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老三届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肖复兴  页数:400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又回到了北大荒。    当我从北京到达哈尔滨,刚刚走下飞机,迎面扑来缕缕的风。立刻感觉它与北京迥然不同,那是只有东北9月才有的风!第二天,我渡过松花江来到太阳岛,看到那一片绿中泛着金黄的白杨树林,立刻想起北大荒,那是只有北大荒才有的色彩!    今天,我真的又返回了北大荒!我发现人的感情真是奇特得很,似乎具有味觉和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磁力。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渗透包括我在内的40万知青(其中大多是老三届)青春的血汗和梦。如今36万多人回城了。3.7万的老三届还留在这里。我就是为了寻找他们而来的。    “莫向故国思故里,且以新火试新茶。”这是十几年前一位老知青朋友抄送给我苏轼的一句诗。它道出“老三届”人当时的心情,那以往痛苦的经历与磨砺,和如今依然顽强藏在心底的摸索与追求。十几年来,我与他们荣辱与共,相濡以沫。有谁知道他们为历史和国家付出的牺牲,为家庭老少两代肩负的重轭呢?写出他们这如许痛苦的摸索和执著的追求,一直是我的向往。与在各行各业苦斗着的老三届不同,我手中多了一支笔。我不能辜负他们。    《啊,老三届》发表后短短时间里,我没有想到我及被采写者一下子会收到那么多来信。能与读者心贴近,作为作者感到慰藉,也感到鼓舞。它说明社会上关心老三届者为数众多,也启迪我进一步思考文学这一古老命题之谜:究竟什么才是它的内涵和精髓?    同时,我也没有想到,这篇报告文学刚刚发表几天,就得到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鼓励。他们建议我编成一个集子,并迅速帮我编辑成册,付梓出版。除感谢外,我感到文学所独具的友情,以及它所包蕴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将《啊,老三届》一篇,及前两年写的一组有关老三届的报告文学集成一束为其续篇,合为一册,献给读者。现在,我又来到北大荒,坐在松花江畔写这篇小序,心里的滋味真是不一样。我想从这里出发,采访依然留在这里的老三届。明年,我想能够到西北等地,采访那里的老三届。仅就北京老三届来说,许多人在祖国各地偏僻的角落不为人所知,默默奉献着他们的人生。我知道我的笔力有限,但我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批默默无闻,却支撑着共和国大厦的脊梁们!这里没有炫目的色彩,却有着浑厚的人生!我希望得到读者朋友的支持和批判,并请你们等着我1    1987年9月12日于佳木斯

内容概要

  《绝唱老三届》最初写于1987年,修订版的《绝唱老三届》为作者今年在原书基础上补充而写。这部书原来写的大多是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分赴全国各地的知青在乡村的生命、情感与命运,以及知青大返城初期的生活境遇。修订版补充的是知青返城后这三十余年的跌宕起伏新的生活际遇与命运,极具时代感。
本书将知青这一代所经历的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这几个中国历史不同的重要时期的生活命运,有了一个更清晰完整的勾勒。这在已经出版的关于知青的书籍中是极少见的。更为突出的是,此书更多真实鲜活的生活细节和文学特色,也就更为生动丰富而感人。特别是此书不仅写有当年知青典型的风云人物,而且更多描摹了底层的知青命运,不仅富有共和国这一段断代史的特点,同时更为真切地勾勒这一代人的命运轨迹,使得史与人互为表里而更为可触可摸。而此次修订正逢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讲话45周年之际,使得本书极具历史印迹。

作者简介

  肖复兴,河北沧县人,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近作有《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底层的叩问》《肖复兴散文100篇》等。

书籍目录

初版后记
二版自序
修订版前言

部蔡立坚笔记
关于高崇辉
一只胳臂
遗忘的荒火
十九岁远行
遥远的手风琴
折断的翅膀
父亲的生日
夏利的希望
女儿的代价
同桌的你
脆弱的过去
大学之梦
书包的故事
回扎鲁特旗
迟到的悔恨
同学“马二”爱情故事
一篮苹果
嘎达梅林
养狗记
土著诗人
玉门关下
土插队和洋插队
一个残疾孩子和我们

部一个男人和四个孩子
为了一间房子 命运的瞬间
人和潮流
别人的城市
一个普通的梦
萌动自杀之后
丈夫毕业归来
假离婚
破梦难圆
人生如戏
特殊的婚姻
附 录
乌 夜 啼
丽 人 行
老三届断想(代后记)

章节摘录

1966年底,蔡立坚和另外三个同学徒步到延安串联的途中经过了杜家山这个小山村,而使得名不见经传的杜家山闻名。人生与历史常常是在不经意间偶然发生并拐了一个弯儿。    那天,他们从北京徒步串联到达山西,已经走了半个月。清早,他们从山西的顺马坊出发走了60多里,一路全是荒山野村,寒风寂寥。由于中午饭没吃,饿得肚子实在难受,好不容易在下午4点多见到一个叫做庆城的小村,他们像见到了救星一样,急不可耐地奔上前,起码可以有饭吃了。但是,此地的红卫兵接待站告诉他们没有一粒小米了,让他们到下一个村子。他们问下一个村子还有多远?回答说还有17里。这个还有17里地的下一个村子就是杜家山。    如果当时庆城有吃的,又累又饿的他们也许吃饱了饭就住在庆城了,因为冬天4点多钟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暮色四合,天寒地冻的,他们走得实在疲惫不堪,肯定就住在庆城了。那么只有在第二天才会路过杜家山,恐怕既不会在那里吃又不会在那里住,很可能就和杜家山擦肩而过。    但是命中注定,杜家山要嵌人她的生命中。    那天,是她带头走在最前面,向杜家山走去。离开庆城走不多远,太阳就落山了,天很快就黑了下来,黑下来的荒山野岭很可怕,没有一丝亮光,只有一条尺把宽的小路带他们走向这个杜家山。小路两旁都是没人深的蒿草,不时有野鸡、野兔在面前飞起、跳起,黑影幢幢的,鬼魂一样。吓得同行的另外两个女同学都害怕得要命,一个女同学走不动了,落在最后面,唯一的男同学要照顾她搀扶她,蔡立坚便自告奋勇地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把一尺多长的刀子,这是他们唯一的武器。七里沟三里坡,看着近能跑死马的。17里地的荒山野岭的夜路,不是那么好走的。杜家山就是这样第一个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晚上的狗叫,那天晚上出现在夜色中马灯的灯光,还有那些乡亲浑浊却绝对是在城里见不到的真诚的眼睛……一个年轻人,在那样饥饿的时辰下,在那样荒凉的夜色中,在那样淳朴的乡情里,当然,更是在那样将血液燃烧起火焰的激情革命年代里,这个叫做杜家山的小山村一下子在她的眼睛里膨胀。那里的狗叫声和马灯光才显得亲切无比,那个当时只有5户16人的小小村落是那样贫穷落后,记账都是用记有符号的红绿纸条代替,却让她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他们在杜家山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早离开杜家山时,老乡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口,还舍不得回去。他们爬上村旁大罗山要到太谷县去,站在山上回头一望,她看见村里的老人担着水桶一步步艰难挪着,佝偻的影子在阳光下皮影一样慢慢地移动着,一种苍凉而凄苦的酸曲的旋律,似乎在山坳里弥漫。在那一瞬间,蔡立坚的心里怦然一动,让她涌出那个时代常会膨胀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她决心串联之后要回到杜家山来插队落户。    那天,在她的家里,她这样对我说:“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心里拴了一根绳,那一头在杜家山的老乡手里抻着,每走一步都被老乡抻着。”P4-5

后记

是历史,使得老三届成为特有、专用的名词。    在未来的词典中,撰写这一词条解释时,需要颇费斟酌,需要持有深沉的感情色彩,也需要秉以浓重的史家手笔。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插队,使老三届丧失了整个的青春;    从农村插队返回城市又一个十年,老三届迅速地步入了中年。    历史,可以宜粗不宜细,这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过是暂短的一瞬间;人生,却是宜细不宜粗的呀,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好过?    老三届,命中注定是含有沧桑感的动荡的一代,是道路曲折却依然探索前行的一代,是狂热与消沉、惶惑与挣扎、失败与成功、泪水与欢笑交织的一代。是愚弄、欺骗、阴谋同希望、热望、期望痛苦纠缠的一代,是遭受毁火而不被毁灭的一代,是和共和国的历史荣辱共存、脉搏共存的一代。    仅仅是情感、仅仅是命运,仅仅是怀旧的歌和晚会,仅仅是悲欢离合一杯酒的聚会,是不够的。    老三届,不需要廉价的同情;不需要居高临下的恩赐;不需要空头支票的给予;不需要隔靴搔痒的理解。    历史造就了老三届,老三届也造就了历史。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共和国最为特殊的历史。是他们结束了一个时代,又是他们开始了一个时代。    在这两者之间,他们付出了全部的青春。他们霜染两鬓。    在上一代历史与下一代历史,在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他们是无可取代的过渡者,承上启下,是连接着两代的生命链。    他们的痛苦、思恋,或挽歌,或恨曲,或炼狱和涅槃,无不打上这一段特殊历史的烙印。    他们和这一段“文化大革命”历史胶黏在一起的命运,将影响我们的终生乃至发酵于我们的后代。    老三届一生受两张纸的压迫——    年轻时,是档案袋里的出身那张纸;    现在,是档案袋里的文凭那张纸。    出身,关系着上学、工作、提升、婚姻……    文凭,同样关系着这一切……    关于出身,无法自己决定;    关于文凭,可以自己决定了。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谁能知道并懂得这两张纸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谁能知道并理解这两张纸磨盘一样沉重地压迫着老三届?    世界上什么都不会是永恒的。一切困难,也都是暂时的。这是老三届之所以永不向命运屈服的原因。    这原因来自对世界的根本的认识。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是老三届的哲学。    这种哲学,让老三届坦然面对人生。    在艰难困苦动荡颠簸中付出的青春,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荆棘。    在那些个特殊的环境中,没有把一代人摧毁,而把一代人磨炼出一种惊人的毅力。这种毅力,仅仅说是吃苦耐劳是不够的,那是一种经得起打击甚至摧毁的精神,是一种处于劣境之下仍然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一种在青春时期本该有所作为而未能实现便越发抗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虽然交织着血和泪的痛苦,却是得天独厚的。    这种精神,带有亚里士多德式的古典悲剧意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渐渐醒悟:    人生其实是瞎老太婆织的一张渔网,别看当初织得不在意,一个网眼、一个网眼,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断了哪一个网眼,整个网就全完了。    ……    这是一种根对叶和花的苍凉心态,坦荡胸怀。    同我们的下一代相比,老三届一条腿留在过去,一条腿迈在了现在。这是老三届的局限,也是老三届的财富。    留在过去,让我们没有轻易地割断历史;    迈在现在,让我们还有努力和机会走向未来。    留在过去,让我们常常容易怀旧而趋于保守;    迈在现在,让我们常常不甘心沉沦落伍而努力挣巴。    老三届,是新与旧的结合体;是历史和现实的孪生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往开来无可取代的特殊一代,是连接上下两代人必不可少的生命链。    我们咀嚼老三届的命运,并不只是咀嚼悲欢离合,沉浸于怀旧的情绪之中,而是咀嚼并抒写历史。    纪伯伦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如果一棵树也写自传的话,它不会不像一个民族的历史。”    同样可以说:如果一个老三届也写自传的话,一样不会不像我们民族的历史。

编辑推荐

肖复兴编著的《绝唱老三届》内容介绍:是历史,使得老三届成为特有、专用的名词。    在未来的词典中,撰写这一词条解释时,需要颇费斟酌,需要持有深沉的感情色彩,也需要秉以浓重的史家手笔。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插队,使老三届丧失了整个的青春;    从农村插队返回城市又一个十年,老三届迅速地步入了中年。    历史,可以宜粗不宜细,这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过是暂短的一瞬间;人生,却是宜细不宜粗的呀,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好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绝唱老三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看完了,这个时期的书很多!说实话,看到的亮点不多!
  •   没想象的好,显得有点虚
  •   现在市面上很少有的一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书籍,网络小说的盛行时代,难为这本被老作家三易其稿、辛苦写就的作品差点被埋没在一堆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充满了玛丽苏幻想的脑残小说当中。中国当代一部非常值得人深思的好作品,里面是写实类记叙文为主,当其中不乏诗词哲理的运用,深刻当中折射很美的文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