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黄定华,男,江西宜春人。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美学和文艺学研究。

书籍目录

导言人是世界的美 一、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之学术前史 二、人是世界的美 第一章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蒋孔阳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家文化与蒋孔阳的人生态度和美学思想 二、道家思想与蒋孔阳的人生态度和美学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美学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蒋孔阳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 一、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与德国古典美学 二、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 三、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与近代以来心理学的影响 第三节综合比较兼容并蓄 一、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二、兼容并蓄——实践美学的总结和发展 第二章蒋孔阳的实践一创造论美学思想 第一节蒋孔阳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一、出发点: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第二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一、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三节美的创造与人的自由 一、美在创造中 二、美是自由的形象 第四节蒋孔阳论美感 一、美感的生成和特征 二、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功能 三、审美欣赏活动的展开与深层统一 第三章蒋孔阳的艺术观 第一节蒋孔阳论美和艺术 一、艺术的本质和美的本质 二、美的规律与文艺创作的规律 三、艺术美与生活美、自然美 第二节蒋孔阳论文学艺术 一、“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  二、形象性: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 三、文艺批评及其标准 第三节蒋孔阳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研究 一、蒋孔阳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 二、蒋孔阳论传统绘画艺术 第四章蒋孔阳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蒋孔阳的教育观和美育观 一、完整的教育与全面发展的人 二、美育的独立价值 三、美育与德育 第二节 蒋孔阳的美育目的论:人格的养成和外显 一、美育之目的:“无用”与“用”  二、审美教育的途径:内修与外化 三、“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人生 第三节美育的内容和特点 一、美育的特点和内容 二、艺术、艺术的教育与艺术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是美与真和善的关系问题。比较起来,西方强调美与真的关系,而中国向来强调美与善的关系,前者可以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调,后者则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执著,这形成和体现为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路向。蒋孔阳认为,在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西方人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出发,所以认识和反映自然,进而控制自然,就成了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西方美学和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重视模仿说的美学理论,就是这样产生和形成起来的,并一直是支配着西方的美学思想。近代以来,虽然西方美学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知、情、意三者,由于自然依然是外在于人的世界,所以西方美学强调情与知的方面,“看重美与真的联系。真不真,是艺术美不美的前提。真实性一直是西方艺术和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比较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宗法社会基础之上,更加看重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行为,因此中国美学思想强调情与意的联系,他说:“与西方美学思想这种强调‘真’的讲法比较起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更多地强调‘善’,并把美与善联系起来谈。”在此基础上,蒋孔阳进一步指出,中国美学思想也讲究“真”,但是,“因为强调‘善’,所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谈到‘真’的时候,就经常把它转化为‘诚’。‘真’,着重在客观现实的方面;‘诚’,则着重在主观的感情方面”。对“诚”的要求,体现了西方美学中对于自然的客观真实性在中国主要体现为对于人的情感的真实性的要求,而对于人的诚心、“童心”的强调,进而就导致了对于艺术家人品的要求。蒋孔阳说:“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则看重品。例如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花、竹子,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其实就是对于人品的要求在艺术上的体现。在中西比较中,蒋孔阳认为,真、善应该是统一的,美不仅是康德所说的联系真与善的桥梁,它本身就是真与善的统一,这也就与李泽厚所说的“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相通了。

编辑推荐

《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