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戏班史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黄伟、和飞、 赵克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黄伟  

内容概要

《广府戏班史》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其基础是作者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外江班、本地班、红船班、志士班、省港班、广府戏班的行会组织及管理机构——八和会馆等。

作者简介

黄伟,1965年生,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文学博士,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近代文学及戏曲民俗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上海粤剧演出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部,在《学术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戏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书籍目录

绪论一 第一章外江班 第一节外江班入粤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外江班的行会组织——外江梨园会馆 第四节外江班对本地班的影响 第二章本地班 第一节早期本地班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本地班梆黄声腔探源 ——以“江湖十八本”为·考察对象 第三节早期本地班的演出活动及其艺术风格 第四节早期本地班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 第三章红船班 第一节红船的变迁与构造 第二节红船班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红船艺人的培养 第四节红船班的行规与习俗 第五节人寿年第一班 第四章志士班 第一节“采南歌”与志士班的兴起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志士班”的繁荣 第三节“志士班”的分化与消歇 第四节“优天影”剧团 第五节志士班对粤剧的变革及影响 第五章省港班 第一节省港班兴起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省港班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省港班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省港班对粤剧的变革及影响 第六章广府戏班的行会组织及管理机构——八和会馆 第一节粤剧中兴与八和会馆的创建 第二节八和会馆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八和会馆的分化与变革 第四节战后八和会馆的重建 第七章广府戏班在海外 第一节粤籍华侨与粤剧在海外的传播 第二节东南亚的广府戏班 第三节活跃在美洲的广府戏班和广府艺人 第四节海外广府戏班的演出习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船舱部分 为全体演职员生活起居之所。全船共有九个舱间,每个舱间宽约1.5米,长约1.8米,从第一舱间到第八舱间中间留有约二尺见方的过道,称为“沙街”,第九舱间为厨舱,紧靠红船尾部,中间无过道,这样,整个船身部分便可划分为17个舱区。这17个舱区除第一舱的下手位和第九舱间的厨舱外,其余的舱区都是演员住宿的地方,故行内叫演员为“大舱”。每个舱区设有上下铺床位,由于住宿人员众多,而船舱内铺位有限,故此只能两人合占一个铺位。而且除了中、后舱比较高,可以辟作两层之外,前舱比中舱低了三尺左右,故只能作为一层使用。这些铺位,既是艺人休息、存放日用品的场所,也是他们长年累月起居活动的唯一空间。船上各个舱区及铺位,都有特定的名称和规定的居住人数,自船头算起,依次分别为: 第一舱区:左边的铺位为水手工作间,称为“下手位”,住1人;右边的铺位名为“大箱头”,住1—2人。这两个铺位皆用两长凳板铺就,属于活动床位,行船时则拆去船头两床位。舱下放置戏箱两个,舱面放四个,另白虎位舱下放两个,一共八个,天地艇均如此,共装16个大红箱子。因该铺位下面是摆放戏服箱的位置,因此叫做“大箱头位”。平时,在一块大竹篷之下,两旁各以床板、长凳架起床位;行船时则拆去。那些规定在“大箱头”床位的人,就在竹篷之下与箱面之上,其间仅留尺许的空间蛇行而入。倘遇冬季,行船时的顶头北风很不好受。自第二舱区起,到厨舱区止,所有铺位都分作高、低两个床位,统称高低铺。除个别位置住一个人外,一般情况下,都由两人合占一个床位。 第二舱区:左边上铺为“托杉位”,下铺为“白虎位”,上铺住l人,下铺住2人;右边上铺为“杂箩位”(或称“鞋箩位”),下铺为“青龙位”,高、低铺各住2人; 第三舱区:左边上下铺都叫做“扯帆位”,上铺住1人,下铺住2人;右边下铺为“睡铺舱面”,上铺为“睡铺高铺”,高、低铺各住2人。 第四舱区:左边上铺为“屙尿位”(或名“尿缸”),该铺位的得名,是因它隔了一度船舱板墙,外边就是供大家平时小便的地方,故名。红船习俗,“红船左右船舷,有一半月形之缺口,是准备给各人蹲下向内小解之用,切忌站着向船外小解,一是有碍观瞻和礼貌,二是恐怕射着鬼魅,实涵人格和安全的两点意义”。

编辑推荐

《广府戏班史》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广府戏班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