、原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科京先生一同到哈尔滨来参加2007年冰雪节的。为雷日科夫的新作寻找译者并安排在中国的出版事宜,是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他见我应允了此事,便邀我到宾馆同科京先生面谈。    科京向我简要地介绍了这本书的大致状况,答应回国后立刻把该书的电子版文字和图片设法传递给我;而我则向他保证一定努力忠实地传达原文,并帮助他们物色到一家合适的中国出版社来做这项工作,以不辜负作者的期望。这样,这件事便定了下来。    科京回国之后,很快便通过特快专递发来雷日科夫亲笔签字的版权委托,又通过电子邮件发来该书全文;再后来,又通过本书译者中在莫斯科工作的徐明稼带回图片光盘。而我,则把此事向所在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做了汇报。院长曲伟先生和院老年科协深知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表示积极支持,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我们对国内几家重要出版社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还是请新华出版社支持这项工作为好,于是便把全书的简介寄到了新华出版社。    很快,新华出版社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合作。于是我们邀请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资深翻译家高文凤、宋嗣喜和年轻的翻译家李蓉,资深翻译家、黑龙江大学的王育伦教授、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的王琳德教授参加翻译,并邀请在莫斯科常驻的徐明稼小姐担任译者同作者之间的“联络员”,并参加部分章节翻译,承担了一些技术性的工作。这样,就出现了译者的如下分工(按章节顺序排列):徐昌翰:前言,第1、4、5、12章;王育伦:第2、3章;王琳德:第6章;高文凤:第7章;李蓉:第8、9章;宋嗣喜:第10、11章;徐明稼:后记、作者小传、图片说明。最后,全书由徐昌翰作了统一校订。    在此。我愿代表全体译者,向所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鼓励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假如这本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将是对我们的劳动,也是对这些朋友最好的回报。    徐昌翰    2007年11月

编辑推荐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的翻译出版,定能引起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定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研究和苏联研究以及其他内容广泛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国悲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很快,头天晚上很晚的订单,第二天午后就到了。给个赞!
  •   刚刚开始,虽有个人情绪在内,但这份亲身经历的记述非一般人能比
  •   这个商品很不错,抓紧时间看了
  •   苏联是一个悲剧,可能多少年后,也无法还原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物。
  •   好书,值得大家一看
  •   包装很好 运输途中也没有什么破损。对当当很满意
  •   我对《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这样的书总体原则是,有空看看了解一下很有必要,但不可全信,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考证。因为它毕竟不是经过历史学家反复论证与考证后的产物,里面难免掺杂着作者个人的一些主观成分,它所揭示的与前苏联解体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采访、理解以及经过个人文笔加以润色出来的,万万不可将它等同于历史,实际上前苏联的解体也绝不像书中所描述的原因那么简单。个人认为,这样的书多看看肯定是有一定益处的,毕竟有助于开拓人们的思路与视野,况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但再次强调不要简单地将它与历史画等号。
  •   无论纸张印刷还是其他方面,我都是比较满意的,折扣也比较低,是在市面上难以见到的价格,虽然部头比较大,经常放在枕边随手翻阅还是很好的。
  •   了解大国的历史,能更好地思考如何发展今天。
  •   不看不知道. 俄国不愧是伟大国家, 政治家也是文学家, 难怪出了这么多大文豪, 逻辑强, 具相当的讽刺天才,有契诃夫的风格.官员真该学的知识.
  •   作为一段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作者以独有的视角洞察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对于我国读者来说并不多见。其中观点难免有些片面,但基本可以反映当时苏联内部的事实。
  •   应该没有全面的理解苏联的解体
  •   一本很主观的书。但是经过了十五年的时间,我们自己也能够看到当今的原加盟共和国的怪现状。苏联当时面对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值得一读。
  •   不值得买,不如盖达尔的那本。
  •   从一个MM的角度来看,我得说哈~~~作者不亏是苏联的高管,说起话来长篇大论,看了N页感觉好像没说什么。。。厄。。其实也还好啦,哲学方面的词汇比较多,生活描述比较少,成篇的引经据典。。。。。晕晕~~~等我有时间了估计才能看看好,希望看着看着不要无聊的睡过去才好。。。。。
  •   感觉雷日科夫有些偏激,更多地站在自已的角度来评论历史,主观了些。不过对于想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还是可以参考。想了解苏联解体这段历史,还可参阅叶立钦著《我的自白》、《午夜日记》及《苏联忘党十年祭》、《八一九实录》等。
  •   很多历史事件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上世纪末苏联解体就属于此应归于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此件事对我们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为什么一个又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它的颜色,但资本主义社会却很少改变。当年的苏联解体是共产党内部的决定,共产党员们为什么会这么干。十年的阵痛带给俄罗斯的是一场梦魇,但如果不改变,或者说没有这么一场大变革,现在的苏联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等等
  •   一本很让我吃惊的书!
  •   有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还是有帮助的
  •   对苏联解体之后的书读得不多,对雷日科夫也不怎么了解,不过看了这本书,还是能感觉出他过于主观了。他是苏联解体的受害者,本来是有机会接戈尔巴乔夫的班的,但一解体之后,就未能再成为总书记一角。所以在书中,大骂戈和叶利钦,其实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苏联解体,他敢这么骂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类的,别说卖书挣钱了,脑袋早就掉了。另外,他只看到了苏联解体,让一个帝国倒... 阅读更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