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卷)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孙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出版)  作者:孙晶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卷)》主要内容包括:正统派哲学的思想始源:吠陀;正统派哲学的思想始源:奥义书;《薄伽梵歌》的哲学思想;吠檀多哲学的根本经典:《梵经》;乔荼波陀与《圣教论》;商羯罗的哲学思想;罗摩奴阉的限定不二论;摩陀婆的二元论;筏罗婆的哲学;16世纪不二一元论派的动向等。

作者简介

孙晶,男,195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86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法定代表人、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秘书长、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外籍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哲学、梵文、佛教、易经。主要论著有《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示教千则》(商务印书馆,2010年),《印度六派哲学》(台湾大元书局,2011年)等。

书籍目录

序章 第一节吠檀多的产生 第二节吠檀多派的主要哲学家 一从《梵经》到商羯罗之前的哲学家 二商羯罗之后的哲学家 三吠檀多不二一元论派的哲学家 第一章正统派哲学的思想始源:吠陀 第一节吠陀的成立及开展模式 一历史过程 二主要内容 第二节《梨俱吠陀》的哲学思想 一《梨俱吠陀》的多神教 二《梨俱吠陀》的宇宙创世说 三原人创世论 四吠陀的轮回思想 第二章正统派哲学的思想始源:奥义书 第一节奥义书的成立及其意义 第二节奥义书的哲学 一梵与我的概念 二梵我一如思想的发展 三“二梵”说与“二我”说 第三节奥义书的解脱观 一《梵书》的理论 二奥义书的轮回观 第四节奥义书与原始佛教 一理论基础解析 二外在的区别 三形上学立场的区别 第三章《薄伽梵歌》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薄伽梵歌》的背景及内容简介 第二节《薄伽梵歌》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关系 一数论 二瑜伽 三弥曼差 第三节《薄伽梵歌》的哲学思想 一《摩诃婆罗多》的哲学思想 二神我 三原质 四三德 第四节《薄伽梵歌》的宗教观 一瑜伽修行理论 二神论 三轮回说 第五节伦理道德观 一种姓的职责与义务 二平等观 三祭祀 第四章吠檀多哲学的根本经典:《梵经》 第一节《梵经》的年代、名义及其结构 第二节《梵经》的不一不异论 第三节《梵经》的宇宙观 第五章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乔荼波陀的历史背景 一名称与历史 二《圣教论》介绍 三《圣教论》发展线索 第二节《圣教论》的哲学思想 一喳的本体论思想 二四位说的现象论 三摩耶的幻相说 四绝对不生说 五梵我一如说 六结论 第三节乔荼波陀与佛教 一理论的时代性和渗透性 二理论上的比较 三结论 第六章商羯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商羯罗的生涯与历史时代背景 一商羯罗的生平与年代 二历史时代背景 三商羯罗的著作 第二节商羯罗思想研究 一绝对的梵和阿特曼 二宇宙论 三个我观 四认识论 第三节解脱观 一轮回的本质与主体 二无明的本质 三解脱论 第四节商羯罗与佛教 一问题的由来 二吠檀多与佛教哲学的异同 三《梵经注》对佛教的批判 四《示教千则》对佛教的批判 五结论 第五节结束语 第七章罗摩奴阉的限定不二论 第一节罗摩奴阁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第二节梵与个我、世界的关系 第三节认识论 第四节宗教伦理观 第五节结论 第八章摩陀婆的二元论 第一节摩陀婆的生平及著作 第二节摩陀婆的二元论 第九章筏罗婆的哲学 第一节筏罗婆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小注》的哲学思想研究 一作为世界原因的梵 二梵是无属性的行为主体 三结论 第十章16世纪不二一元论派的动向 第一节时代和思想背景 第二节摩吐苏陀那·沙罗须瓦提 第三节其他哲学家 附录印度吠檀多哲学的梵我观与朱熹理学之比较 参考文献 梵汉哲学术语译名对照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 《圣教论》介绍 1.关于《圣教论》的名称及其注疏 《圣教论》一书有多个名称,经过整理,现归纳如下: (1)从其本身的内容及其意义上来讲,因为它是对《蛙氏奥义》一书的注疏,普通被称为《蛙氏奥义颂》。 (2)根据著者的名字,也可称为《乔荼波陀颂》。 (3)还有一个名称就是《圣教论》,这个称呼是根据此书的内容和性质而得来的。商羯罗在对此书作注疏时,认为乔茶波陀比较忠实地传承了天启圣典的思想,它是一本“关于传统教义的著作”。后世根据商羯罗的注疏,就把它理解为是对天启圣典具有权威性的论书。《圣教论》还可以称为《阿笈摩论》,这是音译。 关于注疏的情况如下: 在对《圣教论》的所有的注疏中,商羯罗的是最古老的。《乔荼波陀颂注》,这是他对《圣教论》的注释,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蛙氏奥义》的复注。商羯罗对《蛙氏奥义》也有注释。 对商羯罗的注释主要有6种复注,其中最重要的是欢喜智的复注。另外摩陀婆也对《圣教论》有重要的,而对他的复注有3种。 对《圣教论》的注释当然是商羯罗的为最古老最具权威性。这是因为从吠檀多哲学史上来分析,商羯罗之前的吠檀多哲学家乔荼波陀理论的佛教化倾向非常严重,从《蛙氏奥义》到《圣教论》的四个章,越往后佛教的色彩越浓厚;特别是第四章,通篇都是佛教梵语的术语,与吠檀多的经典如奥义书和《梵经》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完全都有可能把它看作佛教的经典。达斯古普达甚至认为乔荼波陀就是一个佛教徒。然而,商羯罗所处的时代当时佛教的全盛期已经过去,佛教已经开始走向衰退,印度教得到了复兴。商羯罗对佛教梵语应该是很熟悉的,但是,中村元博士通过对商羯罗的《梵经注》全篇的文字和 内容的分析看出,乔氏在《圣教论》中所使用的佛教梵语在商羯罗的《梵经注》中完全没有出现过。于是商羯罗在注释《蛙氏奥义》和《圣教论》时,顺应时代潮流,竭力恢复吠檀多传统。当然,在他的著作中也不可能完全排除佛教的因素,但商羯罗确实把佛教的因素赋予了吠檀多的性格,包摄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因此,可以认为商羯罗的《乔荼波陀颂注》是从佛教化向吠檀多传统回归的一个转折点。 由于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因此《圣教论》的成书年代也就不清楚。中村元推定,《蛙氏奥义》大约成书于公元1—200年间,而《圣教论》大约成书于公元7世纪中叶。北京大学金克木教授认为,《蛙氏奥义》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或许再稍晚一点。金克木教授的理由是,《蛙氏奥义》属于较古老的十三种奥义书中的一种,而学术界普遍公认的这十三种奥义书都出现于吠陀的晚期,即佛教和耆那教等许多宗教和哲学活跃时期,也即公元前6世纪左右。

编辑推荐

《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