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白海军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前言

  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被问到,中美差距是多少年?他回答说是100年。很多人是认同这个100年差距的。但中国人总是念念不忘自己有5000年的文明,而且一谈起历史,总是嘲笑美国人历史短暂。的确,若是从国家历史论,那么美国落后中国4800年,因为美国建国至今不过200多年。但是,仅仅是“纵论”历史毫无意义——埃及的历史比中国还长数千年,但今天的埃及早已与法老时代的埃及没有任何关系。印度、希腊、罗马的历史与中国一样悠久,但印度、希腊、意大利并没有因历史悠久而称雄于当代。所以说,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  相反,悠久的历史反而可能是一种巨大的不利因素。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说:“在中国历史上,各代君王都以儒家思想为官方哲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儒家强调官员应廉洁忠诚,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这基本上是一种小农经济的文化。”  其实,笔者更愿意把“中国拥有5000年文明”这句话改写为更为准确的“中国拥有5000年的古代文明”。《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实际上,儒家学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维护王权、普及和建立家长制社会秩序。  斯宾格勒曾说:“每一既成的事物都是必死的。民族、语言、种族和文化都是暂时的。从现在开始再过几个世纪,将不再有一种西方文化,不再有德国人、英国人或法国人,如同罗马人在查士丁尼时代便不复存在一样。”  笔者认为,已经没有市场的东西就不要死抱着不放了,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并不是你死抱着不放就能重新散发出生机的。加德纳·墨菲(Gardner Murphy)说:“说多种语言、尊重多种价值观念和对人生意义抱有不同信念的人类,迟早都必须考虑到一切有关人性的东西。”束缚人性的文化是一个封闭的文化,是一个向后看的文化,在信息全球流动的今天,谁的文化更具优势,谁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美国电影《盗梦空间》对中国年轻人无疑造成了一种冲击,这种冲击决不仅仅是视觉冲击,而且也不会停留在电影层面,而是会使人对这种先进的思维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敬仰。由此,人们心中会潜移默化地寻找一种美国图腾,这时,他会不自觉地留意美国的文化,很快他就会突然顿悟——美国文化并不遥远,它就在身边,那图腾就是Facebook、twitter、麦当劳、美国汽车、美国军事、美国发动的战争以及每天的新闻——哪一天的新闻会少得了美国呢?  中国人总想超越美国,那只有先超越美国的思想,一个抱着旧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超越新思维的。  白海军  2012年3月

内容概要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当中国流行《盗墓笔记》的时候,美国好莱坞正着力于电影《盗梦空间》,同样是“盗”,却反映出中美文化间巨大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向回看,从古人的故纸堆里寻找指导;美国人没有历史的羁绊,他们更愿意向前看。中国人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电影,美国人对盗墓嗤之以鼻。文化的差异就是社会的差异,社会的差异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就是科技的差异,而科技是社会进步、经济利润的源泉。

作者简介

白海军,自由撰稿人,笔耕不辍十余年,至今已出版有:《2049,相信中国》、《海盗帝国》、《海上角逐》、《十二女皇》、《宋美龄——用玫瑰平衡战争》、《碳客帝国》、《第九次崛起》等十余部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盗墓"与"盗梦"说起盗梦,梦之惊叹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出科幻大片电影背后的深层思考未来战场电影预示着美国人可怕的能力第二章 《周礼》的本质欧洲人对中国看法的改变《周礼》是后人假造的吗帝王封建肇始于西周制礼,为了什么略说儒师第三章 中国文化之殇不得不说的官本位"仁义礼信"的变质中国的"门"文化中国的"羊群效应"中国的虚以处世公正是什么中国缺失一个僧侣时代没有信仰,怎么可能有正义没有独立性的教育竞争推崇第四章 美国人都在想什么美国形象美国"深厚的文化"美国"时尚的文化"宽容是沃土卓越的教育美国实实在在地干科研实用主义下的专利制度与技术帝国兼收并蓄的发展方式第五章 阴性文明历史宿命人类文明如何演化中国的"阴性文明"中国的"固执"中国人不愿面对异议第六章 中国人为何难有创造性儒学成了中国人思想的天花板中国人并不擅长设计中国难出乔布斯第七章 战略短视短视的明朝把GDP当作圣经复制美国生活是幸福吗第八章 竞争的根本资本主义并不完美亚洲正追求个性化把每一个成员的能量释放到最大第九章 "破茧"能创造未来中国并不缺乏科技创造的能力国泰民安"是祸不是福"文明其实就是要互相"杂交"的中国不能假定在一个头脑之下

章节摘录

  笔者相信99%的中国人在第一次看美国电影《盗梦空间》的时候都看得眼花缭乱,只明白个大致意思,根本没有完全看懂,即使是看过两遍的,也有大约一半的人还是没完全看懂;看了第三遍的时候,才有80%的人看懂,有的人即使是看了N遍,还是看不懂。这些数字都是笔者自己估测的,没有进行过调查,但笔者坚信如此。  笔者曾参与编译过《法拉利背后的家族》,原稿为德国人费托·阿旺塔利奥,第一译者是殷明,笔者是第二译者。笔者虽以“译者”的名义出现,但是实际上笔者不懂德语,只是在第一译者翻译的基础上重新加工整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语译稿为原文的直译稿,显得十分生硬。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是直译,所以稿子相当于德文原稿的汉语镜像,这里面所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德国人的思维和中国人是不同的,笔者当时的感觉就是,德国人是层叠式思维,中国人是纵线式思维。我们小学、初中语文中常讲文章要有“线索”,也就是整个文章,不论是短文还是长篇大作都有一个或者数个线索,通篇不偏离这条轨道。但西方人的文章往往是“层叠式”地摞在一起的,虽然也有线索(小说更明确),但整体感觉你需要一层层地分析才能弄懂,否则,很容易陷在某层,或者感觉混乱不堪。《法拉利背后的家族》笔者反复读了三遍,才理出个头绪。《盗梦空间》其实就是一种层叠思维,只是变换为数个人的梦境,且更为复杂。在这里想说的,还不仅是《盗梦空间》的多层叠梦境,而是其所揭示的深刻的哲学、科学的未来意义。  笔者是学医出身,记得在学校解剖楼里有一个标本,一个完整的脑组织浸泡在防腐液玻璃容器中,笔者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呃!这就是人类的灵魂!”那东西如此完整,以致让人觉得它还在思考,不知为什么,笔者当时一下子又联想到了了那个著名雕塑“思考者”。后来读哲学书,其中有一本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写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他阐述了他的假设:“一个人(可以假设是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从身体上被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从身体上被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普特南提出这个假设,为的是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这有点让人不寒而栗,思考久了,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就是那“缸中之脑”,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否存在?  “我们可以尝试去想象,并非只有一个‘缸中之脑’,所有人类(或许所有的有直觉的生物)都是‘缸中之脑’(或者说是‘缸中的神经系统’,因为有些仅因为有神经系统而被称之为‘有知觉’的生物)。当然,邪恶的科学家必须是在缸外面喽?是这样吗?或许没有邪恶的科学家,或许(尽管这有些荒唐),宇宙仅仅是由自动化的机器组成,它们管理着一个充满神经系统的大缸。这次,让我们来假设这种自动化的机器被编程为给予我们所有人一种共同的幻觉,而不是许多不同、互不相关的幻觉。因此,当我觉得自己正在和你说话的时候,你也觉得自己正在听我说话……我现在想要问一个看上去(至少对于某些人,包括一些非常老道的哲学家来说)非常愚蠢而明显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会让我们很快进入哲学上的深度。假设这整个故事都是真的。如果我们都是这样的‘缸中之脑’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能说,或者意识到我们是‘缸中之脑’呢?”(《理性、真理和历史》,第七章)  “缸中之脑”在美国电影《黑客帝国》中已经存在,电影中的“Neo”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人”只有大脑是真实的,被浸泡在营养液中,其所有感觉均由计算机“The Matrix”提供。  当看到这一电影奇景和“缸中之脑”的哲学思考的时候,我们中国人立刻从故纸堆里找出了“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不过,“庄周梦蝶”与“缸中之脑”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思考,前者不过是对一个自然梦的记录,后者则是对哲学和科学的思考。  退一步说,即便是“庄周梦蝶”可以与“缸中之脑”提高到一个层次上,那么,为什么当“缸中之脑”出现后我们才想起我们古代早就有“庄周梦蝶”呢?为什么《黑客帝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我们的电影人还不知道我们的“庄周梦蝶”本应是赚取票房的绝佳资源呢?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外国出现了某个思考,我们所做的是迅速从我们的故纸堆里翻出某个类似的东西,然后说,这有什么新奇,看,我们多少多少年前早就有了!然后就此满足,再也不思考,更别提从中得到启发,从我们的古老资源中挖掘出能赚钱的项目来。  我们的很多历史,其实往往只是朴素的记录,而不是思考。  ……

编辑推荐

  中国流行“盗墓文化”,美国推崇《盗梦空间》,这些“盗”的根源是什么?盗墓是审度旧事的方式,盗梦是创造未来的砝码;盗墓踏着历史的脚步,盗梦是追逐未知的旅途;盗墓是平顺润泽的圆文化,盗梦是跳跃不羁的点文化!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带你了解中西文化的新思维方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盗墓VS美国人盗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