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唐克龙 页数:269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本书选取了七类常见的代表性专业新闻,从理论和实务操作两个层面,结合新闻传播业的现实发展,借鉴新闻传播学及邻近学科的观点与方法,就专业新闻的定义、性质、功能、历史发展、采写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力图将专业新闻的研究在学理上推进一步。
本书特色在于,和类似研究相比较,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专业新闻作为实务操作的经验性描述上,而是以理论性较强的话语,提升对专业新闻的理性认知;选用新闻传播实践的最新案例,跟踪、厘清专业新闻的历史性发展与现实可能性;通过扩展与阐述专业新闻的社会图景建构功能,深刻理解与把握新闻的意义,有利于新闻工作者超越对新闻的技术性认知,在更为理性、宽广、深刻的视野关照下从事专业新闻的实际工作。
作者简介
唐克龙
男,汉族,1969年4月26日出生,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现落户长沙。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学术兴趣广泛,对文史哲诸学科均有探究之兴趣,现主要研究新闻与传播文化。公开发表数十篇论文,并出版专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动物叙事研究》一本
书籍目录
导论: 专业新闻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第一章 社会新闻的发展及其重构“社会”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社会+新闻?”:社会新闻的定义与报道范围
第二节 由附庸而蔚为大观:社会新闻发展小史
第三节 发现新“社会”与重建“共同体”:社会新闻的功能及其“想象性”作用方式
第四节 价值确认与故事化呈现:社会新闻采写要津
第二章 环境新闻的历史与报道可能性
第一节 中西环境新闻报道简史
第二节 环境新闻报道的深度化
第三节 环境新闻报道的写作
第四节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出台与环境新闻报道
第三章 经济新闻的性质与功能、发展史及写作
第一节 经济新闻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经济新闻发展小史
第三节 经济新闻记者的素养
第四节 经济新闻的写作:一般原则与特殊要求
第四章 娱乐新闻:“文化转向”、传受机理与操作规程
第一节 “娱乐不在别处”:娱乐与娱乐新闻的辩证法
第二节 从“高雅文化”到“大众文化”:娱乐新闻的“文化”困境
第三节 “娱乐意识形态”与娱乐新闻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娱乐道德”与娱乐新闻的接受心理
第五节 “光线十五条”与娱乐新闻的操作规程
第五章 卫生新闻报道与健康传播
第一节 卫生新闻的再定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日常性与突发性:两类卫生新闻报道的写作
第三节 卫生新闻:走向健康传播
第四节 健康传播的知识范围与议题设置
第六章 体育新闻:概念、历史与写作
第一节 体育新闻:定义辨析、报道范围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体育新闻发展小史
第三节 客观化与狂欢化:体育新闻写作面面观(一)
第四节 客观化与狂欢化:体育新闻写作面面观(二)
第七章 灾难新闻的“审美”性、国家形象建构功能与报道规范
第一节 灾难(灾难性事件)、灾难新闻、灾难新闻报道
第二节 灾难新闻:特殊的审美文本
第三节 灾难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四节 灾难新闻报道:一些有益的操作规范
第五节 灾难新闻报道:避免“审美的偏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导论专业新闻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实践,“专业新闻”在上古时期的歌谣里就已经有所体现。如“日抹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就相当于一则简明的气象新闻。由歌谣演化而来的“唱新闻”直至“说新闻”、“画新闻”、“图儿”等,虽然其作为专业新闻的规范性融而不明,传播的范围亦相当有限,但仍在其后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充当了专业新闻的有效载体。而在可以称得上较为正式的新闻传播媒体里出现的专业新闻,则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就已出现的《邸报》。虽然,从专业新闻的角度看来,《邸报》刊登的大都是皇帝起居、朝廷动态、官吏任免赏罚、章奏疏表等内容,约等于今之所谓“时政新闻”的范畴。但从元朝开始,《邸报》上开始出现时政新闻之外的其他专业新闻,如社会新闻。明朝时,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等亦进入《邸报》新闻范畴。之后,到了清代,中国近代报业开始兴起,各种专业新闻开始次第进入大众传播,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界和新闻学术界开始关注专业新闻的教育、理论问题。一般认为,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谢六逸是最早开始注重在大学新闻系中进行专业新闻教育的人。但从其专业新闻教育思想来看,他所谓的新闻“专业教育”,其实更多的是对新闻的专业性学习,其中既包括新闻学知识,也包括本国文学、英文、政治、经济、历史等其他通识性知识,与现今所谓“专业新闻”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倒是中华新闻学院,当时开设了很多现在意义上的“专业新闻”课程。 专业新闻研究的过去与现状在对专业新闻的理论认识方面,民国时期已有关于专业新闻分类的意识。比如戈公振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就已大量涉及专业新闻的内容。虽然他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专业新闻概念,对专业新闻的分类也显得凌乱,但究竟在此问题上回应了专业新闻的实践。在其他一些新闻学理论著作里,也能看到相关的专业新闻分类。如在《新闻学集成》中,就有将专业新闻分为个人新闻、疾病死亡自杀新闻、罪恶新闻、商业新闻、科学新闻、体育新闻等类别的观点。胡道静认为,从报道对象来看,新闻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教育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等。这个分类,已经和现在的专业新闻分类基本一致了。这说明从戈公振到胡道静,民国时期关于专业新闻的认识,已经日趋成熟。 1949年以后,专业新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政治话语的强势介入,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新闻传播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专业新闻的发展实际上都处于停滞阶段。新时期以来,专业新闻在传播实践上日渐繁荣,相关研究也开始呈现较为热闹的局面。整体看来,一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大幅增长,二是研究路径大为拓展。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例如大量研究集中在经验性描述上,理论深度有所欠缺;研究的集中度不高,显得凌乱琐碎;研究还存在媒介选择性问题,即某种媒介上的专业新闻会受到较多关注,而另外的则较少被关注等;2011年10月25日,笔者以“环境新闻”为关键词搜索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在“中文及特藏文”数据库搜索结果为24条。其中硕士论文19篇,博士论文1篇,专著4部。4部专著,分别是《环境新闻评论集》《许正隆环境新闻作品选》《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报人论报:环境新闻与环境报业》。20篇硕博论文中,没有一篇是针对广电媒体环境新闻报道的。从这个搜索结果看来,国内有关专业新闻的研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媒介选择性问题。此外,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新闻传播的框架内,没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大知识生产范围内展开,格局还不是很阔大。随着专业新闻传播实践的展开,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也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
编辑推荐
《中国专业新闻研究:理论与实务》的特色在于,和类似研究相比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专业新闻作为实务操作的经验性描述上,而是以理论性较强的话语,提升对专业新闻的理性认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