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内容概要
《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作者对新世纪以来心血管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包括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作者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节中医心病学发展现状 第二节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进展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应该加强中医药参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研究 第二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第三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基础研究进展 第四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第五节中药静脉注射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进展 第六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防治 第七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的中医药治疗 第八节国内2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 第九节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治疗及血运重建现状 第二章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二节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诊治进展 第四节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诊治进展 第五节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 第六节PCI围手术期的心肌损害中西医干预现状 第三章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基础研究进展 第二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第三节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四节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第四章心律失常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期前收缩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二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三节心房纤颤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四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五节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六节房室传导阻滞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 第五章心肌病中医研究进展 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第二节肥厚性心肌病的中医诊治进展 第三节感染性心肌炎的中医诊治进展 第四节心肌声学造影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第六章糖尿病心脏病中医研究进展 第七章高血压中医研究进展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诊疗进展 第二节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研究进展 第八章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研究进展 第一节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至于治疗分期如何界定,早期治疗的疗程应该多长,何时转入中、后期的治疗为好,仍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若以瘀、热毒的程度来判定,如何确定灵敏的评价指标;若以炎症反应的急慢性情况来分界,又该选择哪个指标来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且若仅依据炎症反应情况来断定热毒的存在而治以清热解毒,也许尚缺乏充分的中医理论支持的证据。所以,对于一种理论是否合理,需最终用大规模随机化的临床试验来加以验证。 (七)中西药物同济理论 贾海忠等认为,再狭窄的形成既是冠心病自然进程的延续,亦与PCI术本身对血管造成的局部损伤有关。PCI术后,宿瘀并未解除,更添新伤新瘀,损伤局部瘀热互结是再狭窄的主要病机。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再狭窄防治的独到见解,即分清标本缓急,中西药物同济。 对于宿瘀新伤,主张于PCI术后4周内主用西药抗栓,而辅用中药化瘀。药理作用显著且对内环境影响较大的西药又不宜剂量过大或使用过久,而作用相对较温和且持久的活血化瘀中药的使用正好能弥补西药的这一缺陷。 新伤逐渐得以修复,作用强烈、效果专一的抗凝防栓西药治疗即可告一段落,因为这些西药相当于中药中的破血药,多用过用必伤正气。此时则可在辨证的基础上主用活血化瘀中药,辅以作用较为缓和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扩张冠脉的5—单硝等西药。 对于损伤局部瘀热互结,主张治宜清热化瘀。在选择用药时,提出既可将专门活血药与专门清热药配伍起来使用,亦可选择活血兼能清热之药如丹参、赤芍、水蛭等,或者选择清热兼能活血之品如大黄、天花粉等。 以上这种治法以PCI术后4周作为界限,以损伤局部血管内皮覆盖、内膜修复、自身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来界定标本缓急,而且辨证地使用中、西药物,抛开了中、西药使用的界限,只要利于病便为我所用。 (八)证候要素理论 何庆勇等对100例PCI术后再狭窄患者与43例非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对照研究,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中医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是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血瘀证的回归系数最大(B=1.143),表明其对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痰浊证(B=1.033),气虚证再次之(B=0.888),但三者均与再狭窄呈强正相关。因此,针对再狭窄危险证候要素通过活血化痰益气来防治再狭窄的发生。
编辑推荐
《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数据详实,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的专业著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