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荒林,鄢冬 著 页数:200
内容概要
《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共收录中国22名女作家的34篇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体裁。这些作品分别在不同的年代中,镌刻了女作家独特而靓丽的身影。书中描绘一幅由众多优秀女作家拼成的文学地图,从春秋卫国的许穆夫人,到当代作家张沽、王安忆、铁凝,再到海外作家严歌苓。文本的呈现,不只是个静态的展览,在千年历史的滚滚尘埃中,这些文本之间也存在着动态而感性的联系。女性文学的未来,最终将指向何方,让我们从她们的足迹中,寻找其间的奥秘吧。
作者简介
荒林,本名刘群伟,诗人、女性主义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邀艺术批评家。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理事。著有诗歌集《与第三者交谈》,散文集《用空气书写》《情色之美》,学术论文集《新潮女性文学导引》《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对话》《花朵的勇气——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女性主义批评》等。 鄢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酷爱写作,已发表诗歌、舞台剧剧本、论文多种。
书籍目录
载驰胡笳十八拍如梦令声声慢笑两个家庭三八节有感莎菲女士的日记生死场纪念鲁迅先生谈女人金锁记倾城之恋隐身衣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山上的小屋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小鲍庄长恨歌富萍哦,香雪玫瑰门孕妇和牛风景饥饿的女儿天下第一楼私人生活一个人的战争亲亲土豆烦恼人生城南旧事霸王别姬十年扶桑
章节摘录
从《胡笳十八拍》的创作背景来看,蔡文姬经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时期,一是羁居匈奴之地;二是归汉之后。这两个阶段也是蔡文姬主要的创作期,相比较而言,她的文采和热情所编织的大部分锦绣诗歌都集中在寄居塞北大漠时期。由于被俘至匈奴蛮荒之地,这个出身书香世家的弱女子一开始表现出了惊恐和忧虑,接着是哀怨和愤怒,再后来慢慢归于平静。这样的情感轨迹在诗歌中也能寻见。女诗人把悲愤和哀怨都注入诗篇中,当我们阅读这些诗歌时,便可以感受到渗透在文字背后的诗人的那颗激动而哀怨的心。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哀怨、控诉,只会让诗歌表露的情绪太过浮躁而失去了中和之美。其实蔡文姬的控诉不完全是非理性的,她试图以自己为圆心,勾勒出属于她自己的女性王国。这个王国是构建在女性本位基础之上的国度,因此,对于现实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在蔡文姬看来都不应该是她或者其他女性所应该承受的。她的第八拍开头两句“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颇有屈原问天之气魄,宛如晴空霹雳、空谷箫音,蔡文姬的愁怨被抬高,最后被升华,她的诗突破以往游子思妇诗的那种绮靡悱恻之感,诗句自然而然就裹挟一股强大的气流,这股气流在每个读者的内心横冲直撞,取得震撼人心的余音回响。 蔡文姬的问天之“愤怒”并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乱世中的蔡文姬而言,身负双重悲剧:作为汉人,她成为胡人的俘虏,身份认同感的迷失,是蔡文姬的第一重悲剧;要想在胡地生存下去,她又不得不接受异域文化,对于自小家境优越、受儒家礼教洗染的她来说,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自我价值的认同不能顺利实现,这是第二重悲剧。但以上两重都不足以说明她命运的多舛,对于女诗人蔡文姬而言,最沉重的一重悲剧是,作为女性,被左贤王掳走,在匈奴的十年岁月中她做了左贤王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而当曹操把修汉书的使命赋予她时,她又不得不放弃自己在匈奴经营的幸福家庭,来迎接民族的使命。蔡文姬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对于蔡文姬个人来说,归汉或是不归汉,完全可以取决于个人意愿。然而一旦上升到民族和国家意志的高度,蔡文姬的自主权就被剥夺,她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空荡荡的不能拥有个人空间和生命的符号。作为女性和母亲,蔡文姬的妻性和母性必须被民族和国家大义所压制,这也许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存在的故事,但却极具警示意义和讽刺效果:一方面,她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选择。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